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
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篇一】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
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板书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⑴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等。
(2)差异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
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6篇)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6篇〕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6篇〕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1教学重点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效劳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效劳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构造。
2、中心地理论。
3、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补充图片。
知识与技能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开展程度、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分析^p 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p ,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根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络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步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开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构造思想。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不同聚落的景观图”师请学生观察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答复城市与乡村有何区别。
生(答复)城市是人口到达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与乡学%科网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消费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兴隆的特点。
师(承转)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答复这两个问题,就必须理解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p推进新课师什么是城市区位?生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间构成的空间关系。
师(鼓励性评价)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区位的选择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因此,城市区位既有自然地理区位,也有经济地理区位。
地理高二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
地理高二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地理高二开学第一课教案1《城市地区功能分区》第一节城市地区功能分区☆知识要点: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难点解析:★①功能区的形成:同种经济活动需要的发展条件一致,因此同种经济活动容易在城市相同的区位上聚集起来,发生竞争,最终形成一个以该种职能为主、其他职能为辅的功能区★②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的区别在城市中心区,交通最为便利,因此对商业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就是中心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商业区不断膨胀发展,职能层次逐渐丰富,最终发展成为中心商务区。
因此中心商业区是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小城市中的。
而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大城市中才有的★③不同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且这儿的功能区指的就是后面提到的经济文化区2.中心商务区特点:(对交通要求)①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平面中心、垂直底层均为零售活动)3.工业区区位变化特点: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到环境)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考虑到经济)4.住宅区①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②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难点解析:为什么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高,日常除了工作还会进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因此住宅靠近高坡、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低,终日为生活奔波,日常主要活动为工作,因此住宅靠近低地、工业区。
而工业区和文化区的位置是相背的,因此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难点解析: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地理高二开学第一课教案2地球自转的意义【预习目标】1.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2.明确时区的划分,能利用已知条件进行地方时、区时及经度的简单计算。
3.理解日期分界线,能熟练利用日期分界线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地理学习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难点1.地理学科特点及思维方式。
2.地理学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自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地理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高中地理的期待。
第二环节:课程内容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框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2.对必修课程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模块。
3.对选修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
第三环节: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思维方式。
a.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b.学会运用地图,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c.关注时事热点,拓宽知识视野。
d.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巩固。
e.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环节:互动环节1.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问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相关地理知识。
2.收集有关地理的时事资料,准备课堂分享。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学习要求,掌握地理学习方法,为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课程内容介绍1.教师通过互动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地理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呢?”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详细讲解自然地理模块:“比如,我们学习的气候、地形、水文,这些都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地理高三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高三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地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地理高三开学第一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关心!高中地理高三开学第一课教案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耀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2.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①范围:23°26′N―23°26′S②周期:一个回来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推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⑤易混淆的概念:回来年与恒星年(比较法)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来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处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处处出现极夜现象.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来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处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处处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 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肯定比这还小.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转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转变.(归纳演绎法)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5.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6.五带的划分①以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②学生探讨: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高中地理高三开学第一课教案2《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从容说课本节内容较为系统、具体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
高中地理教案开学第一课探索地理的奥秘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教案开学第一课探索地理的奥秘与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教案:开学第一课探索地理的奥秘与可持续发展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的奥秘,并培养他们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地理的奥秘,认识地球的宏伟和多样性,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方法。
