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桐城派的史学成就
桐城派的兴盛与衰落
桐城派的兴盛与衰落桐城派,亦谓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
兴于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国初期,绵延200余年,集作家1200多人,留下传世之作2000余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派。
桐城派的兴起源于唐宋以后古文的没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尧峰文钞》中说:“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于七子,纤佻于三袁,至启、祯而极蔽。
”明初,宋濂重倡韩、柳的载道之文,但作为个人的文学主张,并没有在文坛上形成多大的影响。
明代中叶,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不满于“前后七子”的一味拟古,他们推尊韩欧之文,反对盲目复古、摹拟剽窃的文风,提倡唐宋古文诸家学古创新、平易通达的传统。
继唐宋派而起的明末公安派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的文学主张。
虽然明代,韩、欧古文传统仅仅在影响有限的唐宋派笔下得以短暂的传承,但“前后七子”对韩、欧古文的鄙薄,公安派对载道文学的轻视,最终使韩、欧古文在明代难以立足。
古文精当简明、文道结合的特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
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
方以智的《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司(马迁)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
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作了示范。
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
桐城派理论体系的形成肇始于方苞,经刘大魁而渐具影响,至姚鼐而完善。
方苞为学为文以“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为志向。
又提出“义法”主张,“义”为言之有物,“法”谓言之有序。
胡适论桐城派
胡 适 论 桐 城 派
任 雪 山
( 合肥学院 中文系 ,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
摘
要 :胡适对桐城派没有整体研究 , 多为片语短章的批评 , 1 9 2 3年的《 五 十年来 中国之文学》, 可 以代 表他 对桐城
派最 系统最全面之评价。他认为 , 桐城 派文章虽然 中了“ 文以载道” 的毒 , 但最 大长 处是使文章做得通顺 , 所 以在 当时是 古文学 中“ 最正当最有用 的文体 ” 。即便是桐城派末期 , 也并非抱残守缺 , 而能与时俱进 , 在力所能及的范 围内积极革新 ,
的毒 , 未免不知 分量。但桐城 派的影响 , 使 古文做通
顺 了, 为后 来二三十年 的应 用的预备 , 这一 点功 劳是
不 可 埋 没 的 …( 。 ) 施。
观胡适所论 , 既有一时激烈之语 , 也有事后平和之 言 。激烈语 当属 新 文 化 运 动 期 间 对 桐 城 派 的批
判, 平 和之 言可 见 1 9 2 3年 的《 五十 年来 中 国之 文 学》 , 该 文本 为上海 《 申报 》 创 刊 五 十周 年 而作 , 其 中涉及 胡适对 桐城 派最 系统最 全 面之评 论 。 1 9 3 5
关, 也是 文人 与 革命 家 的差 别 。革 命 的关 键 时 刻
他们甘心做通顺 清淡 的文章 ,不 妄想做假 古董 。学 桐城古文的人 , 大 多数 还 可 以做 到一 个 “ 通” 字;再 进一 步的 ,还可以做 到应 用的文 字。故桐城 派的 中 兴 ,虽然没 有什 么大贡 献 ,却 也 没 有什 么大 害 处。
Dec . 2 0 1 4 VO1 . 3 3 NO. 6
第3 3卷第 6期
网络出版时间: 2 0 1 4~1 2一l 8 1 3 : 5 0 网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 w ww . c n k i . n e t / k c m s / d o i / 1 0 . 1 3 7 5 7 / j . c n k i . c n 3 4—1 0 4 5 / e . 2 0 1 4 . 0 6 . 0 2 3 . h t m l
桐城市历史论文评比
桐城市历史论文评比桐城市是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
桐城市地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便是商贸繁荣的地区,也以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
本文将从桐城市的发展历程、文化遗产以及历史事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比与探讨。
首先, 我们来探讨桐城市的历史沿革。
据考证,桐城市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当时称为桐郡。
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桐城市逐渐成为了安徽省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次,桐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
在该地区,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寺庙、园林等得以保存至今。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桐城派,这是中国画坛上著名的一个画派,产生于明朝后期,至今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桐城市还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桐城学政事件、以及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等。
总的来说,桐城市作为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历史名城,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底蕴。
希望在未来,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为后人所铭记。
另外,桐城市在明清时期是著名的商贸重镇,是淮河流域最为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桐城市成为了当时交通和商贸的重要枢纽,吸引了许多商贾和手工业者在此定居,为当地的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些商贾的交往也使得桐城市成为了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再者,桐城市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桐城学政事件。
