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农情缘
2024年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一、引言2023年,我在学习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学习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努力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了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总结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展望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
二、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我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一。
农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决定性力量,只有解决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和农村的经济落后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深入了解三农问题在学习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虽然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一直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农村经济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再次,农村教育医疗水平的不均衡。
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四、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努力和创新在了解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我对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努力和创新表示肯定。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农村发展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
政府还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了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
五、个人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在学习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我思考了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民的生活品质。
我的三农情怀 ——心系农业情系农村爱系农民
热线动态12316“三农”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
国家层面上,农业是第一产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社会角度上,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城市从农村中逐渐脱离。
个人思想上,农业代表着一种传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三农的情怀与向往。
心系农业虽然我是一名农业信息工作者,但事实上我和农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每每与领导接触,与农民接触,提及到农业现代化,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蓝天白云,大型的农机,金色的田野,丰收的田野,希望的田野。
然而,理想场景很丰满,现实情况却很是骨感。
农业现代化这个词汇其实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国家提出了发展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四化”战略。
但在历史的进程中,与其他三个现代化相比,农业现代化已然成为“四化”的短板。
其他“三化”突飞猛进的时候,农业在徘徊、在彷徨。
这一切正在改变。
作为农业信息人,我们已经走在时代的路上。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启动、“互联网”+ 现代农业信息三年行动的实施,令人们看到了国家对农业乃至农业信息化的重视。
在家乡阜新,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方兴未艾,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覆盖……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正在引领和催生着农业、农村的变革、创新、进步。
情系农村前几天闲暇无事,翻了几页书,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外国人讲,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
”简短的一句话,却是城乡发展失衡的真实写照。
那些像欧洲的城市,是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筑成的,实属不易。
把农村变成欧洲,现在也不再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国家当前正在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而我们的12316使农业信息传遍农村千家万户,也在为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而努力。
我来自农村,这也是我的一缕乡愁,一种情结,一份期许。
爱系农民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我的爷爷是农民,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父亲也是农民,见证了“两弹一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改革开放;我也是一名农民,我是新农民,现在我正在见证着“四化同步”的演进,见证着农村的改革与发展,见证着农村小康社会的日渐清晰,见证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逐步实现。
三农情怀的主题文章
三农情怀的主题文章
三农情怀是指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农民的利益和福祉,为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村的重要性。
农村不仅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基。
农村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农村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
我们应该珍惜农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农民的利益和福祉。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福祉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我们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最后,我们应该为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农情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农民的利益和福祉,为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24年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例(2篇)
2024年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例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汇报尊敬的大学党____:每年寒假开学,在火车站都会经历这样一幕。
在火车站成群结队的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的铺盖,拥挤在候车厅等待外出的列车—青壮年男子、妇女、儿童。
吵吵嚷嚷。
由此景,我想到了在各种媒体频频出现的带有很浓的政治词汇“三农问题”。
确实国家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好几个年头了,成效肯定是突出的,但肯定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也还是比比皆是的。
现在农民的地位真的提高了没。
农民的权益得到落实没。
