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讲稿-1
人行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用户操作手册讲课稿
目录1概述 (2)1.1系统建设目的 (2)1.2系统主要功能 (2)2 用户管理 (5)2.1用户注册 (5)2.2用户登录和退出 (12)2.3创建操作员 (15)2.4 用户信息维护 (21)2.5密码管理 (24)2.6操作权限 (26)3 登记 (28)3.1 初始登记 (28)3.2 变更登记 (51)3.3 展期登记 (56)3.4 注销登记 (60)3.5 异议登记 (64)4 查询 (68)4.1按出质人名称查询 (68)4.2按登记证明编号查询 (73)5 登记信息管理 (75)5.1机构登记信息 (75)5.2我的登记信息 (79)6 证明验证 (81)7 审核用户的操作 (83)7.1常用户现场审核 (83)7.2审核用户信息维护 (87)1概述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是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全国集中统一的服务于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登记、查询的管理信息系统。
其基本作用是接收、保存和发布信息。
信息由填表人通过互联网在线录入,登记系统保存录入信息,记录录入时间,然后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作为质权设立的要件之一,登记服务帮助确立质权人在一定时间内的非占有质押权利及优先顺位,以对抗后来的质权人并防范出质人的信用风险。
1.1系统建设目的建设登记系统的目的一是满足《物权法》关于登记是质权设立要件之一的要求,二是促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物的担保,具有不可占有且无形的特点,在实践中容易发生重复质押从而产生竞争性权利,影响质权人和其他第三人的利益。
“登记”能有效公示权利的存在,客观记录质权设立的时间,使第三人能迅速、便捷、清楚地了解应收账款上存在的各项权利,从而较好地控制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中存在的重复抵押风险。
1.2系统主要功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注册和创建、用户信息维护、密码管理和权限控制等。
SAP系统操作演示流程图要点讲课稿
配件部SAP系统流程演示图一、SAP系统登陆操作二、配件销售1)创建销售订单(VA01)2)将销售订单转换成外向交货单(VL01N)3)打印出库单(ZPJCK)4)修改销售订单(VA02)5)查看单个销售订单(VA03)6)查看批量订单(VA05 ZVA03)7)修改向外交货过账单(VL02N)8)取消发货(未开发票)(VL09)9)取消发货(已开发票)(VA01)三、移库转储1)调入方:创建移库转储(ME21N)2)调出方:移库转储单打印(ZZCD)3)调出方:移库转储单发货(MIGO)4)调入方:移库转储单收货操作(MIGO)5)移库转储单收货操作冲销(根据需要才操作)(MIGO) 6)移库转储单发货操作冲销(根据需要才操作)(MIGO) 7)修改和参看转储单信息(ME22N / ME23N)8)转储清单项目明细查询(ZMM015)四、免费赠送配件(VA01)五、配件成本中心领用 (MB1A)六、三包垫付件管理 (ME21N)七、客户信息查询(ZXD03)八、物料清单查询(ZMMSEARCH MM60)九、金额销售查询(ZSDR003)十、库存查询(ZMB52 )一、配件部及分公司SAP系统登陆操作:二、配件销售:1)创建销售订单:(配件总部/各分公司)事务码V A01说明创建销售订单输入事务码:V A01 回车输入订单类型:ZAOR销售组织:6101分销渠道:20产品组:80回车进入下一界面输入客户代码1、收现款一次性客户:使用客户代码(199999)大客户,整机客户或欠款客户:输入客户代码(例如:80000010)2、交货工厂:61003、付款条件:0001立即付款4、订单原因:A05已有最终客户,5、填写采购编号6、点击“”进入抬头信息维护界面客户代码可以通过ZXD03查询获得。
1、如果系统没有客户信息,将客户信息或需要欠款信息提交到总部由曹彦锋创建。
2、关于采购订单编号的填写:为方便以后对账单据查找,现要求:如是服务销售(FW+派工单编号FW0000838 )\如是配件销售(PJ+月+日+01 PJ012204)2、点击进入抬头信息维护界面合作伙伴页面:双击客户编号,然后维护售达方和送达方一次性客户的名称。
UNIX文件系统
UNIX文件系统UNIX操作系统简介,讲稿,UNIX操作系统概述, UNIX操作系统UNIX是较早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它的第一版于1969年在Bell实验室产生,1975年对外公布,1976年以后在Bell实验室外广泛使用。
应用范围应用到几乎所有16位及以上的计算机上,包括微机、工作站、小型机、多处理机和大型机等等。
UNIX特点(1) 多任务、多用户(2) 并行处理能力(3) 管道(4) 安全保护机制(5) 功能强大的shell(6) 强大的网络支持(7) 系统源代码用C语言写成,移植性强(8) 出售源代码,软件厂家自己增删UNIX流派举例SCO UNIX PC兼容机Digital Unix Dec Alpha机Sun UNIX Sun工作站AIX IBM机, UNIX系统组成UNIX操作系统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1) kernel(内核)(2) shell(外壳)(3) 工具及应用程序1工具及应用程序shellkernel硬件UNIX Kernel 提供四个基本功能:进程、文件系统、通信、系统启动。
UNIX Shell 是UNIX的命令解释器,共有三种:(1) Bourne Shell sh(2) Korn Shell ksh(3) C-Shell csh一般系统默认为Bourne Shell, 本文以此shell为例。
