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直肠癌MRI诊断
合集下载
直肠癌MRI诊断和评价
T2WI
T2WI显示呈稍高信号(箭) 直肠外膜光整、未见明确侵犯 肠周脂肪清晰
增强
增强显示癌肿强化, 低于正常肠壁,肠壁 肌层及外膜较光整, 直肠系膜未见明显侵 犯,内未见肿大淋巴 结
DWI
DWI(b=800) 癌肿呈明显高 信号,癌肿未 侵及直肠外膜, 肠周脂肪清晰; 相应ADC图呈低 信号
直肠外膜呈现毛刺状改变 直肠系膜内见条纹影 T4期:肿瘤信号侵犯邻近器官及组织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MRI评价肿瘤浸润深度敏感性较高,MRI增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 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7%、78.3%、83.3%
MRI可以评价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对直肠癌N分期诊断总准 确度为61%
增强
癌肿强化;直肠外膜及肠周脂肪明显 浸润、毛糙;前列腺受侵,分界不清; 直肠系膜内见较多条纹影(箭) 直肠系膜内见多枚淋巴结影(箭)
男性,79岁,绒毛状腺瘤、小区癌变(管状腺癌II级)
T1WI
T1WI-fs
直肠腔内绒毛状结构,T1WI呈稍高信号(箭)
T2WI
T2WI呈稍高信号(箭) 可见直肠壁局部外膜不连续(箭)
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 病人即可出现贫血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 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主要指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者 有直肠腺瘤或息肉者 慢性结直肠炎症者,特别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并接受盆腔放疗者 长期慢性便秘便血者 长期精神抑郁者
N:代表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1~3枚淋巴结转移 N2:有4枚及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MRI与临床PPT讲解课件
Th这e d里ec讨isio论n w的he问th题er a是pa:tie直nt w肠ith癌re病cta人l ca,nc是er 只is a能ca选ndi择datTeMforE? TM还E是on采ly用or 新neo辅ad助juv治ant疗the而rap随y f后oll再ow行edTbyMTEM?E,通is 过maMdeRonI的the fin表di现ngs作on出M决RI定(7)。.
Denonviller‘s Fascia(DVF,邓氏筋膜)
• 向两侧方与直肠系膜相延续 • 向上与腹膜返折处的腹膜相延续 • 向下经盆膈连于会阴中心腱 • 前方附于前列腺、精囊与阴道后壁 • 后方以一层薄的疏松结缔组织与直肠固有筋膜相连
其实,该区域还有另一个解剖 结构,但MRI却不能分辨了!
直肠癌:MR分期
Introductio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NM-stage
MR protocol DWI
Location of the tumor Low rectal cancer
T-stage T1 and T2 T3 T3 with MRF involvement T4a - Invasion peritoneal reflection T4b - Invasion surrounding organs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
作者通过仔细地解剖盆脏筋膜,认为直肠和“直肠系膜”一起被完整地包 裹在含胶原纤维的袖套样盆脏筋膜中,因此,沿直肠盆脏筋膜外解剖,可 以将直肠系膜完整地切除,并且切除后腹下神经和盆丛仍完整地保留在盆 腔侧壁上,未受损害。本研究用MRI检测直肠系膜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第23卷第4期
Denonviller‘s Fascia(DVF,邓氏筋膜)
• 向两侧方与直肠系膜相延续 • 向上与腹膜返折处的腹膜相延续 • 向下经盆膈连于会阴中心腱 • 前方附于前列腺、精囊与阴道后壁 • 后方以一层薄的疏松结缔组织与直肠固有筋膜相连
其实,该区域还有另一个解剖 结构,但MRI却不能分辨了!