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些问题我还是比较____的。
现在回家还会听到爸妈谈话间,会提到政府现在和以前对农民的政策不同的地方。
让我感慨最深的一句话是爸爸说的“在我看来____这____届是最牛的,别的不说,就说这农业税吧,这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民给政府缴税交公粮,现在倒换成政府给咱反钱了”。
是啊,这确实可以算是划时代的创举了,起码在我的农民父母眼里这不亚于任何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惠农方面这些确实做得不错,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学生,当然我____更多的是教育这方面。
初入大学时,最让我感到不公平的是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升学压力的不同,虽然学生都很辛苦,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农村孩子是得到的教育设施是最差的,可是考学要求的分数却不是最高也是比较高的。
这就反映了一些政策的问题,一些城市机构还存在地方保护政策。
就农民工的问题也是—好多城市人歧视农民工。
确实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体力的脏累劳动,可是我记得在毛概课上政治老师的一句话“城市人是最没有资格歧视农民工的,想这些城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那些不都是前辈再前辈的农民给造出来的。
正如那句小品词说的,没有农民你吃啥喝啥”。
日前,全国两会圆满结束。
当前,我们要按照党的____确定的大政方针和两会的精神开展工作。
我想对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要把两会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____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必不可少。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篇一: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之分析邓小平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可想而知,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
在20XX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主要焦点之一。
这次两会中温家宝对于三农问题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看完这次两会对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后,我们对于以下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新生代农民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
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
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此刻,我的心已经激动不已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具有重要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于要开展了!华岩镇,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是贫困的山区,还是普通的小镇?还有,华岩的父老乡亲热情吗?他们会欢迎我们吗?在那里,我们的活动可以顺利完成吗?困难也好,艰辛也罢。
我们带着的始终是希望与梦想!以科技文化服务社会,以学习实践锻炼成才,用自己的知识为华岩的明天添一份力,我相信,我们去的地方是美好的,我们去了之后,她将更加美好!笔录之二:村小城镇化建设的典范西山村7月12日上午9时许,重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材料服务队一行19人来到华岩镇西山村进行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调研活动,西山村村委会万村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同我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近一个小时的座谈中,万村长风趣幽默、侃侃而谈,他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西山村的发展现状。
从人多地少的劣势条件到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思路,从农村二元结构调整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构想,无一不体现着他的种种先进理念。
他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召着我们。
西山村村委会深刻领会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使得西山村的城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华岩镇乃至九龙坡区的典范!免费座谈会中,我们的服务队成员们就西山村发展现状与前景、西山村在开展小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等问题与万村长进行了交流。
透过西山村的现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小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实际执行情况,从而圆满地完成了关于小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的前期调研任务,也为我们此次暑期三下乡总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录之三:关注三农大型户外宣传活动7月11日上午8:30,重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材料服务队在华岩镇举行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大型户外宣传活动。
我们向广大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详细地解读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并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等活动。
乡村振兴三农心得体会范文
乡村振兴三农心得体会范文乡村振兴三农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乡村振兴三农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乡村振兴三农心得体会范文【篇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是精神的依托,是灵魂的归宿。
乡情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怀恋,是慈母手中那根缝缝补补的丝线,是“造福乡梓”的动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感召下,在浓烈乡情萦绕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乡情呼唤青年创业,绽放青春光彩。
进入新时代,乡情对于乡村振兴越发凸显出更加积极的意义。
在过去,亿万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求职,为获得发展机遇而背井离乡实属无奈。
今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他们以先进的知识技术、敢尝试敢创新的勇气而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不论是返乡发展农村电商,还是发展“新农业”,广大青年在农村必有可为且大有可为。
对他们来说,乡情不仅仅是情怀,更是责任。
正如许多大学毕业生他们参加“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基层服务,他们毅然选择投身基层建设,在奋斗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彰显了青春光彩。
乡情推动生产力革新,促进产业发展。
乡情是一份牵挂,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乡情具有不可比拟的“情感引力”,在这份渴望下,许多在城市打拼的“异乡人”在城市站稳脚跟后,最终决定回归故里,因为故乡有新时代的大好机遇:城乡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城市到农村的流动格局开始形成;这里不愿背井离乡、心系家庭的剩余劳动力正在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全新的产业技术组合在农村的生产力革新将发生质的飞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乡土优势是农村不可多得的地理资源,悠久的古树民宅和农业传统是乡村历久弥新的文化资源……面对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市场需求,这里是“天然的供给侧”。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通用10篇)1.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一深入三农一线,我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厚重与希望。
