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讲记 分别贤圣品第六(a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俱舍论讲记分别贤圣品第六(a4)
俱舍论讲记分别贤圣品第六(a4)
先生品第六名
分别贤圣品第六
佛法的目的是使众生从苦难中获得幸福,尽早形成积极意识,并达到三个等级。
虽然
有明显的疏漏,让众生都能明白苦难是什么,苦果的成因和疏离,从而厌倦离开,但如何
打破这些苦难呢?从这个产品开始,我们将指出一种摆脱苦涩和幸福的方法——即无遗漏
的美妙果实和证明果实的方法,所以它被称为“无遗漏不说清楚”。
贤圣品讲无漏果,贤为善和之意,所谓修善根,伏烦恼,调和心神。
圣为正会之义,
是起无漏的正智,而会达四谛的正理。
又贤,以有漏智修习善根之位;圣即发无漏智,而
证悟正理之位。
总之,都是指向上之路之行者的地位。
贤有三贤,四善根,圣有四果,四向。
此品有广分别之,故名分别贤圣品。
全品共有八十三颂,分为三大部分:一、总明道
体性;二、道所证谛;三、约圣道辨人。
(修行位次表,要义112页)
丁丁总是知道道的本质
三二一
我已经说过,看到真相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只有两种方法可以看到道:没有遗漏,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践道
上面己述断烦恼之事,但断惑之事,并非短期而可完成,而应经过长期之修习,始可
获得证果之地位,因此下面应述修道的阶位次第,以明
关于圣道区分人与澄清人的本质之道,共有清道体性C、一清无缺果三大实用内容。
然而,实践的根本意义。
毕竟,没有四个真理的原则。
因此,这四个真理的意义应该在圣
人之前陈述。
现在光说身体。
前二句:结前。
前品已说烦恼的断除,是由见谛道断和修道所断。
最后两句话:处子秀风格。
见道体,只通不漏。
寺院的身体没有渗漏。
因为看到道的
八十八使节是一个停顿,所以有智慧的泄漏,没有这样的功能,所以一定没有智慧的泄漏。
培养是第二步。
世俗智慧(压制困惑)和非泄漏智慧(打破困惑)都可以被打破,所以有
泄漏也没有泄漏。
(看道和修行是道的本质)
大乘义章十七说贤圣同异有三:
1.相同的身体和不同的名字——他们仍然有眼睛和眼睛。
因此,不要总是问。
他们都
被称为圣人。
2.有五种德性的圣人,其中第五种不同。
3、通局分别――贤通圣局,从始至终,皆名为贤,故经云贤者舍利弗,见谛以上方
得名圣。
自以为是与四个真理
谛四名己说谓苦集灭道彼自体亦然次第随现观
前三句:展示四个真理,名字和身体。
道的真理之名在世界上,据说它就像“什么都
没有”
203
第二,不要表现出痛苦的含义
已戊丁一二一二正明明明明二四道四谛谛所谛二证
真相二
分别贤圣品第六
缺失是道的本质,选择毁灭就是离开系统,在世界上积聚痛苦。
“本产品中提到的四
个真理与其他世界中的相同。
下表:
苦谛四谛体
在理性的三个领域中都有漏洞百出的佛法。
所有泄漏的业力和麻烦都选择消除不作为
的空洞沉默,这证明了真的没有泄漏的智慧
集谛灭谛道谛
明代的第四种含义。
现在的观察者看到道。
通过能够了解智慧和已知的环境,和谐而
没有良好的行为,当下的观察被称为当下观。
四个真理的顺序是按照当前观点的顺序建立
起来的。
也就是说,在当下的立场上,首先观察生死之痛——痛苦的本质,然后观察痛苦
的起因——设定;然后观察如何消除疼痛;最后,观察消除疼痛的方法——道。
正如《良
药经》所说:“治王者有四德,能拔毒箭:一是善知症状,二是善知病因,三是善知治病,四是善知良药。
如来一二是医王,真知治病之道哦,疼。
"
现观:谓见道之位以无漏智观四圣谛之境。
即于见道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现见分明等
同之境,称为现观。
全称“圣谛现观”。
论23说:“世等一无间,即缘欲界苦生无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缘余界苦,生类忍、类智。
缘集灭谛,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名
圣谛现观。
有两个不要表现出苦涩的意思
苦由三苦合如所应一切可意非可意余有漏行法
问:在五种痛苦中,只有痛苦才是痛苦本身。
我们怎么能说所有缺失的行为都是痛苦
的本质呢?
