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汇总
八年级下册的物理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的物理重点笔记
有:
一、八年级下学期物理重点笔记:
1.光学:光的性质、传播、衍射、反射、折射、镜的成像、光的折减和半衰期等。
2.电与磁:电的定义、电荷的性质、静电场、电荷运动和电压、直流电电路、磁场、磁力线、生成电磁脉冲、磁选管等。
3.电磁波: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传播、电磁调制信号、微波应用、无线电接收机和发射机等。
4.动力学:动能的变化、质点的运动状态、动量的定义和变化、摩擦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冲量定理等。
5.能量学:物质可分解成能量而存在,能量又可以分解成发动机、加热机、发电机、燃料电池等。
6.声学:声波的特性、声压、声功率和热量之间的转换、噪声对人的影响、振动和振动学等。
7.电热效应:电阻的定义、电功率、加热效应、电热损耗等。
8.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核反应放射最活动的元素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笔记整理1.物理量:2.两种基本电路:3.两只电表:4.电压5.电阻6.滑动变阻器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8.欧姆定律实质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大导体的_________,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都___;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导体的_________,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都___;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电流表无——>断路<——电压表有电流表有——>短路<——电压表无其中一灯突然熄灭, 电流表不变,L2开路9.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探究课题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原理 电路图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②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④算出电阻值;⑤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实现多测几组数值和保护电路设计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 电流 电阻 灯的亮度R′VARAVLL S10.电能11.电功率12.实际功率13.测量小灯泡的功率14. 电流产生热量和什么因素有关15、家庭电路:16.磁现象17. 磁场18. 电流的磁效应19.电磁铁20.21.生的是交流电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电;电压是周期是频率是电流方向1s改变次;1.如图所示,阻值为R1=6Ω,R2=3Ω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入9V的电路中,求:(1)电路的总电阻R ;(2)电路的总电流I;(3)R1两端的电压U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A2的示数为0.8A,求:电源电压、R2的阻值、干路的总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各为多少3.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0V;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2V,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4.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5.如右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为15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A,15V;求当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为23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6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Ω”,电源电压为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⑴、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⑵、当滑动变阻器R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若保持不变;R1=4Ω,R3=6Ω;⑴、如果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那么电源电压多大⑵、如果开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A,那么R2的阻值是多大8.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1千瓦时的电能可使该灯泡正常发光几小时若把灯泡接到110V的电路中,该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9.把“6V6W”和“12V6W”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为了保护灯泡则允许它们通过的最大电流两端允许最大电压如果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多少1.小明家的一台电视机标有“220V 150W”字样,每天开4h,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度2.一个电炉标有“220V 800W”的字样,将它接在220V的电路中,通电15min,求:通过电炉的电流是多少电炉丝的电阻是多大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产生多大的电热欧的电阻丝接在照明电路中,放出热量是24200焦,则通电时间为多少秒4.一电饭锅上标有“220V、400W”字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值是多少Ω,电热丝在15min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5.一个标有“220V,40W”的电灯接在照明电路中,求:1电灯的灯丝电阻是多少欧;2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多少千瓦时电能;3若加在电灯上的实际电压只有200伏,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约为多少瓦.6.一个标有“220V1000W”的电炉,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工作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7.已知电阻R1=10Ω,电阻R2=20Ω,将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求:1R1、R2串联的总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3R1两端的电压;4R1的电功率;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1=4,R2=6.1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多少2当开关S闭合后,电阻R1在10s内消耗的电能为多少3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入原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 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9. 电路图中,电阻R1和R2并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若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A 的示数分别为和.求1:电阻R1的阻值;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电阻R1的发热功率10.小明家有一个标有“220V 880W”的电炉,当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W,通过电炉丝的电流为A;在一次单独使用它时,小明家标有“1200r/kw·h”的电能表在2min的时间里铝盘转过了30转,则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J,此时电炉的电功率是W;11.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能的广泛使用促使电能的社会需求日趋紧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现在220V的家庭用电电路上,一只功率为11W的节能型日光灯的亮度相当于60W的白炽灯泡.如果小明家用4只11W的日光灯代替4只60W的白炽灯,按每月30天、每天用电5小时计算,一个月可以节省多少电能。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笔记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笔记:一、性质1、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热量和温度之间有相互联系,其变化越小,相应的热量变化也越小。
如当物体把热量输出时,它的温度会降低;反之,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它的温度就会升高。
2、静电:静电是物体之间的静态电荷,即一个物体被赋予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则吸收了一部分电荷,造成两个物体间有电荷不均匀的情况,这就是静电现象。
静电的表现主要有电吸引、共轭电磁现象等。
3、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质点不断运动时产生的热量扩散,通过物质传导热量,使物体表面温度渐渐均匀。
热导率是衡量热传导能力的量,它是比物体传导热量速度与表面温差的比值。
随着温度升高,许多物质的热传导率也会增加,因此物质也可热传导。
二、机械能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是指某个物体因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而受到的力,即当物体凡行着变动时,其应项的动能和位能。
2、动能和位能:动能是指物体移动过程中拥有的能量,公式为:动能=物体质量×2分之一×平均速度的平方;位能是指物体相对于某处强烈的地拉力(重力)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以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为例,公式为:位能=质量×地拉力×高度。
三、作用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产生加速运动的一种能量,它具有方向性,可以从反作用力的角度来分析。
