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测量雷电流幅值的新装置

合集下载

防雷装置的种类和作用

防雷装置的种类和作用
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涉及对雷电特性的理解和过电压的应对。雷电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和地面湿气受热上升形成积云,进而演变为带电荷的雷云。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先导放电和主放电,形成雷电。过电压分为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其中大气过电压由雷击引起,对电气设备绝缘构成威胁。防雷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避雷针、避雷线等设备保护建筑物和电力设施免受直接雷过电压的伤害,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感应雷过电压和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感应雷过电压是在雷击附近地面时,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在设备或导线上产生的过电压。侵入波过电压则是雷电荷沿线路或管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室内造成的。防雷装置的选择和安装需根据雷电活动频繁度、雷电流幅值等雷电参数进行,以确保有效的防雷保护。

EMTP-ATP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EMTP-ATP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EMTP-ATP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吴丹程翔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4年第12期吴丹程翔(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40)摘要:文章以某110kV变电站为例,利用EMTP—ATP软件,搭建输电线路模型、杆塔模型、绝缘闪络模型等,通过计算出不同的运行方式下,不同雷击点时,变电站各电气设备的最高过电压,评估变电站的防雷性能,并分析影响过电压大小的影响因素,最终为变电站防雷保护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EMTP—ATP;设计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4.12.084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过电压计算方法,如行波法、差分法、傅氏变换法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道米尔(Dommel)等人于1969年完成的基于贝杰龙的BPA通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微机版。

EMTP-ATP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电磁暂态标准计算程序。

本文以某110kV变电站为例,分析输电线路遭受绕击和反击雷过电压时变电站各电设备的过电压情况,并计算出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不同的雷击点时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最大过电压,在此基础上,评价其防雷性能,并对其现有防雷保护方案给予指导性意见。

1 仿真模型的建立1.1变电站简介某变电站本期工程有110kV、10kV两个电压等级,其中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采用单母线分三段接线。

本期工程安装1台50MVA容量主变;出线共11回:110kV出线4回、10kV出线7回。

本次计算分析110kV侧雷电冲击过电压。

由于10kV设备对110kV侧雷击过电压影响很小,可以不计算10kV线路的影响。

该站110kV和10kV进出线侧、主变两侧均安装避雷器,雷电侵入波计算等值图如图1。

1.2雷电流的计算1.2.1反击电流计算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电力行业标准,变电站地区雷电流幅值概率曲线可用下式:式中P表示幅值超过I(kA)的雷电流概率。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

50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雷电过电压问题发表时间:2019-02-25T12:45:14.9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夏瑞[导读] 考虑雷击架空输电线路后,雷电流在避雷线、杆塔、接地网和土壤中的动态散流过程,建立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一体化雷电全波电磁暂态模型夏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为考虑雷击架空输电线路后,雷电流在避雷线、杆塔、接地网和土壤中的动态散流过程,建立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一体化雷电全波电磁暂态模型,计算冲击接地电阻和反击过电压。

基于全波电磁暂态模型,从冲击接地的概念出发,将土壤电阻率、雷电流波前时间和幅值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直接反映在雷电过电压上,对雷电过电压与冲击接地电阻计算公式进行拟合。

研究表明:波前时间减小和土壤电阻率增大均会使冲击接地电阻值与雷电过电压增大。

不考虑火花效应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与雷电流幅值无关,雷电过电压随雷电流呈正比例增大。

在进行接地网设计时,应考虑能使雷电过电压值下降的接地网射线的有效长度。

关键词:500kV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一体化模型;冲击接地电阻;防雷1前言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严重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500kV输电线路地处旷野,且地形、地势复杂,不少杆塔位于山顶或山脊,加上雷电活动频繁,极易遭到雷击。

当雷电过电压大于绝缘子串雷电冲击耐压时,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也随之下降。

各国学者在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雷电过电压分析方面,利用现场实测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展开了许多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于雷击过电压的计算分析,做了大量的研究。

中国《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技术设计规程》中将杆塔视为一等值电感。

规程法是一种简化的工程计算方法,基本上能满足中国较低电压等级线路的雷电反击设计要求,且应用起来简单方便。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杆塔中的波过程,仅仅是采用电感模型模拟雷电流在杆塔上的传播,考虑的影响因素比较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应用在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计算分析时误差很大。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1994-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1总则1.1 电力系统通信站(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率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电力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

