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4 等式的基本性质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6、解决问题
解:设该班级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得
两边同减去20得
两边同减去 得
两边同除以-1得
一箱水果: (个)
答:该班级有45名同学,一箱水果共有155个。
7、解方程游戏:
(1)等式的性质1,性质2
(2)运用等式的性质需注意的关键词
(3)解方程目标和检验方程
课本83页 习题第4题。
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整解答情境的问题。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解方程起到巩固作用。
课内小结可以起到提炼、整理、把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
课后练习巩固。
七、教学
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课题:等式的性质 授课时数: 第1课时
授课人:孙大伟日期:2018 年10 月24日
设计
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
内容
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所以学生应在探索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性质并会应用。




知识

技能
(1)了解等式的概念,能说出等式的意义,并能举出例子。
以校运会为背景,引入方程问题。
认识等式,回顾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用实验演示,学生能直观地归纳出等式的性质。
学生理解两种形式的表示方法。
解方程的目标:是把方程化成“x=a”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老师和学生一起解方程,师生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可自己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说明:等式两边加上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
综合学生的回答老师的出
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例1:解方程: x+7=26
解:两边都减7,得x+7-7=26- 7
于是
x=19
4、接着用PPT动态演示天平实验展示等式的性质2
然后让学生用两种语言表示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
例2:解下列方程
5、方程
的解是x= -27.对吗
检验:把x= -27代入原方程的两边
左边=
= 4
右边= 4,左边=右边
所以x= -27是原方程的解.
学生得到方程,并思考如何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2)能说出等式的两条性质,会利用它们将简单的等式进行变形。
过程

方法
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
态度
价值

1、等式的两条性质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小学就应用了等式的基本性质,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上来,所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较容易理解。
1、黄山文峰学校第三届校运会临近,某班级组织学生买了一箱水果分给大家。若班级每人分3个,还剩余20个;若每人分4个,还缺25个。问该班级有多少名学生,一箱水果共有多少个
解:设该班级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得
2、下面的式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m+n=n+m,
(2)x+2x=3x,
(3)3+2=5,
3、用PPT动态演示天平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都加上 同样的量,天平依然平衡。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试着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
思考: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的形式来表示
尝试分析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学生再次观察,总结自己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一起口述解方程的过程,教师板书。
学生注意检验的步骤。
教学分析
重点
1、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
2、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自主探究等式的性质,学会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
资源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写有单项式卡片,课后习题。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尝试探索,揭示等式的性质
三、等式的性质的应用,例题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