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非药物治疗
冠心病临床诊治心得
冠心病临床诊治心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心绞痛、胸闷、气喘等症状。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多年来我积累了一些冠心病临床诊治的心得,愿在此分享给大家。
首先,在冠心病的诊断上,我们要注重病史和体格检查。
冠心病患者往往有心绞痛历史,疼痛常位于胸骨后、左肩胛下或前臂内侧,伴随活动加重,休息减轻。
此外,冠心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体格检查中可发现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体征。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有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其次,冠心病的治疗要综合考虑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冠心病患者,我们通常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心理干预。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限制饮食中的脂肪、盐分以及烟酒摄入,适量增加运动。
心理干预主要包括减轻焦虑、压力等。
对于中重度冠心病患者,我们需要联合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等。
另外,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一种经导管技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通过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恢复血管的通畅。
PCI可以有效缓解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PCI并非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症状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
此外,冠心病的治疗还包括一些辅助治疗方法。
例如,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心脏康复训练来提高体能,减轻症状。
心脏康复训练一般包括有氧运动、肌力锻炼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的机能和心理健康。
总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而且临床表现复杂的心血管疾病。
在临床诊治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手段来诊断冠心病。
治疗上,我们可以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适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介入治疗。
此外,辅助治疗方法如心理疏导和心脏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慢病冠心病临床知识考核
慢病冠心病临床知识考核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1.(多选)下列属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有:()? 【多选题】A.血脂异常B.高血压C.肥胖D.吸烟E.冠心病家族史2.王先生,58岁,半年来剧烈活动时诱发胸骨后疼痛,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近3天来发作频繁,且于上楼或步行时均可诱发,夜间也有发作。
按照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王先生属于:()?A.I级B.II级C.III级D.IV级3.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时胸痛的主要鉴别点是:()?A.疼痛的持续时间及对活服硝酸甘油的反应不同B.疼痛的部位不同C.疼痛性质不同D.疼痛的放射部位不同E.疼痛时是否伴发恶心4.诊断心肌梗死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A.血清LDH上升B.血清GOT上升C.血清GPT上升D.血清CK-MB上升E.血清肌红蛋白下降5.关于鉴别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下列正确的是:()?A.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一定伴有ST-T改变B.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常伴心肌酶指标及肌钙蛋白升高C.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酶指标及肌钙蛋白均无升高表现D.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出现T波变化6.(多选)关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管理下列正确的有:()? 【多选题】A.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B.定期评估患者危险因素C.精神神经因素调节D.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控制E.监督门诊复查的频率与内容7.下列关于冠心病的筛查途径错误的有:()?A.健康档案中的登记信息B.门诊接诊中发现患者C.上级医院转回的患者D.定期到居委会收集信息E.辖区内35岁以上居民来就诊时为其行心电图8.下列关于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指征错误的是:()?A.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者B.陈旧性心肌梗死C.不稳定型心绞痛D.无典型胸痛发作,但心电图ST-T有动态异常改变E.新近发生的心力衰竭9.下列关于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中错误的是:()?A. 饱餐后活动B. 保持大便通畅C. 心理调节D. 多食用谷物、燕麦10.关于冠心病的预防正确的是()?A. 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采用非药物和药物等手段预防病情发展、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ppt课件
副作用管理
关注肝功能、肌肉溶解等 不良反应,定期监测相关 指标。
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作用抑制心脏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
02
ACEI类药物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扩张血管,降低
血压。
03
适应症
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
冠心病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冠心病概述 • 冠心病病理生理学 • 冠心病药物治疗策略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处理流程和注意事
项 • 长期随访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途径探
讨
01 冠心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 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 病。
3
培训方式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授课、小组讨论、在 线学习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合措施汇报
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采取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
心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焦虑 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
水平。
社会支持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为 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 支持,如家庭支持、社
区服务等。
医疗保障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 高医疗保障水平,为患 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和保障。
THANKS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的方法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放松训练 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
05
冠心病分型及用药
冠心病分型及用药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冠心病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重点介绍冠心病的分型以及相应的用药治疗。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心绞痛的变异形式,其特点是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阻塞。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疼痛和稳定心绞痛发作,同时还要预防血栓形成。
1. 用药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和抗凝剂。
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不足,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断剂可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耗氧量,同时还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抗凝剂主要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只有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监测凝血指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减轻心脏负荷。