1.2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见附录A)、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通信站的防雷运行水平。

1.3 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

1.4 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单位均须遵照执行。

2管理原则和职责2.1 管理原则2.1.1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工作应在部、网局、省局、地区局、县局(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为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主管部门。

2.1.2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负责人,一般应有主管通信的领导担任。

2.1.3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专责(专职或兼职)工程师(技术员)。

2.1.4 个通信站均应设防雷专责人,做好本站的防雷工作。

2.1.5 防雷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和防雷专责人应有经过防雷技术培训的,具有一定防雷知识的通信专业人员担任。

2.2 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职责2.2.1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通信防雷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措施,结合所辖范围实际制定相应的通信防雷规定及措施。

2.2.2 负责编制通信防雷工作计划,经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2.2.3 负责所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和合建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审查,防雷工程施工检查及竣工验收审查。

2.2.4 指导和协调所辖通信站的防雷工作,下达工作任务,监督检查各站防雷工作情况。

2.2.5 负责所辖通信站的防雷运行统计,雷害调查分析,逐级上报统计报表。

城市轨道交通高电压设备运行与检修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城市轨道交通高电压设备运行与检修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电气设备的(),就是要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潜伏性缺陷。

A:预防性试验 B:电压试验 C:交接试验答案:A2.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各类电气设备的试验周期安排试验计划。

A:《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C:《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答案:A3.电气设备交接试验,除按现行的()执行外,还应参考设备制造厂对产品的技术说明和有关要求进行。

A:《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C:《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答案:B4.电气设备停电试验应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的有关规定。

A:《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B:《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C:《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答案:B5.电气设备在进行大修后,或者在进行局部改造后,要进行检修后试验,试验应执行电力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大修、小修试验项目和试验合格标准。

A:《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B:《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C:《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答案:C第二章测试1.()是变压器的磁路,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A:铁芯 B:油箱 C:外壳 D:线圈答案:A2.电压互感器简称PT,一次电压U1与二次电压U2之比与线圈匝数成()。

A:反比 B:无关 C:平方正比 D:正比答案:D3.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一次侧电流与二次侧电流之比与匝数成()。

A:线性关系 B:无关 C:正比 D:反比答案:D4.电流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不得(),否则励磁磁动势剧增几十倍,将产生严重后果。

A:开路 B:接地 C:接电流表 D:短路答案:A5.全封闭组合电器GIS采用()作为绝缘介质。

A:真空 B:少油 C:多油 D:SF6气体答案:D6.电缆运行规程规定,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不得超过()V。

A:60B:50 C:40 D:30 答案:B7.绝缘子的用途是支撑导体,将处于不同电位的导电体在()相互连接,而在()相互绝缘。

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 2

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 2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B.表面游离(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C.热游离(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 。

C.热游离(5)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D 。

D.大雨(6)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 D _。

D.电负性(7) 冲击系数是____B__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

B.50%(8)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__ A___有很大关系A.粗糙度(9) 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___C__。

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10)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A__。

A. 小(11)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_ ADEG__,破坏性实验包括__BCFH__。

B.交流耐压试验C.直流耐压试验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12) 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ABCDA 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0.5B 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C的规定C 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D 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13) 交流峰值电压表的类型有: ABC 。

A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B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 C 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14) 关于以下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对交流电压的测量,有效值的总不确定度应在±3%范(15) 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_ B_ 。

B.C1>>C2、R1<<R2(18) 电容分压器的低压臂的合理结构是__ACD__。

A.低压臂电容的内电感必须很小C. 电缆输入端应尽可能靠近电容C2的两极。

35kv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

35kv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

35kv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工学院机械系09电气090128045黄旭一、前言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纽带,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

如果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变电所的防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电能这一清洁能源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得到了普遍使用。

但当高压输电网在为人们提供动力和照明时,不能忽视自然界产生的雷电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生的大量危害。

因此,必须加强变电所雷电防护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防止各种电气事故,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电气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对象,各种电气安全措施也正在建立与完善。

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

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

一方面是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研究电气事故的机理、原因、构成、特点、规律和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是研究用电气的方法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即研究运用电气监测、电气检查和电气控制的方法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或获得必要的安全条件。