苦谛是由三苦合,名为苦谛。
一、苦苦性,指苦受,生时苦,住时苦,名为苦苦。
(如饥痛,寒暑,贫病等,心身受苦时,则生苦,为苦苦)二:坏苦性,指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名为坏苦。
(如富贵寿者,花好月圆,乐境变坏,则生苦名坏苦。
)三:行苦性,指不苦不乐受,由行成苦,众缘造作,无常性故,名为行苦。
(问芩淙晃蘅啵然
而外则四相迁流,内则诸想不断,名行苦。
)苦另有两家说法:
一.所有生物都有
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三种身世:老、病、死三种心苦:贪、_、痴
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根据内心的痛苦、风、雪、水和干旱——根据天堂
2、人物贱害――依外苦
如果有任何泄漏,按照它应该做的去做,并与三个苦味结合。
它们都被称为痛苦的真相,如下表所示:
1、可意有漏法,与坏苦合,名为苦(坏苦)
一切都是苦的,所以叫苦精
诸有漏2、不可意有漏法,与苦苦合,名为苦(苦苦)
(疼痛不容易感觉到,正如宋所说:“如果你把睫毛放在手上,你就感觉不到它。
如
果你把它放在眼睛上,它就会被损坏
204
3.有一种缺失的佛法,它与苦行相吻合,被称为苦行
分别贤圣品第六
愚蠢的人就像手掌,他不会感到痛苦的睫毛,聪明的人就像他的眼睛,这是非常恶心
和可怕的。
")
戊二明二谛
当他崩溃时,他觉得自己没有智慧。
余一二就像一瓶水。
世俗世界与这个景点的意义
不同
彼觉破便无:如瓶名世俗。
约物体破坏明世俗。
如瓶被破,对瓶的感觉便没有了。
瓶
如此,衣服、房舍等亦如是,所以名为世俗谛。
世俗本是虚妄法,但随顺众生,亦称为谛。
慧分析于一二,如水世俗之名:关于智慧的分析,以解释世俗,如水与智慧的分析。
知道它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比如颜色、香味、味道和触感,就不会理解其中的水和火。
因此,它在世界上很流行(它是迁移,没有固定的意义,虚拟的,没有真实的意义)。
一切世间事因时因处变迁流――――――是无常义一切事剖析极微术其单纯实体而不可―――是无实义。
这个景点的不同含义:不同的佛法认为它与上述“像瓶一样的水”不同。
即使某件事被打破或被智慧分析,那件事的感觉总是存在的。
这就是所谓的生意精华。
(该占有权有部分解释)
先轨范师释正智取境,是不颠倒的,名为胜义谛;非正智取境是不真实的名为世
粗俗
有名有实――胜义谛有名无实――世俗谛已一总标加行
二
已一
三
二
武义
丁三
人们应该以兴趣和真理的方式生活,努力实践,体味和思考实践,这就是所谓的名义境界
行者欲趣见道,应勤修何种加行?
光明嘉兴的总标增加了光明各条道路之间的差异。
有三种方法可以区分人。
明盛路增加了这条线。
有两种方法可以区分人。
前三句话:一般出价增加了一行。
当一个步行者对看道感兴趣时,应该练习的额外练习是生活在和平中,清洁戒律,经常练习,闻和想三种智慧。
步行者在实践中应该具备的第一个概念是:“他应该自由,对音乐有强烈的欲望,观察涅盘,背诵生与死。
”
将趣见谛道前加行
生活的戒律——生活在和平与纯洁中,拥有干净的身体和器皿——出生的阶梯和涅盘的基础
闻慧――唯缘名境,未能挝模而观义故――闻正法
思考智慧——因为它的名字和意义,它不是基于模型,所以谨慎地思考正确的佛法,
选择实践智慧——因为它是基于正义的环境,它可以基于模型,所以它是根据教学进行的
道前基础广论云:1:善护诸根。
2:饮食知量。
3:初后夜勤修,中夜休息。
4:正直
而住。
耿一鸣身器(相传教法依身而动,法水如器)干净
205
先生品第六名
诸有欲於精勤修习中,如何净身器,令速修成呢?