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都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预防疾病进展。
二、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定位明确、持续时间相对稳定的胸痛,通常在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条件下加重,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满足心肌对血氧的需求所致。
1. 用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和改善心肌缺血。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其中,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
β受体阻断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
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一种血管扩张剂,可以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2. 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满足需求,此时可以考虑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讲解模板: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术前准备: 利用球囊加压扩张使装于其上的支架扩张。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术前准备:
①Palmaz-Schatz支架应用广泛,这种支 架由不锈钢制成的长管形网状结构,支架 安装于球囊上。必要时,将装有支架的球 囊送至病变部位,加压扩张球囊使支架留 在原位并支撑于血管壁上。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重建。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包括: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1)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不稳定,血 小板被活化,局部凝血作用增强,易形成 血栓。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2)支架近端或/和远端存在残余夹层。
并发症: (6)完全闭塞性病变。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7)前降支及回旋支病变。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8)复杂病变(C型)。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9)PTCA失败后植入支架,有研究统计 显示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16.7%,显著 高于选择性支架术(2%)。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术前准备:
送至狭窄部位,后撤束缚膜使支架暴露并 靠其本身弹性自行扩张,直至支架弹性扩 张力与血管壁阻力平衡为止,最后支架紧 贴于血管壁内壁上。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术前准备: (2)球囊扩张支架(balloonexpandable stent)
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 支架植入术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非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治疗指南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是常用的ACE抑制 剂,氯沙坦、缬沙坦等是常用的ARBs,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 管疾病的治疗。
ACE抑制剂和ARBs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 血压和电解质的监测,避免出现低血压、 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03
CATALOGUE
非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01
02
03
支架植入术
降脂药物
新一代降脂药物如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物和PCSK9抑制剂,可更有 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生物可降解支架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可避免长期使 用抗血小板药物。
技术创新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01
血管再生技术
利用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促进血管再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新的治
β-受体拮抗剂
心血管保护
β-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量和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从
而保护心脏免受缺血损伤。
常用药物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是常用的 β-受体拮抗剂,适用于冠心病、 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使用注意事项
β-受体拮抗剂在使用过程中需注 意剂量和给药方式,避免出现心
术后护理
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 复查。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 、降压药物等,控制病情发展
,预防并发症。
生活方式的改变
戒烟、限酒、运动、控制体重、合 理饮食等,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 情恶化。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 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
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冠心病研究进展系列讲座7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进展——非药物治疗
临床医学冠心病研究进展系列讲座(7)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进展———非药物治疗10002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李延辉 关键词:冠心病;非药物治疗 中国图书分类号:R54114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是该病药物治疗的有益补充。
1 外科治疗早期研究表明,相对于同期药物治疗而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 B G)能够改善严重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手术5年后,60%以上的患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
该移植术的早期死亡率要高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也较高,其主要并发症为脑功能受损、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等。
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75%的患者,宜在手术麻醉后体外循环之前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A B G的绝对适应证:(1)左主干严重狭窄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左主干等同病变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3支血管病变患者;(4)左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的2支血管病变,并且射血分数<015或显示心肌缺血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左前降支近段没有严重狭窄的1或2支血管病变,但显示大面积心肌缺血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对于合并室壁瘤的患者,可以同时进行室壁瘤切除术;对于心脏严重扩大、心力衰竭难以纠正的患者,可以同时进行心室减容术;对于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同时进行心内膜切除术。
一般来讲,CABG主要用于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可以改善预后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于不能改善预后,但需要改善症状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则需要根据冠状动脉解剖、患者一般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合并症等,来权衡CA B G和PCI的获益与风险,并结合患者的意愿进行选择。
小切口和不停跳等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B G的手术风险下降、手术适应证拓宽,加之I的器械和技术不断发展,需要结合这些新进展来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
2 介入治疗PCI的目的是采用物理方法使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内腔扩大。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资料
等到心绞痛发作了才吃,有的自认为自 己还没到需服药的程度。这其实是一 个用药的误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常 服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药物,只有常 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机能,逆转心脏肥 厚,保护心脏功能,降低 心绞痛的发生率。
。
谢 谢!