二、设计任务本设计针对35KV 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设计;根据变电站国家防雷接地标准,结合35KV 变电站电气接线图以及具体情况,学习利用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等,实现对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防护以及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

三、设计方案及相关计算3.1雷电参数3.1.1雷电流的幅值、波头、波长和陡度(1)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 我国现行标准推荐按下式计算88lg IP -=式中:I 是雷电流幅值,kA ;P 是 幅值等于大于I 的雷电流概率。

例如幅值等于和超过50kA 的雷电流,计算可得概率为33%。

上述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计算公式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ic-700中文说明书

ic-700中文说明书

打开英文基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
打开英文完整版 说明书
打开多国语言 基本说明书
打开 原理图
打开多国语言 完整版说明书
为了能够阅读说明书和原理图及框图,需要安装 Adobe®Reader®。如果还没有安装,请安装 CD 光盘 上的 Adobe®Reader®软件,或从 Adobe 系统公司的 网站下载。
商标
Icom、Icom Inc 和 Icom 标志是艾可慕公司(日本)在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 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或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Microsoft、Windows 和 Windows Vista 是微软公司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的注册的商标。 Adobe 和 Adobe Reader 是 Adobe 系统公司的注册的商标。 所有其他产品或品牌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英文版业余无线电术语词汇表。 • Adobe® Reader® 安装程序
用于安装 Adobe® Reader® 阅读器。
启动 CD 光盘
1 将 CD 光盘插入到光驱。 2 双击 CD 光盘上的“Menu.exe”。
• 根据 PC 上的设置,自动显示下面所示的菜单屏 幕。
3 点击需要的图标,打开对应的文件。 ○i 如要关闭菜单屏幕,点击[Quit]。
• 领先的 RMDR 和相位噪声特性
相比 IC-7200,RMDR 提高 97dB(典型值),相位噪 声特性也提高了 15dB(1 kHz 分离度)。
• 4.3 英寸彩色触摸屏 • 内置自动天调 • 便于设置的多功能旋钮
手咪 (HM-219)
ACC 插头 (13 芯)
直流电源线 (3 米)
CW 电键插头 (6.35 毫米立体声)

对雷击电流的实时监测

对雷击电流的实时监测

对雷击电流的实时监测,可为雷电防护及雷击事故分析提供极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目前,在雷电防护及监测领域内,尚无实用化的雷电流监测记录装置。

雷电流幅值记录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字化雷电流监测记录装置,可用于实时监测流过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装置的直击雷电电流或作用在用户供电装置上的感应雷电电流。

当有雷电电流出现时,装置可记录雷电流出现的时间,强度和极性,出现一次记录一次。

根据用户需要采用相应的配置,连续记录次数可达100-1000次,所记录的雷击电流数据可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点阵液晶显示屏进行查询,也可通过设在装置面板上的标准RS232通讯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将数据送入计算机存档或打印。

一台计算机可以管理多套监测记录装置,用户可据此对其安装在各机站的雷电流监测记录装置进行联网管理。

雷电流幅值记录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记录准确、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完善等特点。

雷电流幅值记录仪可以用于测量流过避雷器的直击雷电电流;可以用于测量感应雷电电流;可以集成在防雷电源中用于雷击电流的测量;还可以用在模拟雷电流试验台上取代目前普遍采用的分流电阻加存储示波器的电流测量方式。

在对直击雷测量时,由于传感器接点处有很高的反击电势,因此必须考虑供电方式问题;此外,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解决避雷针和传感器的连接问题。

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应视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不同措施。

在用于模拟雷电流试验台上作计量装置时,由于传感器接点处的反击电势不会高于传感器的隔离电压,所以可以直接用市电供电。

在模拟雷电流试验台上采用雷电流幅值记录仪进行计量,相对于目前采用的分流电阻加示波器方式而言,具有精度高,价格低,读数直观方便的优势。

在用于感应雷电流测量或用于防雷电源箱中记录雷击电流的幅值时,由于传感器接点处和市电电源基本处于等电位状态,所以可以直接用防雷电源箱内部的电源供电。

在防雷电源箱中加装雷电流幅值记录以后,可以准确地知道防雷电源是否遭到过雷击以及遭雷击的时间、强度等。

低压复审(选择题)