在清朝光绪年间,一批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桐城发起了自强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号召人民反对专制统治。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运动,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桐城市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在历史、文化和经济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可以说,桐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其成为了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从曾国藩看桐城派中兴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尊奉程、朱道统,并以承继秦汉以至唐宋八家文统相标榜,作为一种恢宏壮观的文学现象,为中国文学史所仅见。
桐城派从产生到覆亡的变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桐城派创始于清康雍乾年间,方苞、刘大櫆是这一时期代表人物,他们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为桐城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姚鼐和他的弟子门人活动的时期,此时的桐城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声势浩大,煊赫一时。
鸦片战争以后到二十世纪初是桐城派的第三个时期。
作为本时期散文正宗的仍是桐城派,但是随着几位重要的同城作家的离世,桐城派面临着衰落的局面。
这时高举桐城派的大旗,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使桐城派呈现所谓“中兴”局面的是曾国藩。
因此曾国藩有桐城派“中兴的盟主”之称。
但让人有些不可理解的是,作为湘军统帅、洋务运动的力倡者,曾国藩为何会在桐城派行将衰落时“出而振之”,以自己的名位使“桐城派”中兴呢?首先,曾国藩自幼喜好古文。
如此对古文辞的喜爱,自然使他注目于当时影响最大的古文流派——桐城派。
其次,晚清桐城派对程朱义理的坚守及对西学的关注正好与曾国藩的“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不谋而合。
最后,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借桐城派文章来为洋务运动摇旗呐喊,这不仅可以减少来自顽固派的阻力,亦可整合天下知识分子致力于洋务。
因为,桐城派古文以宣扬程朱义理为中心内容,以维护“道统”著称。
凭借桐城派文章来倡导洋务,这不仅能最恰当地宣扬其“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亦能减少来自顽固派的攻击。
当然在古文理论,曾国藩不仅继承了桐城三祖文学主张,还在新的环境及形势下有所开拓与创新。
第一:“经世致用”与“胸襟”、“器识”。
经世致用思潮大抵贯穿了桐城派文论的始终。
曾国藩注意到后便长期接受注重经世致用,探讨有用之学的湖湘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面对当时桐城古文的现状,一方面作为文学家的曾国藩开始意识到桐城古文在继承者那里已显露出“有物之言则少”的“空疏”、“琐屑”之流弊;另一方面作为政治家的敏感使他早就意识到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矛盾纷繁的社会现实,仅凭空洞的教条,烦琐的考证,实难直接地起到救世除弊,振兴中国的作用。
近代桐城派研究浅述
《理论学习)20 7年第4期——61
2.曾国藩与桐城派。 曾氏扭转了桐城派“文弊道丧”、“浅弱不振”的文风,对“桐 在“曾门四弟子”中,薛福成、黎庶昌经常被一同提起,相同 城中兴”贡献颇大,但他对桐城派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修正,在 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湘乡派”。“桐城中兴”不是桐 之处比较多。张永芳认为,他们对桐城散文的内容和形式作了进 一步开放性的变革。他们是洋务派的著名人物,后来又具有维新 变法思想,已经摆脱了桐城义法的桎梏。 城派的没落和衰亡,而是桐城派散文的近代化转型,是“中国散 文衍变史上一次自我蜕变的涅檗,是从古文发展到近、现代散文 的过程中极富有积极因素的一环”,曾氏在散文近代化过程中起 对张裕钊的研究文章很少,不再论及。 3.对林纾的研究。 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主要是在文本方面)。在曾国藩与桐城派 林纾发展了桐城古文。蒋英豪认为,林纾以古文“义法”来融
桐城派由方苞始 出历史舞 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近代桐城派研究浅述
张振羽
二、对近代桐城派其他作家的研究。 1.对“姚门四弟子”的研究。
的关系方面,很多学者 认为曾氏并不真心“以 姚氏为宗,桐城为派”。 张永芳认为,曾氏是利 用桐城古文的巨大影 响来赢得古文宗主的
62
与“被打倒”的关系,而是有着如河底暗流般的联系。近代桐城派 的变化是在古典文学内部进行的某些局部的变革,从文学革命 的立场看,它无疑是保守的;但从文学演变的立场看,它并不是 僵化的。绝大部分学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桐城派的冲突作 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近代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及其地位。 桐城派在近代得以存在并有所发展与它的开放性有关。桐 城派是个开放系统,因时而变,但桐城派的“变”只是量变而非质 变。曾光光从时代思潮角度来看桐城派的变化,晚清桐城派顺应 时代思潮变化来改造桐城理论,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来容纳新思 潮,晚清纷呈迭现的社会思潮中均有桐城派的身影。几乎每一位 桐城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桐城后学对前辈的文沦也 不断补充,近代桐城派还从诗论、小说论中吸收营养来促进古文 发展。 近十余年来,对晚清桐城古文地位的认识逐渐趋向客观。晚 清是“古文的回光返照与最后咽气的时期”,也是“文言文向白话 文过渡的转折时期”,晚清散文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别具面目的焕 然一新的大变革。但综观晚清文坛,白话文对文言文的斗争并未 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没能成为文坛主体。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 晚清桐城派在文坛的统治地位才算结束。桐城派对中国近代社 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对近代社会既有促进也有阻碍作用,桐城 古文“义法”对近代文学发展有积极作用。 近十余年来对近代桐城派的研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摆 脱了过去研究近代桐城派时惯用的政治的、阶级的视角,以文学 的审美眼光来看待它,对它的研究趋向理智与客观,近代桐城派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一些本质问题得到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同 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在一些观点上分歧颇大,没有形成定 论,如对近代桐城派的整体评价及对各个作家的评价,有些认识 不够全面,应实事求是地全面看待近代桐城派对中国社会和文 学的影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二是重复研究多,一些问题被 反复推敲,有老生常谈之感,期待一些有真知灼见、使人耳目一 新的文章出现。 