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土学课程标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定位

《工程岩土学》是岩土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高层次专门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人才的基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土的有关成因类型、物质组成、成分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土的分类和鉴定的基本知识及概念,熟悉土的压密定律、摩尔库仑定律、土的渗透定律及其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和资料整理,能应用工程岩土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知识和技能,认识自然界土体的类别和性质,易产生的工程及水文地质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为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勘察、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2、课程设计

(1)以学会“工作”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

(2)以工程建设中工程岩土勘察的内容和过程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

(3)按完成工程建设中工程岩土勘察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课程的内容;

(4)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5)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6)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

(1)强调“校企深入合作”

课程组主动自觉地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在《工程岩土学》课程设计中,校企共同确定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理论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共同确定学习情境,并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排序、教学方法的探讨及考核标准的制定。从而确保了课程整体设计更好地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是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把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培养、分析与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于特定的发展情景及实训任务、项目中;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协调、合作的观念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利用在校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提高企业现代管理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再次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科学选择教学媒介,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到爱学、会学、会用,以全面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效。

(3)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将“为就业服务”的理念融入改革和课程建设中,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要求。为了让学生尽早地体会到职业环境,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实训场所,通过企业化实景教学,让学生边做边学,力求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培训的“零距离”。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直接开设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多赢。

课程设计思路

(1)以学会“工作”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能应用工程岩土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知识和技能,认识自然界土体的类别和性质,易产生的工程及水文地质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为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勘察、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2)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4)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一步: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充实完善教学条件,加强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继续加强基于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形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和考核体系。注重实践环节,在野外实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进一步改革,形成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步:明确教学内容体系

《工程岩土学》是岩土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高层次专门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人才的基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土的有关成因类型、物质组成、成分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土的分类和鉴定的基本知识及概念,熟悉土的压密定律、摩尔库仑定律、土的渗透定律及其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和资料整理。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与方法

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课程和教学情境,把课程内容与企业、社会联系,形成主题任务,进行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工作项目,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动态学习。教学全过程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方法。

第四步: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条件下学习。为学生进行技能的课后练习提供充足的实训条件和开放时间,开发学生学习的自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第五步:构建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建立提供多媒体案例研究中心、实训中心多项目作业流程展示、网络化学习辅导等在内的立体化教学资源,通过项目进度和任务完成度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督导与领导听课评课,教师互相听课,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第六步:设立多维化的考核模式

建立了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课业抽查与模拟实战、系统规划和综合运用等多维化考核体系。通过抽查学生的课业资料、批阅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按照项目完成进度和任务完成程度,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本专业还运用模拟实战考核方法、系统规划和综合运用等方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考核。改变单一考核理论掌握程度的传统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