农民们的勤劳与坚韧,如同大地般质朴而坚实。
每一次与农户的交谈,都是对乡村生活的重新认知。
了解到他们面对的自然挑战与市场波动,我更加明白了“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这份工作让我学会了倾听,倾听农民的心声,倾听大地的呼唤。
我深知,只有真正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二三农工作,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田间地头,我见证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三农工作不仅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更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而感到自豪。
3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三走进农村,我深刻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三农工作让我学会了平衡,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让乡村在发展中保持原有的美丽与宁静。
4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四三农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
每一次走进农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更好地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三农事业奋斗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5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五参与三农工作,让我有机会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见证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过程,感受到了大自然赋予的恩赐与农民们对土地的深情厚谊。
这份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乎亿万农民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
我的农村情缘
我的农村情缘(一高38届老乡余关常红晓)2010年03月21日16:31 分类:未分类阅读:626 评论:0这是2001年2月16日到北京应聘时的应试之作,实为命题作文。
从此,我就走上了“三农”报道的漫漫长路。
现在四年半过去了,重读起来,不免唏嘘。
——2005年9月8日凌晨记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的父亲也是农民的儿子。
农村就是农民的世界,既是生活的世界,也是想望的世界。
我在这个世界上出生、长大,在某一时刻来临之前,我只知道也只拥有这一个世界。
我熟悉这个世界的一切,也拥有这个世界的一切。
那麦浪滚滚的暑夏,那硕果累累的金秋,那山坡上的声声牛哞,那菜畦里绿油油的生命,都曾在我记忆的地图上刻下深深的烙印,久了就化作我的一根根特殊的神经,让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感受生命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感情这东西乃是天生的。
你出生在什么地方,你就拥有什么地方的感情。
农人关心的是生存,庄稼是他的命根子;市民关心的是舒适,他们追求的是钞票;农人永远也不会明白城市人为何那么活,城市人也不会理解农人那近于无求的梦。
而我,这个拥有城市户籍的农人之子,每见到农民,每提及农村,心里生出的却是悲悯的柔情。
一个农家孩子,离开了农村,他的心不会离开。
一个农民的儿子,身体进入城市,心灵却很难融入城市。
在当代中国,离开农村,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城市。
告别时可能是欢欣的,可能是趾高气扬的。
而走进时,却不免叫人沉重,一种脚步的沉重,一种思想的沉重,一种感情的沉重。
从农村走出,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从城市出走,这样的人也会与日俱增。
在城市扎根,这样的人很多;在农村扎根,这样想的人却不多。
这是自然的法则,这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不会照顾人的感情,但我们的感情需要护理,需要照料。
没有阳光的炙烤,我们的灵魂不会洁净;没有庄稼的充填和滋养,我们会变得羸弱不堪,变得腰杆发软。
谁不了解农村,谁就不会了解中国!谁不了解农民,谁就不了解中国人!我是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认识农村的。
情系三农演讲稿【通用文档】
情系三农演讲稿【通用文档】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情系三农演讲稿篇一:情系三农争做奉献情系三农争做贡献2023年是我人生不平凡的一年,这年的10月份,我告别了近二十年单纯而又美好的校园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和小小的胆怯,走上了工作岗位——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在这段短暂而又繁忙的日子里,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亲切关怀和悉心帮助下,通过生产实践,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小到大,我一直穿梭于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当中,对于农业的问题、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活,了解得是少之甚少,虽然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背如流,但从未有过深刻的切身体会。
刚来农科院时,我被安排进了经济作物研究所。
当时,我不安过,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重担等着我;我惶恐过,因为不知道能否承受得起这样艰巨的工作;我困惑过,因为12我更不知道非农专业的我在这样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单位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如何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当我看到局领导和院领导为了庆阳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上跑省城,下跑基层,调查研究,制定规划,筹资金,征土地,亲临生产一线,与干部职工一起同吃苦、共奉献的时候,我不再不安;当我和同事们每天早出晚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试验基地搞规划、育苗、锄草、施肥、做杂交组合与农民同劳动、共建设,忘我工作而毫无怨言的时候,我不再迷茫;当我看到大家为了工作,在基地日夜值班,舍小家而顾大家,以团结一致的态度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不再困惑。
这段时间里,我目睹到了各位领导们孜孜不倦、亲力亲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足迹,更忘不了各位同事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在田间地头的身影,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诠释着农业工作者的坚毅与执著。
我为我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而自豪,他们是农业系统良好工作作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是农业系统作风建设的排头兵;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在今后工作学习道路上的一面明镜,将时刻激励我,踏踏实实地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关于三农的心得体会
关于三农的心得体会“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我对“三农”问题有着诸多的思考和体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没有稳定的农业生产,就无法保障十几亿人口的温饱。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许多农村地区仍然依赖人力和简单的工具进行耕种,效率低下。
