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1. 引言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或技能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深基础”和“浅基础”这两个词。
它们用来描述学习或掌握某个领域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的程度。
本文将对深基础和浅基础进行定义,并探讨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 深基础的定义深基础是指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它是建立在广泛的基础知识之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专精性。
深基础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
深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知识面广泛深基础要求学习者对于该领域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他们需要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2 理解程度深入深基础要求学习者对于该领域的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们不仅能够记住和应用这些知识,还能够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关系。
他们能够通过分析和推理,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3 技能掌握熟练深基础要求学习者具备该领域所需的核心技能,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进行实践。
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快速解决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持续学习与创新深基础要求学习者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他们不仅关注当前领域的最新进展,还积极参与到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并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
3. 浅基础的定义浅基础是指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初步了解和掌握。
它是建立在有限基础知识之上,具有较低的专业性和专精性。
浅基础通常需要较短的学习时间,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基本需求或应付一些简单的问题。
浅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知识面狭窄浅基础只需要学习者对于该领域的一部分知识进行了解即可。
他们不需要掌握该领域的全部知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即可。
3.2 理解程度表面浅基础只要求学习者对于该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表面的了解。
他们不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关系,只需记住和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
地基基础种类
地基基础种类1. 引言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和传递建筑物的荷载到地下土层中。
地基基础种类的选择在工程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建筑物的荷载特点以及其他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基础种类,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和特殊基础,并分别对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详细阐述。
2. 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地下部分埋深较浅,荷载主要通过承载层土层传递的地基基础。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筏型基础、板型基础和隔离墩基础。
2.1 筏型基础筏型基础是一种承载力较大的浅基础,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布到整个基础面积上,降低地基承载力引起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筏型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软弱土层、高地下水位或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场所。
•结构形式:筏型基础通常是水平扩展的、与建筑物整体连接的大型平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对筏型基础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承载力和稳定性,需要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
2.2 板型基础板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浅基础形式,适用于荷载较小、地基承载能力较高的建筑物。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承载层土壤上,分散荷载并减小地基应力。
板型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地基土层较好、荷载较小的场所。
•结构形式:板型基础通常是方形或矩形的平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保证基础平整、水平,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3 隔离墩基础隔离墩基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浅基础,用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或其他结构物之间的隔离。
它通过在建筑物下部设置隔离墩,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隔离墩上,再由隔离墩传递到地下承载层。
隔离墩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存在冲突的场所。
•结构形式:隔离墩基础通常是柱状的墩体,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简述基础埋深浅基础深基础概念
简述基础埋深浅基础深基础概念
基础埋深浅基础深基础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基础设计方法,它的应用包括地基处理,地基夯实,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提高等方面。
所谓“基础埋深浅基础深”,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地基厚度范围内,
地基的上部设置浅基础,下部设置深基础,以实现建筑物地震稳定性和抗压能力的改善。
在基础埋深浅基础深设计时,有两种不同的基础深度设计方案,一种是等厚基础,另一种是变厚基础。
在等厚基础设计方案中,地基厚度是固定不变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基础厚度是一样的。
而在变厚基础设计方案中,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基础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以便满足不同建筑物的地震稳定性和抗压能力的要求。
基础埋深浅基础深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物地震稳定性,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一般来说,在同一块地基上,采用变厚基础设计方案可以进行节约施工成本,因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适宜的规模,避免对建筑物进行不必要的厚度增加,这样可以减少施工量和施工时间。
而且,在基础埋深浅基础深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处理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在设置深基础的地方,需要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灌浆,补偿灌浆,加固处理等,以提高地基的整体抗压能力,使建筑物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地震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此外,在设计基础埋深浅基础深时,还需要考虑地基夯实的因素,包括地面夯实程度,充填材料性能等。
