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

合集下载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方法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方法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合价升降法、奇数偶配法、整体配平法、零价法和平均化合价法等。

1. 化合价升降法:通过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化合价升高的总和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和。

2. 奇数偶配法:适用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通常先配平单质一侧的元素,再根据需要调整其他物质的系数。

3. 整体配平法:当反应中某一侧的化合物比较复杂时,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先配平简单的一侧,然后再配平整体。

4. 零价法:特别适用于含有单质的反应,将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看作是从零开始变化,从而简化配平过程。

5. 平均化合价法:在处理变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时,可以先计算出变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然后根据平均化合价来配平方程式。

6. 待定系数法:基于原子个数守恒的原则,设定某些反应物的系数为未知数,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来确定这些未知数的值。

7. 1·x法:这是一种较为现代的配平方法,通过设置一个未知数x,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来求解x的值,最终得到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8. 原电池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通过考虑电极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来配平方程式。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选择合适的配平方法。

有时候,
一个反应可能需要使用多种方法结合来完成配平。

此外,配平时还应遵循原子守恒的原则,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相同。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对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步骤是: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再根据反应的类型找出相应的方法:如歧化型(cl2+naoh→nacl+naclo3+h2o)用逆向配平法;归中型(反歧化型)(ki+kio3+h2so4→i2+k2so4+h2o)用正向配平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则是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原则,表现为化合价降低总数和升高总数相等。

配平三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维持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配平基本方法:化合价滑行法
1、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于变化:列举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

3、求总数:将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的最小公倍数定为电子转移总数。

依据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4、分体式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换成等号。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检查是否配平
任何的水解还原成反应方程式,分体式平时都必须严苛的经过这些步骤,特别就是最后的检查一定必须存有,以保证恰当!
当然,仅仅通过一两个练习就想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多找些例子勤加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整理一、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曾经的组合,化合状态和电荷状态都会发生改变。

因此,为了描述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我们需要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二、常见的配平方法1. 配平方法一:改变系数法通过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首先,识别氧化和还原的物质,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添加适当的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保持平衡。

2. 配平方法二:半反应法这种方法将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分别处理氧化和还原的物质。

首先,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半反应写出来,以确保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平衡。

然后,平衡半反应中的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

最后,根据反应的实际情况,将两个半反应合并为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 配平方法三:氧化数法利用氧化数法来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数是描述物质中原子与电荷状态的指标。

通过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数变化,可以确定每个原子的电荷变化。

然后,通过调整系数和电荷数目来平衡方程式。

三、注意事项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确保所有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在方程式两侧保持平衡。

2. 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合价和电荷状态,以便正确配平方程式。

3. 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在调整系数和原子数目时保持平衡。

四、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系数法、半反应法和氧化数法来实现。

在进行配平时,需要注意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的平衡,以及化合价和电荷状态的正确设置。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是化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是为了在反应方程式中平衡原子数量和电荷,并确保质量守恒的过程。

在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中都会遇到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电子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个物种失去电子被另一个物种接受,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而接受电子的物种则被称为还原。

一个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的物种被称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1.方法一:使用电子法配平电子法是氧化还原反应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之一、在电子法中,我们会为氧化剂和还原剂中的原子分配电子。

当我们找到一个数目相等的异电或同电子时,我们就可以将该数目的原子和电子消去。

2.方法二:使用半反应法配平半反应法适用于在反应中有多个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情况。

在半反应法中,我们首先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分离,然后为每个半反应中的原子分配电子。

然后,我们将这两个半反应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并平衡电子和原子数。

3.方法三:使用氧化数法配平氧化数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氧化数来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在氧化数法中,我们给反应中的每个原子一个氧化数,并在反应之前和之后计算每个原子的氧化数差异。

然后,我们通过改变系数来平衡反应方程。

这些方法通常结合使用,以确保反应方程平衡。

下面是一个例子,展示了使用这些方法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的步骤: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2.分配氧化数和电子3.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和还原状态4.编写半反应方程式5.平衡原子数和电荷6.合并半反应方程式并平衡反应方程式需要注意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试不同的系数来平衡方程,并使用代数技巧来简化计算。

总结起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化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使用电子法、半反应法和氧化数法等方法,我们可以平衡反应方程式,确保质量守恒,并获得正确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中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得化学反应方程式符合守恒原理,即化学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同的。

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方法。

一、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常用的配平方法。

它基于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失去的电子数目相等原理,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按照氧化和还原两个方向进行配平,并在两个方向上达到电子数目相等,最终得到平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如,下面是钾过氧化物和硫酸的氧化还原反应:K2O2 + H2SO4 → K2SO4 + H2O2首先,将反应中涉及到的原子离子的氧化态列出:K2O2:K+1 O-1(较稳定的离子态是O-1)H2SO4:H+1 S+6 O-2可以发现,反应中涉及到的氧化态种类有两种,即O-1和O-2。

因此,我们需要先将两个离子态配平,使得它们之间的氧化态相同。

首先考虑氧化的部分,也就是钾过氧化物与硫酸之间的反应。

考虑通过添加一些电子使得反应中的氧化态达到平衡,即:这样,氧化的部分中涉及到的氧化态已经平衡了,但是电荷并不相等。

为了使得电子数也相等,我们在两个反应物的左右分别乘以对方所产生的电子数,即:最终,通过半反应法我们得到了平衡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数法氧化数法也是一种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它是通过对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原子离子的氧化态进行修改来实现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目的。

