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因材施教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多元智力与因材施教

浅谈多元智力与因材施教

浅谈多元智力与因材施教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引起全球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的强烈反响,此理论之教育理念旋即于美国及欧洲的许多学校中实施。

几十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我们应该更广泛地看‘智力’这一概念。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聪明之处,也都具有在某些领域成才的能力。

没有人是全能,也没有人是全无能。

”——霍华德·加德纳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主要有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一、语言智能是指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灵活掌握语音、语义和语法,具有将语言思维、语言表达和对语言深层内涵的鉴赏结合起来,运用自如的能力。

适合智力优秀的人从事的职业有: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

二、数学逻辑智能它是指有效计算、测量、推理、总结、分类和执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

这种智能包括对逻辑方式和关系、陈述和命题、函数等相关抽象概念的敏感和高度理解。

数学智能优秀的人适合从事的职业: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等。

三、空间智能是指对视觉空间及其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准确感知,并将感知到的图像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个聪明的人对颜色、线条、形状、形式和空间关系很敏感。

他们适合的职业有: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运用全身表达思想感情,熟练运用双手制作或操纵物体的能力。

这种智力包括特殊的身体技能,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引起的能力。

适合身体智力优秀的人从事的职业有:运动员、演员、舞蹈家等。

五、音乐智能指人对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的敏锐感知能力。

这种聪明的人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都有很强的敏感度,天生具有音乐天赋,对音乐的表演、创作和思考能力都很高。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基于“因材施教”的一些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基于“因材施教”的一些思考
事业 分析 提 出的多元 智 能理 论 。
1多 . 元智 能理论 的提 出
5 多 智 能理 论 的现 实意义 .元
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 的问世,立刻 引起 了美国乃至全世界 心理学 界和教育界 的极大关注。它的提 出和发展,不仅丰富和 理学 界对 智力的研究 ,更对 我国和世界许 多国家的学
工程、计算 机技术 、应用物理等。如何根 据各专业 的要求 以及
中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四 、结语
学 生的基 础选择合适 的内容进行教学 ,是我们在今后 教学 过程 教学学报,072 ( :2 8 . 2 0.9 ) - 4 68
研究 型教学 的课 堂实 际从创设 问题情 境 出发,恰 当运 用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 学 生 具 备 一 定 的 研 究 和 创 新能 力 。因 此 , 用。当然也存在着 许多问题 ,需要 在今后 的教学 过程中不断去 使
研究 型教学 模 式的实施 必须 有一支教学 科研相 结合 的教师 队 探 索和解 决。
伍作支撑。
还有针对不同专业教学 内容的遴选 。在 河海大学学 习数字
在 18 年 出 版 的 智力 的 结 构 :多 元 智 能 理 论 》 一 书 中, 推动 93
加德纳突破传统智力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假设 : 人类的认知 校教育 产生了广 泛影响,转变 了人们对 教育功 能和发展 目标的 “ 是一元的,采用单一 的、可量化的智能概念 即可以对个体进行 看法,更新 了人们 的教 育观念 ,为制定课程改革 、教育发展 和 恰 当描述 ” …提 出尽管大多数人具 有完 整的智能 光谱 ,但每个 人才培 养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 , 人也显 示出独特 的认 知特 征。在加德纳提 出的八种智能 中,拥 理论界不 断得以充实,至今 已架构了十种左 右的智力 类型,形 有 的量 各不相同,八种 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 式各 有特色。这八 成了一个合理、丰富的智力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多元智力理 种智能紧密联 系,每 个人所在八种智能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 论对课堂教学改革影响巨大,人们逐渐 形成了 “ 乐观的学生观” ,

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

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

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等特点,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智力多样性的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具有多个智能类型,因此每个人的智力和学习方式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和尊重。

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首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存在差异,有的人更擅长逻辑思维,有的人更擅长音乐艺术,有的人更擅长体育运动等。

如果只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科来进行教学,将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通过多元智能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其次,多元智能理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对于音乐智能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于空间智能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立体几何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通过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再次,多元智能理念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智能类型的培养。