低压复审(选择题)

低压复审(选择题)1、《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B)学时。

A:7 B:8 C:9 D: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的内容,不包含(D)项。

A: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B:防范措施 C:事故应急措施 D:安全生产投入预算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B),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保养和改造 B:改造和报废 C:改造和维护 D:维护和保养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B)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危险源 B:重大危险源 C:重大事故隐患 D:事故隐患5、直流电路有功功率的表达式是(B)。

A:P=U²R B:P=I²R C:P=I²/R D:P=IUR6、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C)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A:15 B:30 C:20 D:507、电线管配线有一个90°弯者,每(D)m应安装接线盒。

A:50 B:30 C:40 D:208、生产场所室内吊灯采用100~150W白炽灯(有反射罩),灯具距地面最低悬挂高度一般不应小于(C)m。

A:1.5 B:2 C:3 D:2.59、低压架空线路导线与树木的最小水平距离(最大风偏情况)为(C)m。

A:0.8 B:1.2 C:0.6 D:1.010、电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用(A)表示。

A:引用相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绝对误差 D:真值相对误差11、施工现场及临时生活区高度在(C)m及以上应装设防雷保护装置,并及时用导线与建筑物接地线连接。

A:10 B:15 C:20 D:2512、IT系统属于(D)系统。

基于EMTP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研究

基于EMTP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研究

基于EMTP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研究陈聪【摘要】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以及雷击跳闸的特点,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研究了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计算了反击情况下和绕击情况下的耐雷水平,并分别利用规程法和电气几何模型法(EGM 法)分析了线路的反击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研究结果表明反击耐雷水平较高,降低电阻对于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绕击耐雷水平较低,且坡度越大,绕击闪络率越高.因此,线路立塔时应当避免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立塔,并且保证接地电阻在7Ω左右即可.【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6(045)005【总页数】7页(P61-67)【关键词】HVDC;EMTP;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多波阻抗模型;电气几何模型法【作者】陈聪【作者单位】广东天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6.1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的用电水平不断提高,而我国能源基地和用电负荷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这决定了发展长距离大容量电力传输技术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对于交流输电线路,直流输电减少了线路损耗和输电走廊,是一种更为经济高效的输电方式[1-5]。

南方电网公司已经累计建成了云广直流、天广直流、贵广Ⅰ回直流、贵广Ⅱ回直流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有效解决了区域电力供应不足的特点[6]。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巨大,一旦线路跳闸,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极大。

根据统计,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在总的跳闸率或者闪络率中所占的比率随着标称电压的提高而增加,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已经达到20%~35%,在500 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雷击同样也是造成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力系统的雷害事故占总事故的50%左右[7-8]。

为了准确分析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需要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特性进行深入研究[9-11]。

剩磁法在雷电流幅值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剩磁法在雷电流幅值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Xu Z n FuZh n ai he e gc
( p r n f e t c l gn e ig S a g a Ja tn iest, h n h i 0 0 0 De at t cr a ie r , h n h i ioo g Unv ri S a g a 0 3 ) me o El i En n y 2
a p i ai n a b e r a l e tit d n t s p p r h e s e e t a c r c ft e o v n i n l p lc to h s e n g e ty r srce .I hi a e ,t e m a ur m n c u a y o h c n e to a m a n tc se lr m a n em eho si p o e a u b ro a t r r nay e n ic s d. e g e i—t e e ne c t d i m r v d, nd an m e ff co sa ea l z d a d d s us e Th
e f c a y o o tn o slg t i g c r n . fe t fr m n n ea h a u e n c r c fc n i u u i h n n ure t a K e r :ma n tcr ma e c e h d;m a n tc se l o y wo ds g e i e n n em t o g e i t e d;lg tni mplt d :m e s rm e t r i h e nga iu e a ue n
c re t ie ty n e f c i l . Ho e e , b c u e f is r ae m e s r m e e r r i p a tc l u r n d rc l a d fe tvey w v r e a s o t g e t r a u e nt ro , t s r cia

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试题库 -判断题1

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试题库 -判断题1

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试题库三、判断题1.气象计量器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检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 1999 年 10月 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 2000 年 1 月1日起施行。

(√)3.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可以不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批准。

