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封堵长江口北支与南水北调的相互影响
南水北调知识点
南水北调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程,旨在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南水北调的相关知识点。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 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 7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方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1、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供应,缓解了城市和工业用水紧张的局面,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改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和交流,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
4、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南水北调为北方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难点1、工程规模巨大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线路长、调水量大、工程复杂,需要建设大量的泵站、渠道、水库等水利设施,施工难度极高。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南水北调工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通过调配南方丰富的水资源,为北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用水量。
这一工程对于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障了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2. 促进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南水北调工程还能够有效减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二、西气东输工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能源供应稳定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长距离、技术难度最高、投资最多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通过将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保障了当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2. 推动经济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当地工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降低环境污染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相比于燃煤等传统能源,其排放的污染物要少得多。
因此,通过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三、西电东送工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电力供应稳定西电东送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投资最多的跨省电网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通过将西部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保障了当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2. 推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东部地区电力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当地工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降低环境污染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通过调水将长江以南地区的水资源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
这项工程对调出区(即长江以南地区)有以下几个影响:
1.水资源供应改善:南水北调项目解决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调水
后,这些地区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2.农业发展促进: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更多的水
资源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计。
3.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项目也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调水后,长江以南地区的
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长期过度开采的现象,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生物资源。
4.经济发展推动: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充足的水资
源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南水北调的影响
南水北调的影响一、正面影响1.社会意义(1)解决北方缺水;(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意义(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3.生态意义(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二、负面影响1、南水北调的工程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论,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发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生态危机。
目前在建的“三线”同时引水方案,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仍可能超出了中国“专家”们的想象。
2、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蓄洪、发电作用出现了较大争议。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同时作用,可能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包括生态和航运),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3、因为2010年初的中国西南大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
南水北调工程分析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分析论文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该工程于2002年开工,历时13年建设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调水工程之一、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建设背景、主要功能和效益,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背景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不应求,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这不仅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引水调水的方式,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由东、中、西三条主要通道组成,总输水量达到480亿立方米。
通过该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水源供应,并且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水资源调配需要管理和监管体系的支持。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涉及到的水资源调配和管理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系,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水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是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长江水资源的调入需要确保水源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也需要加强污染治理,避免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影响。
最后,南水北调工程的长期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该工程涉及到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和设备,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工程。
该工程通过引水调水的方式,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解决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问题,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该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管,保护水源安全和质量,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对解决南北水资源不均衡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数个省市的水资源调度。
南水北调工程将南部的江、河水引到北部缺水的地区,旨在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高北方地区用水质量和用水量,解决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于中国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解决了北方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北方黄淮海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污染等原因,该地区的可用水资源不足。
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有效的保障了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提高了北方地区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引黄入冀工程和引江济邯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们大力推广了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节水型设备,积极宣传用水节约的理念,减少了人们的浪费行为,同时运用现代测控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了用水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效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北方地区用水效率。
