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技术要求
转K6型转向架侧架 A部位、B部位示意图
二、技术要求
5、 表面质量 :
5.1 摇枕、侧架的表面不允许存在目视可见的裂纹; 5.2 铸件的开口边缘不允许有明显的尖棱或尖角,允许 修磨尖棱或尖角使其与周围相连的铸造表面圆滑过渡; 5.3 摇枕、侧架A部位、B部位,不允许有明显的铲痕和 刻痕;其它部位的铲痕和刻痕深度不大于2mm,但应保 证壁厚最小允许尺寸,可修磨使其与周边圆滑过渡; 5.4 螺栓(铆钉)孔中心半径25mm范围内非加工的铸造 表面应平整;
二、技术要求
5、 表面质量 根据摇枕、侧架的受力状态划分出A、B 两个重点部位。转K2、转K6型转向架摇 枕、侧架的A部位、B部位划分如下图:
二、技术要求
转K2型转向架摇枕 A部位、B部位示意图
二、技术要求
转K2型转向架摇枕 A部位、B部位示意图
二、技术要求
转K6型转向架摇枕 A部位、B部位示意图
二、技术要求 3、金相要求
3.2 晶粒度合格等级为细于或等于6级; 3.3 金相组织合格级别为正火组织1-6级、堆垛正 火组织1-4级,不允许存在铸态组织。
二、技术要求
4、工艺要求 ● 每月至少应抽取一个熔炼炉号的钢的基尔试块, 进行钢的氧含量检测,钢的氧含量不应大于 0.0060% ; ●摇枕、侧架钢水浇注温度不应大于1585℃; ● 摇枕、侧架力学性能不合格时,允许重新热处 理,但重新热 处理的次数不应超过两次 (回火次数不限); ●扭曲变形的摇枕、侧架校正温度不应超过850℃, 热处理后校正的铸件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二、技术要求
5、 表面质量 : 5.7 摇枕、侧架报废的条件:
● 摇枕 a)A部位、B部位的横向贯通裂纹。 b) A部位、B部位上缺陷清除后单个面积超过30cm2, 或总面积超过60cm2的其它贯通铸造缺陷。
二、技术要求
5、 表面质量 : 5.7 摇枕、侧架报废的条件: ● 侧架 a) A部位、B部位上的横向贯通裂纹。 b) A部位长度超过50mm的其它贯通裂纹,或面积超 过20cm2的其它贯通缺陷一处,或面积虽未超过20cm 2但数量多于一处的其它贯通缺陷。 c) B部位上长度超过50mm的其它贯通裂纹;或单个 面积超过25cm2,或总面积超过50cm2的其它贯通缺 陷。
二、技术要求
7、 热处理后焊补的处理
7.1 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处理后焊补的处理
★A部位焊修后应进行回火热处理 ★B部位清除缺陷后单个面积不超过4cm2、深度小于该处壁厚1/4、 数量不超过2处、且相距不小于100mm时,应进行局部消除应力处 理。超出上述规定时应进行回火热处理。 ★ 中央方框立柱与弹簧承台面的连接弯角区及其R+45mm范围内,包 括该区域延伸至侧架横向边缘,立柱与上弦杆连接弯角区及其 R+45mm范围内焊修后,应进行局部消除应力处理。 ★其它部位消除缺陷后单个面积大于或等于20cm2,深度大于或等于 该处壁厚1/2的焊修区域应进行回火热处理。 ★ 其它部位消除缺陷后单个面积小于20cm2,深度小于该处壁厚1/2 且总面积不大于30 cm2的焊修区域可不需要回火热处理或局部消 除应力处理
二、技术要求
5、 表面质量 :
5.5 摇枕允许存在不需焊补的缺陷: a) 清理后的铸件壁厚不小于图样规定的最小允许值而 且深度小于或等于2mm的局部凹陷,但应修整使之与周 围的铸件表面圆滑过渡。 b) 不影响加工与组装,且高度小于或等于2mm的局部 凸起。 c) 除A部位外,弥散于摇枕表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mm、 深度小于或等于5mm,密度小于或等于每平方厘米3个 气孔。
三
二、技术要求
1、化学成分
化学成份 % W W(C (Si) 级别 )≤ ≤ B级 0.28 C级 0.28 0.4 0.4 W (Mn) ≤ 1 1.5 W (P) ≤ W (S) ≤ W (Cu) ≤ 0.3 0.3 W (Ni) ≥ 0.3 0.35 W (Cr) ≤ - 0.6 W (Mo) ≤ - 0.3
TB/T3012-2006培训内容
二OO六年七月
内 容
1. 2. 3. 4. 5.