(×)4.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检测报告是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16.测量接地电阻时,辅助接地极的电阻过大时,可使用降阻剂以降低接触电阻。

(√)7.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级,其中甲级资质的管理和认定工作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省级8.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资质证;被许可单位在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三年9.在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的可以处 5 万元以下的罚款。

(×)5以上10以下10.出具检测报告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逐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11.如果 SPD前端的过电流保护器的额定值大于或等于主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器额定值时,则可省去SPD 前端的过电流保护器。

(√)12.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实行年度检查制度。

(×)报告制度13.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申请单位在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一年14.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单位应承继合并前各方中最低等级的资质。

(×)高15.《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分正本和副本,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印制。

雷电流峰值记录

雷电流峰值记录

雷电流峰值记录
雷电流峰值记录是一种测量和记录雷电放电电流峰值的技术。

它通常用于防雷保护和雷电研究,以了解雷电的特性和影响。

雷电流峰值记录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和记录雷电放电电流峰值的仪器。

它可以记录雷电的峰值电流、时间、次数和极性等信息,为防雷保护和雷电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使用雷电流峰值记录仪,可以将雷电的峰值电流数据记录下来,并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雷电的规律和特性。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雷电放电的机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设计防雷保护系统,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雷电流峰值记录仪还可以用于监测和预警雷电活动。

当雷电发生时,仪器可以及时记录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避免雷击造成损失。

总之,雷电流峰值记录是雷电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了解雷电的特性和影响,提高防雷保护水平和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注意事项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注意事项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注意事项摘要:移动通信基站属于通信介入设施,具有体量小、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措施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基站设备是否能在恶劣的雷暴天气中正常运行,特别是设置在空旷野外、高山上等突出地形的老旧站点,更易遭受雷击损害,该类站点往往在发生雷击事故后才发现问题,因此,对移动通信基站定期的防雷检测工作必不可少,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以减少因人为疏忽造成雷击设备的损坏,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的经验,总结在移动通信基站周边环境、保护范围计算、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共用接地测量、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容易忽视的方面,保障基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雷击;防雷检测1 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入侵方式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入侵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基站遭受直接雷击,雷电流在防雷系统中产生暂态高电位,当附近的设备、线路等与防雷系统没有进行等电位连接时,易发生反击造成雷击灾害,损坏设备。

第二种为基站各类缆线遭受雷击,将雷电流引入基站设备,损坏设备;第三种为雷击电磁脉冲对基站内设备或线路引起的感应过电压,损坏设备。

2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注意事项2.1 移动通信基站周边环境的勘察对移动通信基站进行防雷检测前应对周边环境详细的勘察和分析,如位于空旷野外、高山、河流旁。

高层建筑楼顶,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所受雷电灾害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而判断其可能遭受雷击的途径和风险。

2.2 保护范围的计算移动通信基站为地面站或楼顶站时,应测量机房或天线与铁塔的距离,铁塔或接闪杆的高度,采用滚球法计算,确保机房、天线等处于铁塔或接闪杆的直击雷防护范围内。

通常移动通信基站采用第二类防雷类别,采用单支铁塔计算保护范围,其在机房平面高度hx上的保护范围为[1]:式中:h:铁塔或接闪杆高度hr:滚球半径hx:被保护物机房、天线的高度特别注意的是,基站为楼顶站时,铁塔或接闪杆应与楼顶接闪器连接,其保护半径应根据机房或天线在楼顶的位置确定选取楼面或是地面来计算。

探讨500kV架空线路雷电过电压与冲击接地电阻关系

探讨500kV架空线路雷电过电压与冲击接地电阻关系

探讨500kV架空线路雷电过电压与冲击接地电阻关系发表时间:2019-09-10T11:44:26.89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吴昊,黄琪,王旦黎,王晓冬[导读] 实验证明冲击接地电阻值和雷电过电压二者与波前时间成反比,与土壤电阻率成正比。

国网湖北检修公司摘要:雷击架空输电线路后情况发生后,冲击接地电阻值与反击过电压值的计算一直都是困扰各国科学家的难题,近年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取名为一体化雷电全波电磁暂态模型,模型包含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三部分,此模型也为研究雷电流在一体化模型部分和土壤部分中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方便。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冲波接地的概念,土壤电阻率、雷电流波前时间和幅值不光是对输电线路存在影响,进而也会对雷电过电压有影响。

