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损坏胰岛B细胞的高尔基体不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B细胞的代谢中心是细胞核
C.胰岛B细胞的生长提高了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
D.胰岛素B细胞表面没有胰岛素受体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B.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加入卡诺氏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促进根尖细胞解离
D.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密封避光
3.如图曲线不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种关系()
A.人体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B.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体外温度变化关系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细菌试验中,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D.在没有自然选择及突变等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时,A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
4.研究发现,某些人不会得艾滋病,是因为这些人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出来的T细胞,表面一种受体发生改变,导致不能被HIV识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类人群体内产生的细胞免疫不能防御HIV病毒
B.每一种抗原不一定都要突破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C.心态好的人一般不容易得癌症,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如果某艾滋病患者能成功移植该造血干细胞,则其艾滋病可以治愈
5.某玉米地内的玉米、甲、乙昆虫分别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如图是两种昆虫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B.调查昆虫甲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合理控制昆虫甲、乙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6.人类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如图为某岛一家族系谱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盲属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1号和12
号生一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为
C.15号致病基因来自1号个体
D.15号个体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多含有2个与色盲有关的致病基因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39分)
7.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悬浮液,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光合作用(用CO2的吸收量表示)和呼吸作用(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强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表1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离体叶绿体CO2的吸收量
表2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离体线粒体CO2的释放量
(1)将称取的菠菜叶片放入研体中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线粒体的研磨液.研磨时能否放入清水中充分研磨?并简述理由.
(2)若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理活性与其离体状态时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将某植物先光照10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平均温度为15℃),则该叶肉组织细胞一昼夜是否增重?并简述理由.
(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叶肉细胞内的各种用于;在此光照强度下,15℃时CO2的吸收量比30℃时低,主要原因是.
8.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其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图乙表示该动物(2n=4,基因型AaBb)某一器官内的个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图回答:
(1)b时期主要发生的变化是.
(2)从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图象可知该器官是;图甲中de时期,mRNA不能合成的原因是
;转录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时期(填字母代号).
(3)如果IV的基因型是AAbb,则该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有.
9.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如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的恢复过程能量流动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表示各营养级同化量都存在的最终去向是.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KJ/(m2•a).
(3)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演替.
(5)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地震后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10.如图为控制豌豆叶片宽窄(B/b)、茎粗细(D/d)的二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在研究豌豆宽叶、窄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中,要想得到宽叶:窄叶=3:1的实验结果,需要从(填“P”、“F1”、“F2”)植株上收集所结的种子进行种植,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统计.
(2)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不育.现将图中基因型为BbDd(宽叶粗茎)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等)
①若出现4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
②若,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植株自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3)某种植物的B、D基因位置也如上图所示,有D基因的种子可以萌发.现将抗性基因插入如图所示的b和d基因中,则该植株自交之后,抗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已知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挥发;而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理由是;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2)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
(3)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中的法,在提取过程中分别加入NaCl(目的是)、Na2SO4;要提高玫瑰精油的产品质量,应采用的措施是.
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 酶对CO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扩增过程需要加入酶.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损坏胰岛B细胞的高尔基体不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B细胞的代谢中心是细胞核
C.胰岛B细胞的生长提高了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
D.胰岛素B细胞表面没有胰岛素受体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岛B细胞表面有血糖、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胰岛A细胞表面也有这些受体.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降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解答】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都与高尔基体有关,所以高尔基体被破坏后,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都会受到影响,A正确;
B、细胞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B错误;
C、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降低,C错误;
D、胰岛B细胞表面有血糖、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D错误.
故选:A.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B.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加入卡诺氏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促进根尖细胞解离
D.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密封避光
【考点】3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99: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紫
色大液泡十分明显,能方便地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
选择无色植物细胞作材料,实验效果差,原因是由于细胞液无颜色,因此分辨不清,并不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另外,新鲜的水绵、黑藻叶、紫鸭跖草等也是经常使用的材料.2、卡诺氏固定液的作用:杀死细胞,固定根尖形态,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分裂固定在某一个时期.
