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方之冠”——中国馆

合集下载

东方之冠——中国馆

东方之冠——中国馆

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
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 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 伊斯兰: 伊斯兰建筑,西方称萨拉森建筑。它包括 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 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 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 欧洲:古罗马建筑 ——巴洛克建筑
在建造过程中,中国馆 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
性诠释,并大胆革新, 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 层出挑,斗拱最短处就 伸出了45米,最斜处伸 长达49米,使主体造型 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 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 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 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 代表达。
顶部
如果俯瞰中国馆的设计,
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 纬分明的网格架构,这个 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 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 谓“九宫格”结构,与历 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 宫形成呼应。其文化底蕴 则来源于周代王城的形制 理论,《周礼· 考工记》云: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涂九轨。”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
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 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 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 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 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 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 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28米,走在巨型画 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
特别的篆书,原本是 一种流行于宋代的 “国朝官印”字体, 主要用于印章镌刻, 其笔画折叠堆曲,均 匀对称。每一个字的 折叠多少,则视笔画 的繁简确定,有五叠、 六叠、七叠、八叠、 九叠、十叠之分。之 所以称为“九叠”, 则是因“九是数之终, 言其多也”。

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坐落在世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位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

国家馆居中突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

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

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最大优点是结构机理“堂皇端庄、宏伟壮观”,4根大柱子支撑起一个“斗冠”,斗冠由56根(象征56个民族)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

象征了中国人民“只要团结,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思想主旨。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共同愿望。

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梦想。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

我们相信: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好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中国馆的介绍

中国馆的介绍

中国馆档案——主题理念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世博会期间,国家馆将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现出一幅伟大的中国城市文明图。

地区馆将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不同风采,以及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成就。

世博会后,国家馆将成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展示基地,地区馆将转型为标准展览场馆,和世博会主题馆一起,作为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的场所,并与周边的世博建筑共同打造以会议、展览、活动等功能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

中国馆档案——结构造型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

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

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

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

这些效果都是一个优秀的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目标。

聚焦“东方之冠”——中国馆

聚焦“东方之冠”——中国馆
上设计 的雨 水收 集 系统 , 以实现 雨水 的循 环利 用 ; 可 在地 区馆 南侧 大
台 阶水 景观 和南 面 的园林 设计 中 , 引入 小规模 人 工湿 地技 术 , 利用 人 工湿地 的 自洁 能力 , 在不 需要 大量 用地 的前 提下 , 城市 局部 环境 提 为
供生 态化 的景观 。
国馆— —东 方之 冠 , 了解 上海世 博会 。
●◇

●<>。0
●o
● < > ‘ ( > ‘
、 、●o
设 计理念 解读 ;
●< > ●< > ●< > ●< > ●< > ● ’
作 为世 博会 主办 国建造 的最 重要 展馆 之一 , 中国馆 以“ 城市 发 展 中的 中华智 慧 ” 为核 心展 示 内容 , 载着 中华 民族对 科 技发 展和 社会 承 进 步 的期盼 。细细 品味 , 中国馆 的设计方 案 中凝 聚 了众 多 中国元 素。
地 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 , 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
保 温 和夏 季拔 风 ; 区馆 屋 顶 “ 国馆 园 ” 运 用 生态 农业 景 观等 技 地 中 还 术 措施 有效实 现 隔热 。这些措 施使 中国馆 比国家 要求进 一 步节 能近
l 0% 。
第 三 部分 , 在建 筑表 皮技 术层 面 , 充分 考虑 环境 能 源新 技术应 用 的可能 。 比如 , 所有 的窗 户都 使用 低耗 能 的双 层玻璃 , 国家 馆屋顶 上 还使 用大量 的太 阳能 板 。 第 四部 分 , 在景 观设计 层 面 , 入循 环 自洁 要素 。在 国家馆屋 顶 加
●< > ● 0 ●< > ● < > ●
二、 建筑 特点 ;
● : ● ‘ > ●<: ● : ● : > : > >

中国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中国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中国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作者:杜惠清来源:《国际公关》2010年第03期中国馆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也是办好上海世博会的重点。

中国馆努力展示出5000年的灿烂文明和现代成就,在这基础上诠释城市发展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师法自然”的特点从世博园浦东主入口一进场就能看到中国馆。