, UNIX的几个名词用户名(user) UNIX是多用户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每个用户拥有用户名、登录口令以及操作特权。
用户每次使用UNIX时必须先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一般用户的UNIX操作系统提示符一般为”$”。
工作组(group) 几个用户可以组成一组,同组内的用户可以共享信息。
root用户 UNIX的超级用户,拥有其他用户没有的特权。
root用户的UNIX操作系统提示符一般为”#”。
进程(process) 是正在执行的程序。
UNIX允许多个进程同时存在,每个进程都有唯一代号称为进程标识符(pid)。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培训讲稿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培训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的讲师,今天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讲解有关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知识。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简称CIMS,是一种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
它能够提供学校信息的快速查询、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为学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体系。
二、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1. 学生信息管理: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考试成绩、课程安排等,方便学校管理人员随时查询和更新学生信息。
2. 教师信息管理:学校可以通过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教师的个人信息、教学经历、科研成果等,便于教师管理和评估。
3. 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课程的排课、调课、退课等功能,并能够实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
4. 考试信息管理: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并能够快速生成成绩报表,方便学校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5. 通知公告管理:学校可以通过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发布通知公告,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共享。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化、集成化、共享化的特点,能够提高学校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三、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适用于各类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以及职业学校等。
它可以帮助学校管理人员更好地处理学校日常的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方便地查询和管理个人信息。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如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四、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相对简单,用户只需要登录系统,根据系统提供的菜单和操作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讲课讲稿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MW==OS讲稿
以管理的观点讨论操作系统
•坚持就是胜利,半途而废是成事的大忌* 学习方法
•认真听课 •多看书,做到预习,听课,复习三 部曲 •多做作业,加深理解 (Google)
•多讨论,同学之间结成讨论小组 •认真做实验 •适当看部分操作系统源代码 •鼓励参与开源项目、毕业时拿出成
考核方法
总成绩 = 平时成绩(20%)+实验报告 (30%)+闭卷笔试(50%) 平时成绩= 作业(50%)+课程状态(出勤、 回答问题次数、积极程度等)(50%)
2.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管理者
为了使硬件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必须允许多用户任务同时使用计算机,以 便让不同的资源由不同的用户任务尽可能 的同时使用,减少资源的闲臵时间。 譬如,当一个用户任务将文件从磁盘 往内存缓冲区读出时,另一个用户任务可 以让自己的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这样的 话,处理机、内存、磁盘都忙起来了。 充分利用资源:因材施教、物尽其用。
非日常接触的操作系统功能
水面之下,是冰山的主体。
想一想,这里正在演示的幻灯 片是怎样保存和读取的?
