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9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f6fa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f.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9篇《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2、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和生动准确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交流讨论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二、阅读主场(一)学习小组集体利用工具书,消除文字障碍(正音、释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在学习小组内尝试朗读。
边朗读边议论:本文该怎样朗读?在老师指导下提出朗读建议:语速要稍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要读出喜爱的感情。
(三)听课文录音,按上面的要求进行朗读训练。
(四)合作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分别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
说明济南是个宝地,突出它冬天“温晴”的特点。
“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学习第二段。
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有山有水”/“晒”“睡”“醒”“小摇篮”“安静不动”“低声”“含笑”3、学习第三段。
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言。
这一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围绕哪个字?突出哪个字?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的?哪些词句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怎样的印象?“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篇二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1.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重点)2.领会自然之美,体会写景技巧。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147c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c.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教材分析:__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
__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习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__,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是一个温暖的宝地。
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好吗?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初一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三篇
![初一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682f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4.png)
初一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三篇《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溢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特别剧烈。
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初一语文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详细活动的描写技能。
3、反复朗读课文,品尝景中真情。
4、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细致视察的看法,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文学常识及生字新词作者老舍(18101-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本文是作者在齐鲁高校任教时写的。
老师指导同学们看第6页的插图。
生字新词12个,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请学生点评课文朗读状况。
2、把握全文结构。
文章共有几段,每段主要写了什么?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写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一特点的?——作者用对比手法写的。
用北平对比济南,突出无风声的特点;用伦敦对比济南,突出响睛的特点;用热带对比济南,突出无毒日,温柔的特点。
接下来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描写济南冬天的?——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
作者写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的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太秀气的特点;城外远山,小水墨画的特点。
济南的水有哪些特点?——温,绿,清3、结合课文结构分析本文的写景依次——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里往外,由山到水描写景物。
作者以自己的感受,通过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然后紧扣“温晴”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全景,济南冬天的山,济南冬天的水。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6d87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3.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济南的冬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济南冬天特有的迷人景色。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描写景色的方法(情景交融)。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热爱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审美能力。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四、情景导入同学们,十月的秋天凉爽怡人,这是风高云淡、果实飘香的南方的季节。
而今天呢?我们将组织一次超时空的北国之旅。
我们知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北方的冬天白雪飘飞、寒风凛冽。
严寒几乎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而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告诉我们,济南的冬天是温暖、响晴的。
他作为我们的导游,带着我们北上济南城,会让我们领略怎样的冬天?(板书课文题目与作者)五、教学新课1.明确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3.整体感知①播放朗读录音,圈点生字词,整体把握,理出文章脉络(若条件不允许,则分两个小组齐读课文,相互纠正错误读音。
老师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②疏通生字词,强化记忆;多媒体课件展示“字词练习”: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镶( );响( )晴肌( )肤;绿萍( )水藻( );贮藏( )澄( )清六、师生共赏齐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老师再作引导与补充。
(1)本文的开头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对比的写作手法)(2)你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对比的吗?运用这一组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板书:(3)本文段中,出现了多少次“像我”,为什么这样写呢?2次。
文中原句强调了“像我”这个短语,作为插入语出现在句子中,就着重指出了“我”独特的感受。
(4)本文段中,“响晴”,“响亮”分别是什么意思?又怎样的表达效果?“响晴”指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指非常明亮,这两个“响”相当于一个程度副词,可解释为“很”,“非常”。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7篇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21c1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7.png)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7篇出色的教案使教师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教案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进入教学状态,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济南的冬天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篇1●○教材处理:《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
该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
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
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教学目的定在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上,教学重点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学设想:[教法]一是依据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感受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三是拓展比较阅读。
本文和其姊妹篇《济南的秋天》,是作者写于同一时期的优美散文,描写不同季节的济南,传达出同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法]根据教法安排,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宜结合老师的指点引导,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开展讨论,从而感受济南优美的山水和作者对济南的钟爱之情,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获得应有的启发。
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能力训练。
[时间安排]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获取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11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5ed5e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d.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11篇)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生动贴切的比喻句,拟人句并细细揣摩、品味。