2、平衡力:平衡力是指物体直线和转动运动所受的作用力的和为0。
即外力合作,恒定位移,做功静止时,各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矩之和也是0。
3、电动力:电动力也叫作电推力或电阻力,是物体由于带电体受到自己或其它电场所产生的力作用受到的力,这种力具有极其强大的冲力,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使物体加速。
四、电磁场1、电磁场的定义:电磁场就是当电荷运动时产生的一种伴磁效应,在电磁场中,电磁荷会经由空间传播而形成的力的场。
八下物理笔记整理大全
八下物理笔记整理大全摘要:一、前言二、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基本概念2.力的分类三、力的作用与效果1.力的作用2.力的效果四、力的测量1.测力计的原理2.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五、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2.第二定律3.第三定律六、功与能1.功的概念2.功的计算3.能量的概念4.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七、动量与冲量1.动量的概念2.冲量的概念3.动量定理4.冲量定理八、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2.变速圆周运动九、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2.万有引力应用十、静电学1.电荷的概念2.库仑定律3.电场与电势4.静电应用十一、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楞次定律3.电磁感应应用十二、交流电与电磁波1.交流电的概念2.欧姆定律在交流电中的应用3.电磁波的概念4.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十三、光学1.光的折射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十四、现代物理1.量子理论2.核物理3.相对论正文:【前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从古代的哲学思考到现代的科学实验,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八年级下学期的物理课程,涵盖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与效果、力的测量、牛顿三定律、功与能、动量与冲量、圆周运动、万有引力、静电学、电磁感应、交流电与电磁波、光学和现代物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篇文章将按照课程内容的顺序,对八年级下学期的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和效果,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力的作用与效果】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加速、减速、改变方向等。
【力的测量】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堂笔记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堂笔记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5N。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一般起点在物体上即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代表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最后在箭头旁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有力作用的物体可以不相互接触。
第2节弹力一、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有些物体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也有一些物体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弹性限度,否则会损坏它们。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一致。
4、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常用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等。
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两看”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认清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一调”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调节指针归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汇总
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汇总定律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利用惯性定律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惯性定律来控制汽车的速度和方向,使其行驶更加平稳和安全。
此外,惯性定律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为什么在地球上行走时需要向前倾斜身体等。
8.2牛顿第二定律(F=ma)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F=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 为物体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例如,当我们推动一辆小车时,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所需的推力大小,以使小车达到所需的加速度。
8.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物理现象,如为什么在划船时需要用桨来推动水,为什么人在行走时需要向后用力,等等。
此外,牛顿第三定律还可以用来设计一些机械装置,如火箭发动机等。
8.4摩擦力1、定义:摩擦力是由于物体间接触面之间存在不平滑的微观结构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间接触面的性质、压力和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3、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可以使车辆行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使人行走。
此外,摩擦力还可以用来设计一些机械装置,如制动器、离合器等。
8.5弹力1、定义: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力,当物体恢复原状时,弹力也会随之消失。
2、弹力的特点: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当物体形变越大时,弹力也越大。
3、弹力的应用:弹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如弹簧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机械装置,如钟表、汽车悬挂系统等。
此外,弹力还可以用来设计一些运动器材,如跳跃板、蹦床等。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笔记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笔记一、引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
本文档将全面记录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概念。
二、主要知识点1. 机械波机械波- 定义:机械波是由质点在媒质中传递的能量而引起的扰动。
- 分类: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使周围空气分子产生连续的振动、传递给相邻分子,最终到达人耳,被听觉器官感知。
- 声音的特性:频率、响度和音调等是描述声音特性的重要参数。
-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空气中的声音速度约为343m/s。
3. 电与磁电与磁- 静电学:研究电荷以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可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导线、电源和电器等元件连接而成的闭合通路。
- 磁与电磁:磁铁有南北极,磁力线是描绘磁场的工具。
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4. 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与能量转化- 能量的种类:机械能、光能、热能、化学能、电能等。
-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 能源与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环境保护,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重点概念1. 波长和频率波长和频率- 波长:横波和纵波都有波长,分别表示一个完整波段的长度,用λ表示,单位为米。
- 频率:一个波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
2.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用I表示,单位为安培。
- 电路:导线、电源和电器等连接形成的闭合通路。
3.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反射-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
- 反射:光线撞击介质表面后,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反射。
四、结论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包括机械波、声音的传播、电与磁、能量与能量转化等主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荷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
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第六,七章欧姆定律一: 电压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物理八下笔记
物理八下笔记