这可以通过对地基进行适当的
测量和检测来完成,以确保建筑物的地震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总之,基础埋深浅基础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计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地震稳定性和抗压能力,降低施工成本,考虑地基处理和夯实等因素,是建筑基础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的类型与分类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一、基础的埋深1.基础埋深: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浅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5m。
深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5m。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500mm。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型式及荷载(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a.工程地质条件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浅埋。
当浅层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深埋,但应与其它方案比较。
b.水文地质条件尽量将基础埋置在地下水位200mm以上,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得不埋在地下水中时,应将基础置于最低水位200mm以下。
(3)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基础底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
(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新建基础应低于相邻原有基础。
如埋深大于原有基础,则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基础间净距是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5)其它基础底面要底于室外设计地面不少于。
二、基础的分类1.按材料的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是用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限制的基础。
如混凝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
通常用在层数不太高或地基条件很好的地区(2)柔性基础:是指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限制,抗压、抗拉强度都很高,如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用的最广(1)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2.按基础的构造形式(1)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独立的块状形式,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
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其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
(2)条形基础基础是连续带形,也称带形基础。
有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下。
2)柱下条形基础:为增加基底面积或增强整体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常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将各柱下基础用基础梁相互连接成一体,形成井格基础。
(3)满堂基础(用板梁墙柱组合浇筑而成的基础)底宽在3m以上且底面积在20㎡以上的为满堂基础(满堂桩承台)一般有板式(也叫无梁式)满堂基础、梁板式(也叫片筏式)满堂基础和箱形基础三种形式。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划分
在一些教材中,一般认为埋置深度小于某个数值,或埋置深度与基础宽度比值超过某个数值,如表所示。
但这种划分的方法没有反映浅基础与深基础的本质区别,特别在当代工程规模的条件下,由于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室的埋置深度越来越深,这种分类思路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
关于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有两种考虑,一种的是按基础的埋置深度或者是相对的深度D/B划分,另一种是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来划分。
史佩栋在《深基础工程特殊技术问题》[2]一书中,归纳了各种著作中关于深基础定义的论点,见表。
浅基础的定义序号定义出处1 D≤4B或D<5m 文献1,2([前苏联] 1947;陈梁生、陈仲颐,1957)2 D≤2B 文献3([美] J.E.Bowles,1975)3 D≤B 文献4,5(高大钊,1998,1999)4 D≤B 文献6([澳大利亚] I.K.Lee等,1983)5 D≤B 文献7([美] J.E.Bowles,1978;1993)6 D<5m 文献8,9(顾晓鲁,1978,1993)7 D=3~5m 文献10(杨位洸,1981)8 明挖基础文献11(刘成宇,1981)9 D<B或D<5m 文献12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10 D<B或D<5m 文献1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注:D—基础埋置深度;B—基础底面宽度或最小宽度。
按照埋置深度的绝对值来划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反映基础宽度的影响,例如5m的埋置深度对10m宽的筏形基础来说是“不深”的,但对2m的条形基础来说,已经很“深”了。
于是就有用相对深度来划分的方法,考虑了基础宽度的影响,这当然是比较好的一种思路,如认为当D/B>1时是深基础。
但这种方法仍然没有反映深基础和浅基础的本质区别,也没有说明这两种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有什么差别,承载性状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地基基础的选择与设计
地基基础的选择与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是承载建筑物重量,分散荷载到地下土壤中的重要结构。
其选择与设计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持久性都有着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对地基基础的选择与设计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I. 地基基础的选择地基基础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性质、建筑物类型、环境条件等。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需要不同的地基基础类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基础类型:1. 浅基础浅基础适用于土壤层较浅且承载能力较高的地区,其设计主要包括浅坑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
浅基础的施工相对简单,适用于多数住宅建筑和小型商业建筑。
2. 深基础深基础适用于土壤层较深或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其设计主要包括桩基、井筒基础等。
深基础的施工比较复杂,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大型工程。
3. 地下室基础地下室基础适用于需要建造地下室的建筑物,其设计包括地下室墙基础、地下室底板基础等。
地下室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地下室结构形式等因素。
4. 岩石基础岩石基础适用于岩石层较浅的地区,其设计主要包括表层承台基础、打桩基础等。
岩石基础相对稳定,适用于对地基要求较高的工程。
在选择地基基础类型时,还需要根据土壤性质、承载能力、地震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地貌地理环境、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权衡。