馆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通体披上鲜亮的红色,又似一只展翅翱翔的火凤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华文化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外形与国家气质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馆让公众对中国的斗拱、冠帽等形成联想,因而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这种斗拱的造型,也寓意着“天下粮仓”的美好夙愿,表现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和强大凝聚力。

“庄严、大气、华美”是中国馆的设计构想。

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在设计时考虑了中国馆的形象功能,既要体现中华文化和中国泱泱大国的形象,也要避免庄重严肃给人压迫感。

所以中国馆被设计为架空升起、居中鼎立,并采用层层悬挑的结构。

中国馆造型上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文化符号,比如,通风口做成了红色印章的造型,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个创举。

馆的四面各覆以“叠篆文字”,文字内容分别是东、南、西、北以及二十四节气,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

馆身是极具中国元素的“中国红”,在红色渐次加深下,凸显了层次感和空间感。

“中国红”让公众从中了解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在中国的古老文化里,红色代表喜庆、盛大、吉祥。

中国馆的“中国红”不仅是源自古老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中国的祝福,“火红的中国必将引燃火红的世界”。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丁浩指出,中国馆最终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中华民族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可以视为对“中国红”概念的经典诠释。

中国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观众可以从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东方之冠——中国馆创作研究

东方之冠——中国馆创作研究

导 专家 的 指导 和 协 助 下 , 同业 主 、监 理 、施 工 单 位 以及 建 材设 备 供 应 商 一起 全
力 以 赴 推 动 中 国 馆 的顺 利 建 设 。
设 计 先 行 于 实施 设计 团 队面 对 纷繁 复 杂 的现 实条 件 .在 关注 设 计效 果 与
质 量 的 同时 .还 必 须 全 力配 合 建 设进 度 抢 节点 、抢 时 间 。在 正确 的设 计 决策
罐 晕
红 色透 亮 、诠 释 现代 科 技 、保 证 安全 可行 ” 的定 位 指 导 下 ,放
成就 。 “ 中国特 色 .时代 精 神 ”是 中 国馆 建 筑创 作 的 两个 基 本定 位 。 中 国馆 设 计 从 中 国传 统 的和 谐 观 哲学 思 想 中 .从 表 达
中 国 的 “ 化 符 号 ” 中 ,从 国 宝级 鼎 冠 文 物 造 型 中 .特 别 文 从 中 国传 统 的城 市 、建筑 和 园 林 中综 合 领会 、整 合 、提 炼 .
优 良 的职 业 素养 、有 效 的协 调 组 织和 高 昂 的工 作 热 情 的支 持 下 ,设 计 团 队排 除 困 难 ,攻 下 了一 个 接 一个 的进 度 节点 ,为 中 国馆 工 程 的顺 利 建 设提 供 了 良好 的 设计 配合 。
中 国馆 的设 计 围绕 中国特 色 、时代 精 神 ”两 大理 念 .其 中 ” 中国 红 的 外 墙效 果 是体 现 设 计 理念 的重 要 因 素 .成 为设 计 的 重 要议 题 。 为此 上 海 市建 交 委 科技 委 成 立设 计 咨 询 专 家组 ,由 国 内外 建筑 学 、外 墙材 料 、幕墙 工 程 、灯 光 景 观 和色 彩 学等 领 域 的 专 家组 成 .专 门协 助设 计 团队确 定 “ 中国 红 外 墙 的做 法 .从 此展 开 为期 约8 月 的设 计探 索过程 。设计 团队在 “ 现 红色 经典 .夜晚 个 体

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游记

东方之冠——世博中国馆游记
不仅者 的心 思之
巧,更对制作者充满 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蠢= 奠 毫 :
穿过 东 方足 迹 , 我来 到 了纸森 林 月 台 , 不可 思议 的是 , 这儿 的周 围竟 - u
都是用纸制作的各种工艺品!从这搭上小火车, 我就来到了中国馆的第二 部分—— 寻觅之旅。 这儿 以中国的古今建筑对比来体现 中国的变化 , 有壮 毒 。 0