师队伍是教学改革无法想象的。 第二,必须从学校各方面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工作,以营造良 好的德育环境。很多高校教师甚至领导在思想上并不重视德育 课教学T作,认为德育课可有可无的,是政治课或形势课,在师 资引进与进修等方面没有名额,而把工作重点放到专业课的教 学与科研上。导致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和培养进修,课程教学质 量将无法保证,也就谈不上德育课的教学改革。再有,高校只有 努力营造重视德育的文化环境.才能培养m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人才。德育的教学’T:作要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活动以及 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德育功能。试想,一个整体上 强调考研与各种通过率的应斌环境,德育教学怎么受到重视呢? 德育教学改革也只能在其次了。所以,必须改变表面上轰轰烈烈 重视德育教学丁作,实际上仍然搞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 第i。德育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德育课 不同与其它学科,它必须面对学生思想现状和社会现实。比如,在 关于学生的网瘾、放弃学业的传销以及同居等问题。回答这些问 题,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开设讨论同地。这些问题在书本上 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德育教师不拘泥于形式,勇于接受现实的 挑战,站在时代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切实可行教育方 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思想,这样德育的教学才有其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曾国藩对桐城派文学的贡献与成绩
曾国藩对桐城派文学的贡献与成绩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从清朝康熙末年崛起,到同治年间王先谦、林纾等为末代大师,前后200多年,行文风格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桐城派以其“简洁、雅致”的文风,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也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实用性和道德性。
他的散文风格“雄奇瑰丽、气势磅礴”,对桐城派文风进行了积极的延续和发展。
曾国藩的门弟子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等。
他们继承了曾国藩的文学思想,在桐城派中兴和复归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曾国藩及其门弟子在政治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通过政治手段保护了桐城派的文学传统,使其在清朝末年的文坛上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他们在文学理论上也有所创新。
曾国藩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强调文章要具有实用性、道德性。
他的门弟子们也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学理论,如张裕钊的“文以明道”、吴汝纶的“文章救国”等,为桐城派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曾国藩本人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文风格“雄奇瑰丽、气势磅礴”,对桐城派文风进行了积极的延续和发展。
他的门弟子们也在他的影响下,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张裕钊的《史通》、《文心雕龙》等,吴汝纶的《拟小子元稹谏书》、《救亡决论》等,薛福成的《庸庵文编》等。
总之,曾国藩及其门弟子在清末桐城派中兴与复归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取得了很高的成绩。
他们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作品,为桐城派文学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于国学大师张舜徽论桐城派
关于国学大师张舜徽论桐城派桐城派作家不光示人以作文之法,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治经研史,且大都成就斐然,为清代学术的宝库增添了数道亮丽的风采。
已故著名国学大师、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其著作《清人文集别录》中对桐城派作家的文章和学术进行全面和精彩的论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桐城派奠基人钱澄之、戴名世张舜徽先生认为,桐城经学文章之绪,开自钱澄之。
其治经深于《易》《诗》,而说《诗》尤精。
著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
方苞与戴名世继起,有志昌大,而学问识力,皆不逮钱澄之远甚。
方苞勤于治经,于《易》《春秋》,训诂不依傍前人,辄时有独得。
戴名世平居好言史法,每论古人成败得失,往往悲涕不能自已。
1钱澄之张舜徽先生对其文章评价甚高,认为此人少负奇气,有用世志,故发之于文,浩乎沛然,明白宣畅,无难解之句,无晦涩之辞。
其文自辟蹊径,孤怀高识,才气骏发,不可控抑。
非特一扫明季之陋,即清初诸大家,亦鲜有能与抗衡者。
由其学养深醇,气积势盛,在诸中形诸外,不期工而自工。
不以文名,而文章之事,莫之或先。
其大过人者,不在文章在学识。
2 戴名世其成就在史,由于其一生处境至困,其志常郁郁不得申,故所为文,多发愤激昂之辞。
赞其志事之坚,嗜学之笃,认为“信非庸常所能及矣。
”对其记明末桐城兵变事的一卷《孑遗录》评价颇高,认为可考见其长于叙事,且具史裁。
桐城派三祖张舜徽先生在《清人文集别录》中对桐城派三祖学识、功力、文章有其独到见解与评析。
他认为,“桐城自方苞为古文辞,于大名于康熙中。
刘大櫆年少时,以康熙之末游京师,苞为之揄扬于公卿间,至目为今之韩、欧,所以拂拭之者无所不至,由是知名于时。
始大櫆在乡里,与姚范为总角交。
范之侄鼐,固以父执之礼事之,又从学为文。
鼐所为大櫆八十寿序及其传,皆称道之。
至谓大櫆之才,绝出今古。
而所选《古文辞类纂》,自唐宋八家外,惟前及《国策》、《史》、《汉》、骚赋,后及归、方,而以大櫆续之,其推崇可谓至矣。
文学流派与学术变迁论桐城派与清代理学的流变
姚鼐是桐城诗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作品注重哲理思考和意境营造。《九 江赋》是姚鼐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九江的壮丽景色和人文历史,表现了作 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
三、桐城诗派的影响