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存在不足,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此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农产品仍存在农药残留超标、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
农村,是承载着乡愁和希望的地方。
但在现实中,农村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水电、通信等方面与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教育、医疗资源的匮乏,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农村居民获得优质医疗服务面临困难。
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治理手段。
而且,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大量年轻人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闲置,影响了农村的发展活力。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
他们辛勤劳作,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却有待提高。
农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赖农产品的销售。
但由于市场波动、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农民的收入往往难以保障。
而且,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应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我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农村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
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而另一些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民收入相对较高。
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使一部分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和收入增长,限制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可能性。
其次,三农问题的存在与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密切相关。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导,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是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此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潜力。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产业链利益分配,可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也能够增强农民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再次,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生存资源,土地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存在着流转不畅、土地承包权不明确、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村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对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
因此,有必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优化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支持。
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动农村金融机制改革,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题。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增强他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关于三农工作的收获和体会100字作文
关于三农工作的收获和体会100字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关于三农工作的收获和体会】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公外婆家的农村帮忙干农活。
一开始,我觉得干农活很累很辛苦,但是后来就觉得干农活好有意思哦!外婆种了很多蔬菜,有西红柿、黄瓜、青椒等等。
我帮忙浇水、除草、捡虫子。
虽然干这些活累死我了,可是看着蔬菜一点一点长大,我心里就很高兴。
妈妈做了好吃的小菜给我加油呢!外公还教我怎么给果树修枝理叶。
我学会了认识各种果树,像苹果树、梨树、桃树等。
剪枝的时候要小心别剪伤树皮,我努力学着剪得整整齐齐。
累了就吃外婆做的新鲜苹果,真甜美可口!村子里有很多牛羊,奶奶带我去放牧。
牛羊慢悠悠吃草的样子真有趣。
我还学会了挤牛奶,一开始试了好几次才成功。
挤到新鲜牛奶时,心里高兴极了!奶奶说以后我长大了就是个牛娃子了。
村里的田野又大又平,爸爸教我开小拖拉机耙地、播种、施肥。
虽然驾驶拖拉机不太容易,可我还是努力学会了简单的操作。
看着丰收的庄稼,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这次下乡体验,我学会了很多种菜、种果树、放牧牲口、种地等农活。
虽然很辛苦,但我觉得干农活真好玩儿!农民伯伯辛勤劳作,才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蔬果和牛奶。
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勤劳付出,为国家的农业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2我的暑假作业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农村老家,说要让我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了解一下三农工作的辛苦。
一开始我是有点不情愿的,因为农村环境比较简陋,没有城里的游乐场,没有电视游戏机,也没有空调。
但是后来,我渐渐被农村生活的乐趣所吸引。
早上一起来,阳光明媚,户外的空气清新怡人。
爷爷就带我去菜园里摘蔬菜水果。
刚开始的时候我连西红柿和黄瓜都分不清楚,爷爷就耐心地一一教我识别。
采摘的过程虽然有些辛苦,但亲手采摘回来的农产品让我有一种成就感。
回到家里,奶奶就会用我们采摘的蔬菜做出美味的农家菜肴,真是棒极了!午后最热的时候,我就跟着爸爸去地里干农活。
我的三农情缘
缘、 亲族 、 邻里间的团结互助被高度珍视 , 农村宗族组织历
经干年牢不可破。在朴素的家族意识、 村民意念和宗法意
志下 , 农民以亲情伦理至上 , 邻里间团结爱 , 困难面前相
魂! 我们的农民兄弟姐妹 、 父老 乡亲 , 我们的老百姓 、 “ 乡下 人” , 在大灾大难面 前 , 没有萎靡不振 , 始终抱有战胜灾难
的坚定信念 、 克服 困难的坚定信心 、 重建家园的坚定信仰 , 所 以大水大旱大火大风之后 , 生产结构得 到调整 , 水利建
忙季节 , 农民起早贪黑 , 抢抓农时 , 常常是 “ 早晨三点半 , 中 午嘴嚼饭 ,晚上看不见 ” ,用劳动和心血夺得一个个好年
景 。东北玉米主产区农民过去抗旱播种时 , 经常是人挑车 拉水到 田, 人工刨埯坐水种 , 一埯一瓢水 、 一埯几颗种。他
设得到加强 ,自然生态得到修复 ,防灾举措得到细化 ; 汶
川 1 、 玉树 、 舟 曲三大灾区的重建举世惊叹 , 一座座新城 、 一
们说 , 宁可 自己多受累少喝水 , 也要让种子把水喝足。 在长
动态版块 一 三农时政
Do n a t a i b a n k u a i
主体就是农民 。 面对艰苦条件 , 广大农民群众不等不靠 , 用 自己勤劳的双手认 识 自然 、 改造 自然 , 不断改 善生产生活 重灾 区青川县一个 山村 , 受灾农民群 众 自发撰写的“ 有手
有脚有条命 , 天大 的困难能战胜” , “ 出自己的力 , 流自己的
我国农 民具有坚毅顽强的宝贵品质。 我 国人多、 地 少、 水缺的基本 国情 , 封建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的世情 , 粮食生 产等受 自然条件约束很大的农情 , 造就了农民坚毅顽强的 个性 。他们 用不畏艰难 的执着与倔强 , 在这片靠天吃饭的
我的三农情缘
相亲 。农业 是我 们 的生存基 础 , 农 民是我们 的衣食 父母 , 农村是我 们 的精 神家 园。农业艰苦 劳累 , 但干农业 充实快 乐i 农 民憨厚 率直 , 但交朋 友实在真诚 : 农村条件艰 苦 , 但 田园生活 回味无穷 。支持“ 三
农” 事业, 不正 是全社 会 义不容辞 的责任 义务 吗?从 事农 业农村 工 作, 不正是我们与 “ 三农” 的深深情缘吗? !