1.1.1操作系统的组成
以管理的观点讨论操作系统 • 作为管理者,需协调两方面: ① 上级的要求; ② 可支配的资源。 • 操作系统的上级——用户; • 操作系统可支配的资源——硬件。
系统软件构成
缓冲区
CPU
磁盘
2.多道程序设计 基本思想:内存同时保持多道程序(作业),处 理机(单处理机)以交替的方式同时处理多道 程序.宏观上看,已有多道程序开始运行且尚 未结束,微观上看,某一时刻处理机只运行某 道作业。
作业A CPU 作业B 作业C I/O CPU I/O I/O CPU I/O CPU I/O CPU I/O CPU I/O CPU
操作系统讲稿2012(第三章)
例:程序A的起始地址为51200,共12条指令;程序B 的起始地址为81920,共4条指令,其中第4条指令包 括I/O指令;程序C的起始地址为194560,共12条指 令;分派程序的起始地址为20480,共6条指令;三个 程序以及分派程序均在内存,操作系统每次执行6条 用 户程序指令后就会自动终止当前用户程序,转去执行 分派程序。每条指令需要一个指令周期,则程序的执 行过程如下:
1. 51200 2. 51201 3. 51202 4. 51203 5. 51204 6. 51205 超时
7 20480 8 20481 9 20482 10 20483 11 20484 12 20485 13 81920 14 81921 15 81922 16 81923 I/O请求
17 20480 18 20481 19 20482 20 20483 21 20484 22 20485 23 194560 24 194561 25 194562 26 194563 27 194564 28 194565 超时
3.程序的顺序执行: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独占处理机 直至最终结束的过程称为程序的顺序执行。
4.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 (1)顺序性:每一个操作都必须在上一个操作完成 之后开始 内:语句之间、指令之间 外:程序之间 (2)封闭性:资源独占,只有运行的程序能够改变资 源状态,每个程序的执行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就绪 阻塞
× ×
被分派程序 选中
×
事件发生
× ×
被父进程终止 被父进程终止
×
说明:一般的操作系统为了管理方便,根据等待的事件设置多个 阻塞队列,将等待不同事件的进程放在不同的等待队列中。
3.4进程控制
进程控制:系统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来创建、撤 消进程以及完成进程各状态间的转换,从而达到多进程、 高效率、并发执行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进程控制是通过原语来实现。 原语:用于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不可分割的一段程序。 原语的实现是通过关中断来实现的。 实现进程控制的程序段被称作进程控制原语。
计算机操作系统范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范文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当一个程序被执行时,操作系统会为其创建一个进程,这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并由操作系统负责调度和管理。
进程管理包括创建和销毁进程、进程间的通信与同步、进程的调度和切换等。
通过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能够合理地分配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多任务的并发执行。
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计算机的内存资源是有限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这些资源的分配和释放。
内存管理包括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与共享、内存的虚拟化等。
通过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能够高效地利用内存资源,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性能。
文件系统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另一项核心功能。
文件系统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存储介质,并为用户提供对文件的存储和访问功能。
文件系统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与删除、文件的读写与修改、文件的共享与保护等。
通过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文件管理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这些设备的访问和控制。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初始化与关闭、设备的分配与回收、设备的驱动与中断处理等。
通过设备管理,操作系统能够提供友好的设备操作接口,方便用户进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除了以上的主要功能,计算机操作系统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特性,如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
安全性是指操作系统能够保护计算机的资源和用户的隐私安全。
操作系统通过访问控制、文件权限和密码保护等手段,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是指操作系统在面对硬件故障或软件错误时能够正常工作。
操作系统通过错误处理和容错机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可扩展性是指操作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升级和扩展。
操作系统通过模块化和插件机制,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定制和扩展。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早的操作系统是单道批处理系统,只能处理一个任务,用户需要将任务提交给操作系统进行处理。
鸿蒙os的优秀演讲稿
鸿蒙os的优秀演讲稿鸿蒙OS的优秀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鸿蒙OS。
作为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鸿蒙OS在技术实力、用户体验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优秀特点。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将从技术创新、生态建设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为大家全面解读鸿蒙OS的优秀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鸿蒙OS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
作为一款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OS不仅具备了强大的跨设备能力,还拥有高效的安全保障和智能化的体验。
通过统一的开发框架和标准化的API接口,鸿蒙OS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操作,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流畅的使用体验。
