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杜威对美国的传统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深入批判。

他提出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是现实性、实验性、目的和手段相互转换;其特征是: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活动和需要、教育目的必须能转换为方法、教育者必须警惕抽象的终极的目的。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他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

虽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受到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批评与质疑,但在今天,这种教育理论依然有很多积极因素值得人们去探索、去挖掘。

关键词:杜威;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观
一、杜威教育目的观的主要内容
杜威把教育目的区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他虽然宣称教育本身无目的,教育过程在它以外并无目的,但他并不是"教育无目的论"者,他的教育目的是为民主主义社会服务。

杜威教育目的观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三点:应重视教育目的的现实性和生活性,应重视教育目的的内在性和主体性,应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性和活动性。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集中表述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

他指出:“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当社会关系不平等均衡时,一定会出现后一种情况。

”这是杜威在论述教育目的时的一个基本立场,也是我们理解杜威教育目的的关键。

他认为存在两种教育目的,一种是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一种是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

他反对外部的目的,赞同内部的目的。

“杜威率先作出‘内在的教育目的’与‘外在的教育目的’的区分,对20世纪关于教育目的的研究和实际操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教育无目的”是对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并非根本上放弃或取消教育目的。

杜威以“反弹琵琶”的方式求索教育目的:民主主义是其理想社会;教育是民主主义首要而审慎的工具。

就杜威本意而言,“儿童中心”仅就教育过程与方法(手段)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手段上的“儿童中心”是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目的上的“社会中心”的。

杜威认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只不过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目的有层次和水平的差别。

而活动的“良好目的”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这种目的必须是在现有的实际情况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第二,这种目的必须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第三,这种目的与实现它的工具和手段是一体的,共同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且是相互转换、不可分离的。

在上述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杜威接着阐释了他的教育目的观。

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假设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由社会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而不是学生自觉的行为,那么这种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成长、生长是毫无意义的。

相反,如果在教育活动中完全放任学生的自觉行为,“允许学生人性的或者不连贯的活动,对教育目的也是致命伤”。

接下来,杜威多次强调不存在宏观的、抽象意义上的教育目的,人们所谓的“教育目的”是社会通过教师和家长强加给教育过程和其中的学生的。

他还引用一位近代作家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引导这个男孩读斯各特写的小说,不读旧的斯留斯写的故事;教这个女孩缝纫;使约翰根除横行霸道的习惯;准备这一班学生学医——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实际所有的无数目的的几个例子。


杜威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目的的弊端,认为“一个真正的目的和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没有一点不是相反的。

从外面强加给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在教育上,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

”总之,传统教育目的不与现在的活动发生关系,强调外在的需要,强调教育为将来做准备,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经验、需要和兴趣。

虽然他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而实际上始终没有否认有教育目的的存在。

并且
无论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根基,还是从其构建“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理想来看,杜威借助教
育改良社会的愿望都十分强烈。

而杜威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出“教育的社会目的”这个概念,是
因为他认为“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变成机械的、奴隶的工作”。

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所否定的是
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而他所提倡的教育目的实际上是指每一次具体教育活动的目的。

二、杜威教育目的观的现实意义
(一)应重视教育目的的现实性和生活性
杜威认为教育目的是现实社会需要的产物,“目的的叙述乃是一个在一定时间所强调的重
点不同的问题,我们并不去强调不需要强调的东西……我们往往根据当时情境的缺陷和需要来制定我们的目的”。

他总结良好目的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现实性。

他还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正因为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消极的存在(假如有这样的东西),而是一种行动的方式”。

“使人们
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
学校教育的最好的产物。


杜威教育目的观启发我们确定教育目的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因为遥远的未来生活而牺牲学生的现实生活。

而要从现实的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出发,
要进一步强调教育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教育要回归现实的生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当下,教师要教给学生生活的常识要让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更要让
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要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不再只是学生谋生的手段。

总之,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这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二)重视教育目的的内在性和主体性
杜威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目的的弊端,指出从外面强加的教育目的既限制教师的智慧,
更经常使学生处于多种目的的冲突之中而无所适从。

这种外在强加的教育目的使学生的主体
性长期受压制,学生的生长和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他认为良好教育目的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尊
重受教育者特定的固有活动和需要。

他指出:“人们有一种倾向,就是提出千篇一律的目的,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要求,忘记了一切知识都是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获得的。

”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思路,其要义在于注重教育过程当事人本身对教育目的的自觉意识,从而把关于教育目的研究的视野,从‘应然’的教育目的引向‘实然的’教育目的”。

杜威把教育者和农民作比较,认为二者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

他论述到:“农民所应付的
环境,无论是阻碍或是可以使用的力量,都有它们自己的结构和作用,与农民的任何目的无关,例如种子发芽,雨水下降,阳光照耀,害虫吞食,疫病流行,四季变化。

农民的目的,
只不过是利用这种环境,使他的活动和环境的力量共同协作,而不相互对抗。

如果农民不顾
土壤、气候以及植物生长的特点等条件,规定一个农事目的,那便是荒谬的。

农民的目的,
只是在于预见他的力量和他周围各种事物的力量结合的结果,并利用这种预见指导他一天一
天的行动。

”这个生动的比喻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但却被我们长期忽视的教育真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教师常被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影响人的灵魂,这触及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触及灵魂的活动,但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作用却有待商榷。

因为“当工程师理念被输入教育之中,独特的人被贬抑为原材料———等待加工塑造的劳
动力”。

在我国当今的教育中,外在的教育目的依然盛行,社会、教师、家长的目的和要求不断被强化,无视学生兴趣与需要的各种名目的课外辅导剥夺了
(三)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性和活动性
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命题,指出:“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
全部含义……我们的学校不再是
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学习和生
长是现在共同参与的活动的副产品。

”他希望在学校这个雏形社会中使学生得到社会生活的训练,以便将来能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

他强调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必须在活动
中实现相互转化,“虽然书籍和对话作用很大,但是通常过分依赖这些方法。

学校为了充分发挥它们的效率,要有更
多联合活动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参与这些活动,使他们对于自己的力量和所使用的材料
和工具,都得到社会的意义”。

这表明了他的教育目的观的操作性和活动性。

胡适作为杜威的弟子,这样总结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这种教育学说和别人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把‘目的’
和‘进行’看作一件事……这种教育学说的哲学根据就是杜威的实验主义。

”强调行动、实践是实
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主张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

这种可悲的情境,难道不是由于原理本身仅仅是听人讲讲的事吗?”他的发问虽针对一个世纪前的美国,但同样适用于今日的中国。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虽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实践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教育目的的社会性和活动性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之处。

学校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解决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等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

知行合一的教育观虽然是我们的传统,但在现实中如何继承与发扬仍是一个难题。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超越了二元对立论,他把学校与社会、目的与手段融为一体,对我们加强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学校更要勇于突破思想上的藩篱,不但要努力营造好自己这个雏形社会的教育环境,更要扩大并加强与大社会的联系,使自身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获得发展的资源与动力。

学校更要在教育中突出实践的作用与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主体性、培养主体性。

这样,教育目的的社会性和活动性才会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教育无目的”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是内生的、过程性的、经验性的、个体情境性的。

批判性地借鉴杜威关于“教育无目的”的理论,将教育目的聚焦于人本身、指向人的发展,尊重教育过程师生的自主性,发掘师生真实情景中的具体教育目的,这是杜威教育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周西安,唐德海.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及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3]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20.
[4]姜俊和.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