三、推动了中国水资源整体调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使我国水资源整体调度管理得以实现现代化,不仅解决了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也为我国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在把水从南部引入北部的同时,也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所得到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从而实现了我国水资源整体调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降低了环境水平污染的危害。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水资源调度的工程,更是人们深入理解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南水北调工程推广了我国的水资源环保意识,对于防止水源地的污染和不良环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在引水过程中,采用了全封闭、控制排放、水污染物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等环保措施,有效的保护了北方水资源和环境的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1.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调水的方式,将长江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满足北方地区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解决了北方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缺水问题,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2.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平衡区域的发展差异: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通过调水的方式将南方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可以缓解南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生态环境的改善: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北方地区得到了水资源的补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环境,提高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特别是北方干旱的地区,由于缺水问题的解决,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善土地的肥沃程度,促进植被的生长。
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得南方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南方地区水资源的浪费。
南方地区的水源往往需要通过排放到大海中来实现排水,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将这些水资源转移到北方地区,使得南方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利用。
3.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满足北方地区人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缺水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避免因为水资源短缺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南水北调工程对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浅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水电三班易斯2012301580307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旨在实现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此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三峡工程,工程已全面展开,目前的工程情况看来,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完成,西线工程也蓄势待发。
正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如此重大战略性工程,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的角度,它的利与弊是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备受关注,值得深思的。
而就我个人看来,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工程。
从供水效益来看: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
东线沿京杭大运河调水148亿方, 最远到天津, 支线到胶东。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120 一130亿方, 最远到北京、天津。
西线从通天河、雅龙江、大渡河调水170 亿方到黄河上游。
合计调水438一448亿方。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总调水量比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还要多。
南水北调工程, 优化了全国水资源配置, 对于受水区来说,近期实施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增加供水量160亿方,其中黄淮海平原增加供水近154亿方,其中向黄河以北的海河平原增加供水近84亿方, 为缺水城市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条件, 基本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支持北方海河流域、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北方生态环境。
实施东线第一、二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后, 主要向沿线城市工业及居民生活供水,据有关资料计算结果表明, 受水区城市工业及生活多年平均供水效益为605亿元/年。
调水工程的实施和运营将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进行,加上水价方面的改革与限制,环保除污节水的社会效益也是指日可待。
从国民经济效益来看,中线第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 增加防洪库容33亿方, 与非工程措施和中下游防洪工程相配合, 使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 年一遇, 大大减轻了洪灾损失。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指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向北方调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水资源调运、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由于北方地区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而发起的一项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人口众多却缺乏足够的水资源。
相反,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因此南水北调成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水资源调运南水北调主要通过三条输水通道来调运水资源,分别是东、中、西三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起,经过河南、山东,最终抵达北京;中线起自湖北丹江口,经过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北京;西线则是从四川广元开始,经过陕西,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这三条输水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三、影响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作用是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难题。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困境,南水北调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北方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助力北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不仅仅是解决北方的单一问题,更是推动地区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水北调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同和合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关乎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资源调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地理格局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的地理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输水通道的修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条件和可持续。
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运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也推动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的影响
南水北调的影响一、正面影响1.社会意义(1)解决北方缺水;(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意义(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3.生态意义(1)改善xx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二、负面影响1、南水北调的工程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论,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发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生态危机。
目前在建的“三线”同时引水方案,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仍可能超出了中国“专家”们的想象。
2、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蓄洪、发电作用出现了较大争议。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同时作用,可能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包括生态和航运),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3、因为2010年初的中国西南大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第一篇: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社会影响利: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南方洪水频发。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3.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基于工程建设需要,如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带动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
带动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弊:1.水电的经济投入南水北调仅西线工程静态投资就高达3040亿元(2000年价),总工程静态投资约5000亿。