穿过 了 “ 之有 道 ”这 个小 区,便来 到 了 “ 取 用之 有 节” 小 区。先 别 急
着参观 ,我问你 ,有哪些与 “ ×”号相关 的句子呢?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 这 一句 吧 ,“ 积小 流无 以成 江海 ” 不 。嗯 ,这 个展 区的代表 符 号 ,就 是 “ X” 号 !为 什 么是 “ X”号 呢? 因为这 个小 区的 内涵就是 :每 个人 都做 一点节
富庶 百姓 。
东方是量
看完 中国馆的外观, 我就迫不及待地冲进 了中国馆的内部。 首先 , 我 到达 了中国馆 的第 一部分— — 东方足 迹 。 部分 最令 我 印象深 刻 的便 是 清 这 明上 河 图。 个 清 明上 河 图可不 一般 , 这 它竟 然会 动 !神 奇吧 , 图上 的人 物
这是 中国馆的最后一个小 区, 名为 “ 感悟之泉” 在这儿, 。 水会形成 四 个主题 :取之有道 ,用之有节 ,返璞 归真 ,施法 自然。水幕 的移动变化 衬上池 中婀娜 多姿 的荷花 ,使 人不得 不沉醉于这一片美景之 中,久久不
能 忘怀 。 而这 一 池粉 荷 寓意 的 美好 、和 平 的生 活 更 给入 以无 限 的憧 憬和
希望。
观的斗拱林区,由 碎片拼成的记忆时空,云海中的现代城市……
鼍 t

中国馆:东方之冠

中国馆:东方之冠
求中华文 伟大庄 的整体表达 .同时也营造了太片其有开放性 、 参与性 轨道在 南面经过 中罾馆 由国家馆和地 区 两个帮 馆 的城市誉共空间 怍为世博会固 最 高 舯建 筑矗 在黄艚江胖,同时又承 立 6 1 6平方米 f 9 0 台 0 8平方米的 i 担起世博§信息公布屏幕和世博园 全景俯 瞰装 的功能;通过中目红的 积 1 0 2 置 0 84 地下 建 色彩展现出自远古燃烧至今的中国热情 . 在建 上以层层出挑、挑战重 上建 筑面积 1 6 7 平 方米 : 又 造 力的造型显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与美学 :以上下分g、垂直城市的组织 絮 馆与地 E 馆将 作为世博嗣E核心建螭
帕 啪 腑
酣 鞔
辩 黥 嘴 粹 舭
件;推动设计走向的也不仅是业 主和 筑师的意愿,而是社会各界共同意 建
志的参与了。


经过两轮全球华人设计竞赛以后 ,由 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华
中部设置 天地沟通”的 立体中庭空间和 周边布置错层叠落 的系列展厅的
清华大 学 建筑 学院 安地建筑设计顾问公司与 上海民用建境设计研究院 兰 布局 , 及 变成 中间是三层太平 层展示空间和 周边是观景坡道的布 局.把国家
国红”的 层次感、空间感。
・层 叠 出 挑
蚕蠢
———■● 脚I u I ■ ”! ’
国家馆的构成方式吸取 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营建法 则、构成肌理以及中
国传统建 筑的屋槊体系、斗拱造 型 特点.以纵横穿插的现 代立体构成手 的 法生成一 个逻辑清晰、结构严 密、层层悬挑 ,以27 米为接 敬的三维立体 空间造型体 系。这个体系外观造 型 整体、大气 有震撼 力:内部空间构 上 件穿插、空 间流动、视线连通 . 满足 现代展览空问的要求 :结构上也体现

参观世博园——中国馆

参观世博园——中国馆

参观世博园——中国馆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就在我们上海举办,作为一名上海人,我们家早就盼望着去参观了。

那年的8月28日,我们一家一起去世博园里参观,可高兴啦!我们发现世博园区里各个国家的展馆都有自己的风格,不过,我觉得造型最独特的就是中国馆了。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A片区,世博轴东侧,属于一轴四馆。

中国馆建筑的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一看到中国馆,你就会被那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中国红”深深吸引住。

搭乘直升电梯,我们直奔49米的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这一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一个超大超宽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

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

影片的时间很短,但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

走出影厅,我们马上就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住了——放大了数百倍的名作《清明上河图》。

而且,画中人物还会动呢!《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的繁盛热闹,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我们拿着照相机,不停地拍着照片,留作纪念。

紧接着,在前往41米展厅的途中,我们看到了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的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

到了41米的中层展厅,我们乘上了“梦幻的轨道车”,坐着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

约10分钟的“乘车”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全都被一一展现了出来。

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33米的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这层和前面两层有些不同,因为它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

在这里,我们参与到有趣的互动项目中,一起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

这次的世博游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出国门,游遍世界啊。

上海世博园,再见了,我还会再来的。

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东方之冠通过公开征集要点

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东方之冠通过公开征集要点

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东方之冠"通过公开征集,从344份应征方案中遴选得出,于12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