实验证明冲击接地电阻值和雷电过电压二者与波前时间成反比,与土壤电阻率成正比。

关键字:架空输电线路;全波电磁暂态模型;冲击接地电阻;雷电过电压雷击是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雷击会导致线路的安全性降低,而供电可靠性也随之降低。

各国科学家为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

而大多科学家实验得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一些方面不完备,存在漏洞,而一体化雷电全波电磁暂态模型的提出为改善线路防雷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一、一体化雷电全波电磁暂态模型(一)模型的建立首先这类模型建模的基础是500kV的输电线路典型杆塔式酒杯塔模型,在建立模型时,要严格遵守酒杯塔杆塔的结构和尺寸,在CDEGS软件中的HIFREQ模块中建模。

杆塔塔身的L型角钢本身复杂,为实验顺利进行采用等效的圆柱形导体代替。

接地装置是埋于地下的方框带射线型接地网。

每当杆塔受到雷击时,雷电流会通过模型分流到相邻杆塔中。

实验采用杆塔档距400米的数值,计算杆塔分别为1基、3基、5基、7基、9基的情况时,受到雷击时杆塔横担上电位的数值情况,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下图:通过实验计算得到地网电位和所流过的雷电流值,采用公式计算出冲击接地电阻。

磁阻传感器在闪电磁场探测中的应用

磁阻传感器在闪电磁场探测中的应用

磁阻传感器在闪电磁场探测中的应用冯婉悦;徐新明;高原;王龙;王智敏;张阳【摘要】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闪电磁场观测设备,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磁阻传感器HMC1002的磁场测量系统,实现了对闪电磁场波形的快速采集存储.文章重点阐述了磁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探测系统的结构组成,通过在广东省从化地区开展的野外人工触发闪电和自然闪电观测试验的测试,分别获得了完整的触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的磁场波形数据,通过与正交环形天线同步观测磁场数据的比较,发现两者数据一致性较好,表明了该系统可以对闪电磁场进行有效测量.【期刊名称】《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年(卷),期】2017(034)002【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磁阻传感器;探测系统;正交环形天线;磁场【作者】冯婉悦;徐新明;高原;王龙;王智敏;张阳【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乌鲁木齐83000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65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时伴随着强电磁脉冲(LEMP),闪电的电磁干扰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设施以及微电子集成电路对强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雷电所产生的危害认识越来越深刻[1]。

雷电产生的强电磁辐射是产生间接雷电灾害的重要部分,深入研究其特征对于研究雷电的物理特征和雷电防护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1975年Krider等[2]利用同轴电缆绕制成环形天线,后端利用模拟积分器的方法测量闪电磁场,这种方法后来被广泛采用。

1992年周忠华等[3]制作了磁场测量系统,其后端系统探测电路较为复杂,而且对频带限制较大,带宽在1 kHz以下。

雷电流A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雷电流A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雷电流A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黄瑞涛;段艳涛;石立华;陈海林【摘要】为了进行军械的雷电间接效应试验,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的雷电流A波发生器.该发生器采用恒流充电方式对电容充电,通过对放电回路的计算分析,得到了产生标准A波波形所需要的回路参数.整个装置由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试验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可产生峰值0.6~17 kA的标准雷电流A波波形,输出波形参数满足要求,为后续开展军械的雷电间接效应研究提供了设备支持.%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lightning indirect effect test on ordnance,a kind of lightning current component A generator based on intelligent control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The generator uses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 mode to charge the capacitors.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scharge circuit,we get the parameters needed to generate the standard waveform of lightning current component A.The device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It is easy to operate and reliable.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tor can produce standard waveform of lightning current component A with the peak of 0.6~17 kA.The output waveform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generator provides equipment support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on the lightning indirect effect on ordnance.【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5页(P106-110)【关键词】雷电间接效应;雷电流A波分量;自动控制;RLC电路【作者】黄瑞涛;段艳涛;石立华;陈海林【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7;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7;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7;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33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电子设备和复杂电子、电气系统的广泛应用,由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引起的间接毁伤效应变得越来越突出[1]。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计算方法综述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计算方法综述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计算方法综述杜颖【摘要】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绕击耐雷性能特点,比较分析了采用规程法、行波法、蒙特卡洛法、故障树法、电磁暂态程序(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 EMTP)法来计算反击耐雷水平的具体过程、优缺点,以及采用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法、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的先导发展模型法、输电线路绕击概率模型法来计算绕击耐雷水平的具体过程、优缺点,并提出今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研究工作应放在雷击线路的传播过程和机理上,寻找更合理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0(023)009【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绕击耐雷水平【作者】杜颖【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63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结构尺寸大,线路及杆塔高度大幅度地提高。