桐城诗派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清朝后期文学中,桐城诗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 文学流派,对当时及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桐城诗派也为近代文坛 树立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审美标准。在当今的文学研究中,桐城诗派依然备受, 其文学作品和理论思想不断地被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桐城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 品
晚清时期,桐城诗派代表性人物主要包括方苞、刘大櫆、姚鼐等。
方苞是桐城诗派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见长。 《采石矶》是方苞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采石矶的自然风光,赞美了自然的 鬼斧神工和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刘大櫆是桐城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丰富、细腻入 微著称。《游黄山记》是刘大櫆的代表作之一,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优美、清新明快。
综上所述,晚清桐城诗派作为清朝后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注重情感表达 和意境营造,提倡“清真雅正、含蓄委婉”的文学风格,对当时及以后的文学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晚清桐城诗派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朝后 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发展。
感谢观看
而清代理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个人修养、道德完善以 及思辨性和哲学性的追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清代理学在某些方面过于强 调规范和道德的遵守,而对于人性的探究和个人权利的则不够充分。此外,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清代理学的权威性逐渐受到质疑,这也是它所面临的 局限性之一。
参考内容
清代理学研究
近代文学中桐城派的史学意义
近代文学中桐城派的史学意义近代文学中桐城派的史学意义桐城派因其始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同出于安徽桐城而得名;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集中国古典散文、文论之大成,并占有突出地位的文学流派。
他们尊奉程朱理学为道统,以承继秦汉及唐宋八大家的文统相传;方苞倡导的“义法”、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等理论不仅为桐城派古文创作的指导性思想,对其他流派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经道咸,文人学士争相归附,弟子遍及各地,直到五四前后,共延续了二百多年才逐渐衰落。
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作家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故有“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赞誉。
一近代桐城派指清代中后期以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桐城派,其理论与创作是在继承先辈思想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对现代文学的产生深远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意义。
从理论角度考察,近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像梅增亮、曾国藩、姚莹等人,提出了“文章莫大乎因时”的文学发展观,主张文学要反映现实,经世致用;并且,注意文学的“真”和表现作家的艺术个性;最重要的是,在散文艺术和美学风格上打破了桐城三祖的许多清规戒律,主张散文的气势宏伟,骈散皆用和珠圆玉润,在美学风格上提倡雄奇、昂扬的壮美。
如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和林纾的《春觉斋论文》,系统地总结了有关散文创作的艺术经验,大大地丰富了散文艺术的理论宝库。
从创作角度考察,近代桐城派散文中出现许多表现反帝爱国思想的作品,如梅曾亮的《崔与陆立夫书》、《上某公书》、姚莹的《再与方植之书》、《上邓制府请造战船状》等;其次,近代桐城派作家比较注意而向现实,写了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
像反映贫民开山种田间题的《书棚民事》、赞扬刚正不可、不惧权贵的《谢御史》,其中还有一些散文对于旧社会还具有很强的揭露力量,比如梅曾亮的《炙蒋念亭家传》,就是一篇饱含着血泪的记叙文。
第三,近代桐城派作家还写了很多游记,文字优美、意象明丽,状物写景,很见功力,许多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人文桐城|百年正宗姚鼐
人文桐城|百年正宗姚鼐曾国藩在其《欧阳生文集》序、《致吴敏树书》中,曾这样评价姚鼐的文章:“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固当为百年正宗”。
作为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姚鼐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二十一世纪的我辈仍与当年曾公有着共识。
官宦之家从容进退姚鼐(1732-1815),安姬传,号梦谷,因其书斋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
他出生于桐城南门的一个书香人家,也是一个官宦世家。
幼承家教,从小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
其祖先姚旭为明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姚之兰为江州府知府加按察副使衔,皆载入《明史循吏传》;高祖文然,康熙时任刑部尚书;曾祖士,曾任湖北罗田知县,均贤良清廉,辞世皆享名宦祠祀。
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著有《援鹑堂文集-诗集》,学贯经史,与桐城派祖师之一的刘大kui (木魁)情深意笃,使姚鼐得以跟其伯父受经学,跟刘大kui(从木魁)学文。
其祖父孔瑛二十六岁时即去世,父淑终生为一介布衣。
姚鼐出生时,家庭已衰落,但他那从小即矢志“仰承先祖之盛德”的志向,激励着他要为光耀门庭而奋斗。
刘大(kui从木魁)对姚鼐特别器重,称其“时甫冠带,已具垂天翼”,“后来居上待子耳”。
他同当时的许多读书人一样,走的是科举进仕的道路。
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岁考中举人后,经过五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他三十岁第六次应礼部试,才终于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后散馆改任兵部主事,旋补礼部仪制司主事。