中国馆由国家馆、省区市馆、香港馆、澳门馆、台湾馆组成。

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徽释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吉祥物的主体形象: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欣赏建筑概况: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地理位置:位于世博园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从世博园区浦东主入口一进场就能看到这座宏伟的建筑。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为16.01万平方米。

建设进度:2007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2008年11月28日土建结构封顶,预计2009年9月底竣工。

独特造型: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展示主线: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世博会中国馆亮灯[组图]2009年06月23日有“东方之冠”之誉的中国馆在夜幕下初绽美丽的光芒。

东方早报记者鲁海涛摄中国馆正式通电标志着世博园区各项供电工程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新华社记者任珑摄中国馆正式通电标志着世博园区各项供电工程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新华社记者任珑摄中国馆正式通电标志着世博园区各项供电工程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新华社记者任珑摄中新社汤彦俊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通电仪式在世博园区举行,随着彩灯将中国馆点亮,黄浦江畔又添一处新风景。

青年报记者杨磊摄素有“东方之冠”之称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举行亮灯仪式,在黄浦江畔初绽美丽光芒。

东方网曹磊摄在当晚上的亮灯仪式上,中国馆调试了多种类型的灯光。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讲解学习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讲解学习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是上海世博会园区的核心建筑与点睛之笔。

中国馆项目位于上海世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

项目地块为一不规则的四边形,总用地面积6.52公顷,轨道交通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东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东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东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这个馆是斗拱形的特点,它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馆里面有31个省区市的展区,港澳地区也来参加中国馆的展示。

中国馆也是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将永久地保存。

2010年,“东方之冠”这个半悬的红色斗拱状巨大建筑矗立在上海浦东世博会规划核心区。

2007年12月18日,造价达到15亿元、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中国元素丰富。

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塑造出标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地区馆外墙和内部装饰运用叠篆手法,以地名点缀,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景观设计亦体现中国文化意境。

黄文妍401班33号“东方之冠”——中国馆1、建筑结构合理国家馆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方馆高14米,水平展开,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中国馆建筑总体采用不对称平衡结构,体现和谐、稳定之意。

2、建筑功能完善国家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三个层次,33米标高处为国家馆门厅和服务区等,39米标高以上为国家馆展厅,以平面展馆(1.3万平方米)为主,辅以坡道和连接踏步,能满足多种手段展示中华文明的布展需要。

省区市联合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净高10.5米,满足31个省、区、市各6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需要。

除展览空间外,中国馆还配置了入口大厅、多功能厅,及会议室、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3、交通组织便捷中国馆四面均有出入口。

多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通达国家馆展厅及屋顶公共活动平台。

地方馆周边设置货运通道,四边开门,便于布展时集中货流的出入。

地方馆顶部平台通过台阶通道与北面贯穿世博园的高架步道相连,便于人流疏散。

4、景观设计典雅中国馆的景观设计采用中国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周边营造数个景观园林。

地方馆屋顶公共活动平台采用九宫格和江南园林相结合的景观设计,上承国家馆斗冠顶部九宫格布局,下接景观园林典雅风韵,使中国馆景观设计更具层次丰富的立体感。

课件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

课件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
(2)材料内一其中他所地列区举的在美国国际展范品围属于内哪的次知科名技度革命。的成果?(2分)
中美两国展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二中,中国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对此你有 什么感想?(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展望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2分)
再见!
走进历史上的“世博”
材料一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 蒸汽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当时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世界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政治经济格局的历史性变化还茫然无知,视西方 科技为“奇技淫巧”,将世博会称为“赛奇会”。仅有上海英商 “宝顺洋行”的一个商人徐荣村,以其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 博览会。
D 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预测中考
3、费城博览会上,为什么美国展馆最大,展 品最多?
1、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有许多新发明; 2、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其他国家前列; 3、内战胜利大大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中美两国展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尽管中国传统手工业工艺精湛,但中国近代的工业 和科技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
材 代 年料 表 世二 经 博各政: 过 会方治我进的240轮主面的我国0投2办取影国和年票权得响1与平,。2辉日中世发月即国煌益3展界将日上的增举的各在海办成强良国国最的绩。际好的终这展,2以国友次、览5在际好世4局改票国博形合第革对会际象作1韩开的3经,;2国主放次济其增3题全4是票体“胜大城出会市,上,获,让得成生2员0活国10 更美好3”0次。年,后对中于国举国办力城强市盛上,海以和开长放三的角心地
预测中考 ①英国首先确立资产阶级统 治,政治稳定;②率先完成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世博会不仅是大规模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就的展示交流会,更成为设计界、建筑界最新成果的竞技场。