势: 整个底座 以 “ 四平八 稳” 寓 意 农 业 基 础 牢
上, 农业 的事 情 既繁多 复杂 , 又简 单 明了 : 农 民的诉 求既多种 多样 , 又万 变不离其 宗 , 主要是要 求生产经 营 自主权和 管理 民主权 。有些 农业 问题 和农 民诉 求的解决 , 有时候 说起 来殊 为不 易 , 做 起来又 很 简单 。归根结底 , 就 是要用政 策和制度 保护农 民的物质利益和 民主
养 几只鸡 , 否则就 要割 “ 资本主义 尾 巴” 。有些地 方甚 至不许 农民耕 种 自留地和 养 护 自留山 , 对 农家 的婚 丧嫁 娶 也有 种种 限制 。 实际
面 绘 有从 古代 农耕 到 现代 农作 的标 志性 图 案, 标 识 着 农 业 从传 统 走 向现 代 的演 进 趋
米一 粟寄深情 , 源 头活水 根在农
至今仍具 深刻启 迪。
2 0 1 1 年1 2月 2 6日 , 在 庄 严 的 人 民 大 会
在 我的 “ 三农 ” 人生 中 , 经 历过三年 困难时期粮食 极度短缺 的特
殊 灾难 , 目睹过 “ 以粮 为纲、 全面 砍光 ” 的被动局 面 , 参 与过推行 大包
期。 这些经历 , 丰 富和 加深 了我 对农业和 农 民的切 身感知。我 深知
三农作文开头结尾
三农作文开头结尾
窗外的风吹来田野,面带泥土的芬芳,也领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我看着远处的麦田,金色的麦浪炸裂开来,却遮挡住禁不住心底的沉重。
这片土地,能支撑起着多少人的梦想,也空间内着多少人的辛酸。
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浇灌着希望,却一直都逃回来不了经济贫困的阴影。
我我你记住儿时,外婆说下我,稻谷飘香的季节,是最美的季节。
那时,我眼中的田野是透着着生机的,蕴满了欢笑。
如今,田野上空洋溢着青春着一种去不的的寂寥,仿若在倾吐心声心声着农村的萧条。
城市的霓虹灯闪烁,映亮了水平距离外现代化的繁华喧闹,却照不进农村的夜色。
这个驻守在田野的老人,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刻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一种一种一种渴望看见,乡村的土地上生机勃勃,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孩子们再负手而立着沉凝的负担,彻底是浓浓的着希望,追逐着梦想。
我握着手中的笔,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我要用文字描绘乡村的美丽,我要用文字资料记录农民的辛劳,我要用文字环绕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在岁月的长河中,三农问题一直都是一首未完的诗篇。
我所有或许,只需你你我们揽腕只有很很努力,总有一天,这首诗篇会共谱出十分撩人的的篇章。
大学生三农问题感悟及心得
大学生三农问题感悟及心得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中生活久了,对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农”问题,似乎总觉得有些遥远。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真正深入到农村,亲身体验到了三农问题的真实面貌,也让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心得。
那是一个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地是一个偏远的农村。
当我们的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那个小山村。
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还有村民们那一张张写满沧桑的脸,这一切都与我想象中的农村相差甚远。
我们被安排住在了村里的一所小学里,教室里简单地摆放着几张木板床,这就是我们的临时宿舍。
晚上,蚊虫嗡嗡作响,让我难以入眠。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我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村民们收割庄稼。
那是一片金黄色的麦田,微风吹过,麦浪滚滚。
然而,收割的过程却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我们弯着腰,手持镰刀,一下一下地割着麦子,不一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
而且,麦芒刺在身上,又痒又疼。
但看着村民们熟练的动作和辛勤的身影,我们又不好意思叫苦叫累。
在收割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位名叫李大爷的农民。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但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脸上。
李大爷一边收割,一边和我聊天。
他告诉我,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但粮食的价格却一直上不去,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
他的儿子和儿媳都去城里打工了,家里就剩下他和老伴带着孙子孙女。
说到这里,李大爷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
除了收割庄稼,我们还帮助村民们修建了灌溉渠道。
在炎炎烈日下,我们挖土、搬石头、砌渠道,汗水湿透了衣衫。
但当看到清澈的水流顺着渠道流淌到农田里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在村里的日子里,我还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村里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
那所小学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教学设备也十分简陋。
孩子们的课桌上堆满了书本,却没有几本课外读物。
老师们也大多是本村的,教学水平有限。
我眼中的三农工作作文
我眼中的三农工作作文
《我眼中的三农工作》
嘿,说起三农工作,我觉得那可太重要啦!