直肠癌:MR分期
Introductio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NM-stage
MR protocol DWI
Location of the tumor Low rectal cancer
T-stage T1 and T2 T3 T3 with MRF involvement T4a - Invasion peritoneal reflection T4b - Invasion surrounding organs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
作者通过仔细地解剖盆脏筋膜,认为直肠和“直肠系膜”一起被完整地包 裹在含胶原纤维的袖套样盆脏筋膜中,因此,沿直肠盆脏筋膜外解剖,可 以将直肠系膜完整地切除,并且切除后腹下神经和盆丛仍完整地保留在盆 腔侧壁上,未受损害。本研究用MRI检测直肠系膜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年第23卷第4期
直肠癌的精准MRI诊断讲座PPT
13
T1
直肠内突起的隆起或者溃疡型病灶,其边缘常呈现 分叶状,T2加权呈现低至中等不均匀混杂信号。
T1期肿瘤可见病灶下方低信号的肌层和其外高信号 的脂肪层,层次结构清楚,或可见隆起的肿瘤位于高 信号的黏膜、黏膜下层和低信号的肌层之间,其肌层 无增厚,层次清楚。
14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15
T2期
T2 期肿瘤可见肿瘤已侵及肌层,肿瘤下方低信号的肌层 不规则增厚,信号不均匀,但其外脂肪层结构仍清晰。
11
➢ 高分辨MR精细解剖
肿瘤位置 TNM分期(T3亚分期) CRM状态 癌结节 腹膜侵犯 壁外血管侵犯(EMVI)
不足40%的MR报
MR评价
告包含上述所有关 键信息
肿瘤分化程度、直肠手术切除的质量、脉管癌栓等
12
原发肿瘤(T)
NCCN 2010年 Tis 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 T1 侵犯黏膜下层 T2 侵犯固有肌层 T3 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 的结直肠旁组织 T4a 穿透腹膜脏层 T4b 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N1a 1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2-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 肿瘤种植,如卫星结界。位于浆膜下层, 或者在无腹膜覆盖的结肠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区域 淋巴结转移 N2 4个或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 4-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个或更多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34
MRI直肠癌淋巴结诊断(正常)
直肠癌的精准MRI诊断
1
1
精细解剖
2
TNM分期
3
淋巴结
4l
结构式报告
2
第一部分
精细解剖
3
➢ 高分辨MR精细解剖
直
T1
直肠内突起的隆起或者溃疡型病灶,其边缘常呈现 分叶状,T2加权呈现低至中等不均匀混杂信号。
T1期肿瘤可见病灶下方低信号的肌层和其外高信号 的脂肪层,层次结构清楚,或可见隆起的肿瘤位于高 信号的黏膜、黏膜下层和低信号的肌层之间,其肌层 无增厚,层次清楚。
14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15
T2期
T2 期肿瘤可见肿瘤已侵及肌层,肿瘤下方低信号的肌层 不规则增厚,信号不均匀,但其外脂肪层结构仍清晰。
11
➢ 高分辨MR精细解剖
肿瘤位置 TNM分期(T3亚分期) CRM状态 癌结节 腹膜侵犯 壁外血管侵犯(EMVI)
不足40%的MR报
MR评价
告包含上述所有关 键信息
肿瘤分化程度、直肠手术切除的质量、脉管癌栓等
12
原发肿瘤(T)
NCCN 2010年 Tis 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 T1 侵犯黏膜下层 T2 侵犯固有肌层 T3 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 的结直肠旁组织 T4a 穿透腹膜脏层 T4b 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N1a 1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2-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 肿瘤种植,如卫星结界。位于浆膜下层, 或者在无腹膜覆盖的结肠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区域 淋巴结转移 N2 4个或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 4-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个或更多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34
MRI直肠癌淋巴结诊断(正常)
直肠癌的精准MRI诊断
1
1
精细解剖
2
TNM分期
3
淋巴结
4l
结构式报告
2
第一部分
精细解剖
3
➢ 高分辨MR精细解剖
直
CT、MRI在结直肠癌中的PPT课件
ASCRS和NCCN推荐治愈性切除术后,前5年每 年1次胸部平扫,全腹部平扫+增强CT检查。
.
结直肠癌术前评估相关的CT、MRI解剖
结直肠癌CT、MRI、PET-CT/MRI评估 的比较影像学 CT、MRI在结直肠癌TNM分期中的应用
原发肿瘤(T)
2016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o无原发肿瘤证据
.
.
结直肠动脉
CT结直肠动脉
.
.
正常全腹薄层CT增强表现
薄层图像横轴、冠状和失状位结合动态观察可 了解大肠走行及病灶形态、部位和梗阻情况;
淋巴结,腹膜、腹腔实质脏器
结合CTA掌握大肠供血动脉分布情况。
.
.
CT结肠造影
Radiol Clin N Am 55 (2017) 1183–1196
盟
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分
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期
N2b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正常分布部位及走行、 内容物
.
.