后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恩科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荐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
次年夏秋间即辞职,其根本原因。
是由于他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他说:“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否则,不如“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在咎已尔”。
他的这种人生志向,显然跟他“仰承先祖之盛德”血脉相连。
姚鼐嘉庆二十年(1815)85岁逝世,但他却在44岁正值壮年春风得意时,毅然辞官,且婉拒当御史之职。
桐城派资料
桐城文派概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为文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祖”戴、方、刘,从未以“天下文章在桐城”自居,姚鼐更未明确言“派”。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他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
清代诗、词、文俱有其派。
以地域名派者,诗有秀水派,词有常州派,文派则莫盛于桐城派,故当时有“天下高文归一县”、“声名冠天下”之盛誉。
那么,时属僻壤的弹丸之地桐城,为什么会成为桐城派的发祥地,使桐城成“派”呢? 周中明教授的近作专著《桐城派研究》,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桐城派于清初崛起,在全国文坛取得200余年盟主的正宗地位,绝非偶然。
这要从清王朝文化政策的特征和桐城派对它的适应性上。
要从桐城派在古文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的卓然贡献上,来认识其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清王朝系满人以异族入主中原,在统治全国268年中,虽然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但也为祖国创造了空前大统一的政治局面,使清代成为封建文化大融合、大总结、大繁荣、大成熟的时期。
论姚鼐对桐城派创立和发展的贡献
论姚鼐对桐城派创立和发展的贡献论及姚鼐对桐城派的贡献,首先不得不提到他主持创立桐城派,作为一个重要个体,姚鼐结合当时社会氛围,极具创新精神,提出了“求新求变”的理念,在与西河和黄梅派等派别的结合上,结合当时教育理论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审美理论把握和运用的智慧,使桐城派达到了最高境界。
此外,姚鼐贡献桐城派的还有编撰教科书的努力,他以前所坚持的求新求变的理念,在教科书编写中也体现出来,他注重合理推行教学实践,从理论上对诗词的解释,采取两种以上观点的比较,可以把对审美的理解融入诗词中,使教书更具有活力。
最后,姚鼐还在传播和推广桐城派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古文论坛上积极参与,布道讲演,不断传播桐城派的思想,营造了桐城派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桐城派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多的影响和传播。
综上所述,姚鼐对桐城派的贡献十分巨大,他不仅带来了桐城派的创立,还通过创新理论,编撰教科书和传播桐城派的思想实现了桐城派的发展,为桐城派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文艺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姚鼐还在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文学应该受到学科的规范和改革,而不仅仅是灵感和诗词辞藻上的理论探讨,在这之前,大多数文学只是凭灵感去描写,而缺乏可正确理解的文学标准,姚鼐提出文学应该以审美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践的方法,审核和改革诗词,从而达到规范古文的目的,这在当时是一把火,奠定了整个桐城派古文学的发展方向。
总之,姚鼐对桐城派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创新理念和传播思想,为桐城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时的中国文学应用审美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使得桐城派古文学得以传承下去,至今被誉为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抹耀眼的彩色。
另外,姚鼐还在抒情诗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通过审美理论,使古文抒情诗更具有审美艺术,而不是只是绘声绘色的描写。
在抒情诗的创作中,姚鼐重视情感表达的客观性,不仅注重抒情诗叙事上的层次,还注重抒情诗的层次性表达,他用色彩炼丹,以抒情抚入情怀,从而使抒情诗更富有表现力,使其更具有艺术意义,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学发展。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论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桐城派的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与超越,是桐城派文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
桐城派是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代表作家有陶渊明、谢枋得、项安世等。
他们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散文传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继承作用。
在对古代散文理论的整合和超越方面,桐城派前期作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整合。
在对古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中,桐城派前期作家充分吸收和整合了前人的成果,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论体系。
陶渊明在其《归园田居》中提出了“诚斋体”、“武陵体”和“东篱体”等散文体裁,谢枋得在其《桐城文集》中系统阐述了古代散文的创作技巧和审美特征,项安世在其《诠注·庄子》中对古代散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学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作家在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留了古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同时也对古代散文进行了深入的沉淀和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桐城派前期作家在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超越的过程中,注重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现。
