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命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既注重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覆盖面较全,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计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情况,包括口算、填空、用竖式计算、在〇里填“>”“<”或“=”、在□里填合适的数、解决实际问题等,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二、考试概况分析:
全年级应考人数为242人,实考人数为242人,全年级总得分为22820分,总平均分为94.3,优分率为97.1%,及格率为100%,全年级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31分,其中班均分最高的是四班,平均分为95.02分,最低的是三班均分为93.67分,最高班和最低班相差1.3分。
三、试卷各题的得分率情况:
四、典型错例分析。
1、第一大题口算,全年级共扣60分,其中一(5)班的徐俊屹一人就占20分。
说明孩子们对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方法已掌握,口算准确率比较高。
少数孩子的丢分完全属于粗心,要么漏写了,要么加法看成减法。
2、第二大题填空的第2小题:“50比()多1,比()少1。
”此题各班均有孩子做错,都是写反了,说明这部分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还很弱,还有就是不善于思考,见到或听到“多”就加,见到或听到“少”就减。
3、第二大题填空的第4小题:“一个书包40元,如果付的都是10元,应该付()张。
”此题也是各班均有孩子做错,都是写5张。
做错的孩子应该是生活经验少,没有购物的生活体验,加上平时练习时遇到的钱数不是整十数,付10元的张数时会多一,孩子生搬硬套,造成错误。
4、第二大题填空的第5小题:“小兰做了30朵红花和15朵黄花,小星要做()朵花才能和小兰同样多。
”各班错误人数分别是:18、14、14、13、18
人,错误率还是很高的。
达到33%错误原因:一方面学生年龄小,不理解红花、黄花与花之间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学生听完题后,思维停留在要用减法解决此题,但又不知小星之前做了多少朵,所以觉得束手无策,于是乱蒙一个答案,造成错误。
5、第五大题在□里填合适的数,这题得分率不高,只有91.05%,题本身不难,只要会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大小比较就会做,但是孩子填完后不检查不检验,导致错误。
6、第七大题:“用下面4个同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在□里画√。
有三角形、正方形、圆3个答案选择。
”这题是本次考试得分率最低的一题,只有80.58%。
错误原因: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加之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系数大,所以造成错误。
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年龄小,学习习惯差,不认真听题、审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不能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同一个知识点换一种考察方式学生就无从下手,如:比较大小,给的是两个数或是两个算式,让他比较大小,他肯定会做,但是反过来先给出大小于号,让他写数,就蒙了,说明知识学的较死,不知道举一反三。
3、学生读题不认真,收集数据信息不仔细,盲目下手。
如:男生23人,列算式时,他就把23写成32了,求鹅比鸡少多少只?他列的算式就变成鸭比鸡少多少只了。
七、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好晨读时间,加强口算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养成好的读题意识和良好的解题习惯。
2、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题型要形式多样。
3、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在批改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4、加强中、差学生的辅导,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缩小学生间的两极差异,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让学习好的学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