结肠壁组成及正常CT表现
(1)黏膜:无绒毛和环形皱襞.由内向外分为三层. 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含较多的杯状细胞. ②固有层:含大量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为单管状腺,开口在黏膜表面. 细胞组成与上皮相同,无潘氏细胞. ③黏膜肌层:为内环形,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2)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 无肠腺. (3)肌层: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纵肌在局部增厚形成结肠带.可 见几条结肠带 (4)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
结直肠癌术前评估相关的CT、MRI解剖
结直肠癌CT、MRI、PET-CT/MRI评估 的比较影像学 CT、MRI在结直肠癌TNM分期中的应用
原发肿瘤(T)
2016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o无原发肿瘤证据
.
.
结直肠动脉
CT结直肠动脉
.
.
正常全腹薄层CT增强表现
薄层图像横轴、冠状和失状位结合动态观察可 了解大肠走行及病灶形态、部位和梗阻情况;
淋巴结,腹膜、腹腔实质脏器
结合CTA掌握大肠供血动脉分布情况。
.
.
CT结肠造影
Radiol Clin N Am 55 (2017) 1183–1196
盟
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分
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期
N2b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正常分布部位及走行、 内容物
.
.
结肠壁组成及正常CT表现
(1)黏膜:无绒毛和环形皱襞.由内向外分为三层. 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含较多的杯状细胞. ②固有层:含大量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为单管状腺,开口在黏膜表面. 细胞组成与上皮相同,无潘氏细胞. ③黏膜肌层:为内环形,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2)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 无肠腺. (3)肌层: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纵肌在局部增厚形成结肠带.可 见几条结肠带 (4)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直肠癌影像表现与分期课件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与直 肠癌有关。
2 遗传因素
特定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 患直肠癌的风险。
3 炎症性肠病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 克罗恩病的人易患直肠癌。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
1
便血
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腹痛
腹痛可以是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会随着肿瘤的生长而加重。
3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直肠癌影像表现与分期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直肠癌的定义、病因、临床症状、检查方法,以及其影像学表 现和分期技术。此外,还会讨论治疗方法、预后评估以及相关要点。
直肠癌的定义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它通 常以便秘、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直肠癌的病因和发病情况
1 饮食习惯
直肠癌通常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分为不同的阶段。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治疗反应等因素。
其他风险因素
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等都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和进展
1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方式之
化疗
2
一。
化疗可用于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以
直肠癌的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以显示直肠癌的大小、浸 润深度和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扫描)
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位置、 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的信息。
PET扫描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代 谢活性和远处转移。