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超越的关键之一,就是将古代散文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表现。
陶渊明在其《归园田居》中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描绘,谢枋得在其《桐城文集》中以清新淡雅的笔调,表现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思,项安世在其《诠注·庄子》中对古代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提出了以自然为师的理念,对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反思。
这些作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现,使古代散文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展现,显示了桐城派前期作家对古代散文理论进行超越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派别,以其独特的散文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
下面将从桐城派的起源、代表作品、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桐城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初的安徽省桐城县。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冯至、杨绛、杨度等。
他们以其卓越的散文才华和独特的思想风格,对中国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作品以真实、细腻的写实风格著称,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
他们注重描写细节,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
他们写作的主题常常涉及家庭、乡土、生活琐事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桐城派的代表作品有冯至的《双儿记》、杨绛的《我们仨》等。
冯至的《双儿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点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杨绛的《我们仨》则以幽默风趣的笔调,讲述了她与丈夫钱钟书和女儿的生活故事,深情而温暖。
桐城派的散文风格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
他们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文字,勾勒出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对人性的思索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的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而不浮华,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提倡真实和人性的表达。
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观点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散文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细腻而著称,通过对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他们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不容忽视,它们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代文学流派——桐城派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代文学流派——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文学流派,清朝200余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文人都出身于桐城派。
当时有一种说法,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
桐城派的创始人是方苞,派中主要文人有刘大櫆和姚鼐,他们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桐城派的命定来自于方苞等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古人喜欢用地名命名派别名称,这样的命名方法通俗易懂。
桐城派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古人习惯把散文称为文章。
唐宋八家之后,散文创作就乏善可陈了。
而后出现的台阁体文章更把散文创作逼进了死胡同。
到了明朝末期,甚至有人大声疾呼“秦汉以后无文章”。
在这样情况下,文坛出现了“秦汉派”和“唐宋派”。
秦汉派倡导尊古,在形式上模仿秦汉时期的文章,代表人物有李梦阳。
唐宋派尊崇唐宋八家,追求朴素真挚的文风,代表人物是归有光。
归有光去世之后,文坛领袖王世贞对他赞誉极高,说他是继韩愈、欧阳修之后的文坛宗师,由此归有光的唐宋派文风席卷整个文坛。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四海平定,皇帝一方面要震慑四方巩固政权,另一方面要收服人心让民心所向。
恩威并施的手段,正好说明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从康熙年间开始,为了表明皇权统治不容诋毁,有了文字狱,专门打压杀戮有不满情绪的文人。
桐城派的始祖方苞也曾深陷文字狱,他运气比较好,侥幸脱身得以活命。
方苞出身于书香门第,他青年时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有一位叫戴名世的文人写了一本书叫《南山集》,书中纪年出现了问题,清兵已经入关定都北京、立朝称帝,戴名世还沿用明代编年。
方苞给《南山集》写过序,因此受到了牵连。
方苞运气很好,当时平定三藩的大功臣李光地给他求情。
康熙看了方苞的文章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召入朝中为他所用。
方苞历经生死,从阶下囚变成了康熙宠臣,彻底地臣服于帝王麾下。
桐城派倡导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物是指文章要内容扎实,有序是指文章要讲究表现形式。
后人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概括为“有物有序”,这样的作文方法一直影响到现代。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它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本文将从桐城派的散文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中国散文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桐城派的散文以自然写景为主要特点。
