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题参考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什么本质?A. 公平交换B. 阶级对立C. 经济危机D. 社会和谐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指:A. 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领导权B. 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领导权C. 无产阶级在文化上的领导权D. 无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上的领导权答案:B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个人英雄B. 社会意识C. 社会存在D. 社会制度答案:C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什么性质?A. 自由劳动B. 强制劳动C. 异化劳动D. 创造性劳动答案:C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产品过剩B. 消费不足C. 生产过剩D. 资本积累答案:D7.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稳定的保障C. 社会和谐的体现D. 社会进步的标志答案:A8.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失C. 社会完全平等D. 所有制完全公有答案:B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人劳动时间D. 资本投入量答案:B10.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哪种现象?A. 个人主义B. 物质主义C. 消费主义D. 商品化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哪种社会经济形态?A. 自由资本主义B. 封建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阶级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什么?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资本家的投资C. 工人的劳动D. 资本的自我增值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马克思如何定义阶级?答案:马克思定义阶级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程度来区分的。
阶级是社会经济结构中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社会集团。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自我矛盾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导致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最终的崩溃。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案例分析题1. 以某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断。
答案: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周期性现象,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通常表现为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等,其本质是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和风险管理的失败,导致信用体系崩溃,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及答案,考生可以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马克思的理论不仅对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理解当代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个人自由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承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是通过?A. 个人奋斗B. 社会革命C. 教育改革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A. 个体劳动B. 集体劳动C. 雇佣劳动D. 自由劳动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积累C. 资源枯竭D. 技术落后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C. 维护封建制度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心史观B. 唯物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传统答案:A, B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答案:A, C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B. 按劳分配C. 阶级斗争的消失D. 国家消亡答案:A, B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 B, 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按劳分配D. 按需分配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第一篇:马克思考试题目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实践性6.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感觉到物体现的是:唯物与唯心的观点7.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资本论中,上衣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有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使用价值 9.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10.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的是:使用价值1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4.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价值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ABCDE2.价值的特点(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E任意性3.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在(ACD)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影响资本的周转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时间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5.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ABC)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判断题1.没有价值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2.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对)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错)5.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错)6.“火是万物的本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7.宗教….,所以宗教无意识形态(错)8.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V表示可变资本(对)9.未来消费资料将实现按劳分配(错)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四、名词解释1.什么是物质,以及提出物质的意义。
马克思考试题库
练习四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B.对立统一规律C.辩证矛盾D.运动和相对静止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句话是一种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4.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2.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A.客观性B.普遍性C.多样性D.条件性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变C.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D.事物显著的变化5.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简答题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2.新生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四、辨析题1. 联系是指事物直接与世界万物相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与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干脆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的启蒙哲学C.美国的阅历论哲学D.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闻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肯定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打算B.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6、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的区分是()A.感性相识是牢靠的,理性相识是不行靠的B.感性相识来源于实践,理性相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相识是对现象的相识,理性相识是对本质的相识D.感性相识来源于干脆阅历,理性相识来源于间接阅历7、马克思主义相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8、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9、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确定力气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冲突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冲突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冲突规律1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 运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4、假如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建的()A.运用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运用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削减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削减,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削减15、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1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17、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加制”是指金融寡头()A.干脆参加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B.干脆参加银行的经营与管理C.通过购买肯定数量的股票层层限制很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干脆驾驭很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8、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得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限制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将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将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将来社会D.很多思想家都预见了将来社会20、马克思主义认为,歼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歼灭工业和农业的差别B.歼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歼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歼灭利益差别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正确答案:B注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答案:D注解:凡是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无法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不可知论。
标准就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注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持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德漠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数量的多少构成小同的事物。
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足元气构成的。
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正确答案:B注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晋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答案:C注解: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是()。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和恩格斯
D. 柏拉图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是()。
A. 静止
B. 运动
C. 变化
D. 永恒
3. 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因果律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个人意志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物质生产力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异化”概念主要用于分析()。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C.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D. 原始社会的氏族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阐述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及其对认识论的贡献。
2.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现象,并探讨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其进行批判。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请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现象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
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2.关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答案)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关D.生产力的发展是自发的,不受社会条件制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商品B.货币C.生产关系(答案)D.分配关系4.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以下哪一方面?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C.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D.人的自然属性的充分发展(答案)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C.所有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的(答案)D.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答案)C.人类的精神活动D.人类的本能活动7.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中,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无关系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8.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B.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答案)D.指引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指明解放的道路。