直肠癌的分期和预后评估
分期减少肿瘤Βιβλιοθήκη 复发和转移。3放疗
2 遗传因素
特定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 患直肠癌的风险。
3 炎症性肠病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 克罗恩病的人易患直肠癌。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
1
便血
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腹痛
腹痛可以是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会随着肿瘤的生长而加重。
3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直肠癌影像表现与分期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直肠癌的定义、病因、临床症状、检查方法,以及其影像学表 现和分期技术。此外,还会讨论治疗方法、预后评估以及相关要点。
直肠癌的定义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它通 常以便秘、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直肠癌的病因和发病情况
1 饮食习惯
直肠癌通常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分为不同的阶段。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治疗反应等因素。
其他风险因素
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等都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和进展
1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最常用的方式之
化疗
2
一。
化疗可用于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以
直肠癌的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以显示直肠癌的大小、浸 润深度和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扫描)
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位置、 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的信息。
PET扫描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代 谢活性和远处转移。
直肠癌的分期和预后评估
分期减少肿瘤Βιβλιοθήκη 复发和转移。3放疗
直肠癌MRI诊断ppt课件
直肠癌-MRI
Rectal Cancer-MR imaging
直肠癌MRI诊断
概述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稍多见.50岁之 后发病率增加。其中腺癌占绝大多数,其他类肿瘤相 对罕见,类癌(0.1%),淋巴瘤(1.3%),胃肠道基质 瘤(〈1%)。
最初直肠癌手术包括肿瘤及直肠周围脂肪的切除, 局部复发率高达40%。
直肠癌MRI诊断
成像参数
相控阵表面线圈直肠MRI有很多技术方法.要优化成像一致的意 见是需要直肠清洁以减少大便残渣造成的误判。 直肠MRI基本的序列参数还没有形成标准。目前有两种方法: 只使用T2WI 及使用T1WI和T2WI。 近年来对比剂的进展使 得增强图像成为必需,尽管增强T1WI对于直肠癌分期作用还 在进一步摸索。 目前高分辨T2WI成像应用在大多数研究中,应用非屏气TSE序 列获得图像。这种序列特性是高分辨率矩阵,薄层(35mm).小视野(240-250mm),平面内分辨率0.8-1.0mm.。 成像包括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以更好的显示肿瘤的长度和三 维空间结构。脂肪抑制T2WI有助于显示肿瘤周围脂肪扩散。
直肠癌MRI诊断
直肠解剖
直肠上平第3骶椎高度接直肠乙状结肠,下连肛管,全长约 12~15cm。 解剖学上,直肠分为三部分:下1/3(710cm),中1/3(4-5cm),上 1/3(4-5cm)。直肠上 1/3前面和两侧有腹膜,中1/3的腹膜向前返折成直肠膀胱或直 肠子宫陷凹、腹膜返折距会阴部皮肤7~8厘米,女性较低。下 1/3无腹膜。直肠腔上段较窄,下面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 环外纵,环肌层在直肠下段伸延并增厚,成为肛管内括约肌。 纵肌层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直肠在矢状面上有 两个弯曲,上部的弯曲与骶骨曲度一致,称骶曲;在下部绕尾 骨尖的弯曲,称会阴曲。在冠状面直肠尚有右、左、右侧的弯 曲,但不恒定。
Rectal Cancer-MR imaging
直肠癌MRI诊断
概述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稍多见.50岁之 后发病率增加。其中腺癌占绝大多数,其他类肿瘤相 对罕见,类癌(0.1%),淋巴瘤(1.3%),胃肠道基质 瘤(〈1%)。
最初直肠癌手术包括肿瘤及直肠周围脂肪的切除, 局部复发率高达40%。
直肠癌MRI诊断
成像参数
相控阵表面线圈直肠MRI有很多技术方法.要优化成像一致的意 见是需要直肠清洁以减少大便残渣造成的误判。 直肠MRI基本的序列参数还没有形成标准。目前有两种方法: 只使用T2WI 及使用T1WI和T2WI。 近年来对比剂的进展使 得增强图像成为必需,尽管增强T1WI对于直肠癌分期作用还 在进一步摸索。 目前高分辨T2WI成像应用在大多数研究中,应用非屏气TSE序 列获得图像。这种序列特性是高分辨率矩阵,薄层(35mm).小视野(240-250mm),平面内分辨率0.8-1.0mm.。 成像包括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以更好的显示肿瘤的长度和三 维空间结构。脂肪抑制T2WI有助于显示肿瘤周围脂肪扩散。