有一回,我去乡下的亲戚家玩。
刚到那儿,就看到田地里好多人在忙碌着。
有个伯伯正弯着腰在插秧,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往下流。
我跑过去问:“伯伯,您累不累呀?”伯伯直起腰,笑着说:“累是累,但是看到这绿油油的秧苗,心里就有盼头!”
我在那待了几天,发现村里的变化可大了。
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以前破旧的小房子,现在好多都盖成了漂亮的小楼。
还有啊,村里来了一些农业专家,给大家讲解怎么科学种地,怎么防治病虫害。
大家听得可认真了,就像在学校里上课的学生一样。
在我眼中,三农工作就是让农民伯伯的日子越过越好,让农村越来越美,让农业越来越发达。
这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呀!。
情系三农演讲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情系三农演讲稿篇一:情系三农争做奉献情系三农争做贡献20XX年是我人生不平凡的一年,这年的10月份,我告别了近二十年单纯而又美好的校园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和小小的胆怯,走上了工作岗位——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在这段短暂而又繁忙的日子里,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亲切关怀和悉心帮助下,通过生产实践,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小到大,我一直穿梭于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当中,对于农业的问题、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活,了解得是少之甚少,虽然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背如流,但从未有过深刻的切身体会。
刚来农科院时,我被安排进了经济作物研究所。
当时,我不安过,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重担等着我;我惶恐过,因为不知道能否承受得起这样艰巨的工作;我困惑过,因为我更不知道非农专业的我在这样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单位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如何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当我看到局领导和院领导为了庆阳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上跑省城,下跑基层,调查研究,制定规划,筹资金,征土地,亲临生产一线,与干部职工一起同吃苦、共奉献的时候,我不再不安;当我和同事们每天早出晚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试验基地搞规划、育苗、锄草、施肥、做杂交组合与农民同劳动、共建设,忘我工作而毫无怨言的时候,我不再迷茫;当我看到大家为了工作,在基地日夜值班,舍小家而顾大家,以团结一致的态度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不再困惑。
这段时间里,我目睹到了各位领导们孜孜不倦、亲力亲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足迹,更忘不了各位同事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在田间地头的身影,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诠释着农业工作者的坚毅与执著。
我为我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而自豪,他们是农业系统良好工作作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是农业系统作风建设的排头兵;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在今后工作学习道路上的一面明镜,将时刻激励我,踏踏实实地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农工作日志
三农工作日志2021年5月15日今天,我开始了我的三农工作日志,我叫李明,是一名三农工作人员。
今天早晨,我来到了乡村,我先去了当地的农作物种植基地,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种植情况。
通过和农民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近遇到了一些病虫害问题,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我与农民一起讨论了解决办法,并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应对病虫害的方法和农药使用的正确方法。
在解决了一些问题之后,我和农民共同制定了一份农作物种植计划,以保证今年的收成。
下午,我前往了当地的养殖基地,了解了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情况。
在养殖基地,我发现一些养殖户在饲料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家禽的健康和产量。
我帮助他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的饲料管理系统,并在养殖环境和消毒方面给予了一些建议。
通过和养殖户的合作,我们确定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2021年5月20日今天,我继续了我的三农工作日志。
我首先前往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参与了农业技术培训活动。
在这次培训中,我向农民介绍了一些新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我也向他们介绍了一些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培训,农民们对新技术和方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会在实践中加以尝试。
下午,我参观了农村的一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了解了当地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新型农业机械设备、优质农作物种子和绿色有机肥料等。
我与基地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推广模式和效果。
在交流中,我也向基地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技推广效果,让更多农民受益。
2021年5月25日今天,我继续了我的三农工作日志。
我来到了农村,参与了一场农业合作联社的年度大会。
在大会上,我与来自不同村庄的农民代表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情况。
通过交流,我发现不少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和管理方法感兴趣,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技术缺乏,他们缺乏实施的信心和能力。
我承诺将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并邀请他们共同组织技术培训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种植和养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三农情缘我的三农情缘我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