【解答】解:A、由于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否则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
B、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B错误;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加入卡诺氏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不具有解离作用,C错误;
D、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密封,并避免阳光直射,D错误.
故选:A.
3.如图曲线不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种关系()
A.人体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
B.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体外温度变化关系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细菌试验中,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D.在没有自然选择及突变等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时,A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
【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B5:基因频率的变化;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横坐标对应的量发生变化,纵坐标的对应的量不发生变化.【解答】解:A、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其吸收K+的主动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可以用该图表示,A错误;
B、体外温度变化,但恒温动物体内体温不变,酶的活性不变,因此可以用该图表示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体外温度变化关系,B错误;
C、保温时间过长,有部分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部分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被离心到上清液中,
当子代噬菌体全部释放出来,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因此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与时间的关系是先增加后不变,C正确;
D、在没有自然选择及突变等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时,A基因频率不变,因此该图可以表示A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4.研究发现,某些人不会得艾滋病,是因为这些人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出来的T细胞,表面一种受体发生改变,导致不能被HIV识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类人群体内产生的细胞免疫不能防御HIV病毒
B.每一种抗原不一定都要突破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C.心态好的人一般不容易得癌症,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如果某艾滋病患者能成功移植该造血干细胞,则其艾滋病可以治愈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HIV病毒是RNA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题干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出来的T细胞,表面一种受体发生改变,导致不能被HIV识别”,则不会得艾滋病.
【解答】解:A、T细胞,表面一种受体发生改变,导致不能被HIV识别.则T细胞不能识别HIV,则细胞免疫不能防御HIV病毒,A正确;
B、每一种抗原不一定都要突破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如HIV通过血液传播,B正确;
C、心态好的人一般不容易得癌症,体现了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C错误;
D、某艾滋病患者能成功移植该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出来的T细胞,表面一种受体发生改变,导致不能被HIV识别,则T细胞不会被破坏,因此能治愈艾滋病,D正确.
故选:C.
5.某玉米地内的玉米、甲、乙昆虫分别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如图是两种昆虫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B.调查昆虫甲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合理控制昆虫甲、乙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考点】G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F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F7:种间关系.
【分析】种间关系:
(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分析图示可知,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且先减少者甲为被捕食者,后减少者乙为捕食者,可以表示为甲→乙.
【解答】解:A、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且先减少者甲为被捕食者,A错误;
B、调查昆虫甲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样方法,B错误;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不能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乙与甲的同化量比值代表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合理控制昆虫甲、乙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D.
6.人类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如图为某岛一家族系谱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盲属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1号和12号生一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为
C.15号致病基因来自1号个体
D.15号个体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多含有2个与色盲有关的致病基因
【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Ⅱ﹣3、Ⅱ﹣4表现正常,生有患蓝色盲的女儿,因此蓝色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Ⅱ﹣3、Ⅱ﹣4的基因型都是Aa,患病女儿Ⅲ﹣8的基因型是aa;人类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Ⅲ﹣10的基因型是aaX b Y,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蓝色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11号个体是表现正常的女性,有一个患蓝色盲的弟弟,因此11号蓝色盲的基因型是AA:Aa=1:2,11号生有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因此11号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因此11号的基因型是AAX B X b或AaX B X b,12号是蓝色盲患者的男性,基因型是aaX B Y,11号与12号个体的后
代中蓝色盲患者的概率是aa==,不患蓝色盲的概率是,男孩患红绿色
盲的概率是X b Y=,不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X B Y=因此生一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为
=,B正确;
C、15号个体含有红绿色盲基因,来自11号个体,11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7,C错误;
D、15号个体既含有蓝色盲基因,也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初级精母细胞中最多含有6个与色盲有关的基因,4个蓝色盲具有、2个红绿色盲具有,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39分)
7.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悬浮液,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光合作用(用CO2的吸收量表示)和呼吸作用(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强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表1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离体叶绿体CO2的吸收量
表2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离体线粒体CO2的释放量
(1)将称取的菠菜叶片放入研体中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线粒体的研磨液.研磨时能否放入清水中充分研磨?并简述理由不能,放在水中研磨,因渗透压小于比细胞质基质,会使二种细胞器吸水破裂;另外充分研磨也会导致细胞器破裂.
