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7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师17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智力: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暗适应: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在营养缺乏、眼底病变情况下,常有暗适应功能变化。
暗适应测定是眼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3.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另外,图式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pattern)或形态(form)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system),也涉及分形(Fractal)或XXX几何学等。
4.情景记忆: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记住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的特定事件。
对情景记忆的知觉又称自主意识。
情景记忆属于远事记忆范畴,它是人类最高级、成熟最晚的记忆系统,也是受老化影响最大的记忆系统,存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心理学主要的研讨方法及其优缺点。
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优缺点在于是否适合你,每种方法适合不同的人,没有什么绝对的优缺点,。
想学好,就要掌握基本的佛洛伊德知识,。
然后再去学XXX的,根据学的东西去观察周围的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以前做什么的,他是怎么想的。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答案补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2、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
答案补充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1)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童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2)实验法的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3)调查法的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4)档案研究法的优点:跨越时间空间,有些纪录可追溯到几百年,
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
缺点:是受现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如何也难以断定。
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
3.简答观点的品种。
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与分子范围的思维方式。
大概分为下面几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外延数量不同)。
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是否把对象看成集合)。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有某种属性)
4.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思维的品质包括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灵活性。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智力三元实际。
论述:智力三元论是由XXX提出的,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
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实际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从而提出了智力三成分实际。
包括: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
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
其中,三种成分中元成分起核心作用。
(2)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i。
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
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更多操作的过程。
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智力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
2.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分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会商,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两者有所区分。
第一,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接洽;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接洽。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品、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
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不乱性。
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
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
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构成的不乱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
因为XXX,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