3 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发因素。包括饱餐、 过度用力、劳累、暴怒、恐怖、大便干燥、 饮酒、大量吸烟、寒冷刺激、性高潮等。
4 定期检查。要注意一些与病情相关的指 标变化情况,如血压、血脂、血糖、心电 图、心率、脉搏、体重,应至少每年检查 一次,及时看医生,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治 疗,调整药物。
5 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报警。凡突发上腹部 或胸部疼痛、胸闷、心慌、气短、疲乏、 精神不振、烦躁、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到 医院去进行检查,及时治疗,不可拖延。
夜间或清晨均有心绞痛发作者,硝酸 异山梨酯可采用每6 h给药1次,但宜 短期治疗以避免耐药性。临床上通过 保持每日适当的“无硝酸酯效应间歇 期”来避免发生耐药性,普通剂型应采 用“偏心给药”法,或者选择更优的制 剂如缓释5-单硝酸异山梨酯(依姆多)等。
7 中医药。中医药预防冠心病有确切 的临床效果,如复方丹参滴丸、通心 络、麝香保心丸等药,具有降血脂、 降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 细胞凋亡、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
6 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的为硝酸异山 梨酯(消心痛)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有 较可靠的防治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 的作用。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硝 酸异山梨酯作用的持续时间为4~5h, 故以每日3~4次口服为妥,对劳力型 心绞痛患者应集中在白天给药。5-单 硝酸异山梨酯可采用每日2次给药。若 白天和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显著减少 冠心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所有冠心 病患者均应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 (LDL-C)水平降至2.60 mmol/L(100mg/dl)以下,对极高危患 者(如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 者)应强化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使 LDL-C降至2.07mmol/L(80mg/dl)以下。
冠心病的治疗及用药指南
冠心病的治疗及用药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控制和治疗冠心病,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南。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和常用的药物以及其正确使用的指导。
一、冠心病的治疗方法1. 非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重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可以加强心肌功能,提高心脏耐力。
其次,要保持合理的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最后,戒烟限酒,避免心脏负荷过大。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患者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物、抗心绞痛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等。
二、常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指导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剂量和频次正确服用。
2. 降脂药物降脂药物主要用于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常用的药物有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遵循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来服用。
3. 抗心绞痛药物抗心绞痛药物有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
使用时要注意按时服药,遵循医生的建议。
4. 抗高血压药物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患者应当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注意定期测量血压。
三、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和频次。
2. 使用药物期间,定期复诊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呕吐、皮疹、头晕等情况,应立即咨询医生。
4. 长期用药后如需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的反弹现象。
总结:冠心病的治疗及用药指南是医学界对于冠心病治疗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冠心病的用药指导
冠心病的用药指导【疾病简介】冠心病广义上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狭义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即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1)原发性心脏骤停:原发性心脏骤停是突然猝死的原因。
(2)心绞痛:心绞痛可分为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
(3)心肌梗塞:参见心肌梗塞一节。
(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多种原因而发生心力衰竭,它可以是急性心肌梗塞或早先心肌梗塞的并发症,或可由心绞痛发作或心律失常所诱发。
(5)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以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唯一症状。
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3 点(1)疼痛疼痛是冠心病发作时的首要信号。
疼痛部位大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如手掌大小,常发生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疼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偶尔伴有濒临死亡的恐惧感,每次持续3-5 分钟,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
(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又一信号,发作时表现为心悸,严重时伴有头昏、眼前发黑甚至意识丧失。
测量脉搏时有时可发现不规律的乱跳,每分钟低于60 次或高于90 次。
(3)劳累后心慌、气短劳累后心慌、气短是冠心病的信号,最初劳累后心慌、气短是发生在干重体力活时,休息后就会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高枕、熟睡后也有突然憋醒的现象,坐起来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存在心功能不全了。