同时,鸿蒙OS还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和微内核设计,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提供了全面的保护。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鸿蒙OS还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场景感知和个性化的智能推荐,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鸿蒙OS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优秀之处。
作为一款开放、共享的操作系统,鸿蒙OS积极打造了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
通过开放的能力接口和丰富的开发工具,鸿蒙OS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开发环境,吸引了大量优质应用的加入。
同时,鸿蒙OS还积极推动了设备制造商和行业合作伙伴的共建共享,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便捷的应用体验。
在内容生态方面,鸿蒙OS还与各大内容提供商合作,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生态,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选择。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鸿蒙OS在未来发展方面的潜力。
作为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鸿蒙OS在技术实力和生态建设方面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优秀之处,未来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鸿蒙OS将会在更多的场景和行业得到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系统培训讲课稿范文模板
系统培训讲课稿范文模板尊敬的各位参训人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将为大家介绍本系统的培训课程。
首先,我将简要说明本次培训的目的和内容,然后将深入讲解各个模块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
我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系统,提升工作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正式的培训。
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参训人员熟悉本系统的使用方法,提升其在工作中的操作能力,达到以下目标:1. 熟悉系统界面和功能模块,掌握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2. 掌握系统中常用的数据管理功能,能够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和查询等操作;3. 理解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运用统计和图表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4. 掌握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了解各个角色的权限设置和管理方法。
二、培训内容1. 系统概述1.1 系统背景与目标1.2 系统特点与优势1.3 系统架构与模块组成2. 系统登录与界面介绍2.1 系统登录方法与账号管理 2.2 界面布局与功能导航2.3 系统设置与个性化设置3. 数据管理功能3.1 数据录入与修改3.2 数据查询与导出3.3 数据统计与分析4. 数据展示功能4.1 报表模块介绍4.2 票据与图表功能使用方法 4.3 报表模板的创建与管理5. 权限管理功能5.1 用户角色与权限设置5.2 用户组与权限控制5.3 权限管理的策略与实施6. 系统维护与优化6.1 系统备份与恢复6.2 系统更新与升级6.3 系统性能优化与故障处理三、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在完成以上内容的讲解后,我们将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大家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评估与总结在培训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和总结。
通过评估反馈和讨论交流,了解大家的学习效果和培训需求,同时总结本次培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不断改进我们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在本次培训的过程中,我将结合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专业演讲稿
计算机专业演讲稿篇一:计算机演讲稿《Linux操作系统》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Linux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相关情况。
我的介绍将围绕课程基本情况、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新的课程。
对06网络专业实施了第一轮探索性的教学。
紧接着又对07网络专业开展了第二轮教学,尽管这两轮教学我们都遵循传统教学理念规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特点,也提出了一些基于项目实践的设想并进行了相关教学实验。
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近三年的教学积累和教学实验,同时也为了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经系部领导研究同意于20XX年9月(也就是本学期)对我系08网络专业两个毕业班级该课程的教学启动了全面改革,无论是教材的选取还是到课程设计与开发均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改新模式。
接着来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Linux操作系统》是我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的职业技术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Linux操作系统;培养学生运用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奠定学生在Linux平台上进行嵌入式开发的基础,对学生从事Linux网络管理、Linux服务器管理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同时该课程的设立也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够从事网络管理、Linux服务器管理的管理工作,成为在网络服务管理和计算机系统管理等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最终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去竞争Linux 网络管理员和Linux嵌首先来介绍本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Linux网络管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Linux网络服务管理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与Linux网络服务企业密切合作,按照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八步递进教学方法的要求来设计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