一、引入:揭示地理的奥秘(约300字)地理的奥秘就像一部打开的大百科全书,里面储存着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丰富知识。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地理带给我们什么?地理为什么如此重要?首先,地理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
通过研究地形、气候、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作方式。
对地质结构和地球板块运动的研究,使我们意识到地球的变迁和演化是如此令人惊叹和神秘。
其次,地理也帮助我们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我们居住的城市和乡村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一些地区人口稠密,而另一些地区人口稀少?通过研究人口分布、城市化、农业和工业发展等内容,我们能够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奥秘。
二、地理多样性:探索奥秘(约500字)地球上拥有丰富的地理多样性,包括地形、气候、生物、文化等方面。
通过探索这些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地球的奥秘。
1. 地形多样性地球的地形形状各异,包括高山、平原、湖泊、河流等。
这些地形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和挑战。
比如,高山地区气候寒冷,资源相对匮乏,但也给人们提供了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特色农业等机会。
2. 气候多样性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包括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了适应环境和开发资源的机会。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的高温多湿条件适宜植物生长,为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护。
3.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从动物到植物各具特色。
通过保护和研究不同生物的分布和习性,我们可以揭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奥秘,并为保护自然资源做出努力。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
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1.0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1.创新的教学导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和神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等多种现代教育手段,并结合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多种感官体验中全面掌握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
5.反思与评价的环节: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反思与评价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同时,通过测试题和作业小结,检查学生对地球与地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依据。
3.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在讲授地球与地图知识的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设计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地理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团队合作与个人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环节,我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结合了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掌握地球与地图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地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等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和神奇。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地球环境,增强他们的地理感受。
3.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通信的发展和影响。
2.了解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实例说明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辩证地认识网络带来的影响;2.培养努力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2.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
难点:信息化与数字化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互联网的理解。
教学方法归纳法和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承转过渡: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课中我们对通信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子通信,电子通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为此这节课着重讲述通信发展的趋向──电子通信。
一、电子通信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事,电信起步晚于邮政,但发展速度异常迅猛。
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信,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而电子通信是电信领域的“排头兵”。
多媒体投影图7.24,教师提问: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有何差异学生阅读教材: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1.传递的网络不同。
电子邮件通过电信网络(数字网);普通邮件通过邮政网络(邮局)。
2.通信方式不同。
电子邮件是一种人到人的通信方式,收件人无论走到何处,只要有一台网络连接的电脑,便可打开自己的邮箱,收到由网络传来的邮件;普通邮件是场所到场所的通信,收件人离开特定的场所就无法完成通信。
3.邮件传递的时间不同。
电子邮件快,普通邮件慢。
继续引导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通信的特点,即信息化和数字化。
启发学生思维:电子通信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方面有何作用主要有几种形式学生思考讨论:主要的作用在于改变交往形式、加快社会运转节奏。
具体形式主要有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
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并进行讨论:1.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2.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原因是什么3.影响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由于在上网的高峰期内,传输的信息量大,反映出信息网络并不通畅,而计算机、通信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出现和使用后,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精选8篇)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精选8篇)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1学习目标: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们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开始,到“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 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古往今来”──宙──无限时间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板书)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3.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介绍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教师准备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自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地理学科有什么了解?你们对高中地理课程有什么期待?二、课程介绍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教师简要介绍高中地理课程涵盖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3.教师强调高中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的重要性。
三、学习方法和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地理学习有哪些方法和技巧?a.熟悉地图:学会读图、析图、绘图,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b.理解概念:掌握地理概念,明确地理知识体系。
c.记忆技巧:运用口诀、歌谣等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d.理论联系实际: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e.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
3.教师举例说明每种学习方法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有趣的地理故事、案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2.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加深对高中地理课程的认识。
2.选择一种地理学习方法,结合课后作业进行实践,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新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新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新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一、做好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初中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
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从而克服初中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
参照教参,结合本学期工作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本学期学校共安排三次大型考试。
第一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
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
第三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
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
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教师通过研讨新课标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各科成绩。