治疗:1.治疗原则由于冠心病的形成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病变甚至可以从幼儿期开始,故尽早消除冠心病并的危险因素是防止冠心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精选ppt
22
药物治疗
▪ 5. 他汀类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
作用
血管的“维修工”
降低血脂 稳定斑块 改善血管 内皮细胞 抗血管内 炎症
防止心肌梗死
精选ppt
23
药物治疗
▪ 常用药:立普妥、舒降之、可定、来适可
▪ B:β阻滞剂+控制血压(Bloodpressure)+ 体重指数控制(BMI)。
▪ C:戒烟(Cigarettequitting)+降胆固醇 (Choles-terol-lowering)+中医药 (Chinesemedicine)。
▪ D:合理饮食(Diet)+控制糖尿病 (Diabetes)+复合维生素(Decavitamin)。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梁艳
精选ppt
1
冠心病定义
▪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一起, 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 病。
▪ CHD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其中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型 (占95%-99%), 因此,习惯上把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视为冠心病。
精选ppt
28
非药物治疗
▪ ⑶ 合理饮食:饮食清淡,宜少食多餐。提倡 “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 胆固醇,高维生素(vitA、B、C、E等)。
▪ ⑷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 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预防肥胖、控制体重、 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 栓。至少每周5天,每天不位
冠心病临床诊疗指南
04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戒烟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 可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规律运动
适量运动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合理饮食
推荐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糖的饮 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 。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减重可改善心血管健康,降 低冠心病风险。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 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肌耗氧量。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 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 事件。
调脂药物
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形成和发展。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并 症、经济情况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点,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心 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和 缺血性心力衰竭等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
危险因素
除上述发病原因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如年龄(男性>45岁,女性 >55岁)、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高凝状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 的冠状动脉处,充气扩张 球囊以改善血流。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球囊扩张后,将支架送 至狭窄处并释放,以支撑 血管壁并保持血流通畅。
冠心病二级预防-PPT
42
早期干预试验 (发病时间<24-36h)
CONSENSUS II GISSI 3 ISIS 4 CCS-1 SMILE
晚期干预试验 (发病时间>48h)
SAVE(EF≤40%) AIR(临床心力衰竭) TRACE(室壁运动评分
EF≤35%)
总死亡率
ACC/AHA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 疾病二级预防指南(2011 update)
ERUOASPIRE I、II、III:冠心病危险因素明显上升,吸烟、肥 胖、糖尿病明显增加,高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血脂异常 控制率并未下降。
我国的情况:危险因素的现患率(吸烟率51.7%,高血压 63.4%,糖尿病46%,血脂异常40.5%)高于欧美国家,在复 发的ACS患者中,吸烟率仍为50%。指南推荐的药物在各级医 院使用均有不足,尤其是基层医院。
四、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rin、 ACEI、
ARBS
Betablocker、 Blood Pressure、 BMI
Cholesterol、 Cigarette、
Chinesemedicine
Diet、
Diabetes、
Decavitamin
Education、 Exercise、
个体化方案
3.控制高血压
32
随着基线风险水平增加,降压治疗使心血管绝对 风险下降幅度也相应增加
33
2014年8月《柳叶刀》荟萃分析BPLTTC(Blood Pressure Lowering Treatmen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结论:不管基线心血管风险水平在哪个层次,在相对风险方面降压治疗提供相似的保护作用,但是随着基线风险增加, 心血管绝对风险的下降幅度也相应的增加。
冠心病病程记录模板
冠心病病程记录模板摘要病史摘要老年,男性,74岁,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2年前快走时出现胸骨下段后部闷痛,疼痛持续约5min,休息后逐渐好转,心电图未见异常。
1周前上述症状于运动时再发,疼痛程度较前加重,持续约8min,休息后好转,伴出汗,血压和心电图正常,5d前就诊于第六人民医院,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提示前降支近段狭窄约70%。
既往有高血压。
症状体征神清,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大小正常,心率82次/min,律齐。
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不肿。
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诊断方法根据2020版《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辅助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劳力型心绞痛CCSⅡ级,高危)。