桐城派的作家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气氛。
他们通过对山水、田园、宫观等场景的描写,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田园之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同时,桐城派的散文也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享受。
桐城派的散文注重情感的表达与思想的抒发。
他们通过对个人情感和思考的描写,展现出自己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桐城派的作家常常以真挚的内心感受为基础,用细腻的语言和优美的句子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们对人类的关切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使得桐城派的散文充满了温情和哲理,更加贴近读者的内心世界。
桐城派的散文代表作品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桐城的夏天》。
这是桐城派作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桐城的夏天》以夏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品以优美的句子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桐城派散文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桐城派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桐城派的散文开创了一种以自然景色和人情味为主题的写作风格,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其次,桐城派的散文注重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思考,为中国散文探索更深层次的主题提供了思路和范例。
再次,桐城派的散文在语言表达和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尝试,使得中国散文更加丰富多样,开辟了新的写作领域。
最后,桐城派的散文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的描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对读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自然写景和情感抒发的特点,使得桐城派的散文充满了温情和哲理,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派别,其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深远。
桐城派的散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吸引了广大读者,并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上。
桐城派的散文追求简约而自然,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
其句式多样,既有长句展开情节,又有短句点明主题。
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使桐城派的散文不仅具有美感,更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还体现在其独特的主题上。
桐城派的散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文人雅致,而是关注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疾苦。
他们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以人民的命运为话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例如,郭沫若的《祝福》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描写,表达了对人民的深深祝福,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体作家的创作上,更在整个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以其鲜明的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的新局面。
他们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界,也影响了后来的作家,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源头之一。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也使得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深远。
他们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使其作品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不仅在创作形式上创新,也在文学思想上有所突破,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关注起到了重要作用。
浅论桐城文学创始及兴盛历程
浅论桐城文学创始及兴盛历程桐城派文学,是一种地缘文化现象,是指以安徽桐城为中心形成的文学资源的统称。
对清代的文坛,尤其是散文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虽以桐城地域命名,但影响波及全国。
不仅是徽文化,而且中国文学中的一块瑰宝。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水岭,可以划分为古代桐城文学和现当代桐城文学两部分。
现当代桐城文学以桐城赋派为代表,是辞赋在国学领域的复兴,也是国学在辞赋领域里的兴起。
但却似乎只是给中华文化增加了一些调味品,而并不能对文学潮流带来变革性和建设性的意义。
而古代桐城文学特别是以桐城散文派为代表,顺应当时文学历史发展潮流,发展了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为当时的文学实践所服务。
承担了文学历史发展中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在此篇文中,将重点阐述明清时期桐城散文派文学的创始及兴盛的历史发展进程,而此下的桐城派文学亦指古代桐城文学。
在桐城派文学中,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三人并称“桐城三祖”。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
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由此发出,他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选自《清史稿》)。
其中,“义”则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法”则是体现中心思想的方式。
他认为义与法就象经与纬一般,应相辅相成,溶然一体。
即内容形式相统一。
这个主张具有实际性,对当时古文写作方法总结出了一种可依据的理论,符合文学规律,经得起时间和历史和考验。