以下是物理八年级下册的部分学习笔记: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3.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5.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6. 重心的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7.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这二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8.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9.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10. 液体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以上是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一些重点知识,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电学知识点1. 电流和电压- 电流:指电荷流动的一种形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 电压:指电势差,是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指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特性,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 欧姆定律: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并联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指电流在分支中同时流动的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 串联电路:指电流在一条线路上依次流动的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电功率和电能- 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公式为P=VI,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 电能:指电流在电路中传递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焦耳(J)。
公式为E=Pt,其中E表示电能,P表示电功率,t表示时间。
二、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路径-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 反射:光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光通过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边界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折射定律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光的颜色和频率-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颜色越偏紫蓝;频率越低,颜色越偏红。
- 可见光谱: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波由高频率的紫外光到低频率的红外光组成,其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相对于法线的角度。
- 折射定律:光线通过介质边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4. 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厚,两面弯曲,使光线向中轴线收敛,能够使物体放大,用于放大镜、显微镜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习笔记整理(供参考)
八年级下册物理学习笔记整理(供参考)
热传递
- 热传递是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 导热是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热量。
- 对流是通过物体内部的流体运动传递热量。
- 辐射是通过空气中的辐射物质传递热量。
声音的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
-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特性。
- 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动的强度。
光的传播
-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
-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 光的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的。
电路基础
-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
- 电流是电荷流动的方式。
- 电阻限制了电流的流动。
- 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合并。
电能与电功率
- 电能是电荷在电路中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力。
-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
- 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
-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学习笔记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7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6 —201 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
)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①发生弹性形变;②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 :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 kV = 1000V,1 V = 1000 mV ,1 mV = 1000μV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2.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三、电阻
1. 电阻的概念
用导体材料制成的能阻碍电流通过的部件。
2. 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 = 1000 kΩ,1 kΩ = 1000Ω
四、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R=U/I。
4.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导电;适用于气体导电;适用于晶体二级管等电子元件的导电)。
不适用范围:不适用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
5.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6.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通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一条支路。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笔记整理(汇总)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笔记整理(汇总)第四章、机械与功4.1简单机械1.1杠杆: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1)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2)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3)支点(O):杠杆绕着传动的固定点。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从指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1.2杠杆平衡的条件1、杠杆平衡的状态:静止、匀速转动。
2、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 L1= F2 L2)。
4、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1.3杠杆的应用常见的三种杠杆1、L1>L2,F1<F2,省力杠杆(费距离)2、L1<L2,F1>F2,费力杠杆(省距离)3、L1=L2,F1=F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1.4、定滑轮与动滑轮、滑轮组1、滑轮: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根据使用的方法不同,滑轮又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种类型。
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剩一半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使用滑轮组,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根绳子承受,提起重物作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1.5轮轴:由(外围的)轮和(中间的)轴组成的能绕轴心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可看成不等臂杠杆。
若动力作用线子啊 齿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臂为轮半径R ,阻力臂为轴半径r ,就省力。
若阻力作用在轮上,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
轴到圆心的距离为r ,轮到轴的距离为R 。
重物的拉力为F2,拉动重物的拉力为F1 F1R= F2r1.6机械传动:机械传动装置可以实现机械之间动力和能量的传递三种最简单的机械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全归纳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全归纳一、电学基础电荷与电流:了解电荷的基本性质,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电路:熟悉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电阻: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掌握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率: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电磁学磁场: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