2.工程沿线大量移民工作3.对少数民族居住区文化、宗教信仰的冲击。
西线一期工程涉及藏族群众聚居区,这些地区藏族同胞由于历史原因,迄今基本都信仰藏传佛教。
工程的实施对藏传佛教教义宣传内容产生冲击与影响,并进而引起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反应。
经济影响利:1.有效解决严重缺水的局面缺水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加剧了地区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南水北调可解决上述矛盾。
2.促进潜在生产力。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
3.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
弊:经济投入巨大生态影响利:1.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2.改善北方部分地区饮水质量弊:1.工程涉及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减少森林植被面积,植被涵养水能力减弱,干旱、沙漠、荒漠化的面积扩大 2.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造成影响使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减少,汉江中下游水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与鱼类资源带来不利影响第二篇: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社会影响利: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南水北调工程有何重大意义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危机,实现南北经济齐飞,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
第四,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伟大壮举。
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对华北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善,并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
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着。
有利影响主要在供水区,不利影响主要在水源区。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9513亿m3,调出水量占4~5%,从长江总体来讲,调水的影响很小。
但从局部来看,调水对调出点区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
东线调水的影响1、东线工程规划调水总规模为800~1000m3/s,年调水量150亿m3左右,分别占长江年均流量和径流量的%和%,比重都很小,对引水口以下长江的水位、河道冲淤变化和长江口的拦门沙,不会有大的影响,遇长江枯水,可通过调度管理予以减免。
南水北调的知识点总结
南水北调的知识点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指将长江水资源通过中线工程输送至黄淮海地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大型跨流域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建设历程、工程特点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背景中国素有“水资源短缺大国”之称,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旱情频发,缺水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长江流域则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南水北调工程的提出,正是为了调剂中国南北地区的水资源不均衡,解决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通过输水系统,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方地区,为当地居民和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建设历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历程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备和规划,其中包括南水北调的初期谋划、中期规划和后期实施等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起,中国政府便对其进行了多次论证和研究,直到1992年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正式立项。
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南水北调工程分别进行了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期的建设,历经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实现了长江水资源向北输送的目标。
三、工程特点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止期最长的一项水利工程,其规模之大和技术之复杂堪称世界级。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跨流域输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典型的跨流域输水工程,涉及长江、黄河、淮河等多个流域之间的水资源调剂,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巨大挑战。
2. 多期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期建设,每期工程都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尤以中线工程最为复杂和艰巨。
3. 生态保护。
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输水河段的生态环境,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 水资源综合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一项输水工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使得输送过来的长江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效益。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在平衡我国的水资源失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总体来看,南方水量相对较丰沛,而北方比较干旱。
为了缓解中国北方缺水的严重局面,南水北调工程由问题的提出、规划向实施阶段发展,是国家在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调配的重大决策和战略性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调水改变了流域间水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受水区、输水干渠沿线和水源区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1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南水北调工程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调水区和输水区。
南水北调工程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两个:(1)水质问题,即“南水北调”还是“污水北调”的问题;(2)对长江河口的影响。
1.1 南水北调的水质问题水污染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课题。
水污染问题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发挥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东线工程的调水区位于工业污染严重的长江三角洲,输水区经过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受水区到达污染严重的海河流域;现有河道的水质自南向北呈恶化趋势,如洪泽湖以南为II——III类水,洪泽湖至骆马湖区间为III类水,骆马湖至东平湖大部分为IV——V类水,黄河以北为V 类水。
此外,中线输水区与受水区的引水河道也约有半数超V类。
主要受水区几乎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污水灌溉进一步引起土壤、农作物和地下水的污染。
如海河流域一、二、三级支流的近10 000 km河长中,已有约4 000 km河道常年干涸;北京市市区排放废污水6.3108t/a,经北运河、北京排污河、永定新河入海,其中38%的水量用于农业灌溉。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必要性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为了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失调现象。
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南方地区水资源过剩、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对水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和中线两条主干线。
东线工程发源于江苏省淮河干流上的沪淮水库,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淮河,再通过淮河进入黄河流域,满足黄河下游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东线工程的总长约1450公里,经过多个大型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线工程起源于三峡水库,经过中部地区,最终进入黄河流域,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农田输水。
中线工程全长约1278公里,与东线工程相互衔接,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整系统。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黄河流域,满足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引水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包括隧道、渠道、水库等各种形式,以及其它辅助设施和控制措施。
这些技术手段使得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
同时,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成就和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保障了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也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故事
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故事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连接长江和黄河,将丰富的水资源从南方输送到北方干旱地区,解决了北方地区的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
然而,在这个庞大的工程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敬畏的故事。
第一章:困境与背景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是北方地区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等重要河流的水量逐年减少,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供应严重不足,引发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
第二章:南水北调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十分复杂且需要巨大的投入。