3、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写景状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
4、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及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抓住事物特征的作文方式,品味生动贴切的比喻句、拟人句。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文章中描绘的山、水、阳光、白雪等景物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本文的写作特点主要有: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脉络清楚;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形神兼备,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抓住特征,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学习这篇文章将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着重学习写景状物抓住事物特征的写法。
五、学情分析虽然初一学生对抒情散文的感悟能力还比较低,但前边刚刚学习了《春》这篇文章,学生对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以及抓住特征有层次的进行描写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节课中,将对学生做进一步引导,加深他们对于情景交融写法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从春走到冬,在四季中徜徉。
春天是美好的,嫩绿的小草,吐蕊的春花,柔和的春风,细密的春雨……夏天是炎热的,蝉鸣蛙噪,电闪雷鸣……秋天是萧瑟的,衰草连天,落叶飘零……不知不觉,冬天已悄然来临,那我们这里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各抒已见,用最恰当的词汇来描绘冬天的景象。
(二)识作者(投影)(三)检查预习1、几个同学读生字,教师正音。
2、把课下根据对生字的理解编写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同学们共同指正用得是否恰当。
(四)范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播放音乐并呈现画面)(五)整体感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选取了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突出了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你觉得作者在描绘济南的冬天时蕴含着一份怎样的情怀?(六)精彩呈现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诗情画意,找出� 学生点评。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a172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3.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eebf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f.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该页是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识记课文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type=#_x0000_t75.3、学习老舍的写景方法,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程安排一课时课后小结本文重在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思路,而后再掌握描写济南的天气和山水的方法,较后归纳总结写景的技巧以指导学生写好家乡冬景,实现由阅读到写作能力的转化。
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品读课文,学习写景的方法以及练习写作。
一、复习导入(多媒体显示题目)《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冬天的济南真是一个__,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济南的__和__(景物)济南的山__、__、__(特征)济南的水__、__、__。
(特征)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作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几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齐读课文(给学生配乐朗读)走进课文,包围你的是满含温情的优美而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你对这位语言大师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感知表达出来吧!三、自由探究学生自由讨论探究,提示学生思考:作者如何描绘山水?你较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些语句用得较妙?妙在何处?四、品读课文(多媒体显示景物图片及课文分析要点)思考讨论: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如何娇美秀气?雪后山景“妙”在何处?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城外的小山如何像一幅小水墨画?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是怎样写济南冬天的水的?本文写景抒情有何特点?(学生找出课文语句品评分析,多媒体显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归纳要点。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57d6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0.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济南的冬天》教案篇一课题:济南的冬天(两课时)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理清文章的脉络,归纳景物描述方法;3.赏析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对自然景物倾注着真情实感,情景交融,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
学习难点:学习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环节:认定目标--学生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教师精讲、点拨)--梳理小结教具:网络支持的多媒体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过《春》,对写景抒情的文章有一定了解,明白分析写景文的方法,但是对于饱含深情的句子中的“情”分析不够透彻。
另外,对于济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是特别了解,需要借助网络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导学策略:导思第二课时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课文的遣词造句如何体现情感。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精读第三语段,归纳景物描写的方法。
2、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并能分析其在写景中的作用。
3、结合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本文优美的语言特色。
二、文本分析,合作探究1 请同学有感情地3朗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
(学法指导:可以分析描写顺序、修辞手法、写作角度等方面分析,可以回忆《春》的学习过程。
不要忽略作者的情感。
)教师点拨:先总写“妙”。
分写按空间顺序写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最后总写这些小山太秀气。
学生回答修辞方法时教师预设追问:为什么比作“看护妇”?秀气是怎样写出来的?“给山们”句子中的“们”能否去掉?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学生分析,此环节要有朗读品味。
2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是那么的温馨、可爱、美丽,那么阳光朗照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和冒热气的水作者写得又怎样呢?我们来一起仔细品味。
例如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 这句话中“ 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bb71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1.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壹五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济南的冬天》教案1学习目标: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
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
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一课时一、导入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28467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4.png)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澄清”、“贮蓄”、“空灵”等词语的音、形、义;2、通过精读赏析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鉴赏力,并初步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热爱济南、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用一个4字短语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预设: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北风呼呼、风刀霜剑2、引言设疑:(多媒体出示图片)济南被誉为“泉城”,有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儿的冬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这堂课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济南冬日的别样风情。
3、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见大屏幕)二、理清思路,把握特点1、听读课文,体悟情感。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勾画出你认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及能明确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赞美)2、自由朗读,把握特点。
(屏显)思考:“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3、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假设要给一个从未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根据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个方面?(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冬水这几部分,着重讲“薄雪覆盖下的山”。