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需要多方面的智能才能够成功。

比如,身体运动智能和团队合作智能都是在团队活动中发挥作用的。

通过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不同智能类型,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最后,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多元智能理念强调每个人的智力类型都有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学生作业、行为表现等,了解他们的不同智力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

多元智力理论 因材施教

多元智力理论 因材施教

多元智力理论——因材施教的支点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智力弱项,也有自己的智力强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育评价的弱者(后进生、失败者),或许是上述两项智力(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的弱者,但他们往往是其他七项智力中某一项或几项的强者,而其中很多智力恰是我们专业学习特别是技能训练所需要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与智力差异,他们会同传统二项智力的强者同样出色,只是呈现方式不同。

所以只有在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下,每一个学生才能显才示能,“因材施教”才有可能从一个虚无的教育愿望转化为切实的教育实践。

学生观:因材施教,相信每一个学生虽然一直以来,我们也在呼唤:相信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但是,在传统的智力理论下,一方面,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智力理论(智商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进而使学校教育主要以测验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为本位的学习,忽视了其它智力的存在,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才能,因材施教也就无从谈起。

多元智力理论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它使一直以来,“理虽直、但气不壮”的“相信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的思想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且大大增加了现实的可能。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应该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教学观: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就是不断通过语言、数理逻辑等少数智力相关的知识的考试和筛选,优胜劣汰。

多元智能下的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下的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下的因材施教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修正了传统的智能概念,把智力界定为:1.智力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2.智力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3.智力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

他先后提出来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多种不同的智能。

通过对《重构多元智能》的读书学习,我有了初步认识:学生是我们老师施教的主体,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我感觉”,使心智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发展。

可以说“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这不仅对普通教育来说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对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来说,也提过了更重要的理论指导。

职业教育面对的群体相对复杂一些,他们也有不同外在和内在表现方式,不可的性格、不同的认知;对于职业教育的老师来说,如何充分的发挥那些待开发的智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观,是一个影响人一生的课题。

《重构多元智能》可以说为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活力,为变革传统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

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因材施教。

其实这点早已被大家所认识到,但很大一部分仅限于认识到,做到的却很少。

这就讲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

而我们老师在启发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挥个体的优势智能,从而带动弱势智能发展,把强项迁移到其他领域。

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结构类型。

有的人语言智能占优势,有的人数理逻辑智能占优势,还有的肢体运动智能占优势等等。

同样的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去学习,以适应每一位不同智能组合结构的成长中的个体的需要。

如果真地去“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将会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忽视与不尊重,那样强加于学生的“改变”所带来的结果将会如何呢?我不敢深思。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它挑战了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为中心的智能观念,提出了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以及存在智能在内的九种智能。

每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评估标准,这为我们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差异教学策略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智能类型、兴趣、学习风格等,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这种教学策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本文首先将对多元智能理论和差异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差异教学策略中,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文章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实施差异教学策略的建议,以期对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该理论颠覆了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为核心的智力定义,提出了人类智能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等九种智能。

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特点独一无二。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样性和相对独立性,认为各种智能之间并无严格的等级之分,而是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

该理论也重视智能的文化性和情境性,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力。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为教育实践中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幼儿园教师多元智能教育培训:慧眼识才,因材施教

幼儿园教师多元智能教育培训:慧眼识才,因材施教

幼儿园教师多元智能教育培训:慧眼识才,因材施教在幼儿园教育中,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个性、天赋和潜能。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具备慧眼识才的能力,能够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通过多元智能教育培训,幼儿园教师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1. 深入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试只能测量学生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表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智能。

教育者应该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类型,而这些智能类型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就。

多元智能教育培训将帮助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多元智能理论,认识到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可以实现全面发展。

2. 识别和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幼儿园教师在多元智能教育培训中将学会如何识别和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

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发现他们擅长的方面和喜欢的活动,进而判断出他们的多元智能类型。

有的孩子可能在音乐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孩子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色。

幼儿园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和任务,让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得到锻炼和发展。