2022年上海世博会,仅各类展馆及会议中心、表演中心、文娱设施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就近120万平方米。

如此数量巨大的建筑量,就为各国设计师、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解密“东方之冠”作为世博会永久建筑之一的中国馆,应该是所有展馆中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

一座什么样外观的展馆,最能代表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这座展馆“穿”上什么颜色的“外衣”,才能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亿万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情怀创意定位:用鼎盛中华表达国力富强何镜堂:首先,我们从一般人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来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中国文化丰富,5D00年的历史,它有绘画,器皿,很多山水,很多的民间工艺等,就有很多印象,比如绘画,中国山水绘画它是比较讲究写意的,中国的颜色,不管是故宫还是什么,都是偏红的,还有中国的文字,它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这也是其他国家没有的。

第二方面,我们从中国的出土文物里面得到灵感。

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很多出土文物,如宝鼎、喝酒器皿、家具等里面也得到很多灵感。

第三个方面,我们又从中国城市、中国建筑和中国园林里面得到很多启发。

中国的城市是一种九宫九格、经络分明的结构,南北轴线的格局。

中国的建筑是一种构架建筑,这又与用石头盖房子的西方不一样。

由于石头的受力和木头不一样,所以它的建筑很多都是拱形的,像一座桥那样。

而中国的建筑不同,用的是木头做的,它就用梁、柱构架一层层搭建起来,那我们从其中也得到很多的启发。

还有中国的具体建筑元素里面,斗拱是最明显的表现中国建筑层层受力的情况。

还有中国的园林,它是讲究意境,讲究跟自然的结合,讲究步移景换。

所以我们把对中国的印象,对出土文物的印象,还有从城市,建筑、园林这几方面元素里,把它们综合并加以糅合、组合,形成一个概念:中国器。

经过设计优化,我们把它最终定位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中国国家馆

中国国家馆




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 下粮仓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 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 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 层组成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 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 之冠;
材料选择:
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 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 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 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 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 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 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 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 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 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 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 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 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 稳重、大气的印象。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家馆简介: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 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 “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未来”三个 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 智慧。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 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 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 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 展之路。

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 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 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 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 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参观我们的东方之冠(许济民)

参观我们的东方之冠(许济民)

参观我们的东方之冠------中国馆
许济民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上海参观了盼望已久的中国馆。

其实我到世博园参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上一次由于中国馆人太多,要排六个小时的队,我们十分遗憾没有能够参观。

这次我们来到中国馆,发现排队的人数有5万人之多,广播预计排队入馆的时间要4个小时,不过很幸运,我们排了2个多小时就进入中国馆了。

我们乘坐着“和谐号”高速电梯到达了位于3层的中国馆展区。

首先观看的是电影《和谐中国》,电影演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对祖国的发展感到由衷的赞叹。

接下来参观的是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原来只有5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被放大了数十倍,而且图中的人物还可以动,个个活灵活现,生动逼真,真是太好看了!我误以为画里的水是真的,忍不住伸出手到河水中,结果摸到的是玻璃,原来这只是被映出来的影像啊!在休息区,我还看到了展览的太阳能电动小汽车,电动车长着圆润卡通的外形,十分现代,据说这是小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

接下来的参观叫做“寻觅之旅”,展区是要坐小火车参观的,在排队等了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坐上了“寻觅之旅”的小火车,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古老的赵州桥、著名的中国斗拱,还有现代的立交桥,一切都像在寻觅中国的发展历史。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低碳生活馆区,有通过健身发电的设备,也有对绿色出行的介绍,还有一个很大的荷花水池,大片的荷花正在绽放,周边的水幕从天上落下来,展现了低碳生活的美好景象。

随着从低碳生活区的电梯缓缓降下,我们对整个中国馆的参观也就结束了,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步出了雄伟的中国馆。

参观完中国馆更让我感到我们祖国的伟大!我爱中国馆,更爱我的祖国!。

“东方之冠”,一顶染红的官帽

“东方之冠”,一顶染红的官帽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庙会型城市,多年以来,基于文化创造力的大幅萎缩,它只能依赖各种集市活动来装饰文化门面,而这最终演化成了一种蛊惑人心的策略。

