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认识大洲、地区和国家 考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大洲、地区和国家
考点一认识大洲
1.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b) (高频考点)
(1)经纬度位置:亚洲纬度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亚洲经度大致位于30°E~170°W之间,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南部分与大西洋(地中海属于大西洋)相临。
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海岸线曲折而漫长。
(3)相邻位置:西北与欧洲相连,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红海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理解提升】把亚洲的地理位置落实到下图中
【例题体验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船舶经过洲界C (填运河)。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大陆位置,C为苏伊士运河。
答案:苏伊士运河
2.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d)
(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丘陵、平原。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与南亚地区。
(3)河流:多大江大河;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4)相互关系分析:亚洲跨热、温、寒三带,地形复杂多样,且地表起伏大,因此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处于最大的洋与最大的陆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典型;三面临海,经纬度跨度大,腹地广阔,高原山地较多,受海洋影响少,因此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点。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亚洲地域广阔,由于腹地比较广,造成亚洲中部的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亚洲内流区面积大。
受气候、地形的影响,亚洲河流的补给一般有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等。
(1)图解地理位置与气候的关系(注意必修1相关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图示法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
【例题体验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汽不易到达。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判断为中亚地区,图中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
拉尔河,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
答案:乌拉尔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考点二认识地区
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b)
(1)经纬度位置: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10°W~30°E之间,属于中纬度的北温带,处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该地区西临大西洋,北濒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欧洲西部的海岸线破碎、海岸线曲折而漫长,多半岛、岛屿、海峡与峡湾。
(3)经济位置: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c)(高频考点) (1)地形特点:平均海拔最低的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山脉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南有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系,北有古老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间为广阔的平原;受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影响,境内冰川地貌广布。
(2)气候特点
①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②东西气候差异明显:自西向东逐渐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
③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西部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3)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形为主,广阔而平坦的土地利于耕作业的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加之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
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
而在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带,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以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即地中海式农业。
图示理解欧洲西部海洋性显著的原因
【例题体验3】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式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气候温和湿润②耕地面积广阔③劳动力廉价丰富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由于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欧洲西部地区是世界上乳畜业发展最典型的区域之一。
第(2)题,该地区市场广阔和饲料供应丰富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①④正确。
答案:(1)B (2)D
3.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
矿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
(1)鲁尔区的兴起: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与钢铁生产,并逐步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分析:
(2)鲁尔区的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严重的钢铁危机。
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盛极一时的鲁尔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和表现如表所示:
(3)鲁尔区的整治:20世纪80年代,鲁尔区开始整治,并实现了新发展。
鲁尔区整治的措施有:①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⑤发展科技和第三产业,繁荣经济等措施,实现了区域经济的振兴。
(1)鲁尔区在工业布局调整中,将部分钢铁工业迁往鹿特丹港口附近,其目的是利用鹿特丹廉价的水运进口铁矿石,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鲁尔区的环境保护。
(2)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例题体验4】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海峡,该海峡沿岸夏季的降水特征是。
(2)丙为德国鲁尔区,早期工业布局以指向型工业为主。
为改变以煤炭、钢铁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
业及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解析:第(1)题,通过大陆轮廓以及题目中的文字提示可判断,甲是直
布罗陀海峡,该海峡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第(2)题,德国的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原料指向型。
鲁尔区在经过长期的繁荣后,发展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为调整产业结构,鲁尔区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答案:(1)直布罗陀少雨
(2)原料(能源) 新兴工服务
考点三认识国家
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a)
(1)地理位置: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亚热带;阿拉斯加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
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
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相连。
(2)领土组成:美国领土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三部分组成。
(3)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
【例题体验5】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经过B海峡向东侧可远眺(填
国家)领土。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大陆位置, B为白令海峡,东为美国的阿拉斯加。
答案:美国
2.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b)
(1)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南北纵列,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2)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部的中、东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
(3)河湖特点: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水运发达。
【理解提升】美国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例题体验6】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山脉走向
B.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沿岸洋流、植被覆盖率
D.地势起伏、人类活动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
C.北水南调
D.南水北调
解析:第(1)题,由北向南,三个城市受西风影响的时间逐渐变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时间逐渐变长,因此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的年降水量依次减少,冬雨率越来越高。
第(2)题,根据图中引水渠的走向并结合该区域北部地区降水多、南部地区降水少的特征可判断该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
答案:(1)B (2)C
3.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b)(高频考点)
(1)衡量标志
①常用指标: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②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等。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例题体验7】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1995、2005和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较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代表1985、1995、2005和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序号依次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2)①产业结构表示的区域发展阶段(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C.城市化加速发展
D.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
解析:第(1)题,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国民收入等。
从材料提供的四个阶段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比重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在1985、1995和2005三个阶段基本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约为16%,反映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因此为最早的1985年的状况;随着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阶段②和③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增大,占比超过50%,劳动力也从农业向第二产业大规模转移,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更大、第一产业比重更小的阶段③对应为相对后期时间的2005年,①对应2015年。
第(2)题,到了2015年的①阶段,该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因此该时期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区域内部的差异逐渐缩小,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答案:(1)A (2)D
4.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a)
美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特点是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如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等。
5.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b)(高频考点)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
【理解提升】 (1)图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2)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区位条件
【例题体验8】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
D.市场广阔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第(2)题,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
答案:(1)C (2)A
6.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d)
(1)存在问题: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如导致沙尘暴频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农业生态恶化,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能耗大,农业生产成本高。
(2)发展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等。
(3)发展途径:政府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式
(2)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
①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②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例题体验9】推广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交通
C.市场
D.科技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程度信息”是实施“处方”农业的基础。
该技术主要是( )
A.RS
B.GPS
C.VR
D.GIS
解析:第(1)题,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害等)信息,分析影响农业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措施,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该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
第(2)题,要从设问中提取“及时获取信息”这一关键信息,因为通过对遥感获取的图像进行解译或图像处理,可
以提取农作物的分布、类型、结构和健康状况等信息,为农业资源调查提供服务,因此应用的是遥感技术(RS)。
答案:(1)D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