3. 创设多元智能教育环境多元智能教育培训还将帮助幼儿园教师创设多元智能教育环境。

教师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场景和活动,鼓励孩子在不同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语言智能方面,教师可以设置绘本角、故事角,让孩子通过阅读和讲故事来培养语言智能;在音乐智能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和演出,让孩子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教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切认识到多元智能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研究韩艳(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徐州221000)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语文和数学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人类智能至少有七个范畴,分别是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

在1995年,加德纳又补充了自然探索和存在两种智能。

他认为,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上述几种智能,但不同的组合有着差异性,如果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智能开发,就可以使这些智能固强补弱。

本文是基于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因材施教的方法,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目前因材施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倡导的是多样化、互动式的教学,而不是标准化的知识灌输。

同时,教师要尊重不同个体的文化家庭背景、认知方式、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是,在现阶段的学习教育教学工作中,仍有一些教师对因材施教的认识还不够或者没有真正地理解,出现了许多关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师为完成一定时间内的授课目标,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素质教育的目标并不是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进行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缺失。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因材施教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因材施教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因材施教作者:程争艳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2008年第01期因材施教作为中国古代一种教学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私学教育中,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研究,现如今它已演变为教学原则。

在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领域中,因材施教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研究者们将其称作是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他们正在以各种理论为依据寻求着因材施教的策略,探讨着因材施教中“材”的主体及其指称对象,而教学活动的实践者们把贯彻因材施教称作为“千百年来教育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并且在理论研究者们的指导下做着各种尝试以实现其“目标”。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根据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针对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所谓智能是指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九种智能因素: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存在智能等。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的智力的认识,这似乎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文正是在了解和认识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因材施教的运用。

一、因材施教思想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教育瑰宝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教育理论,由孔子创始,历经历代教育家继承与发展,现成为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之一。

在此,主要通过孔子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认识因材施教。

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运用因材施教主要着眼于学习者,其考察的范围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年龄特征及其兴趣爱好。

(一)智力水平,即孔子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习者实施不同的教育。

孔子从学习者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习者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

在实施教育时,也要做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论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论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旨在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原则,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本文将探讨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以揭示它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个体差异理论个体差异理论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之一。

每个学生在智力、兴趣、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个体差异理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风格理论学习风格理论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之二。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偏好的认知和信息处理方式。

根据学习风格理论,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之三。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在多个智能领域都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长。

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不同学习层次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理念的实施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学科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学习进步。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化评估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评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特点。

这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测试等方式进行。

差异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

例如,给予智力较高的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任务,提供扩展材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对于因材施教至关重要。

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霍华德·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学、教育学教授。

1983年,他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人类有着多元的、完整的智能“光谱”,而不是一元的、单元的智能。

此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加德纳教授逐渐完善了自己的理论,明确提出人类的多元智能可分为8种,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教授认为:现有的流行于世界的之上测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不符合人类智能发育与发展的现实。

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与特点各不相同,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将使具有不同特点与天赋潜质的孩子,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人类社会各领域杰出人物的诞生,都在于他们强势智能的开发。

比如数学家陈景润,他的数理逻辑智能是强势智能,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王冠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却连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英年早逝;再有“国宝”陈镜开,他的肢体运动智能是强势智能,他以他的强势智能为国争光,九破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空前绝后。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孔老夫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我想孔子说的这个“材”也就是孩子的强制潜能,作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材”之所在,而后为其“材”的充分、和谐、可持续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在这里有几点建议:◆为人父母者,应注意尊重孩子的成长风格,正确认识孩子的长处,因势利导,为其强势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创造适宜的环境。

◆作为学校、教育机构,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同时,应开设音乐、绘画、舞蹈、跆拳道、手工、科技制作、书法、围棋等选修课程,为学生发现自己的强势智能,展示自己创造机会、提供舞台。