就电影电视节而言,上海电影集团除了出售拍摄许可证、拆毁历史遗产建筑和倒腾房地产以外,几乎无所作为;艺术节和双年展,从未推出过任何属于本城的大牌艺术家或全新的艺术流派:国际音乐奖被舞弊的丑闻所包围;作协则日益散发出养老院的慈善气息。

但这种集市模式却足以构筑文化艺术的狂欢,令本城拥有文化繁荣的幻象。

而一旦集市谢幕,筵散人去,本城文化的空无景象,会变得更加触目惊心。

上海世博延续了本城的这种集市特征,并且把它引向一个激动人心的阶段。

世博会的临时美学,跟上海的庙会主义发生了戏剧性的对接。

它要把庙会城市所拥有的诸多特性――节庆性、临时性、短暂性和零度原创特性,推进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世博的所有建筑都遵循了它的临时性原则,唯一例外的是中国馆,这个被命名为“东方之冠”的“永久性”钢结构建筑,采用了斗拱多重叠加的夸张形态,并以“中国红”作为外观基色。

这两种传统视觉元素具有悠远的历史,加上钢结构的工艺,足以表达文化永恒的信念,它坐落在黄浦江岸,跟旧殖民地(老外滩)和新威权主义建筑(东外滩)遥相呼应,有望成为民族国家的全新象征。

但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嚣张前冲的斜立面,恰恰制造了针对个体(参观者)的逼仄感、压迫感和危机感,有悖于人性的原则和公共空间的平等法则。

它犹如庞大的华盖,把一种压迫性意志,强加给了所有到访的游客。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顶被染红的官帽,陈放在天坛式的祭台上,供全世界民众朝拜,仿佛在高声叫喊瞧啊,这就是本朝的核心价值!耐人寻味的要点还在于,正如金字塔拥有无可争议的永恒性,倒金字塔结构恰恰是永恒和不朽的反面。

这是个建筑美学的基本常识。

四根立柱支撑的庞大冠盖,强化了这种危局印象,似乎在刻意扮演“时间的敌人”的角色。

当它成为本城地标时,势必成为一种不祥之兆,矗立于黄浦江边,犹如埃及金字塔的远东倒影,以反平衡的姿态,向全世界说出短暂、速朽和易于倾覆的语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东方之冠”——中国馆
作者: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0年第05期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至今,已经有150多年了。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

1867年,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世博会的导览手册上写道:抛弃战争吧,让我们联手和谐与团结。

2010年5月,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汇聚上海,交融心灵、抒写情谊……
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生活为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既是基于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自我反思,更是中国对人类做出的新贡献。

上海世博会欲将科技、低碳和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到会展的前前后后,以期让近亿的参观者都能感受到科技和环保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随着世博会的开幕临近,各大场馆也被一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中国馆从梦想走向现实的路上,我都如履薄冰,担心大家不认同。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坦言,“现在我稍微放心了。

中国馆大家一看就是中国的,宣示了中国人向上、自信与充满希望。


从2007年12月18日开工,到2010年2月8日竣工,中国馆特殊的身份和独特的造型,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地地道道的“中国味”
高69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中国馆,造型上大下小,像倒卧的金字塔。

有人说中国馆的设计像东方之冠,有人说它是天下粮仓,还有人说它像斗拱、像青铜鼎、像器皿……。

何镜堂的回应大度而不失自信:“建筑不但有功能技术的一面,还有艺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一面,各人评论见仁见智,有各自的理解是正常的。

虽然说法不一,但每个人都说这是中国的,说明我们抓住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何镜堂表示,中国五千多年历史很难用具体形状体现。

中国馆的斗拱造型是从夏商周的青铜器吸取的灵感,斗拱建筑也很好地体现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

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在中国古代,斗拱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何镜堂说,现代社会城市建筑太过集中,给人压抑感,斗拱就是把建筑架空起来,留给市民足够的活动空间;中国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同时也运用了太阳能、雨水收集等节能环保技术,并且中国馆自身就是一个自遮阳建筑。