治疗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支架植入术,并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临床转归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病情稳定,胸痛症状未再发作。
适合阅读人群全科;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1eat disease,HD)。
包括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1]。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而胸痛相关疾病多种多样,部分危重型影响生命,需要我们医生重视,及早发现,减少误诊和漏诊。
分析本病例,针对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胸痛进行鉴别性问诊和诊断,旨在提高社区医生对胸痛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及提高对冠心病SOAP病例的书写能力。
临床资料一、主观资料患者,男性,74岁,2016年7月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1周"就诊。
冠心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9-08-21T11:11:47.58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作者:李晓蓉[导读]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有惊喜当然也有意外。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就会导致不健康饮食或者不规律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可能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
李晓蓉攀枝花市铁路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064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有惊喜当然也有意外。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就会导致不健康饮食或者不规律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可能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心脏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疾病。
冠心病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大家对冠心病了解吗?如果不慎患了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吧!一、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其实是一种缺血性的心脏病,它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患者的血管受到阻塞,血管腔狭窄,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会导致患者的心脏供血严重不足,甚至还会出现心肌梗塞。
冠心病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二、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冠心病一般出现在年龄比较大的人群中,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女性绝经后,出现冠心病的几率是比较高的。
2.如果患者的血压平时比较高的话,就会导致血管出现一定的收缩,也容易发生动脉硬化,从而引发冠心病。
3.冠心病的出现也与患者是否吸烟有关,烟草里面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如果长期吸烟的话,会导致血管的内壁遭受到一定的破坏。
4.血脂异常、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5.如果一个人肥胖的话,也会导致冠心病,肥胖是冠心病的主要的患病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冠心病的死亡率增高。
三、冠心病的治疗方法1.对于比较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关注“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拒做中年油腻男,平时保持情绪的稳定,而且尤其对于男性患者来说,戒烟戒酒,同时要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冠心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哪些
冠心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哪些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干预措施在冠心病的防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冠心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首先,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非常重要。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是关键。
这意味着要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和糕点等富含这些不健康脂肪的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血管健康。
控制盐的摄入量也是饮食中的重要一环。
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建议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尽量避免食用高盐的加工食品,如咸菜、腌肉等。
另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肉、低脂奶制品等,既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又不会对心血管造成过大负担。
规律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 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控制体重对于冠心病的防治也具有重要意义。
肥胖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部肥胖。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BMI 在 185 239 之间),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戒烟是冠心病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不仅吸烟者本人要戒烟,也要尽量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减轻精神压力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也很关键。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2024版防治冠心病
防治冠心病目录CONTENCT •冠心病概述•临床表现与诊断•药物治疗策略•非药物治疗手段•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总结与展望01冠心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