高一地理上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一地理上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地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3.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1.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2.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地理学科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问好,简要介绍自己,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师。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地理学科有什么了解?地理学科在你们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二、课程介绍1.介绍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
2.阐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如资源、环境、人口、城市、区域发展等方面。
3.分析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
三、学习方法指导1.告诉学生地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观察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
培养地理思维,学会分析、综合、评价。
注重实践,联系实际。
2.举例说明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如比较、归纳、演绎等。
四、课堂互动1.请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理现象或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2.进行一个小游戏,如“地理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预习地理课本第一章节,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完成一份关于地理学习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学习地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3.学生是否掌握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4.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5.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所学内容?根据反思结果,教师应在下一节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地理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范文,探索宇宙奥秘
今天,我们迎来了地理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作为一门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思维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
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需要我们来探索宇宙奥秘。
作为地理教师,我认为,地理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更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鼓励学生投身于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
在今天的班会教案中,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如何在地理教育中注入探索宇宙的元素。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通过让学生学习太阳系、星系、星云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结构和组成,这能够让学生对于宇宙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探索历程的故事,比如人类登月的历史等,这可以激励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更加渴望探索宇宙。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探索宇宙的体验感。
比如让学生通过观看星空、太阳系等的科普视频、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宇宙的神秘和壮观。
这可以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持续地激发探索宇宙的热情和欲望。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地理活动来引领学生探索宇宙。
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太阳系模型、绘制星图等方式,让他们亲身参与到探索宇宙的过程中。
同时,可以让学生研究并探讨一些宇宙中的地理现象,比如黑洞、星云、引力等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地理学科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热情。
地理教育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窗口。
通过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现代科技手段、地理活动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持续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并引领他们在地理学科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希望我们在地理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中,能够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让我们的热情和好奇心在地理学科中继续燃烧。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地理学科相关的图片、地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在初中学习过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念解释。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三、实践活动(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
2.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地理学科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准备相关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科的实践活动,如地理考察、地图绘制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了解了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地理【5篇】
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地理【5篇】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地理【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三地理篇1细细分析今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Ⅰ)地理试题,仍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延续往年的题型和试题特点,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
以往的文综试卷中只有39题是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家综合题,36题是单纯的地理题,而在今年的试题中,第36题也体现出了综合性,其第(5)小题的设问,必须用历史知识切入才能得出结论。
至于客观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有的试题因题干和选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又有一定的难易梯度,部分考生会感觉把握不大。
总体而言,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地理考题难度有所降低,且有其突出的特点:1、注重能力考查地理试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学科的特色,凡是地理题都以图、表引领或切入。
强调能力立意,如考查运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能力之后,才能答好。
如:选择题3——5题,根据三条曲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各自所代表的地理事象,只有从题干文字材料和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运所储备的“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与雪线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才能进行选择判断,体现了高考加强对所获得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联系的能力考查趋势。
又如:选择题9——11题,以日偏食作为切入点,考查计算能力,考生通过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之后,运用基础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但稍有疏忽,则易失分。
2、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试题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
如:选择题1——2题蕴含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选择题6——8题涉及能源问题;综合题36题,以沙尘暴来设问,近几年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此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主题———协调人地关系问题。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教学手段】土壤标本【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①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三、土壤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①x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高三地理开学第一课
高三地理开学第一课欢迎来到大学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阅读!高三地理开学第一课(一)【明白自己】明白自己做什么?明白自己怎么做?明白自己能不能坚持做?做什么?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会知识学会方法使用知识使用方法看出知识问题解决知识问题)怎么做?用手、用脑、用手又用脑(只用手:吃苦耐劳,只用脑:投机取巧)能坚持不能?能、一直在试、试试放弃了【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类型(有知识不思考、有知识能思考、无知识不思考、无知识乱思考) 知识是什么?(概念:书本上,常识:身边的,考什么?考地理事实)能想(思考)什么(多少)?(不想能不能学会,有些同学天天想地理怎么这么难,我不会的太多。
有鬼用?想什么?想原因、想过程、想结果。
)举例: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红花种子、能开花、活着:土、空气、水、肥)(红花善于反射红光,喜欢寒铁的土壤……)沙土为什么这么多?( 本地有沙土,气候干燥,树少草少……)(在河谷附近有沙土,本地的岩石为砂岩被风化了,植被破坏了)书面化了,满分了吧?再深入思考:什么季节风沙多?什么时候风沙多?……再高度具体思考:2014年高考试题36题(2)说明上述沙源地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5分)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面为河谷,风力强劲。
(3分) 【承认自己】承认自己懒惰。
(一天看几眼地图册?坚持不间断学习几天?)承认自己没学好简单内容。
(知道什么叫区域吗?知道什么是经纬网吗?知道什么是陆地和海洋吗?……)(不知道,你怎么去学习区域的特征对比分析?不知道,怎么用经纬网计算时间差?不知道,怎么用轮廓去记忆大陆和海洋分布状况?)举例:承认自己有收获。