理解磁感线的概念,知道磁感线的分布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电磁感应:了解电磁感应的现象,即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的关系。
电动机与发电机:了解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知道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来工作的,而发电机则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产生电能的。
三、光学光的传播: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知道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关系。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理解三棱镜对光的色散作用,知道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率不同。
透镜与成像:了解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成像规律。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放大、缩小和等大的实像以及放大的虚像。
四、现代物理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理解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原子核:了解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包括质量数、电荷数和中子数等。
知道放射性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以上是初二下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外,还应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做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下册笔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笔记第一章:力及其作用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 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 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但仍能相互作用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2. 力的效果- 力的效果可以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 平衡力是多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不平衡力是多个力不能相互抵消,物体产生加速度,即改变运动状态。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合成为一个力。
-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分解为多个共同作用的力。
第二章:机械能及其转化1. 功和功率-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通常用力的大小和物体移动的距离来表示。
-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衡量工作效率的指标。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具有的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其他因素而具有的能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 若物体只受重力和弹力两种力,且机械能损失很小,那么机械能守恒。
-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各种力学问题,如弹簧振子、自由落体等。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1. 压强及其计算- 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
-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等于力的大小除以受力面积。
2. 浮力及其作用-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
- 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3. 浮力的应用- 浮力的应用包括浮力原理的推测、物体浮沉的判断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笔记,涵盖了力及其作用、机械能及其转化、压强和浮力等内容。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2017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汇总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重力(G7.3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1 表示。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重力的大小:3 ①又叫重量(物重)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②, 9.8N/kg 其中g=③计算公式:G=mg牛顿。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物理意义: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施力物体:4 地球,应用:重垂线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①原理:是利用) 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6作用点:重心(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7 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运动和力第八章.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017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7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组成。
分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但不是任何物质的最小单位。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会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力有大小和方向,因此是矢量。
力有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功和机械能:物体所受外力在物体运动或变形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称为功。
另外,滑轮组是利用滑轮进行力的传递和改变方向的简单机械装置。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性是指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与弹性相反的是塑性,即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后,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重力: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G=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购买教辅材料或查阅教材,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知识点总结。
同时,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和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描述物体性质或变化的特征。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 单位:对物理量进行度量和比较的标准。
常见的单位有米、千克、秒、米每秒等。
2. 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 正加速度:物体速度增大的情况。
- 负加速度:物体速度减小的情况。
4. 力与运动- 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物体加速或形状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功和能量- 功:力对物体做的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而拥有的做功能力的属性。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 重力和弹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计算公式为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被弹性物体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7. 阻力和摩擦力- 阻力:物体在流体中或其他物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8. 电路-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荷/时间。
- 电压:电源对电荷产生的电势差。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或限制作用。
-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电阻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压/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又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地球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B静摩擦、C滚动摩擦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减少压力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船)。
第九章压强9.1、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公式:P=F/S5、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9.2、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
(应用:高压锅)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第十章浮力10.1浮力(F浮)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