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同时,炎症、栓塞等也可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与死亡率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
地域分布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地域差异,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时间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危险因素及预防意义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家族遗传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意义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戒烟限酒、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冠心病,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临床表现与诊断症状与体征典型症状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此外,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体征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心律失常等体征,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体征,如肺淤血、颈静脉怒张等。
80%80%100%诊断方法及标准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等心肌缺血的表现。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
如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等,也可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
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其他检查鉴别诊断与误区鉴别诊断冠心病需与肋间神经痛、心脏神经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冠心病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
可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 质。
侵入性检查技术
01
02
03
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 、程度和范围。
血管内超声检查
可更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 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评 估冠状动脉微观结构和斑 块易损性。
03
预防控制策略
一级预防:针对未患病人群
变化。
预防措施的延续
继续强化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 降低冠心病复发和再入院风险。
综合性干预措施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冠心病预 防和控制提供政策保障。
多部门合作
卫生、教育、体育等多部门合作, 共同推进冠心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冠心病预防和控 制工作,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 保健能力。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监测不良反应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不良 反应的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 功能等指标的检查。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医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包括停药、调整剂量或更换药 物等。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戒烟限酒
01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戒烟、限制饮酒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此外,炎症、血栓、痉挛等因素 也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其 中,心绞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 上肢。
CABG术后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2005年ACC/AHA修订后的PCI指南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 PCI的意见为:
I类推荐:(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是有用或有效的操作和治疗) 1、CABG术后患者早期(通常30天内)有心肌缺血症状(证据级别B) 2、只要技术上可行,大隐静脉桥施行PCI的患者,主张应用远端血栓保护装置(证据级别B)
斑块中包含坏死组织碎片,胆固醇结晶, 并常有明显血栓附着。
完全闭塞的桥血管病变,常累及较长的一 段桥血管,未闭塞段也有弥漫病变。
3
SVGs病变的病理进展
典型的大隐静脉桥病变病理进展 第一个月:内膜增生 1—7年:粥样硬化并血栓形成 7—10年:血管闭塞
MJ Davis. Atla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1998
我们认为,如果造影判断SVG内有多量血栓或 斑块复杂、松散时,则使用远端保护装置
29
Ashby et al.PCI for ISR of SVG Without Distal Protection
30
SVG病变的介入治疗中无远端保护装置的 可行性研究
Mathew等对于SVG病变使用远端保护器的病例 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不适合用远端保护器的GuardWire组占57%, FilterWireEX组占42%
17
RECOVERS TRIAL Clinical Outcome
18
慢性完全闭塞SVG的介入治疗
完全闭塞的SVG的介入治疗,目前仍处于低 成功率,高并发症,远期效果差的状况。
Berger研究显示,慢性完全闭塞的SVG的介 入治疗技术成功率73%,30天的MACE发生率 为13%,远端栓塞率约为11%,3年生存率为 72%-80%,3年无MACE生存率仅为26%-34%。
冠心病二级护理记录单
冠心病二级护理记录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冠心病二级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2.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内容
3.非药物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措施
5.总结
正文
冠心病二级护理记录单是为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从而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病残率,防止冠心病复发。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内容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护理等。
