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实用版】
目录
一、全国土地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二、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三、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
四、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和应用
五、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一、全国土地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全国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制定土地政策,指导土地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国自 1949 年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次土地调查,其中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是在 1980 年代初制定的。
二、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对象和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等级、土地质量、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
2.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调查、航空遥感、卫星遥感、地图编制等方法。
3.调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调查实施、数据处理、成果编制和验收等环节。
4.调查精度:规定了各项调查指标的精度要求。
三、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包括:
1.航空遥感:利用飞机携带的遥感设备对土地进行遥感调查。
2.卫星遥感:利用卫星携带的遥感设备对土地进行遥感调查。
3.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 GIS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图等。
4.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 GPS 设备对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测量。
四、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和应用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包括:
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数据。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抵押权等权属数据。
3.土地质量数据:包括土地肥力、土地侵蚀、土地沙化等质量数据。
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数据。
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和恢复、土地政策制定等方面。
五、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具
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水平: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状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促进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通过调查,明确了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3.指导了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政策制定:通过调查,为土地利用和土
地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