II. 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基础的设计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基基础设计要点:1. 承载能力计算地基基础的设计需要对土壤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规范法、静弹法和现场试验法等。
以规范法为例,可根据土壤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地基基础的最大承载力和沉降等参数。
2. 基础尺寸设计基础的尺寸设计主要考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底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基础的深度、墙厚等参数,以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浅基础
基础:指建筑物最底下的部分,它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支承它们的地基上。
地基:受基础传下来荷载影响的地层。
它一般在基础宽度数倍范围,承受荷载并产生大部分变形的那部分土层。
持力层:直接承受荷载的地层。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如是软弱土称为软弱下卧层。
地基的分类1.天然地基2.人工地基:加固上部土层,提高土层承载力,再把基础做在这种经过加固的土层上。
采用何种基础:要根据建筑地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上部结构及具体要求,通过方案比较选定。
第一章各类浅基础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第一节各种类型的浅基础的受力特性与结构特点浅基础的基本结构类型分类:一、单独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
二、条形基础:墙下条形,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梁基础。
三、筏形基础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
箱形基础:四、壳体基础:改善基础的受力性能,基础的形状不做成台阶状,而做成各种形式的壳体。
也是一种单独基础。
第二节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一、地质资料1.地基类型判别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及质量。
2.土层分布的研究,纵横向分布,不均匀性,古冲沟、古河道、墓穴等。
3.查明地下水及地面水的活动规律:地下水性质、水位变化山区地下水分布变化复杂,它取决汇水面积,山上植被程度,气候变化,地面经流渗入土中水量及岩层的状况。
基坑突涌,冲蚀流砂沙蚀等4.拟建物周围及地下情况:防空洞各种管线。
二、上部结构:1.建筑物的重要性2.建筑物体型的复杂程度3.结构类型及传力系统:各类结构适应沉降能力及容许变形值不同高层建筑中,筒框结构常联合采用三、基础工程设计的三项重要指标1.技术合理性:最重要的指标,由许多因素综合分析取得。
2.施工技术可行性:①城市建设中限制施工对环境有污染的施工方法。
②施工机械及新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率。
3.经济性:基础造价除决定基础设计本身外,还与建筑体型的复杂性,场地地质条件及工艺要求有关。
深基础概念和分类
深基础概念和分类
深基础是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其作用是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而不像浅基础那样,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地基的浅层。
深基础有以下几种类型:
- 桩基础:采用在地基中钻孔、打桩,然后在桩上建造基础的方式。
- 墩基础:采用在地基中建造一个大直径的墩,然后在墩上建造基础的方式。
- 地下连续墙:在地下挖一道深槽,然后在槽内浇灌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地下墙体,作为基础的一部分。
- 沉井和沉箱:通过在地基中挖一个井或箱子,然后在其中浇灌混凝土,形成基础的方式。
深基础相对于浅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基础侧面土体的影响。
基础工程复习资料
基础工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浅基础:埋深d〈5m或埋深与基础底面宽度之比d/b〈1.0旳基础为浅基础。
2深基础:而埋深d〉5m,一般需要较特殊措施施工旳基础称为深基础。
3人工地基:需经人工加固处理后才能作为建筑物使用旳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4天然地基:不需通过人工加固处理就可直接修筑建筑物旳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5流沙:土粒之间毫无压力,土粒处在悬浮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流砂。
6临界水头梯度:出现流砂时旳水头梯度称为临界水头梯度。
7联合基础:为减少基底压力而将桩下单独基础联合成条形,网格,形成片筏基础旳总称。
8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顶板.底板.外墙和内墙构成旳空间整体构造,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空间部分可结合建筑使用功能设计成地下室,是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旳一种基础形式。
9筏形基础:上部构造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一般基础不能满足规定期,可将基础扩大成支承整个建筑物构造旳大钢筋混凝土板,即称为筏形基础。
10群桩效应:是多根桩受力后通过桩周土体而互相作用引起旳与单桩承载力与变形性状相异旳效果。
11摩擦桩:摩擦桩上旳竖向荷载完全靠桩侧摩擦力承担,这时称为纯摩擦桩。
12端承桩:端承桩旳竖向荷载完全桩端阻力承担,这时称为端承桩。
13挤土桩:设置过程中使土旳构造严重扰动破坏,对土旳强度和变形性质影响较大。
实心旳预制桩、下端封闭旳管桩、木桩以及沉管灌注桩等。
14地基净反力:基础计算中,不考虑基础及其上面土旳重力,由于由这些重力产生旳那部分地基反力将与重力相抵消,仅由基础顶面旳荷载产生旳地基反力,称为地基净反力。
15地基承载力:在保证地基强度和稳定旳条件下,建筑物不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旳地基承受荷载旳能力。
16地基液化:饱和砂土在周期性旳地震荷载作用下,空隙水压力逐渐合计,甚至可以完全抵消有效应力,使土粒处在悬浮状态,而靠近液体旳特性,这种现象称为液化。
17刚性角:刚性基础旳宽度大小应能使所产生旳基础截面弯曲拉应力不超过基础坊工材料旳强度限值,满足这个规定就得到墩台身边缘处旳垂线与基础边缘旳连线间旳最大夹角即刚性角。
建 筑 基 础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2.桩基础的类型与特点 (1)按桩受力条件的分类
桩可分为柱桩(或端承桩)和磨擦桩。 (2)按桩材分类:分为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 (3)按施工方法分类: 1)预制桩 2)灌注桩
1.1浅基础 浅基础的定义: 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
筑的基础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地基浅基础的特点:由于埋深浅,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法 简便,造价也较低,因此是建筑物最常用的基础类型。 1.浅基础的分类 (1)刚性基础
灌注桩依据其施工方法可归纳为沉管灌注桩和钻(冲、磨、挖) 孔灌注桩两大类。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桩基础由若干根桩和承台两部分组成。桩在平面上可以排列成一 排或几排,所有桩的顶部由承台连成一个整体并传递荷载。在承台上 再修筑墩、台或直接修筑上部结构,桩身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 。
桩基础的作用是将承台以上结构物传来的外力通过承台,由桩传 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承台将各桩连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结构物的 荷载,并将荷载较为均匀地传给各个基桩。桩的作用在于穿过软弱的 、或压缩性土层或水,使桩基支承在坚硬、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 持力层上。各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桩通过桩侧土的摩阻力及桩土的抵抗 力将荷载传递到桩周土层中去。
刚性基础的特点: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它 的主要缺点是自重大,并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扩大基础面积 有一定限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否则会因所受 的荷载压力超过地基强度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基础分类