直肠癌MRI诊断
直肠解剖
直肠上平第3骶椎高度接直肠乙状结肠,下连肛管,全长约 12~15cm。 解剖学上,直肠分为三部分:下1/3(710cm),中1/3(4-5cm),上 1/3(4-5cm)。直肠上 1/3前面和两侧有腹膜,中1/3的腹膜向前返折成直肠膀胱或直 肠子宫陷凹、腹膜返折距会阴部皮肤7~8厘米,女性较低。下 1/3无腹膜。直肠腔上段较窄,下面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 环外纵,环肌层在直肠下段伸延并增厚,成为肛管内括约肌。 纵肌层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直肠在矢状面上有 两个弯曲,上部的弯曲与骶骨曲度一致,称骶曲;在下部绕尾 骨尖的弯曲,称会阴曲。在冠状面直肠尚有右、左、右侧的弯 曲,但不恒定。
直肠癌MRI诊断
直肠癌病理分型与MRI表现对照
乳头状癌
MRI表现为肿瘤边界清晰,低信 号,周围组织受压但无浸润。
腺癌
MRI表现为肿瘤边界不清,浸润 周围组织,信号不均匀。
黏液癌
MRI表现为肿瘤边界不清,信号 不均匀,伴有大量黏液分泌。
直肠癌病理分期与MRI表现对照
01
02
03
早期直肠癌
MRI表现为肿瘤局限于肠 壁内,无明显淋巴结转移 。
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MRI在直肠癌治疗过程中 的作用,例如在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的 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MRI新技术在直 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如功能MRI、扩散加权成像 和磁敏感加权成像等。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MRI在直肠癌复发监测 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的诊疗服务。
直肠癌MRI诊断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直肠癌概述 • 直肠癌MRI检查技术 • 直肠癌MRI诊断 • 直肠癌MRI与病理对照 • 直肠癌MRI诊断的局限性 • MRI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 结论
01
直肠癌概述
直肠癌的定义与分类
直肠癌是指发生于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
中期直肠癌
MRI表现为肿瘤侵犯肠壁 全层,伴局部淋巴结转移 。
晚期直肠癌
MRI表现为肿瘤侵犯邻近 组织器官,出现远处转移 和多发淋巴结转移。
05
直肠癌MRI诊断的局限性
MRI对直肠癌的检测限制
对小病灶的漏诊
MRI在检测较小、较局限的直肠癌病灶时存在一定困难,易漏诊。
对早期病变的诊断
对于直肠癌的早期阶段,如腺瘤、原位癌等,MRI诊断的准确性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新技术应用: 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热点:b值大小选择、ADC 值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术后复发与纤维 斑痕的鉴别等。 2)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目前 临床上唯一的一种完全无创性的、无辐射的快 速全身扫描的方法,代表了当今影像学的最新 进展。
术前分期应确定:1)TNM分期:2)为临床详述肿瘤 是否侵犯括约肌-是否适合括约肌保留(sphinctersparing)手术治疗。
12
检查方法:
常用序列: 1) FSE或快速恢复FSE序列T2WI: 2)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优点-高信
噪比的图像;软组织与液体之间具有最佳的对比度; 减少重复时间,使运动伪影降至最低;血液流动伪影 最小化。 3)SE- T1WI:主要用于显示解剖结构。 4)增强扫描(LAVA技术):可显示正常直肠与病变 的血供及其相互间关系,同时对于病变的检出和性质 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周一早读片
1
CASE 1
2403457 0937107 男,68 因“便血半年余”入院。 查肠镜:距肛门6cm可见一环四周的肿块
2
3
4
本院诊断
直肠癌(T3N1Mx)
5
病理
送检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切除标本: (直肠)腺癌,Ⅱ级,溃疡型,肿块大小 6.5cm*4.0cm*1.0cm,癌组织浸润至肠壁浆膜 下纤维结缔组织。 上、下切缘及另送(吻合圈)均未见癌残留。 肠周淋巴结及另送(252组)淋巴结均未见癌 转移(0/23、0/1)。 pTNM分期:T3N0Mx。
膜。
20
直肠癌的TNM分期-T分期
21
22
肿瘤分期-T1期
T1期的肿瘤定义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而没有侵 及固有肌层,
但有时区分T1与T2期非常困难,是由于低的 空间分辨率。
内镜微创手术可安全有效地全层切除腺样息肉、 原位癌和T1期的直肠肿瘤。
23
Coronal-T2WI
肿瘤突入肠腔,直肠肌层完整,白箭头= 直肠筋膜; 病理:肌层完整(*),黑箭=肿瘤腺体。
8
总论
在过去的20年中,无论在外科手术、影像检查 和肿瘤治疗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高风险的转移和局部复发,其预后较差。 术后,局部复发率据报道为3%~32%。(空