提
纲
适用范围 技术要求 形位公差 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定期检验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货车用B级铸钢和C级 铸钢摇枕、侧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记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铁道货车用B级铸钢和C级 铸钢摇枕、侧架的制造与检验
二、技术要求
5、 表面质量 : 5.5 侧架允许存在不需焊补的缺陷:
a) A部位清理后的铸件壁厚不小于图样规定的最小允许值,且深度 小于或等于2mm,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10mm,相距不小于100mm的 局部凹陷,应修整使之与周围的铸件表面圆滑过渡。 b) 其它部位清理后铸件壁厚不小于图样规定的最小允许值,深度小 于或等于3mm的缺陷应修整使之与周围的铸件表面圆滑过渡。 c) 不影响加工与组装,且高度小于或等于2mm的局部凸起。 d) 除A部位外,弥散于侧架表面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mm、深度小于 或等于5mm,密度小于或等于每平方厘米3个气孔。
二、技术要求 3、金相要求
●铸钢的金相分析包括非金属夹杂物、晶 粒度和金相组织的评定。
二、技术要求
3、金相要求 3.1 金相组织中不允许存在外来夹杂物,其 非金属夹杂物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夹杂物类别 Ⅰ型(球状)夹杂物 Ⅱ型(点网状)夹杂物 Ⅲ型(点状)夹杂物 Ⅳ型(群状三氧化二铝) 夹杂物 合格级别 细系1级-3级, 粗系1级 1级-2级 细系1级-3级, 粗系1级 1级 评级图 第三评级图 第二评级图 第三评级图 第四评级图
三、形位公差要求
图1
三、形位公差要求
图2
三、形位公差要求
图3
三、形位公差要求
A
B
图4
四、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1 化学成分按照GB/T223或GB/T4336 进行分析。 每包钢水从开始浇注到总量的1/4左右时, 浇注成品分析试样和力学性能试验用试棒。以 成品分析试样的分析结果代表该熔炼炉号摇枕、 侧架的化学成分。允许用同一熔炼炉号的试棒 (或铸件)对成品分析试样不合格的元素成份 进行复试。
二、技术要求
6、 焊补要求 ★缺陷的焊修一般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全部缺陷应在焊修前除去。要焊修的部位应开 出坡口; ★焊修时应防止电弧击伤铸件表面,不允许在铸 件的非焊修表面上引弧,施焊部位应避免吹风; ★铸件焊修后,应对焊修区域进行磁粉探伤检查。
二、技术要求
7、 热处理后焊补的处理 当铸件在热处理后焊修时,应根据缺陷情 况进行焊后处理。当采用局部消除应力处理时, 加热及保温范围为距焊修区周围至少100mm范 围以内的区域,加热温度不应超过最终热处理 回火温度。当采用回火热处理时,回火温度不 应超过最终热处理回火温度。
四、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3 金相分析 3.1 金相分析用试棒应与同一熔炼炉号浇注的摇枕、 侧架同一炉次热处理。应对每一熔炼炉号每一热处理 炉次的一个试样进行金相组织和晶粒度评定,应对每 一熔炼号的一个试样进行非金属夹杂物评定 。 B级钢金相组织按附录A进行评定; 非金属夹杂物按TB/T2451《铸钢中非金属夹杂物金 相检验》的进行检验;
四、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2 力学性能