合理膳食要求患者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类和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肉皮、蹄和荤菜,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把食盐量降至每天 6 克左右。
摄入适当的紫一辅酶 q10,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细胞功能。
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性疾病,以及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总结起来,冠心病二级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积极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非药物治疗(一)血管重建治疗(相关治疗需要在胸外科或心血管专科进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血管重建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
对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PCI 和CABG 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迄今,比较单纯药物治疗,PCI 和CABG 对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的临床研究较多,但这些治疗方法的内容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药物治疗方面,强化降脂治疗,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及多因素综合控制等方面的进展,使药物治疗的效果大为改善;在PCI 方面,新的介入技术出现,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远期疗效明显提高;在CABG 方面,动脉化旁路手术的开展,极大提高了移植血管桥的远期开通率。
微创冠状动脉手术及非体外循环的CABG 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创伤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上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提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现有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在选择治疗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对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两个主要目的是改善预后和缓解症状。
对于血管重建的方法选择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不同临床表现(包括病史症状、辅助检查指标等)、不同危险度(包括危险因素数量、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心脏及全身合并疾病情况等)的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可能不同,达到的治疗目的可能不同,达到的治疗效果也可能不同。
在我国,血管重建治疗方法及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CABG 手术尚不普及,这也是我们选择治疗方法中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
l.CABG:近40年来,CABG 逐渐成为了治疗冠心病的最普通的手术,CABG 对冠心病的治疗的价值已迸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对于低危患者(年死亡率<1%,CABG 并不比药物治疗给患者更多的预后获益。
在比较CABG 和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中,CABG 可改善中危至高危患者的预后。
对观察性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某些特定的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类型手术预后优于药物治疗,这些情况包括:①左主干的明显狭窄。
②3支主要冠状动脉近段的明显狭窄。
③2支主要冠状动脉的明显狭窄,其中包括左前降支(LAD)近段的高度狭窄。
根据研究人群不同,CABG 总的手术死亡率在1-4%之间,目前已建立了很好的评估患者个体风险的危险分层工具。
尽管左胸廓内动脉的远期通畅率很高,大隐静脉桥发生阻塞的概率仍较高。
血栓阻塞可在术后早期发生,大约10%在术后1年发生,5年以后静脉桥自身会发生粥样硬化改变。
静脉桥10年通畅率为50%-60%。
CABG 的标准操作是应用左胸廓内动脉作为LAD 桥,而大隐静脉作为其他部位的旁路桥。
因为至少70%的患者在术后10年存活,所以静脉桥病变导致的症状复发仍是一个临床问题。
大规模观察性研究显示应用左胸廓内动脉桥改善了预后,应用双侧胸廓内动脉获得了更好的远期生存率。
而且应用双侧胸廓内动脉的优越性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显著。
借助体外循环(心肺旁路)的冠状动脉手术仍是最常用的术式,但其有风险,包括全身炎症反应和微栓子形成,特别是在老年、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所谓的"非体外循环"手术可能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稳定装置的使用可帮助术者在不停止心脏跳动的情况下分离控制心外膜动脉,并使缝合旁路桥更为轻松,这使术者可以不使用心肺旁路而完成手术。
目前已有比较非体外循环手术和标准手术的临床试验。
尽管非体外循环手术减少了血液制品的应用以及CK-MB 同工酶的释放,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两者并无差异。
在非体外循环手术组与标准手术组之间,术后1-3年的临床结果也无差异。
但非体外循环桥血管的通畅率可能较低,应谨慎地应用于有较好的靶血管并且手术并发症风险高的患者。
2.PCI:近30年来,PCI 日益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危险性相对较低,易于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PCI 的方法包括单纯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支架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定向旋切术等。
随着经验的积累、器械的进步、特别是支架极为普遍的应用和辅助用药的发展,这一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近年来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也获较大发展,对于稳定性心绞痛并且冠状动脉解剖适合行PCI 患者的成功率提高,手术相关的死亡风险约为0.3%- 1.0%。
对于低危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包括强化降脂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与PCI 一样有效。
对于相对高危险患者及多支血管病变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 缓解症状更为显著,生存率获益尚不明确。
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显示了持续的优于金属裸支架的治疗效果,减少了再狭窄风险以及包括靶血管血管重建在内的主要负性心脏事件的风险。