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典型工作过程及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进而重构学习领域和课程体系,再由学习领域结合学生状况和预期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子情境设计、教学单元设计,学时安排设计。
系统培训讲稿
系统培训讲稿
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系统培训的一些知识。
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是哪个岗位,都需要对所使用的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系统。
简单来说,系统就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并且这些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整体。
例如,我们使用的办公软件就是一个系统,它包含了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多个功能模块,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其次,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系统培训。
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其使用方法。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升级,我们需要通过培训来跟上这种变化。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系统培训。
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
然后,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材料和工具,如教程、手册、示例等。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践,让学员有机会亲手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们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总的来说,系统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出色。
谢谢大家!。
操作系统讲稿(2011,屠立德) 第1章 引论
1.1 系统概述
•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伊曼结构:存储指令体系结构 诺伊曼结构: 以运算器为中心 以存储器为中心。 以存储器为中心。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DMA、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DMA、中断技术 产生了通道处理机:解决多I/O设备与主CPU匹配问题。 产生了通道处理机:解决多I/O设备与主CPU匹配问题。 I/O设备与主CPU匹配问题
时间轴 运行程序A 运行程序 CPU 运行A 运行 运行程序A 运行程序
并行? 并行? NO! !
外设
请求使用 打印机
第1章 引论 章
打印 结束
单道程序运行 串行), ),系统 (串行),系统 综合利用率7%! 综合利用率 !
操作系统基础 20
1.3 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作业A 作业 作业B 作业 作业A 作业 作业B 作业
• 4、注意的问题 、 1)体系结构不同,应用领域不同; 体系结构不同,应用领域不同; 2)应用领域不同,对系统的管理要求不同; 应用领域不同,对系统的管理要求不同; 3)系统的管理由操作系统实现。 系统的管理由操作系统实现。 1.1.2 软件的层次与虚拟机的概念 一、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控制、 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控制、 的管理 运行及其他服务程序
第1章 引论 章 操作系统基础 19
1.3 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 3、单CPU系统的并行概念: CPU系统的并行概念: 系统的并行概念 实际是指:CPU同设备 设备同设备、程序同程序( 同设备、 实际是指:CPU同设备、设备同设备、程序同程序(同 时处于未结束状态)的并行。 时处于未结束状态)的并行。
第1章 引论 章 操作系统基础 15
新系统上线培训演讲稿
新系统上线培训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为大家介绍公司新系统上线的培训内容。
新系统的上线将为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和效率提升,因此,我们需要对新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新系统上线的培训内容。
首先,我们将从系统的基本功能开始培训。
新系统包含了许多新的功能和工具,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功能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运用它们。
在基本功能培训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系统的界面布局、常用功能按钮、数据输入和查询等内容,帮助大家快速上手新系统。
其次,我们将进行业务流程的培训。
新系统的上线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流程可能
会有所调整,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和熟悉新的业务流程。
在业务流程培训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帮助大家理解新系统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进行系统操作技巧的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熟练掌握系统
的操作技巧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操作技巧和快捷键的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加灵活地操作新系统。
最后,我们将进行系统应用实践的培训。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够更好
地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系统。
因此,我们将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应用实践,让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新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上培训内容,相信大家对新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新系
统的上线将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信息技术模拟上课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行一堂信息技术的模拟上课。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学习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从计算机硬件开始。