耿基
四三二一二具身心远离无不足大欲谓己得未得多求名所无治相违界三无漏无贪性四圣
种亦尔前三唯喜足三生具后业为治四爱生我所我事欲暂息永除故
《光明嘉兴》前八句有四点:区分身体和器械纯度的原因有三:1。
远离身心;2.享
受双脚,减少欲望;3.生活在四圣人之中。
1、如果你远离你的身体和思想,你将切断邪
恶的朋友,彼此分开生活;内心远离贫乏的思想和正确的知识生活。
2、快乐的脚,更少
的欲望,快乐的脚,满意的,非常满意的食物,衣服,床上用品等。
更少的欲望,对于未得的衣服等,不起大的欲心。
这与“拥有足够的快乐”和“拥有足够的快乐”以及“巨大的欲望”的愿望相反,也
就是说,“拥有足够的快乐”的愿望是不充分的,而“拥有更少的快乐”的愿望是巨大的。
有漏就通三界,没有漏就通九界;只有两个人在欲望的领域。
像“欲望足够”和“欲望更少”一样,以“不贪婪”为本质,两种治理方式以“贪婪”为本质。
能治所治
一点满足的欲望,但不是巨大的满足欲望
有漏无漏欲界
宇宙的三次分裂
未至等九地以贪为体
不要把贪婪当成身体
三、住四圣种,能生众圣。
故名圣种。
四圣种中,衣服喜足,饮食喜足,卧具喜足三
圣种唯喜足,以无贪为体。
第四乐断乐修(爱乐断除烦恼,爱乐修行圣道)圣种,虽非喜足,但能弃斡贪。
有贪,亦以无贪为体。
接近好知识的优点和好处:
1、得法流甘露,滋养慧身
2、得有形无形之摄护,不堕邪险
3.这表明道路笔直、危险、容易,没有迂回和缓慢。
你不会进入怀疑和恐惧的森林,
以稳定的速度回家。
良好知识的十大优点:
1、调伏
2、寂静
3、惑除
4、德增
5、有勇
6、经富
7、觉真
8、善说
9、悲深10、离
退
调整沉默,打破困惑;德宗有勇气和汉服;感受真实和美好,广泛表达悲伤和愿望;
十德看一志;如果你没有这十种美德;应该有同情心并调整电压。
侦听器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不骄慢
2、不盖障
3、恭敬心4不怯5、不贪;
二百零六
分别贤圣品第六
6.及时7。
不要要求太多。
根据正义9。
隐喻(自我隐喻、耐心等)
次二句:明世尊立四圣种的原因,前三种为助道的生具。
第四种为助道的事业,使诸
弟子依此而行,不久当得解脱。
世尊说四圣种的目的,是为对治衣服、饮食,卧具、有无
有四爱,终能达到解脱的妙境。
最后两句:明义四圣论。
“我想做的,永远休息”:于世世。
为了让弟子们暂时满足
我的欲望,佛陀说前三个神圣物种将永远消除我的欲望和欲望,所以他建立了第四个神圣
物种。
总之。
行者依此三因,善能清净身心,使其符于修道之器,这样即能进入五停心等过程。
辛义宗申办
二别释
辛义宗申办
庚三五停心
修行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有两种不洁的方式来观察其余的,而那些贪婪的人应该按照
下一个顺序修行
1、不净观:观境界的不净对治贪欲
2.慈悲观:观众生、慈悲观、治世观(4)观世界差异:观诸法之差异,如积世与处世,见我之道。
5.屏气观:观察呼入呼出,以妄想治疗精神错乱
五停心3、因缘观:观诸法由因缘而生之理,对治愚痴
★ 浩瀚的因果报应之海主要是由爱造成的,但这只是因为颜色的心没有死
修行的入门,虽有无量无边,但最主要的有二门:1、不净观2、数息观。
如上次第,对於贪心猛利数数现前的贪行增上者,应修不净观,对妄想纷飞的寻行增上者,应修数息观。
(持息念观)
问:为什么这个理论不纯粹,持有第二种利益观?
答:因为人们修定不容易得到成就的最大障碍,就是欲贪和散乱,能够对治这两种过患,则心容易停止而定。
故本论称说不净观与持息念,为修道要门,不仅我们凡夫要以它为入道要门,就是三世诸佛亦以它为入道要门。
婆沙七四说:痛味种色观,於入佛法为甘露门,谓不净观及持息念。
癸一明行相
为了治愈四贪,区分骨锁与海,将其命名为初始修炼位。
除了前半部分的名称外,它被称为自我熟悉的练习位置。
心的名字在眉毛之间的意义位置之上
前二句:明通别治。
修不净观,正为治贪。
贪有四种:1、显色贪;2、形色贪;3、妙触贪;4、供奉
二百零七
癸一明行相
第二,释放持有权益的想法
壬一释不净观二二
新二别施二
二诸门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