)三、精段细读,赏析美点(研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后的小山”)1、通过分组朗读给第五自然段分层次。
生读后用单竖线把三个层次标出来,教师指出:第一层概括;第二层细腻描写;第三层议论抒情。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e1a2d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b.png)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朴素笔墨写景抒情,并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一、让学生谈谈所见过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赞美之词引入二、简介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见书、课件)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济南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暖和髻水藻响晴(很晴朗,晴朗无云。
)响亮(很明亮)。
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气(美丽而柔弱。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分析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济南冬天?——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3、分析对比作用(三种感受之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宝地”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4、朗读分析第2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对山的感受。
——济南冬天的山在阳光照耀下给人感觉特别舒适温暖,作者用“晒、睡、醒”、“小摇篮”为比喻写出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段是紧扣“响晴”和“温晴”来写的,并分析形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是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5、怎样描写人们的感受。
——不仅描绘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动(含笑、冬天慈善)6、朗读分析第3段薄雪覆盖的小山,妙在哪里?——作者按空间顺序描绘,用了系列比喻、拟人,把各处细部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地写出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c28f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7.png)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
2.学习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3.正确领悟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及效果。
4.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法。
情感目标:5.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3.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教学难点】1.领悟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及效果2.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概括提炼、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肃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
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肃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
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和背景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于某年离英回国,某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47fb0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8.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济南的冬天教案1知识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3、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4、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5、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赏析教学重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说说本地冬天的气候、景象。
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柳宗元的《江雪》、《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让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气,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
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别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自由朗读,整体把握。
1、边朗读(大声朗读),边勾画生词,查工具书,准备朗读比赛。
2、将课文科学合理的分成四个段落,并说明你这样分组的理由。
(冬天的特点—山景—雪景—水景层次。
)可以进一步归纳出课文的主要脉络:小山摇篮图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晶图四、朗读、感悟:1、展开朗读比赛2、自选段落,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何选读该段。
自己是用何种情感朗读的?如何把握的,你认为自己读到了什么3、学生点评4、大家公认的优美段落齐声朗读五、布置任务:积累优美文句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一小节: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接着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再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最后把济南与整个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这主要运用了_____手法。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f4fbf2763231126fdb1130.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一、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__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ù xù)水藻(zǎo 狭窄(zhǎi 镶(xiānɡ)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__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__结构。
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__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1、第1自然段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
《济南的冬天》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济南的冬天》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0736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7c.png)
《济南的冬天》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济南的冬天》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济南的冬天》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课题:《济南的冬天》课型:新课课时:二教学方法:竞赛式活动课教学媒体:录音机《春江花月夜》曲幻灯机及胶片教学重难点:1、多角度的写景2、多种修辞的应用3、想象能力的培养设计思路:1、从课文客体的分析讨论中,使学生明确多角度写景的思维方法。
2、从辞格的辨识中,使学生明确用什么语言格式表达自己的欣赏,传达自己感受。
3、有了前两者为基础,学生有了想象的方法,也有了表达想象的方法。
于是,以《春江花月夜》为学生想象的载体,满足学生想象及表达想象的欲望,检验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4、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进交互,引进竞赛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我们刚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作者多角度地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春图?其中应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生答:……3、师:上一课时,我们初步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济南冬天〉〉,我们知道那里有温晴的天,慈爱温情的山,多姿娇美的雪,温柔多情的水。
(板书)读之,直惹我们眷顾不舍,流连忘返。
除了上一节课咱们欣赏的温晴的天,还有什么使我们如此迷恋这济南之冬的呢?作者是怎样(修辞)把一个活脱脱的济南之冬呈现给我们的呢?我们的具体感受又如何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吧。
二、品析课文第二自然段(一)阅读感知1、自由阅读第二段2、抽生阅读3、生评价阅读质量,教师计分。
(二)研读深化1、教师设问:并用幻灯展示问A:作者用哪句话由一段文字过度到这一文段?B:作者在该文段中用了一个“奇”字,你认为这里的景致奇在哪里?C: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济南的“山”,有什么特征?D:作者在文段中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E:文段中,是否用到了想象或是联想?在哪些文句中有所体现?F:从小山和人们的对话中,感受到了小山什么样的情致?2、生分语文学习小组讨论,准备抢答3,教师评价,计分并板书(三)谈感受绘美景1、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小山慈爱温情的特点已经历历在目,通过研读学习,我们请几位同学上台把你感受到的景象给我们描绘一下。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合集15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ca1a8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5.png)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合集15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启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只有一个苹果。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就有两个或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要求:小声读,并动笔圈点批注。