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从没离开那个让人们感到厚重而闪光的“农”字。
“三农”使我痴迷于斯,照亮我的路,温暖我的心,哺育我成长,激励我前行,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感知、感悟和感奋,赋予我永不舍弃的情感、责任和力量。
我出生在我国第一产粮大县吉林省榆树县,工作也在这里起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从农业学校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县农业局,其后又在省农业局、农牧厅和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农工部及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虽然变换了多个岗位,却从没离开“三农”这个行当;我先后在公社、县里、地委行署、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工作,虽然变化了多个层级,却从没离开“三农”这个事业;我先后在吉林、湖北、安徽、江苏等四省工作,虽然变动了多个省份,却从没离开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大省。
我的履历说起来既较复杂,又很简单,尽管变换了多个岗位,走过了多个地方,经历了多个层级,但工作的主线主业就是“三农”。
可以说,我和“三农”真是今世有缘,相伴永远。
我的工作和生活已与“三农”紧紧相依并融合在一起,“三农”事业在我心灵上的印痕是刻骨铭心的。
离开“三农”,就没有我的成长经历;离开“三农”,也不是我的真实人生。
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农业政首邦本的地位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农村广袤秀美的神韵和滞后艰深的状况、农民朴实奉献的品质和劳苦艰辛的现实,使我的心灵和情感不断得到洗礼和提升。
马不停蹄的“三农”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往昔许多挥之不去的珍贵回忆,一幅幅鲜亮透明的图景不时映入我脑海,拨动我心弦,直闯我心扉,让我激情荡漾,难以自已。
一点一滴见真情,情自沃土缘在农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之情。
我家乡一带是松辽平原著名粮食产区,是世界玉米黄金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家乡的父老乡亲爱在黑土,情在五谷,把务农种粮、养殖禽畜作为生计之本。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老人们教育儿女,要敬畏负载和生养万物的大地,要学会种地,学会养家糊口,学会吃上饱饭、穿上暖衣的本领。
松辽平原盛产多种农产品,乡亲们爱种善种庄稼,由衷赞美和悉心呵护田园。
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使我深深懂得种好粮食、吃饱穿暖对农家的重要,农业有个好年景是他们最真切的心愿,农产品卖上好价钱是他们最朴素的期盼。
我与“三农”的情缘,在学和干中不断加深。
农民的培养教诲,长期的耳濡目染,使我学中情益浓,干中缘益深。
我在县乡和地区工作时,经常与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当时交通不方便、信息不发达,去村里一次不容易,一下去就要多住些天,有时十天半月,有时几个月。
那个时候,下乡进村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常态,驻村蹲点是同农民打交道的重要方式,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摸爬滚打在一起,是了解“三农”实情的基本功夫。
20世纪60年代我曾在农安县合隆公社合心大队,70年代在榆树县于家公社五家子大队和谢家公社谢家大队,80年代初在扶余县大林子公社九坨子大队各蹲过半年多的点。
至今,依然留恋村庄里那段淳朴火热的生活,不忘田野里那些鲜活艰苦的场景。
在大地复苏的春天,我曾和“顺着垄沟找豆包”的农民兄弟一起扶犁、点种、“踩格子”;在烈日当头的夏日,我曾和“水一把、泥一把”的庄稼把式一块间苗、铲地和灭虫;在满眼金黄的深秋,我曾和满手老茧、饱经风霜的父老乡亲一道收割、拉地和打场;在风雪交加的隆冬,我曾和“狗皮帽子靰鞡脚”的东北汉子一同刨粪、送肥和交公粮。
80年代中期我调到省里工作后,下乡调研仍然是经常的事,即便在国务院工作的10年间,我也先后下乡500多天,主要是到农区、牧区、林区、灾区和贫困地区。
坐在农家炕头与农民促膝谈心、走进田间地头同农民唠磕干活的情景,至今我仍历历在目。
在我们这个农民仍然占多数的国家,怎么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民,可谓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由于种种原因,城市里的一些人并不完全了解农民、不真实理解农民,或多或少地对农民有陌生感、距离感、优越感,有的甚至有偏见。
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实践和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我国这些“乡下老百姓”,他们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道德素质却不低;他们在劳动中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虽然很多,但欢笑、愉悦却不少;他们的家庭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生活的满意度却不低。
这些“乡下人”,有些时候看似木讷,实则智慧;看似谦恭,实则自尊;看似温和,实则坚强;看似卑微,实则高贵……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市场经济的熏陶,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他们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又增强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开放进取的意识。
他们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岗位上,默默地劳动着、创造着、奉献着,他们是可亲可爱、可敬可佩、可歌可叹的,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勤劳质朴、坚毅顽强、崇善明理和知足感恩的特质,值得我们礼赞与尊重。
我国农民具有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遥我们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史,而创造农业文明的主体就是农民。
面对艰苦条件,广大农民群众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不断积累和创造着社会财富。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我国农民劳作真实而生动的写照,正是他们胼手胝足、辛勤耕耘,用汗水、心血和生命滋养着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和文明传承。
在农事大忙季节,农民起早贪黑,抢抓农时,常常是“早晨三点半,中午嘴嚼饭,晚上看不见”,用劳动和心血夺得一个个好年景。
东北玉米主产区农民过去抗旱播种时,经常是人挑车拉水到田,人工刨埯坐水种,一埯一瓢水、一埯几颗种。
他们说,宁可自己多受累少喝水,也要让种子把水喝足。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农民既创造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又学习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追寻着绿色田野里丰收的希望。