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一般而言,基础多埋置于地面以下,但诸如码头桩基础、桥梁基础、半地下室箱形基础等均有一部分在地表之上。
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如箱形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在桥梁结构中,对于无冲刷河流,埋置深度是指河底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有冲刷河流是指局部冲刷线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如果地基属于软弱土层(通常指承载力低于100kPa的土层),或者上部有较厚的软弱土层,不适于做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时,也可将浅基础做在人工地基上。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天然地基。
当这类基础及上部结构难以适应较差的地基条件时才考虑采用大型或复杂的基础形式,如连续基础、桩基础或人工处理地基。
一、浅基础类型:按基础刚度分类1、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是由砖、石、素混凝土或灰土等材料做成的基础。
当刚性基础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示意图柱下扩展基础和墙下扩展基础一般做成锥形和台阶形。
对于墙下扩展基础,当地基不均匀时,还要考虑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加强基础纵向抗弯能力,墙下扩展基础可采用有肋的基础形式。
按构造分类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四种:1.单独基础:在建筑中,柱的基础一般都是单独基础。
2.条形基础:墙的基础通常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
3.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板基础。
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
浅基础与深基础的差异
浅析浅基础与深基础的差异天然地基依基础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地基和深地基,一般而言,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如箱形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如桩基、地下连续墙、墩基和沉井等。
当进行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时,除了要保证基础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支撑上部结构的荷载外,同时要考虑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满足上述要求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这时只有根据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比较,才能确定最为合理优化的方案。
一、从概念上划分1、深基础:深基础是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其作用是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而不像浅基础那样,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地基的浅层。
因此,当建筑场地的浅层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用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采用深基础方案了。
深基础有桩基础、墩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和沉箱等几种类型。
2、浅基础:其基础竖向尺寸与其平面尺寸相当,侧面摩擦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浅基础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
二、从其施工特点分类上划分1、浅基础的施工特点:(1)浅基础在一些地基承载力比较高的地区地基不需要加固处理,因此对基底土的施工要求严格,比如:机械挖土要求留置20-30mm土层,人工清槽,防止地基土挠动;冬季施工需要对地基土加强保温防冻措施,雨季尽量避开雨天施等。
(2)基坑挖土要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确保边坡稳定。
(3)在陆地上明挖基础时,先进行基坑定位放样,再进行开挖、支护、基坑排水、地基检验、砌筑及基坑回填等工序。
(4)在水中明挖基础时,首先要修筑围堰,再把围堰内水排干,才可以继续开挖基坑。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是指从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
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1.基础埋深: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浅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5m。
深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5m。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500mm。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型式及荷载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a.工程地质条件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浅埋。
当浅层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深埋,但应与其它方案比较。
b.水文地质条件
尽量将基础埋置在地下水位200mm以上,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得不埋在地下水中时,应将基础置于最低水位200mm以下。
(3)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
基础底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
(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埋深
新建基础应低于相邻原有基础。
如埋深大于原有基础,则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基础间净距是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5)其它
基础底面要底于室外设计地面不少于0.1m。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和联系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和联系[摘要]: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岩土工程从业者比较困惑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总是有人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本文对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受力特点及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岩土工作者辨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深基础;浅基础;区别;联系一、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6z#o{n按照国内外的传统观点,|+~C dA ?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常视其埋置于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同,而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H~i+: X=I ?在某些情况下,深基础和浅基础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应根据上部结构、地基特点来进行分析。
二、常用的浅基础和深基础形式及特点2.1 常见的基础形式常见的浅基础主要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性及箱形基础。