3.特殊患者的考虑。
1)严重左室功能减退和(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CABG 对严重左室功能减退的患者预后改善通常优于PCl,但外科手术风险过高而成为禁忌的患者可从PCI 血管重建中获益,特别是提示靶血管灌注功能异常的心肌中有残余存活心肌时。
2)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如远端冠状动脉未从旁路接受血流,左主干被认为是无保护的。
CABG 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肯定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几项观察性研究显示,PCI 可用于有选择的左主干病变的治疗。
观察性注册研究显示,药物洗脱支架较金属裸支架有更好的结果,PCI 治疗左主干病变的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目前尚无PCI 与CABG 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临床试验的疗效比较,但是随机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CABG 较PCI 死亡率更低。
如同对非糖尿病患者一样,药物洗脱支架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但是能否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尚待更多研究证实。
4)既往接受过CABG 的患者:如患者有症状且解剖适合可行再次CABG。
然而再次CABG相关的风险是初次手术的3倍,对于通畅的胸廓内动脉桥,手术还可能导致损坏这支桥血管的额外风险。
PCI可作为再次手术缓解症状的有效替代方法。
在扩张陈旧的大隐静脉桥时应用滤过保护装置,可减少碎片导致下游栓塞引起围手术期心肌损伤。
5)不完全血管重建:CABG 常能获得完全血管重建,PCI 在有些情况下(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会有不完全血管重建,不宜普遍提倡。
对于供应小范围心肌的血管、梗死无存活心肌的血管不能再通时,仅干预主要/罪犯血管的PCI 不失为可行的措施,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应谨慎应用。
4.血管重建指征及禁忌证。
1)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管重建应考虑以下情况:(1)药物治疗不能成功控制症状使患者满意。
(2)无创检查提示较大面积心肌存在风险。
(3)手术成功率高,而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内。
(4)与药物治疗相比患者倾向于选择血管重建,并且已向患者充分告知治疗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
2)在选择不同的血管重建方法时应考虑以下情况:(1)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2)手术成功的概率,包括PCI 或CABG 哪种技术更适合这类病变。
(3)再狭窄或桥血管阻塞的风险。
(4)完全血管重建。
如选择对多支血管病变行PCI,要考虑PCI 达到完全血管重建的可能性是否很高或者至少可达到与CABG 等同的灌注范围。
(5)糖尿病情况。
(6)当地医院心脏外科和PCI 的经验。
(7)患者的选择倾向。
3)心肌血管重建的禁忌证包括以下情况:(l)1支或2支血管病变不包括LAD 近段狭窄的患者,仅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未接受充分的药物治疗或者无创检查未显示缺血或仅有小范围的缺血/存活心肌。
(2)非左主干冠状动脉边缘狭窄(50%-70%),无创检查未显示缺血。
(3)不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
(4)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或死亡率风险高(死亡率>10%-15%),除非操作的风险可被预期生存率的显著获益所平衡或者如不进行操作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差。
血管重建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的治疗建议:I 类:(1)严重左主干或等同病变(即LAD 和回旋支开口/近段严重狭窄)行CABG(证据水平A)。
(2)3支主要血管的近段严重狭窄行CABG,特别是左室功能异常或功能检查较早出现的、或广泛的可逆性缺血(证据水平A)。
(3) 包括LAD 近段高度狭窄的1-2 支血管病变,且无创检查提示可逆性缺血者行CABG(证据水平A)。
(4)左室功能受损且无创检查提示有存活心肌的严重冠心病患者行CABG( 证据水平B)。
IIa 类:(l)无LAD 近段严重狭窄的1-2支血管病变,从心脏性猝死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存活的患者行CABG(证据水平B)。
(2)糖尿病3支血管严重病变且功能检查提示可逆性缺血者行CABG(证据水平c)。
(3)功能检查提示可逆性缺血并且有证据表明在日常活动中频繁发作缺血事件的患者行PCI 或CABG(证据水平C)。
血管重建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的治疗建议:I 类: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中、重度心绞痛患者,若潜在获益大于手术风险者:①技术上适合手术血管重建的多支血管病变行CABG(证据水平A)。
②技术上适合经皮血管重建的单支血管病变行PCI(证据水平A)。
③技术上适合经皮血管重建的无高危冠状动脉解剖情况的多支血管病变行PCI(证据水平A)。
IIa 类:(1)药物治疗不能满意控制症状的轻、中度心绞痛,若潜在获益大于手术风险者:①技术上适合经皮血管重建的单支血管病变行PCI(证据水平A)。
②技术上适合手术血管重建的多支血管病变行CABG( 证据水平A) 。
③技术上适合经皮血管重建的多支血管病变行PCI(证据水平A)。
(2)药物治疗不能满意控制症状的中、重度心绞痛,若潜在获益大于手术风险,技术上适合手术重建的单支血管病变行CABG(证据水平A)。
IIb 类:药物治疗不能满意控制症状的轻、中度心绞痛,获益大于手术风险者,技术上适合手术血管重建的单支血管病变行CABG(证据水平A)。
与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和二级预防的明显进步一样,PCI 和CABG 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在特定患者中进行不同治疗策略比较的大规模随机试验的需要。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许多问题还未完全阐明,由于新的治疗模式的发展,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指南,在此期间一线临床医生应及时掌握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二)顽固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又不适宜血管重建术的难治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可试用以下治疗方法:(1)外科激光血运重建术:目前已有6个关于外科激光血运重建术的研究,多数研究均显示该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机制尚有争议。
(2)增强型体外反搏: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一般每天1小时,12小时为一疗程。
多中心随机对照的MUST-EECP 研究显示,通过35小时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能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运动负荷试验中的心肌缺血情况,患者对增强型体外反搏耐受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