间很大)。 手术的成功依赖于准确的肿瘤分期和适当的治
疗方法。
9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
1982年Heald等首先提出TME治疗T1、T2期中下段直肠癌。 TME作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已愈来愈得到临床接受。
14
直肠的正常解剖
直肠约长15cm,分3段:下段7~10cm,中段4~ 5cm,上段4~5cm。
肛管底端被肛提肌插入直肠肌层,了解直肠底端 非常重要,因为可评估肿块与肛提肌的距离,肛 提肌形成了坐骨直肠窝的顶部,是重要的手术标 志。直肠周围充满脂肪组织形成直肠系膜。在直 肠系膜内含有淋巴结、血管和几个纤维隔,由直 肠系膜带保绕,称为圆周切除区域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当进 行TME手术时,CRM非常重要的标记。
11
影像学在直肠癌术前的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包括双对比钡剂造影、直肠镜和组织学检查。但 这些检查不能反映肿瘤侵犯的深度以及淋巴结的情况, 而后二者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随着MRI新技术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功能MRI (包括病变局部扩散加权成像与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得到初步应用,目前用来客观评价直肠的检出和治疗 疗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6
直肠癌的MRI诊断
7
总论
直肠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40/10 万),也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男性发病略高,在50岁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其 中腺癌占绝大多数(98%)。其他肿瘤罕见, 包括类癌(carcinoid tumor)(0.1%),淋巴瘤 (1.3%),间质瘤(小于1%)。
18
MRI表现与病理的关系
MRI对直肠癌的确认和分期主要依赖于在T2WI上肿瘤、黏膜和黏膜下层、 肌层、直肠周围脂肪和直肠系膜带的信号强度的不同。直肠系膜在T2WI 为高信号,围绕低信号的固有肌层。肿瘤为中等信号, 直肠筋膜表现为薄的线样低信号,包绕高信号的直肠系膜。
19
MRI 检查目的
肿瘤的位置:是低位还是高位直肠癌; 肿瘤的大小; 肿瘤周围生长情况; T-分期: T1/T2, T3还是 T4; 直肠环周筋膜; N-分期:系膜内有无淋巴结或者是否超出直肠系
15
直肠的正常MRI表现:
MRI可区分直肠壁的3层结构,T2WI在显示直 肠壁结构时尤为重要。
最内层为高信号影,代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不能鉴别这两层),中等信号层代表固有肌 层(muscularis propria); 和外层高信号代表 直肠周围脂肪。
直肠腔内线圈能清楚显示直肠壁五层不同信号 强度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黏液界面(高信 号) ,黏膜(低信号) ,黏膜下层(高信号) ,固有肌 层(低信号) ,肠周脂肪(高信号) 。
TME能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同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性功能减低和大小便失控等),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生 存率。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已被证明是直肠癌根治 的最佳外科手术方法。 包括: ——直肠 —— 周围系膜脂肪、淋巴结 ——包膜,即直肠系膜筋膜 目的:减少肿瘤残留在手术区的机会。
10
冠状面图:直肠肿瘤通过直肠壁进入系膜脂肪和周 围淋巴结。TME沿直肠系膜边缘切除达到施行肿 瘤的根治。肛门边缘 (蓝色箭头)。
16
左上图:白箭头=直肠系膜带,黑箭头=Denonvillier fascia(1836年)
右图:直箭=肛提肌,箭头=耻骨直肠肌,
弯箭=外侧括约肌,*=内侧括约肌
17
Coronal-T2WI 白线示肛门最底部,黑箭=肛提肌, 组成坐骨直肠窝的顶部。
Coronal-T2WI 白箭=直肠内层(黏膜及黏膜 下层),黑箭=肌层, 刺箭=直肠系膜
新技术应用: 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热点:b值大小选择、ADC 值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术后复发与纤维 斑痕的鉴别等。 2)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目前 临床上唯一的一种完全无创性的、无辐射的快 速全身扫描的方法,代表了当今影像学的最新 进展。
术前分期应确定:1)TNM分期:2)为临床详述肿瘤 是否侵犯括约肌-是否适合括约肌保留(sphinctersparing)手术治疗。
12
检查方法:
常用序列: 1) FSE或快速恢复FSE序列T2WI: 2)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优点-高信
噪比的图像;软组织与液体之间具有最佳的对比度; 减少重复时间,使运动伪影降至最低;血液流动伪影 最小化。 3)SE- T1WI:主要用于显示解剖结构。 4)增强扫描(LAVA技术):可显示正常直肠与病变 的血供及其相互间关系,同时对于病变的检出和性质 的判定有一定帮助。
周一早读片
1
CASE 1
2403457 0937107 男,68 因“便血半年余”入院。 查肠镜:距肛门6cm可见一环四周的肿块
2
3
4