◆作为学生,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不要以卵击石,要扬长避短:语文不行,我就学数学;数学不行,就学英语;英语不行,就学音乐;……同时还要看到,社会不仅需要作家、数学家、外交家,还需要运动员,不仅需要“家”,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工作者。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1.多元智能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 素质的人才。 2.多元智能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源自于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因材施教的实践案例分析
▪ 社会实践与多元智能培养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育政策与多元智能教育的推广
1.加强教育政策对多元智能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2.培训教师掌握多元智能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3.加大对多元智能教育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 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
1.逻辑数学智能是指有效运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这种智能类型的人通常善于推理、计算和解决问题。 3.逻辑数学智能强的人适合职业如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等。
多元智能的种类与特点
▪ 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
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
创新思维培养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 2.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实践创新思维。 3.赞赏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技术与多元智能教学的结合
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多媒体等,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2.运用技术工具,如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

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

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摘要】“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中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认识“因材施教”这种深刻的历史性演化,无疑为我们重新审视那些“理所当然”的传统观念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念因材施教用多元智能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如果把因材施教中的“材”理解为“才”,即学生的智能,那么因“才”施教是不能完全按照扬长避短的思路进行的。

不仅如此,该理论还告诉我们怎样因“才”施教。

这正是多元智能理论重要的教育价值所在。

一,“因材施教”的历史由来“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

它贯穿着孔子的“忠恕”思想。

同是问仁、问孝、问政等。

因此孔子通过谈话、观察、提问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掌握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志向、学习态度和学习专长以及年龄差异等进行施教。

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

其实施成功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可归结为以下几种:①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给予不同的教育。

②针对学生不同的优缺点,对症下药,补偏救弊,使学生能正常发展,这种有扬有抑、救弊补偏的教育,正体现了孔子辩证法的思想。

③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

孔子是承认人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存在的。

④量力而行。

例如:“阙党童子”有“速成”的思想,孔子马上使人传命来教育他们,矫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行动。

⑤个别谈话,因人制宜。

⑥批评和表扬相结合。

⑦分科教学,培养特长。

孔子对已“深通六艺”的弟子,再进行德行、言论、政事、文学等分科的教育,区别对待。

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它开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

二、因材施教的现实情况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中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贯彻这一原则的教师却很少。

作者认为,对学生的长处、优势,要创造条件使其得到更好的发挥。

但对学生薄弱的、欠缺的方面也不能任其继续存在。

因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长处还是短处、优势还是劣势,都是相对的、不稳定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与因材施教
赵玉如
【期刊名称】《教育情报参考》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把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作为教育的宗旨,认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设置的目标是传统学校教育所难以完成的。

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考试和统一的评价来要求每一位学生,而且内容上常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赵玉如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多元智能理论与因材施教的比较研究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推进因材施教与学业评级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多元智能教育观下的因材施教
4.在小英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
5.秉承多元智能理论,落实因材施教——关于高中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智力多元化”谈“因材施教”

从“智力多元化”谈“因材施教”

从“智力多元化”谈“因材施教”导读:本文从“智力多元化”谈“因材施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智力多元化”谈“因材施教” 仪陇县张公小学唐学成“因材施教”思想最早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孟子提出来的人才教育思想。

他认为能得到“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尽心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一。

于此,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尽心上》)。

就是说,最聪明的学生可以象时雨对草木那样一点就能迅速地成长;有些学生只能注意培养他们的德行和才能;有些学生只好就他们的问题加以解答;某些学生不能亲受教的,可以私自间接地给他们以教育。

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发展的不均衡性,的不也就是人的智力的个别差异。

不过,他的这种思想和孔子的“先天决定论”是不同的。

孔子的“先天决定论”认为人有少数”生而知之的“上智”者和“困而不学”的“下愚之民”,甚至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千百年来,无数的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的时候,并不一定真正的理解了这个思想。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尽管在大力推崇“个性”教育,却没有根本的理论指导,因此,由于理论上的“昏昏”,显然不能使自己行动变得“昭昭”。

这种局面直到“多元智力”理论的出现和一步一步地传入中国才能得到有所改善。

“多元智力”理论又称“智力多元化”理论。

它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的发展不同,其智力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各种不同类型的智力的品质结构也不一样。

因而影响其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等明显不同,和其人的性格、脾气、兴趣、等因素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的“个性”。