首先,工程需要途经山脉、河流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探和环境影响评估。
其次,工程的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征用和迁移,涉及到数以万计的居民。
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妥善处理土地征用和居民迁移的问题,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
第三章: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工程需要打通堤坝和挖掘河道,这会导致大量的土地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方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过程中,会造成水质变差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工程建设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水质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如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第四章: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于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的引水提高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
农田灌溉水源的保障使得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增加。
同时,工业生产也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因为充足的水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第五章: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受到了冲击,居民们面临着迁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然而,工程建设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受影响的居民,如提供就业机会和重建社区,努力减轻其负面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利弊分析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分析徐爽陈思塔娜袁智敏打开中国地理版图,就会发现西高东低三大梯级的地貌格局和南多北少的水文分布。
随着文明的进步,利用这一地势特征改变原有的水文自然分布并借以改善人们现有的生存条件,今天看来已不再是诗人的遐想,更不是痴人说梦——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气吞山河、足以问鼎世界的宏伟蓝图:南水北调。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情况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旨在将南方富余的水输送至北方以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浩大工程。
首先让我们全面了解一下工程建设的背景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水利专家黎安田教授说,随着水危机不断加剧,黄河以北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陷入了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困境。
昔日“滔滔河水入海流”的景观,在海河已不复存在;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其宽广清澈的大面积水域,如今已被疯长的芦苇所取代。
黄河郑州段,河床十分宽阔,水流却甚为细小。
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导致一些地区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和地面的沉降、裂缝。
天津近年来的地面沉降速度居全球第一;河北平原地区发生的地表裂缝已超过200条。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
20年后,中国政府投资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上游,兴建了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开发打下了基础。
按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中线方案规划采取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的方法,通过在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新建专用渠道,让洁净汉江水“自流”到华北各地;东线方案则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面抽引长江水,主要解决苏北与山东缺水问题,并可为河北、天津提供农业与生态环境用水;西线方案将引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水入黄河,着重解决黄河上中游西北6省区的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利弊分析
大量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资源投入,而工程费效 评价却得出否定结果,必定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 生不利影响。
社会影响
二、工程沿线大量移民工作
移民问题是南水北调这一大型系统工程成功 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住房问题只是其中的一 个方面,就目前的统计表明移民对现在住房不满 意比例略高于满意比例。尽管库区移民住房问题 没有预计的严重,但是住房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制 约移民的生活生产。
?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 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 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西线工程
社会影响
一、解决北方缺水 ,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 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
?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金融和外交中心; ? 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基地与重要的外贸港口; ? 河北、河南则处于承东启西的华北经济圈; ? 山东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大省; 西北地区和华北西部地
南水北调通过补充水资源缺口,使得缺水地 区预留出合理规划使用水资源的空间,从根本上 缓解缺水引发的恶性循环。
生态影响
二、改善北方部分地区饮水质量
北方部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地下水 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例如我国华北 平原和关中盆地地下水含氟大量超标,我国北方 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含碱过多,这些对当地饮 水造成强烈影响,长期饮用危害人体健康。
经济影响的弊端
由投入产出看南水北调
(以西线一期工程为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 中有如下安排:从雅砻江及大渡河支流建引水枢 纽5座,输水路线 260km(其中隧洞 244km),年输 水40亿m3,估计静态工程投资 469亿元(2000年1 季度价)年经济效益 248亿元,扣除长江中上游发 电损失8亿元,经效益 240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有何重大意义?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危机,实现南北经济齐飞,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
第四,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伟大壮举。
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对华北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善,并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有利影响主要在供水区,不利影响主要在水源区。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9513亿m3,调出水量占4~5%,从长江总体来讲,调水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来看,调水对调出点区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
东线调水的影响1、东线工程规划调水总规模为800~1000m3/s,年调水量150亿m3左右,分别占长江年均流量和径流量的3。
0%和1.5%,比重都很小,对引水口以下长江的水位、河道冲淤变化和长江口的拦门沙,不会有大的影响,遇长江枯水,可通过调度管理予以减免。
南水北调对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南水北调对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1063水力发电学报2021年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9616亿m,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4血水资源利用率为20 8肌从多年平均降水深来看,长江流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平均降水深的1 28倍,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4倍;从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量来看,长江流域为全国平均值的108%和238%;从径流系数来看,长江流域达到0 5,峰枯流量比也比较小,说明地表水量比较丰富、河系比较发达、土壤饱和度和空气湿度都较高,水分蒸发较小。
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湖泊总面积约*****krn接近全国湖泊总而积的1 5,湖泊蓄水量约1000亿m,约占全国湖泊蓄水量的一半。
所以仅从天然水资源量来看,长江流域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只是由于人口多,人均水资源量只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4o从污径比来看,长江仅为黄河的52%、海河的22%,长江流域水质在总体上也是比较好的。
但这并不是因为排放的废污水量少,而主要是因为长江流域径流量大。
从水质状态来看,长江干流临近城市的若干江段、一些支流和湖泊污染己很严重。
2021年长江流域总人口约为4 2亿,总用水量1727 8亿g耗水量825 2亿g耗水率47 8%,回水量902 6亿m,入海水量9599 9亿3m废污水排放量243亿匸污径比0 026(没有考虑农业的而源污染);如果考虑14%的污水处理率,污径比为0 022o统计当年长江流域人均综合用水量410m,万元GDP用水量550m,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89m,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109m。
研究表明,当区域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下式时,就可以保证流域经济和环境状况在理想的水资源状态下健康的可持续发展:k!;二85%; !20%中:k为节水系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污废水处理率,为污径比;!为水资源利用率。
上式给出的是一种充分条件:节水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保证用水量不增加;污径比小于10%,基木可保证污染不大于河流的自净能力;水资源利用率小于20%,不仅可以保证全流域生态和环境用水,也可保证必要的入海流量使河口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