本院诊断
直肠癌(T3N1Mx)
5
病理
送检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切除标本: (直肠)腺癌,Ⅱ级,溃疡型,肿块大小 6.5cm*4.0cm*1.0cm,癌组织浸润至肠壁浆膜 下纤维结缔组织。 上、下切缘及另送(吻合圈)均未见癌残留。 肠周淋巴结及另送(252组)淋巴结均未见癌 转移(0/23、0/1)。 pTNM分期:T3N0Mx。
膜。
20
直肠癌的TNM分期-T分期
21
22
肿瘤分期-T1期
T1期的肿瘤定义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而没有侵 及固有肌层,
但有时区分T1与T2期非常困难,是由于低的 空间分辨率。
内镜微创手术可安全有效地全层切除腺样息肉、 原位癌和T1期的直肠肿瘤。
23
Coronal-T2WI
肿瘤突入肠腔,直肠肌层完整,白箭头= 直肠筋膜; 病理:肌层完整(*),黑箭=肿瘤腺体。
8
总论
在过去的20年中,无论在外科手术、影像检查 和肿瘤治疗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高风险的转移和局部复发,其预后较差。 术后,局部复发率据报道为3%~32%。(空
间很大)。 手术的成功依赖于准确的肿瘤分期和适当的治
疗方法。
9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
1982年Heald等首先提出TME治疗T1、T2期中下段直肠癌。 TME作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已愈来愈得到临床接受。
14
直肠的正常解剖
直肠约长15cm,分3段:下段7~10cm,中段4~ 5cm,上段4~5cm。
肛管底端被肛提肌插入直肠肌层,了解直肠底端 非常重要,因为可评估肿块与肛提肌的距离,肛 提肌形成了坐骨直肠窝的顶部,是重要的手术标 志。直肠周围充满脂肪组织形成直肠系膜。在直 肠系膜内含有淋巴结、血管和几个纤维隔,由直 肠系膜带保绕,称为圆周切除区域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当进 行TME手术时,CRM非常重要的标记。
11
影像学在直肠癌术前的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包括双对比钡剂造影、直肠镜和组织学检查。但 这些检查不能反映肿瘤侵犯的深度以及淋巴结的情况, 而后二者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随着MRI新技术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功能MRI (包括病变局部扩散加权成像与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得到初步应用,目前用来客观评价直肠的检出和治疗 疗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6
直肠癌的MRI诊断
7
总论
直肠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40/10 万),也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男性发病略高,在50岁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其 中腺癌占绝大多数(98%)。其他肿瘤罕见, 包括类癌(carcinoid tumor)(0.1%),淋巴瘤 (1.3%),间质瘤(小于1%)。
18
MRI表现与病理的关系
MRI对直肠癌的确认和分期主要依赖于在T2WI上肿瘤、黏膜和黏膜下层、 肌层、直肠周围脂肪和直肠系膜带的信号强度的不同。直肠系膜在T2WI 为高信号,围绕低信号的固有肌层。肿瘤为中等信号, 直肠筋膜表现为薄的线样低信号,包绕高信号的直肠系膜。
19
MRI 检查目的
肿瘤的位置:是低位还是高位直肠癌; 肿瘤的大小; 肿瘤周围生长情况; T-分期: T1/T2, T3还是 T4; 直肠环周筋膜; N-分期:系膜内有无淋巴结或者是否超出直肠系
15
直肠的正常MRI表现:
MRI可区分直肠壁的3层结构,T2WI在显示直 肠壁结构时尤为重要。
最内层为高信号影,代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不能鉴别这两层),中等信号层代表固有肌 层(muscularis propria); 和外层高信号代表 直肠周围脂肪。
直肠腔内线圈能清楚显示直肠壁五层不同信号 强度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黏液界面(高信 号) ,黏膜(低信号) ,黏膜下层(高信号) ,固有肌 层(低信号) ,肠周脂肪(高信号) 。
TME能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同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性功能减低和大小便失控等),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生 存率。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已被证明是直肠癌根治 的最佳外科手术方法。 包括: ——直肠 —— 周围系膜脂肪、淋巴结 ——包膜,即直肠系膜筋膜 目的:减少肿瘤残留在手术区的机会。
10
冠状面图:直肠肿瘤通过直肠壁进入系膜脂肪和周 围淋巴结。TME沿直肠系膜边缘切除达到施行肿 瘤的根治。肛门边缘 (蓝色箭头)。
16
左上图:白箭头=直肠系膜带,黑箭头=Denonvillier fascia(1836年)
右图:直箭=肛提肌,箭头=耻骨直肠肌,
弯箭=外侧括约肌,*=内侧括约肌
17
Coronal-T2WI 白线示肛门最底部,黑箭=肛提肌, 组成坐骨直肠窝的顶部。
Coronal-T2WI 白箭=直肠内层(黏膜及黏膜 下层),黑箭=肌层, 刺箭=直肠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