计算机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现在,请你们看看你们面前的电脑,可以看到它的主机箱、显示屏、键盘和鼠标。
这些就是计算机硬件的具体例子。
计算机硬件相当于我们人体的骨骼和器官,它们提供了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功能和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
它是由程序员编写的,用于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和实现不同的功能。
常见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
办公软件则可以用于文档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各种工作。
而浏览器则用于上网浏览和搜索信息。
现在,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个小实验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理解。
请大家参与进来,拿起你们面前的键盘,敲击几下。
这些个人电脑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它会将你敲击的键盘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
的数据,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这就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配合工作。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其运行原理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领域,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操作系统发展阶段 操作系统发展阶段
第一代( 电子管时代, 第一代(1946-1955年):电子管时代,无操作系统 年):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 晶体管时代, 第二代(1955-1965年):晶体管时代,批处理系统 年):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 集成电路时代, 第三代(1965-1980年):集成电路时代,多道程序设计 年):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 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1980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年 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
8
3.操作系统分类 3.操作系统分类
操作系统的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来划分
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 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 系统
根据所支持的用户数目来划分
单用户(MSDOS、OS/2)、多用户系统(UNIX、Windows) 单用户( 、 、多用户系统( 、
多道批处理系统(multiprogramming system) 多道批处理系统 在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在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形成了多 道批处理系统。 道批处理系统。 内存驻留多个不同的作业 当一个作业等待I/O I/O时 另一个作业可以使用CPU 当一个作业等待I/O时,另一个作业可以使用CPU 优点如下: 优点如下: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改进了系统的吞吐量 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 CPU与I/O并行工作 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使CPU与I/O并行工作 缺点: 缺点: 平均周转时间长 无交互能力
1
本课程内容
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 第2章 进程管理 第3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第4章 存储管理 第5章 设备管理 第6章 文件管理 第7章 操作系统接口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2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问题:你知道哪些操作系统? 问题:你知道哪些操作系统?
2011-12-19
3
1.1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与作用
10
(1)手工操作
脱机输入输出系统
专门的操作员,批处理, 专门的操作员,批处理,脱机输入输出
联机方式
脱机方式
11
(2)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为什么引入? 为什么引入?
手工操作慢 作业之间转接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利用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作业执行序列,每个批作业 利用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作业执行序列, 磁带把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作业执行序列 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 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 ) 内存始终保持一道作业
(3)定义 )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 管理系统资源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 改善人机界面 提供各种服务, 提供各种服务,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 供良好运行环境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4
(4)作用 )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OS用作裸机的扩充机器 用作裸机的扩充机器
21
分时操作系统( (4)分时操作系统(续)
分时操作系统特点 多路性(同时性) 多路性(同时性) 交互性 独占性(独立性) 独占性(独立性) 响应时间, 及时性 响应时间,影响响应时间的因素
22
(4)分时操作系统(续) 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系统与批处理系统结合
原则:分时优先, 原则:分时优先,批处理在后 前台” “前台”:需频繁交互的作业 后台” “后台”:时间性要求不强的作业
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 (MVX、DOS/VSE)、分时系统(Linux、UNIX、 、 、分时系统( 、 、 XENIX)、实时系统( VRTX、RTOS,RT WINDOWS) )、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 、
9