抽生回答,教师以图画为引导,分别展示2、3、4、5、自然段景致,引出其中精美词句,从修辞、写法、情趣等方面品读妙处。
(安排一段配音朗诵表演)学生可能找出的句子: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况且。
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四、悟景、激情、写美过渡: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的确确很美,你想,为什么他笔下的景就这样的美,这样的惹人喜爱呢?如果文章单为写景而写景,会不会打动人,会不会感动我们?这景里面还有什么呀?(抽生回答)正因为这景里面融进了情,融进了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他的文章才这样的动人。
这种写法叫做“情景交融”,真好个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呀。
《济南的冬天》教案汇编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汇编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7dc3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8.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汇编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具体活动的描写技能。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景中真情。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细致观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文学常识及生字新词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__是作者在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老师指导同学们看第6页的插图。
生字新词12个,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请学生点评课文朗读情况。
2、把握全文结构。
__共有几段,每段主要写了什么?__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写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一特点的?——作者用对比手法写的。
用北平对比济南,突出无风声的特点;用伦敦对比济南,突出响睛的特点;用热带对比济南,突出无毒日,温和的特点。
接下来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描写济南冬天的?——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
作者写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舒适的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太秀气的特点;城外远山,小水墨画的特点。
济南的水有哪些特点?——温,绿,清3、结合课文结构分析__的写景顺序——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里往外,由山到水描写景物。
作者以自己的感受,通过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然后紧扣“温晴”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全景,济南冬天的山,济南冬天的水。
在写山景时,先写朗照下的山,再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最后写城外远山。
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充分体现了“温晴”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1、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9篇)
![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46450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5.png)
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9篇)济南的冬天课文教案【篇1】学习目的:1、通读全文,挑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展描写的方法,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3、学习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学习本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进展描写的方法。
教学设想《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风光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根底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可以把对济南冬天的喜欢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上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对于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答复〕是呀,一提到冬季,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
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
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看一看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板书: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整体感知优美的文章是一杯清雅淡香的茶,是一壶醇浓的酒,越品会越发清香,越饮会越有滋味。
今天,就让老师带给头,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端起这杯清雅淡香的茶,掀开这瓶醇浓的酒,细细品味…….老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老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下面我给大家3-5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可以与同学交流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济南的冬天》教案1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④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①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济南的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1、创设情景,导人新课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
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
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
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2、诵读积累,整体感知①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检查预习。
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总写)具体写: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再写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合作探究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问题探究: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讨论明确: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与伦敦相比一—向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温晴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0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
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
——答案是不可以。
“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
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
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2、研读赏析①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②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思考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
示例: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0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3、修辞品味: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
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4、比较分析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明确: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5、互动释疑进一步提问探讨,互动释疑,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教师准备: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
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三、联系生活,体验延伸1、体验反思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0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归纳五点: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2、拓展延伸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
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课文小结,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2、作业布置①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
《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
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③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济南的冬天》教案2教材分析1、《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
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又进一步从山和水具体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
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2、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进性自学,然后重点探讨重难点问题,最后再通过当堂检测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