(完整版)马克思考试题参考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这些系统有哪些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有哪些复杂的关系?答: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1)生产力系统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
(2)生产关系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环节中。
(3)上层建筑系统是由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4)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存在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
(5)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
各个系统的复杂关系: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对生产关系系统有直接影响;生产力系统以人口关系为基础;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
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首要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有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调节者和承载者;人是上层建筑的构成主体。
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具有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2.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答: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客观性D. 规律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基本矛盾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基础D. 社会存在的条件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
A. 历史的创造者B. 历史的旁观者C. 历史的推动者D. 历史的旁观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随机的D. 任意的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力量C.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决定性力量D. 社会历史发展的无关力量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形态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基础D. 社会存在的条件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
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消灭私有制B.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C. 提高劳动者素质D.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选项A,消灭私有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非根本途径,故A项错误。
选项B,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因为教育为生产劳动提供智力支持,生产劳动则为教育提供实践场所和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故B项正确。
选项C,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根本途径,故C项错误。
选项D,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而非根本途径,故D项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古希腊罗马哲学C. 17、18世纪欧洲哲学D. 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社会条件,即工业革命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其次是自然科学条件,即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最后是理论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故A项正确。
选项B,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其直接理论来源,故B项错误。
选项C,17、18世纪欧洲哲学包括经验论和唯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思想素材,但不是其直接理论来源,故C项错误。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式上升B. 循环式发展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式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关系答案:1-5 A, B, B, C,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
2.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试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这些系统有哪些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有哪些复杂的关系?答: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1)生产力系统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
(2)生产关系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环节中。
(3)上层建筑系统是由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4)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存在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
(5)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
各个系统的复杂关系: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对生产关系系统有直接影响;生产力系统以人口关系为基础;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
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首要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有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调节者和承载者;人是上层建筑的构成主体。
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具有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2.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答: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性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
方法论意义: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本质规定性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便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求考生在审读材料、分析问题时必须从矛盾的整体出发,从正和反两个方面来把握,坚决避免孤立地就一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做法。
否则,既不能正确地把握材料,也会在论证中失之偏颇。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也有其特殊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考生必须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在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只有具体分析特殊的矛盾,才能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方法的最根本要求。
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因,而是内因。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事物的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矛盾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事物的发展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同一个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考生在分析复杂的问题或事物情况时,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
既要分析主要矛盾,又要兼顾非主要矛盾;既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片面性,避免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
3.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答:(1)客观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主体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如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
而这种决定性是在社会运动主体的选择中体现和实现的。
这种选择是指历史主体的选择。
(2)历史主体的选择(主体选择性)从宏观的历史发展来说,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选择余地。
这是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多种可能性。
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途径。
究竟哪一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不仅取决于客观的条件和情形,也受着这个民族的主观选择的影响。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作用不能被任意地夸大。
客观的历史规律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第一位的,而人的选择是第二位的,它并不能使历史的发展违背自己的规律。
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
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一代人都不是从零开始。
他们面对的是既成的物质条件和文化传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他们的选择活动的。
其次,主体的选择不是无限制的,而总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
超出这个空间,就是不可选择性。
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不是完全任意的。
事实上,人们行为的动机、人们选择的意向也受着客观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当然对这种选择的结果有所预期,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出现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发展后果。
但一种选择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是否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
4.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你如何理解答: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有严格的科学方法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方法史上一种科学完备的方法论(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科学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过程中,还要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发展自身。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最关键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工作者要勇于和善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批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5.如何理解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请结合个人学科及所学专业谈谈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如何应用答: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面向实践)(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只有把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
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
社会科学研究要反映人民的愿望(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社会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离开问题的不会有真正的的理论。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实践)(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
要善于总结多方面经验。
(二)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防止主观随意性)(三)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入群众。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回归实践)(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
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
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
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不存在永恒真理。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固守已有理论成果)。
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独立思考: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品质。
6.用社会系统及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系统及社会矛盾?答:运用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分析认识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以下原则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有(1)原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2)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应该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性,从动态中考察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全面系统的学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把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性,重视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这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中心线索。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矛盾,要坚持改革开放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