“多元智力”理论根据人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把人的智力又分为1、语言智能(言语/语言智力)2、数理逻辑智能(逻辑/数理智力)3、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力)4、音乐智能(音乐智力)5、人际关系智能(人际交往智力)6、内省智能(自我反省智力)7、身体智能(身体/运动智力)8、自然智能(自然观察智力)我们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就可以很轻松地解释像胡一舟这样的“天才白痴”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学生对于语文、数学等课本(指理论)学习成绩差,而对于音乐、体育、手工等学科兴趣盎然的原因(当然,这其中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智力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智力水平和发展速度。

正因为如此,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发展情况,因材施教,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本文将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因材施教的关系,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个体差异性认识和教育改革的思考。

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智力测评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通过智力测评,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个体之间的智力水平存在着差异。

有的人天生智力超群,有的人则面临智力发展上的困难。

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适当的教育干预可以对智力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智力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干预来弥补的。

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学生在智力发展上遇到了困难。

这些困难可能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方面,使得他们在学业上和生活中感到挫折和焦虑。

事实上,这种困难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教育干预来加以解决。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利用课外辅导或专业机构进行智力开发训练;与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爱等等。

这些教育干预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智力发展的均衡和稳定。

因材施教是实现智力发展的差异性的关键。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种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育方案。

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包括但不限于: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案例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潜力等。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智力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人的基因、环境、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不同人智力发展的差异性非常明显。

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进而取得最好的效果。

从基因角度看,人的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

一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人往往有高智商的父母,有智力发展的遗传基础。

然而,环境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也不能忽略。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经验、文化程度等。

良好的家庭背景、高素质的教育,以及丰富多样的生活经验都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因此,不同人智力发展差异显然。

有些人天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潜力,有些人则相对较低。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有所不同。

针对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教育者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不同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例如,对于较慢的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逐渐适应学习节奏。

而对于那些较快的学生,则应该提供更高水平的挑战,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另一方面,教育者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习惯。

因此,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发展优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推动学习的进程。

总之,人的智力发展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过程。

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其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鼓励自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力,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浅析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智力发展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每个人的智力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可能来自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者个体心理特点等多种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入手,探讨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以及其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是,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这种差异性主要包括认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等方面。

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明显优势,比如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在其他方面可能较为欠缺,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而这些差异性往往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甚至对个体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材施教是一种能够更好满足学生智力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使得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因材施教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有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可能比较落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认知差距,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可能较为优秀,需要更多的挑战来激发其认知潜力。

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促进其认知发展。

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有的学生在创造力方面可能很出色,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而有的学生在创造力方面可能较为欠缺,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激励来激发创造力。

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创造力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智能理论与因材施教的比较研究
作者:原雪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是我国教育传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多元智能理论传入我国后,两种理论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

虽然提出理论的时间数隔千年,但是二者存在许多互通之处。

关键词:因材施教;多元智能;教育观
1.美国多智能理论的提出
多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对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的研究中提出的成果。

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等在内的七种智能。

这七种智能代表每个人七种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

他们特别强调多元智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中的应用,其所论述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的内容,其理论较为具体。

2.中国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

这一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在《论语·公治长》中曾记载孔子曾评价他的学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

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之间才能差异的明察。

这体现了因材施教是要求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注重个体差异。

孔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但是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

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

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先天遗传特质,就是人的个别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

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自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者在倡导孟子的“因
材施教”思想的时候,从不同的层面传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3.两种理论的比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

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加德纳推荐了“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

而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主张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

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4.总结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我国被人们广泛继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背景与理念的不断改变,因材施教的理解与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特别是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重新认识了智能的涵义,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不同智能的全面发展,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研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导向、基本结构,完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构建,弥补以往的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从七种智能为着手点,带动学生各个智能的发展,建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的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利用因材施教模式开展。

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思想,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思想指导。

从多元智能的视角重新探究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翠英.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杨宏伟.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转变我国教育观念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曹睦晗.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山西青年.2016(02)
[4]戴长征.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J].新课程(中),2016(04)
[5]谷同飞,贾艳梅.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出现的变化与误区[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
作者简介:原雪(1992)女,籍贯:山西,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