“东方之冠”是在面向全球华人的公开征集到的344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的。

当时,评委们对“东方之冠”和清华大学的方案难以取舍,找到何镜堂,问他是否可以跟清华大学联合设计。

“我觉得设计‘中国馆’已经不是哪一个设计师的荣誉问题,这是国家利益,因此我同意联合设计。

”何镜堂说。

最终由他领衔,并结合清华大学的方案精华,设计成了今天的中国馆。

2007年12月18日,中国馆正式开工建造,其设计方案也首度公布于众。

何镜堂介绍,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主题造型宛如华冠高耸,得名“东方之冠”。

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国家馆为“天”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三錾斧”筑第一台阶
作为中国馆的标志性景观,中国馆大台阶共有76级踏步,宽度达到了72米,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其质量和工艺标准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

铺设在中国馆大台阶的石材规模也是空前的。

“华夏灰”石材总数达4700块,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其中单块最重的有800公斤,最轻的也有260公斤。

为了使石材的表面呈现细密美观的凹槽,保证大台阶的舒适实用,中国馆的建设者运用了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錾斧”。

“三錾斧”是一种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技术。

因在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錾、细錾、终錾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錾斧”。

为了打造光滑平整,肌理生动、富含立体感的石材表面,需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斧一斧凿出来,平均每1厘米的宽度,就要錾上7刀之多。

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錾斧居然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

神奇之处更在于,这种由手工剁斧制造出来的纹理,甚至比国外顶尖机器加工出来的纹理更加均匀和细致,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因为这种古老的技法已濒临失传,会这种手艺的石匠十分稀少,此次负责加工中国馆大台阶及平台的石匠们是经过8个月之久才找来的。

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很多人已退休多年,
在家安享晚年。

但为了打造中国国家馆这一经典工程,他们毅然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把顶尖的工艺应用在中国馆的工程上,向世人展现中国最著名的传统工艺文化和东方魅力。

纵览“中华智慧”
中国国家馆空间展示面积15800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所有展馆中最大的,也是中国在参与世博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场馆面积。

中国馆的展示主题,经全国各领域专家研究论证,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设计方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领衔主持。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说,“中国馆展示设计团队集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才,团队来自各地,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设计师。


中国馆展示设计团队成员原来属于不同的团队,各有所长,后来经自由组合形成目前的团队。

来自台湾的设计师同时参与中国馆与台湾馆的展陈设计。

中国馆有三层展区,从上到下分别为49米层核心展区、41米层体验展区以及33米层功能展区。

观众可以自上而下分三站纵览“中华智慧”,大约耗时40多分钟。

进入中国国家馆,首先要乘电梯直达上层核心展区,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

走出电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幕“影院”,这里将有一段8分钟短片,展示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

可别以为这是普通的环幕影院,这里的银幕除了前、左、右三面外,头顶上的穹幕将一起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走出“影院”,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宋朝繁华的街道。

5米多长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被放大至128米“铺”满整面墙壁,画中人物还会以独特动感的方式呈现。

中国国家馆的第二站,需要坐轨道游览车前往,这是一趟体验之旅。

中国数千年的城市文化,从农耕文明古国,到园林、庭院、拱桥……游人在小桥流水中,见证一座模型城市的迅速建造过程。

除此之外,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国宝以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国宝,也将悉数登场。

第三站对城市生活的探索,集中在“低碳未来”的主题上。

这一层展区,聚焦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城市化的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回答”。

新九洲清晏
位于中国馆外部底层的地区馆围着中国馆底部,形成“斗拱”的底座。

游客在参观完地区馆后,可以登上地区馆层顶平台,在这个上海最大的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上感受一下。

何镜堂院士介绍说,“新九洲清晏”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世博会用于人流集散,在会后主要用于公共休闲活动。

它取意于圆明园四十景之终景“九洲清晏”,寓意“河清海晏,天上升平,江山永固”。

相传大禹在治水时,把中国分为九个州,成为中华最早的行政区划,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在圆明园的“九洲清晏”景区中,把九洲抽象成被水环绕的九个小岛,写意地描摹了中国的山川与土地。

新九洲清晏以屋顶平台开阔的中心广场寓意内湖水面,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

“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新九洲”的命名和意义上。

中国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取“和谐”、“本”、“宗”之意的“雍”命名;然后依地势与气候把中国的典型景观抽象成“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八类,并为其加上“土”字旁造出新的汉字,依次给其余八个洲命名。

八个洲分别种植相应类型的植物对各种地貌景观进行具体演绎,如“泽”中种植水衫等湿地植物,“漠”中种植胡杨、柽柳等沙漠植物。

曲径蜿蜒于九洲之间,衔接了各种地貌景观,行走其中,中国山河的瑰丽画卷便依次展现在游人眼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