现在做文章,亦要科学应运用此文学理论,来指导文学实践活动。
方苞还主张古文语言应当雅致而简洁,即在法之上,提出的一种更高要求。
对当代文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现代应考文章是有字数要求的。
而就随之出现了一种“无病呻吟”的现象,只为凑字,写得无关乎文意的文字占大篇幅,文章显得空洞、累赘,而无实际意义。
“雅洁”也应是小诗的一种境界。
方苞“义法”论的创立,为桐城文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
安徽史学 2019年第 3期
于文名鼎盛,学界缺乏对其史学成就的系统总结。① 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作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校勘和评点了大量史学典籍
桐城派崇尚孔子、司马迁、班固和韩愈之文,因而对《春秋》《左传》和《史记》多有校勘和评点,笔 墨所及包括《尚书》《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新唐书》 《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等。
关键词:桐城派;史学成就;史学经世;因势而变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9)03-0115-09
就清前期史学而言,由黄宗羲开山的浙东史学,可谓名家辈出,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史学大 家,灿若群星。梁启超认为:“浙东学风,从梨洲、季野、谢山起以至于章实斋,厘然自成一系统,而其 贡献最大者实在史学。”①浙东学派的史学理论与实践成果,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万斯同撰写的 《明史》底稿,时人无能望其项背。其实,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是互有影响的。万斯同曾将《明 史》纂修大业托付于方苞,与方苞是惺惺相惜的忘年交。② 戴名世与万斯同一样,反对官修史书,其终 生宏愿即在于能够独撰一部传之千秋万代的《明史》,他“常与季野及刘继庄、蔡瞻岷约偕隐旧京共泐 一史。”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很多史学思想与戴名世在其《史论》中的观点高度契合。④ 鸦片战争 以降,姚莹的《识小录》《东槎纪略》和《康?纪行》等著作将传统史学的研究视域拓展到边疆和异域, 曾国藩更是将史学经世与洋务中兴结合起来,吴汝纶和严复对进化论思想的传播,成为近代中国民族 觉醒的号角,其进化史观对中国新史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思想影响。民国初年,桐城派殿军马其 昶、姚永朴和姚永概均受聘清史馆,参与《清史稿》的撰修,姚永朴的《史学研究法》不仅是对传统史学 的总结,也是对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所做出的回应。晚清民国时期,桐城派名家在史学领域的努 力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又是浙东学派所不可企及的。可以说,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是各有建树 的。近代以来,学界对浙东学派的史学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而桐城派由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文直”“事核”的实录风格备受桐城派的推崇。桐城派学 者对《史记》的研究正可谓不遗余力。方苞对《史记》补充训诂、释正旧注、分析史料、辨正文字、分析 叙事,著有《史记注补正》和《史记评点》等,被誉为清代学者中致力于《史记》研究而用功最深者。⑦ 姚鼐授业弟子梅曾亮尝“取《史记》,点定二三次;继以《汉书》及先秦子书,渐及诸史”。⑧ 曾国藩认为 《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等,“自诸经外,此数书尤为不刊之典”。⑨ 他明确表 示:“自汉以来,为文者,莫善于司马迁。迁之文,其积句也皆奇,而义必相辅,气不孤伸,彼有偶焉者 存焉。其他善者,班固则毗于用偶,韩愈毗于用奇。”瑏瑠而“文气迈远,独子长有此。” 瑏 瑡但他对司马迁所 载史实多有质疑,认为史不足据。《史记》是吴汝纶据以研究《尚书》的主要著作,他撰写了《太史公所 录左氏义》三卷、《点勘史记读本》一百三十卷,对司马迁的史文倍加推崇,但对《史记》所载史实之误,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中的编年史著,“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②,是我国古代文 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左传》的研究,桐城派名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方以智曾对《左传》作 者及相关史实予以考证,他指出:“盖战国时,扬才立说之士,或更有左丘氏,而出于汉儒之手,又托之 丘明。观歆移书让博士争立,岂不欲多方求胜乎?‘左丘失之诬’,一语定论。太史公曰:‘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然《史记》多采《国策》,而少《左传》语,岂直未见耶?必出本有汉人增加,明矣。”③方以 智认为《史记》少引 《左 传》,证 明 《左 传 》夹 杂 了 不 少 汉 儒 伪 托 左 氏 的 文 字。 方 苞 著 《左 氏 评 点 》,对 《左传》中的相关史事详加考证,譬如,他认为“僖五年:‘泰伯不从,是以不嗣。’先儒或以泰伯不从,证 太王有剪商之志,非也。”“僖十五年:‘晋侯使?乞告瑕吕饴甥。’注:‘瑕吕,姓。’非也。瑕,河上邑, 盖饴甥采地,而吕则其姓,故下称吕甥。既举瑕,复举阴者,并食二邑,犹季子称延州来也。”④足见方 苞研究之深入。姚鼐考证认为:“左氏之书,非出于一人所成,自左氏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吴起, 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虞卿传荀卿,盖后人屡有附益”,正是因为后人屡有附言, 导致《左传》之言不能尽信,“余考其书,于魏氏事,造饰尤甚,窃以为吴起为之者盖尤多。”⑤所以,姚 鼐断言:“太史公曰:‘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吾谓不然。今 《左氏传》非尽丘明所录,吾固论之 矣。”⑥此外,方苞的《左传 义 法 举 要 》还 对 其 文 学 笔 法 予 以 阐 发,刘 大 鏪、曾 国 藩 和 吴 汝 纶 等 均 著 有 《评点左传》。
摘 要: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互有影响,各有建树。桐城派的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校勘和评点 了大量史学典籍,参与《明史》《清史稿》和方志的编撰,拓展传统史学的研究视域,宣传进化史观,形成了 较为系统的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桐城派史学成就的取得,与其义理、考据、词章兼修,史学经世思想和 因势而变的历史观不无关系。
史记是吴汝纶据以研究尚书的主要著作他撰写了太史公所录左氏义三卷点勘史记读本一百三十卷对司马迁的史文倍加推崇但对史记所载史实之误611安徽史学2019年第3期?10?1本文所言桐城派名家是指对该学派的萌生传承拓展和演化产生比较重要影响的且被学界所公认的桐城派作家
论桐城派的史学成就
董根明
(安庆师范大学 人文与ຫໍສະໝຸດ 会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