受高等级线路运行电压等因素影响,输电线路的引雷能力增大,导致输电线路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大大提高,所以,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防雷研究是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结构尺寸增加,线路、杆塔波阻抗分布、计算及雷电暂态响应特性更为复杂,为了更进一步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必须重新建立符合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特点的反击耐雷性能研究模型。

对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其绝缘水平较高,绕击成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降低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是降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率最有利的途径之一。

因此,建立更符合雷电发展规律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研究模型是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研究的迫切需求。

1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计算方法1.1 规程法文献[1]规定:绝缘子串的耐受电压由导线感应电压和悬挂点塔身电压叠加而成。

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设计及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测试

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设计及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测试

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设计及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测试发布时间:2023-02-16T02:01:03.39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9期作者:郭伟[导读] 在我国现代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郭伟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广东汕头 515000摘要:在我国现代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系统中多项核心技术取得创新,尤其是在电力安全保障技术方面,通过科学的技术应用,有效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

雷击与断线等问题,是威胁电力线路运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管理,通过安装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对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设计及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测试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措施,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测试分析为了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避免雷击事故发生,虽然在架空下路中安装绝缘导线能够提升其绝缘性能,然而难以有效防止雷击事故发生。

在绝缘线路长度提升的情况下,雷击断线、绝缘子闪络等事故,对于电力系统的威胁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可以通过安装避雷器的方法,其中具有空气间隙的防雷设备,能够有效提升防雷实际效果,在电力安全方面已经得以广泛地应用,为了确保装置功能充分发挥,需要对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进行全面测试。

1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遮断工频续流的机理与设计分析 1.1运行机理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是一种能够不采用金属氧化物垫片的同时,不采用串联电阻的新型避雷器设备,应用在电极之间的多个限流间隙内,构建多重串联断间隙,以此为基础进行灭弧,原理与在玻璃绝缘子中安装多重灭弧硅橡胶类似。

下图为整体示意图。

图1:整体示意图在上图中,球型电极与所处电极区域扩散小孔构成灭弧室,球形电极之间的硅胶间隙为限流间隙。

多重短间隙灭弧设备的基本构成为多重灭弧系统,在产生雷电时,作用在多重短间隙灭弧设备、击穿电极的空气间隙情况下,多重灭弧系统能够将大功率雷电过电压出现的大电弧,转化为许多小电弧,小电弧通过相信电极之间的间隙排出到附近空气内;在间隙被击穿的情况下,作用在设备中的工频电压,会顺着电弧通道产生工频电流,然而因为灭弧系统内部电极通道的延长,使得总电阻增加,也就是灭弧设备的总电阻提升,使得电流得到很大限制;空气的吹弧效果,能够使得冷却效果速率提升,从而使得电弧能够快速得到冷却[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带测量雷电流幅值的新装置
王巨丰;唐兴祚;罩海深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提出一种新的锁定时标方法,通过读出磁带基准信号抹长来测量雷电流幅值.误差分析及实测量试验表明,该测量方法准确、可靠,误差小于±3%。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王巨丰;唐兴祚;罩海深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电气工程系;广西水利电力厅 530004;530004;53002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35.2
【相关文献】
1.磁带电特性测量第三章磁带电特性测量误差(上) [J], 钱熙光
2.磁带电特性测量第三章磁带电特性测量误差(下) [J], 钱熙光;饶怡媛;冯宏明
3.磁带电特性测量第一章磁带电特性物理概念、定义及测量标准(上) [J], 钱熙光
4.磁带测量雷电流幅值的研究 [J], 王巨丰;唐兴祚;覃海深
5.磁带测量雷电流幅值的误差分析 [J], 王巨丰;唐兴祚;覃海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