(2)若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理活性与其离体状态时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将某植物先光照10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平均温度为15℃),则该叶肉组织细胞一昼夜是否增重?并简述理由会;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大于零.
(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叶肉细胞内的各种用于呼吸作用产生的用于与O2结合形成H2O,光合作用产生的用于C3的还原;在此光照强度下,15℃时CO2的吸收量比30℃时低,主要原因是15℃酶的活性比30℃的低,从而影响CO2的固定.
【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表1表示光照强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由于“测得离体叶绿体CO2的吸收量”,因此该CO2的吸收量表示总光合作用量.
表2表示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因此测得离体线粒体CO2的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
【解答】解:(1)如果将菠菜叶片放在水中研磨,由于渗透压小于比细胞质基质,会使二种细胞器吸水破裂;另外充分研磨也会导致细胞器破裂,因此研磨时不能放入清水中充分研磨.(2)表1中“测得离体叶绿体CO2的吸收量”表示总光合作用量,表2中测得离体线粒体CO2的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将某植物先光照10h,光合作用量=3.0×10=30单位,呼吸作用量=1.5×10=15单位;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平均温度为
15℃),呼吸作用量=0.75×14=10.5单位,因此一昼夜积累有机物=30﹣15﹣10.5=4.5单位,即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大于零,因此该叶肉组织细胞一昼夜能增重.
(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叶肉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呼吸作用产生的用于与O2结合形成H2O,光合作用产生的用于C3的还原;在此光照强度下,15℃时CO2的吸收量比30℃时低,主要原因是15℃酶的活性比30℃的低,从而影响CO2的固定.
故答案为:
(1)不能,放在水中研磨,因渗透压小于比细胞质基质,会使二种细胞器吸水破裂;另外充分研磨也会导致细胞器破裂(给分要点:细胞器破裂)
(2)会;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大于零
(3)呼吸作用产生的用于与O2结合形成H2O,光合作用产生的用于C3的还原15℃酶的活性比30℃的低,从而影响CO2的固定(或整个暗反应或合理答案给分)
8.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其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图乙表示该动物(2n=4,基因型AaBb)某一器官内的个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图回答:
(1)b时期主要发生的变化是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2)从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图象可知该器官是睾丸;图甲中de时期,mRNA不能合成的原因是
该时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转录;转录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 C 时期(填字母代号).
(3)如果IV的基因型是AAbb,则该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有Ab、Ab、aB、aB .【考点】6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分析甲图: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其中a表示G1期、b表示S期、c表示G2期;d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分析图乙:Ⅰ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Ⅱ为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Ⅲ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Ⅳ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解答】解:(1)b为S期,此时期主要发生的变化是DNA的复制.
(2)乙图中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生物为雄性个体,该器官是睾丸;d、e阶段处于分裂期,此时细胞核中的DNA存在于高度螺旋花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而转录形成mRNA,所以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图甲中,c时期mRNA含量最高,说明转录主要发生在该时期.
(3)如果IV的基因型是AAbb,则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该精原细胞最终产
生的精子基因型有Ab、Ab、aB、aB.
故答案为: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2)睾丸该时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转录 c
(3)Ab、Ab、aB、aB
9.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如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的恢复过程能量流动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表示各营养级同化量都存在的最终去向是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17 KJ/(m2•a).
(3)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5)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地震后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目测估计法.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F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1、生态系统的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能量的去路: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群落演替的概念: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解:(1)图中能表示各营养级同化量都存在的最终去向是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3+14+70+23=117KJ/(m2•a).(3)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4)地震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5)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地震后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是目测估计法.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
(1)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
(2)117
(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4)次生
(5)目测估计法偏小
10.如图为控制豌豆叶片宽窄(B/b)、茎粗细(D/d)的二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