农民世代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和体力劳动,也塑造了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和朴实无华的特点。
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有一颗真诚的心;他们没有亮丽的外表,却有一团火热的情。
记得我们下乡蹲点住农家“吃派饭”时,正是我国农产品极度短缺的年代,农村缺衣少粮,农民生活艰苦。
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却尽力把我们的饭菜做得足、做得可口;他们养鸡自己舍不得吃鸡蛋,多是用来换油盐酱醋,却给我们蒸鸡蛋糕;他们自己取暖缺柴,却把我们住的火炕烧得热热乎乎。
农民种地的辛苦劳累,克服困难表现出的聪明智慧,为人处事透露出的情义至诚,令我们钦佩和感动。
我国农民具有坚毅顽强的宝贵品质遥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封建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的世情,粮食生产等受自然条件约束很大的农情,造就了农民坚毅顽强的个性。
他们用不畏艰难的执着与倔强,在这片靠天吃饭的土地上,承袭着中国农业文明的血脉,供养着日益繁衍的中华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与自然奋力抗争,以极大的热情发展农业,不断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发展方式,探索了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等成功经验,创造了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人口的伟大奇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大多发生在农村,农民往往是直接承受者。
近些年来,我曾亲眼目睹1998年长江巨大洪峰来势凶猛、2003年淮河全流域大洪水险象环生、2006年17级超强台风“桑美”在福建浙江横行肆虐、2006年黑龙江内蒙古三场特大森林火灾火烧连营、2009年辽宁朝阳大旱赤地千里,我也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灾区、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度过数十个日日夜夜。
我们既亲眼看到了什么是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灾魔猖獗、无坚不摧,更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顶天立地、战天斗地、感天动地、坚不可摧;既看到了个人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更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
在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一个山村,受灾农民群众自发撰写的“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标语,震撼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的农民兄弟姐妹、父老乡亲,我们的老百姓、“乡下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萎靡不振,始终抱有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重建家园的坚定信仰,所以大水大旱大火大风之后,生产结构得到调整,水利建设得到加强,自然生态得到修复,防灾举措得到细化;汶川、玉树、舟曲三大灾区的重建举世惊叹,一座座新城、一片片新区、一个个新村拔地而起,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实现了几十年的跨越发展。
我还记得发生我国首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疫情之后聪明不服输的丁当人痛定思痛,从“谈鸡色变”到“养鸡致富”,创出了知名的“叮当鸡”品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农民不仅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还常常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
这些年,一场动物疫情、一起质量安全事故、一条网络谣言、一段手机短信,往往就会造成相关农产品积压、农业产业受损、农民收入减少。
尽管政府采取了补救措施,农民仍要承担大部分损失。
农业常遭大灾,农民从不屈服;农业常有波折,农民从不气馁。
广大农民在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面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迎难而上,愈挫愈奋。
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我国农民具有崇善明理的优秀品格遥传统的农民是小生产者,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人和家庭的主体能力都很弱,既无法单独摆脱对自然力量的依赖,又无力控制社会形态变化对自身的冲击。
因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公社”逐渐向以聚集地为范围、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转变。
血缘、亲族、邻里间的团结互助被高度珍视,农村宗族组织历经千年牢不可破。
在朴素的家族意识、村民意念和宗法意志下,农民以亲情伦理至上,邻里间团结友爱,困难面前相互帮助,面对矛盾相互包容,与人为善、彼此尊重、宽以待人、诚实守信,借贷还钱和父辈借钱儿孙还债在农民心中是天经地义之事。
广大农民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也源于家族责任和对土地家园的眷恋。
农民关心自己利益,但维护国家利益从不含糊;农民期盼改善生活,但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从不打折扣。
他们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先,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重,总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这样的“大道理”在农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深深地记得北方地区农民在隆冬时节卖粮的情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粮食收购站点少,乡亲们赶着大车走十几里路到粮库去交粮卖粮,有时卖粮的车队要在寒风中排出几里地,辛苦的卖粮人往往眉毛、胡子都挂上厚厚的白霜。
尽管严寒难耐,但不卖完粮食不回家,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情结,把好粮卖给国家,为国家多作贡献。
目前,虽然农民负担减轻了,但农民仍以土地低价格、务工低工资等“要素贡献”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进城务工的农民,分布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他们从事着艰苦繁重的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在建筑装饰、修路架桥、采掘运输、纺织服装、餐饮服务、家政保安和城市环保等行业,农民工的比重高达80%左右,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