常见的深基础主要有:桩(墩)基础、沉井、沉箱、锚拉基H{qQ 8 j) ?N~ Zcr t_D 础、板桩墙及地下连续墙一类的支挡结构。
2.2 基础特点2.2.1浅基础的特点1)由于浅基础埋置较浅,其受力简单明确、方便施工。
2)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是很高,对地基均匀性要求高。
3)上部结构刚度及荷载均匀性对基础有重大影响,一般不允许基础底面出现受拉区域。
4)浅基础经济实用,是基础设计的首选。
2.2.2 深基础的特点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深基础。
1)以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持力层下部一定范围内不能存在孔洞或软弱层。
2)基础埋置较深,施工难度大。
对施工机械、施工质量的管理要求高。
3)整体性好、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结构布置灵活。
4)造价高,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严重,一般需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
三、浅基础和深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破坏模式3.1 浅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基础上部结构物传来的荷载(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通过基础与地基的接触底面,传入到地基持力层中。
浅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实际就是附加应力在地基持力层中分布扩散的机理。
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建筑物的基础埋置在地面以下的深度。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重量,并传递到地基中。
按类划分,基础埋置深度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类。
浅基础一般是指埋深在地面以下不超过3米的基础,主要包括简单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深基础则是指埋深在地面以下超过3米的基础,主要包括钻孔桩基础、灌注桩基础等。
在选择基础埋置深度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地下水位。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就需要将基础埋置的深度增加,以增强基础的承重能力,防止建筑物因水位过高而导致下沉或倾斜。
其次是地质条件。
如果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较差,比如软土层较厚或地基岩石质量较差,也需要将基础埋置深度增加,以保证建筑物稳定性。
浅基础中最常用的是简单基础。
它是将建筑物的重量均匀分配到较广的地基上,以减小地基压力而设计的一种基础形式。
如果地基物理条件不佳,简单基础可能就无法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扩大基础、筏板基础等加固地基,以增强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深基础中最常用的是钻孔桩基础。
它是将钻孔加固的混凝土桩埋置于地下深处,以传递建筑物的重量而设计的一种基础形式。
钻孔桩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质条件较差的建筑场地,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此外,还有灌注桩基础等深基础形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总结来说,基础埋置深度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
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建筑物类型和设计要求等因素,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地基:承受建筑物各种作用的地层2、基础:建筑物的各种作用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物3、刚性扩大基础:由于地基强度一般较墩台或墙柱圬工的强度低,因而需要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这种刚性基础称为刚性扩大基础4、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数米以内),且施工相对简单的基础,且在浅基础的设计计算中,可忽略基础侧面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5、深基础:若浅层土不良,需将基础置于较深的良好土层上,且在设计计算中不能忽略基础侧向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的基础形式6、基础埋置深度:地面或一般冲刷线到基底的距离7、持力层:直接与基底相接触的土层8、刚性角: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连线间的最大夹角αmax9、地基系数C: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C=mz10、单桩承载力容许值:是指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确定方法:(1)静载试验法(2)经验公式法(3)动测试桩法(4)静力分析法11、正循环:钻具在钻进的同时,泥浆泵将泥浆压进泥浆笼头,通过钻杆中心从钻头喷入钻孔内,泥浆挟带钻渣沿钻孔上升,从护筒顶部排浆孔排出至沉淀池,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仍进入泥浆池循环使用12、反循环:是泥浆从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流入孔内,来冷却钻头并携带沉渣由钻杆内腔返回地面的一种钻进工艺13、软土:是指沿海的滨海相、三角洲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等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土14、复合地基:(P265)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17、沉井基础:用沉井法修筑的基础18、单桩承载力容许值:指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1、基础埋置深度:地面或一般冲刷线到基底的距离2、持力层:直接与基底相接触的土层3、刚性角: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连线间的最大夹角αmax4、地基系数C: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C=mz5、单桩承载力容许值:是指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确定方法:(1)静载试验法(2)经验公式法(3)动测试桩法(4)静力分析法6、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7、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受水浸湿后,不发生湿陷,而需在自重和外荷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8、复合地基: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
深基础和浅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它们分别指的是建筑
物基础的不同深度。
浅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的深度相对较浅,通常不超过地面以下1.5米。
这种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土层稳定、荷载较小的场合,如住宅、商铺等建筑物。
浅基础主要包括简单基础、条形基础、板式基础等。
而深基础则是指建筑物基础的深度相对较深,一般超过地面以下1.5米。
这种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土层不稳定、荷载较大的场合,
如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工程。
深基础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在选择建筑物的基础类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
地质条件比较好,荷载比较小,则可以采用浅基础;如果地质条件比
较差,荷载比较大,则需要采用深基础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深基础和浅基础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建筑师在设
计建筑物基础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