2.1 拉伸试验按GB/T228进行。拉伸试样的尺寸应符合TB/T29421999的规定(即直径为12.5±0.25,标距长为50±0.10),试 样的加工质量应符合GB/T228的规定 ; 2.2 同一熔炼炉号及同一热处理炉次的摇枕、侧架,应做一个拉伸 试验。当测试结果符合表2规定时,该热处理炉次铸件的拉伸性 能合格。若拉伸性能不合格时,允许加倍复试,复试不合格时 应重新热处理。 2.3 拉伸试验后,发现试样有缺陷,应取同一熔炼炉号、同一热处 理炉次的另一根试棒重新试验。拉伸试验中,若抗拉强度和下 屈服强度均合格,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不合格,虽然断口未见 缺陷,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重新试验: ★试样断在标点以外;★试样断口的任何部位与其邻近标点的 距离小于6mm;★试样沿着其纵轴线方向呈45°角剪断。
0.03 0.03 0.03 0.03
B级钢在规定的最大含碳量以下,每降低0.01%的碳,允许将锰在最 大规定值之上再增加0.04%,但锰的最高含量不应大于1.20%。
二、技术要求
2、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下屈服强 伸长 级 Rm 度ReL 率A 别 MPa MPa % B级 钢 C级 钢 ≥485 ≥620 ≥260 ≥415 ≥24 ≥22 断面收 缩率Z % ≥36 ≥45 冲击吸收功Akv J ≥20(-7℃) ≥20(-18℃)
五、定期需进行检测的项目
1 首次投产的摇枕、侧架应对A部位、B部位进行射线探伤检查; 2 至少每季度对所生产的两个摇枕和侧架的A部位、B部位进行射线 探伤检查。超过ASTME446-98 规定的5级以上(不含5级)A类、 C类缺陷时进行解剖检查,按密实度标准评定; 3 样品试制阶段,应抽取两件不同炉号的样品进行解剖检查; 4 正常生产中,每一种型号的摇枕和侧架应每六个月解剖一个铸件; 如果在生产周期内任何一种型号的摇枕的生产量少于1000件, 或任何一种型号的侧架的生产量少于2000件,则不需要解剖该 型摇枕、侧架,但是,每年应对生产的每一种型号的摇枕、侧架 解剖一个铸件。解剖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密实度要求时,应分析原 因,采取措施,重新对铸件进行解剖,最长在3个月的时间内解 剖合格; 5 在铸造工艺有重大改变,如重制模样、改变浇注系统、改变型砂 材料等时,也应至少解剖一个铸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五、定期需进行检测的项目
6 首次投产的摇枕、侧架应进行静、动载荷试验; 7 当产品结构有重大改变或制造工艺有重大改变,如重制模样、改 变浇注系统、型砂、热处理方法和规范改变时,应选择有代表性 的摇枕、侧架进行静载荷试验; 8 应每3年对所生产每种摇枕和侧架进行一次静、动载荷试验。
谢谢!
二、技术要求
7、 热处理后焊补的处理 7.1 摇枕热处理后焊补的处理
★
A部位、B部位清除缺陷后单个面积不超过4cm2、深度小于该处壁厚1/4、 整个A部位、B部位数量各不超过2处、且相距不小于150mm时,应进行局 部消除应力处理。超出上述规定时应进行回火热处理; ★ 摇枕拉杆孔周围50mm范围内焊修后,应进行局部消除应力处理; ★ 其它部位消除缺陷后,单个面积大于或等于20cm2,深度大于或等于该 处壁厚1/2的焊修区域应进行回火热处理; ★ 其它部位消除缺陷后单个面积小于20cm2,深度小于该处壁厚1/2且总 面 积不大于30 cm2的焊修区域不需要回火热处理或局部消除应力处理。
四、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2 力学性能 2.4 冲击试验按GB/T229进行。冲击试样的尺寸和加工质量应符合 GB/T229的规定。其中V型缺口每周应至少抽检6个试样在投影仪上 放大50倍检查。 同一熔炼炉号及同一热处理炉次的摇枕、侧架,应测定三个试 样的冲击吸收功。试验结果中三个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符合规定 时为合格,允许不多于一个测定值低于规定值,但不能低于规定 值的2/3。 如果冲击试验的结果不合格时,可以从该炉次中重新抽取3个 试样进行复试。复试时,每个试样的测定值均应不小于规定值。 ◆ 如由于试棒本身缺陷导致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应在报告单中 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