(作业可以独立写吧)【学习工具】地图册、教材、红黑笔、演草纸、能做简单记录的本子、你的脑袋【需要做的】不打折扣的完成布置的任务.(作业、思考……)【结束语】“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高中地理课程简介2.高中地理学习方法3.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性4.地理学习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学习高中地理。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中地理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它的重要性。
2.高中地理课程简介高中地理课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则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城市、交通、人口等。
我们将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地理的奥秘。
3.高中地理学习方法(1)注重课堂笔记:在课堂上,老师会讲解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及时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复习。
(2)课后阅读:地理知识涉及到很多实际案例,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动手实践:地理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同学们动手实践。
例如,通过绘制地图、制作模型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4)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上,同学们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
4.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性(1)提高综合素质:地理课程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环保意识:地理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适应社会发展: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5.地理学习的实际应用(1)城市规划:地理知识可以用于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2)农业发展:地理知识可以指导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高三开学第一课地理教案5篇
高三开学第一课地理教案5篇高三开学第一课地理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三开学第一课地理教案【篇1】汗水路,奋进歌,三年风雨拼搏景;园丁情,桃李心,六月郧中志凌云。
20__年,在招生不尽理想、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我校全体高三师生挥洒热情,共同谱写奋进之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重点线303人,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本科生上线1015人,再次突破千人大关。
特别是800多名择校生中,约50%上了二类以上本科,近80%上了本科院校,甚至还有不少学生考入了名校,如何东浩同学以612分、全市文科第三的高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讶她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她的牙儿渗透了汗水。
面对这份成绩,我们心中充满喜悦,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们都深深明白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下面将我们的工作做以总结,与各位共勉。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借“创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东风,我校紧紧围绕“传承文明,和谐发展,明德博学,进而不已”的办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展开高三年级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根据“三个解放”和“四个转变”的教学思想,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更新老师的观念,使高三教学与管理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强化管理,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我们主要是通过抓班主任队伍建设来抓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树立全方位管理、全程服务的观念,为学生创设舒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坐得住、静得了,提高复习效果。
为此我们坚持星期一早晨班主任例会制度,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布置工作,使班主任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优秀集体。
高考不仅是知识竞赛,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篇一】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区别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区别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区别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
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区别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区别性、整体性、可变性⑴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等。
(2)区别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区别。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区别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区别也小。
例如中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区别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
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
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过渡)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们首先学习地理环境区别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区别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区别;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区别;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区别。
我们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说明地理环境区别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中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区别,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
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xx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二)新授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教案(简短5篇)【篇三】学习目标:1.运用图像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3.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们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方”开始,到“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古往今来”──宙──无限时间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板书)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除了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天体外,宇宙中还有一些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如气体、尘埃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天体的形状和特点,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转折提问:20xx年6月21日,中国航天飞行员在“神舟十号”飞船上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太空课,同学们说“神舟十号”飞船是天体吗?学生回答。
教师进行概念辨析。
总结:天体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前面我们看到的行星、恒星、星云等都是自然天体,自然天体中最基本的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恒星和星云的比较表格:人造天体包括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但是需要区别:地球作为整体是一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属物就不能叫作天体。
例如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天上的云、地上的汽车等。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是否孤立存在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天体都在高速的运动着,邻近的天体彼此之间相互吸引,形成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科学家们称它们为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板书)(多媒体演示、讲解)地球和月球的质量比约是81:1,因此月球绕地球旋转,形成地月系。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同理,质量较轻的地球带着其卫星,以及其他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恒星太阳旋转,构成太阳系。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
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
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他们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行系。
它是目前人类所执导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通过老师的讲解,并看教材P3,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一下3个问题: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按大小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划分为四个级别)3.请你设计框图,正确表示天体系统不同级别之间的关系。
(板书)4.天体系统的级别中,包含地球的级别有哪些?答案: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同学们通过认识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以正确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的组成(展示教材P4图1.4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太阳,周围由八颗大行星、众多小行星及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
其中八大行星,按照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