4.OS发展过程 4.OS发展过程
(1)无操作系统
手工系统
用户:既是程序员又是操作员;用户是计算机专业人员; 用户:既是程序员又是操作员;用户是计算机专业人员; 编程语言:为机器语言;输入输出:纸带或卡片; 编程语言:为机器语言;输入输出:纸带或卡片;
根据源码开放程度来划分
开源操作系统( 开源操作系统(Linux)和不开源操作系统(Windows) 和不开源操作系统(
根据硬件结构来划分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NT、OS/2 warp)、 、 、 、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 、多媒体系统
根据作业处理方式来划分
分时操作系统与批处理操作系统区别
共性: 共性:都基于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不同点: 不同点: (1)追求目标不同 ) (2)适应的作业性质不同 ) (3)作业控制的方式不同 )
23
(5)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
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过程控制、 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等有实时 要求的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实时性和可靠性。 要求的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实时性和可靠性。 要求:及时响应外部事件, 要求:及时响应外部事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 件的处理, 件的处理,并控制实时任务 分类: 分类: 第一类:实时过程控制(硬实时任务) 第一类:实时过程控制(硬实时任务) 第二类:实时信息处理(软实时任务) 第二类:实时信息处理(软实时任务) 任务的类型: 任务的类型: 周期性实时任务: 周期性实时任务: 非周期性实时任务:截止时间(deadline),开始截 非周期性实时任务:截止时间 , 止时间(最晚开始时间)和完成截止时间(最晚完 止时间(最晚开始时间)和完成截止时间( 成时间) 成时间)
20
分时操作系统( (4)分时操作系统(续)
时间片( slice) 时间片(time slice) 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 操作系统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 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 时间片 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 操作系统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 服务 其特点是利用人的错, 每次服务一个时间片 (其特点是利用人的错, 使人感觉不到) 使人感觉不到)
24
(5)实时操作系统(续) 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的主要功能 实时时钟管理:提供系统日期和时间、 实时时钟管理:提供系统日期和时间、定时和延 时等时钟管理功能 过载保护:缓冲区排队,丢弃某些任务, 过载保护:缓冲区排队,丢弃某些任务,动态调 整任务周期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容错能力 如故障自动复位) 能力(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容错能力(如故障自动复位) 冗余备份 双机,关键部件) 备份( 和冗余备份(双机,关键部件) 特征 实时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
15
多道程序举例
设有两道程序按A、 的优先次序运行 其内部计算和I/O 的优先次序运行, 设有两道程序按 、B的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 操作的时间如下: 操作的时间如下:
程序A使用 后使用40msI/OA,最后使用 程序 使用30 ms CPU后使用 使用 后使用 , 20msCPU 程序B使用 使用60 ms CPU后使用 后使用20msI/OB,最后使用 程序 使用 后使用 , 30msCPU
CPU 程序A 程序A CPU 30 程序B 程序B I/0A 40 等待 程序A 程序A CPU20 程序B 程序B
程序A 程序A 程序B 程序B
进程A 进程A结束↙ CPU 30 进程B 进程B结束↙
等待
CPU 60
I/0B20
17
多道程序举例( 多道程序举例(续2)
(2) 按单道程序运行时需花时间为: 按单道程序运行时需花时间为:
(1)层次模型 )
是叠加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 是叠加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 是其他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作用与地位
(2)目标 )
方便性 有效性 扩展性 开放性
用户1
用户2
用户3
…
…
用户n
财务系统 航空订票系统 上网浏览程序 游戏程序 … )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编译程序 汇编程序 编辑程序… 数据库系统 系统程序) (系统程序 )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OS) ( 计算机硬件
现代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微型、并行、分布、 现代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微型、并行、分布、网络和智 能化几个方面发展 手工阶段(无操作系统) 〉 手工阶段(无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 〉 -〉分时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 〉 -〉分布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 〉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
用户独占全机:资源利用率低; 用户独占全机:资源利用率低; CPU等待用户:手工装入纸带或卡片;手工卸取纸带或卡片 等待用户: 等待用户 手工装入纸带或卡片;
缺点
计算机的有效机时严重浪费;效率低。 计算机的有效机时严重浪费;效率低。 机器速度 1万次/秒 60万次/秒 作业在机器上 所运行的时间 1小时 1分钟 人工操作 时间 3分钟 3分钟 手工操作时间 占总运行时间 3/(60+3)=4.7% 3/(1+3)=75%
单道批处理特点
自动性 顺序性 单道性
单道批作业工作流程
12
(2)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开始 还有下 一个作业? 否 停止 是 源程序 有错吗? 否 运 行 目标程序 装 配 目标程序
13
是
把下一个作业的源 程序转换为目标程 序
(3)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引入
单道资源利用率不高 解决办法——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解决办法——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 多道程序设计(multiprogramming)概念 )
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若干道已开始运行尚未结束的程 它们交替运行,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 序,它们交替运行,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从而 使处理机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