具体来说,它可以通过修改原子离子的氧化态来平衡相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符合守恒原理。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 Cu + HNO3 → Cu(NO3)2 + NO 中,我们可以通过修改Cu 和NO 的氧化态来平衡两边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u:0 → +2HNO3:+5 → NO:+2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这种方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氧化态种类较多时,效果较明显,但需要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态的改变。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些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另一些原子获得电子而被还原。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来说,配平方程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平衡的方程式才能准确地描述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的比例关系。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Cu + HNO3 → Cu(NO3)2 + NO2 + H2O在这个反应中,铜原子的氧化态从0增加到+2,而硝酸根离子中的氮的氧化态从+5减少到+4。

2. 使用氧化数法配平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氧化数法。

氧化数法是通过确定反应中各物质中原子的氧化态变化来进行配平。

需要确定反应中各原子的氧化态,然后根据氧化态的变化来平衡反应方程式。

以下面的反应为例:Fe + HCl → FeCl2 + H2首先需要确定反应中Fe和Cl的氧化态。

在本反应中,Cl的氧化态为-1,而Fe的氧化态为0。

根据氧化数法,我们可以得出Cl在反应中氧化态变化为-1 → +2,而Fe的氧化态变化为0 → +2。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配平此反应的方程式:首先需要将这个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Cr2O7^2- → Cr3+还原反应:Fe2+ → Fe3+接下来,需要通过添加适当的水分子和氢氧根离子来平衡氧原子和氢原子。

需要通过添加适当的电子来进行电荷平衡。

最后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结合起来,得到平衡的反应方程式:4. 注意事项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规则和技巧。

需要根据实验中的条件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或溶液),以便正确地配平方程式。

需要注意物质的电荷平衡,确保反应前后电荷的平衡。

需要特别小心处理涉及到氧化态变化较大的物质,以确保配平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掌握氧化数法和半反应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化学反应中。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按照配平原则配平。

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

配平的步骤包括从左向右配,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配平1、顺配法先从氧化剂或还原剂入手配平,即从方程式的左端开始配平。

该方法适于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中某一物质即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的一类反应。

2、逆配法对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和同一物质中不同种元素间的反应)采用逆向配平。

3、双向配平法若氧化剂(或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配平要从还原剂、还原产物(或氧化剂、氧化产物)着手配起,即从方程式的两端进行配平。

4、零价法此法适于某一反应物中几种元素在反应物中化合价都上升(或下降)的反应,以及一些不常见的化合物参加反应且较难确定该化合物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反应,在配平过程中可把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人为地视为零价。

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判别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是否有氧化数的升降,或者是否有电子得失与转移判断。

如果这两者有冲突,则以前者为准,例如反应,虽然反应有电子对偏移,但由于IUPAC规定中,单质氧化数为0,所以这个反应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通常以碳的氧化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依据:碳的氧化数上升,则此反应为氧化反应;碳的氧化数下降,则此反应为还原反应。

由于在绝大多数有机物中,氢总呈现正价态,氧总呈现负价态,因此一般又将有机物得氢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得氧失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有哪些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4、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7、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反应。

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往往需要进行方程式的配平,即保证反应前后所涉及的原子数量不变,以维持物质守恒定律的成立。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常规配平法常规配平法是最基本的配平方法,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所涉及的原子数量相等。

例如对于下面的反应方程式:Fe + H2O -> Fe3O4 + H2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各个原子的系数,使得所涉及的原子数量相等:2. 氧化数法我们可以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个原子的氧化数:H3PO4: H(+1) P(+5) O(-2) NaOH: Na(+1) P(+5) O(-2)然后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调整反应方程式:3. 半电子方程法半电子方程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配平方法,它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分别考虑,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式。

该方法首先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写成半电子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的转移量来调整这两个半反应的数量,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式。

以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为例:氧化反应:2H2 + O2 -> 2H2O 还原反应:2H2O -> 2H2 + O2首先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写成半电子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的转移量来调整这两个半反应的数量: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应方程式:这样就完成了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依据“O”守恒列式可求得:a : b =15 : 44
⑵、 1 P4O + a Cl2 → 3/2 P2Cl5 + 1 POCl3
4
21 =
6
4
依据“Cl”守恒列式可求得:a =21/4
(4)缺项配平法
这类方程式通常少写一种反应物(或离子)或生成物(或离子) 的化式,要求确定其化学式。先使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 荷。若反应物这边缺正电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边加水;若反应物 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则加水.然后进行两边电荷 数配平。多3个SO和氢元素,推知缺项物质应为H2SO4, 进一步观察得
2KMnO4+5KNO2+3H2SO4=2MnSO4+K2SO4+5KNO3+3H2O
(5)零价法:
适宜于还原剂中两种元素价态难以确定但均属于升高 的氧化还原反应。
Fe3P+ HNO3—— Fe(NO3)3+ NO+ H3PO4+ H2O
(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1)正向配平法
如果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两种反应物间的氧化还原
反应,通常从左边反应物进行配平。
④配平
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K2SO4+3Fe2(SO4)3+7H2O ⑤检查
(2)逆向配平法
对于自身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或反应物只有一种,一般从生
FeS2 + O2 —— Fe2O3 + SO2
(6) 字母配平
An + Bx- = Bm + Ay-
Na2Sx + NaClO +
= NaCl+ Na2SO4+ H2O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一、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反应,一般从反应物着手配平。

如:Pt+HNO3+HCl—H2PtCl6+NO↑+H2O分析:还原剂Pt和氧化剂HNO3中N的化合价全变,可从反应物着手,先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确定Pt和HN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4之后,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得到: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二、自变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同一物质中同种元素变价和不同种元素变价两种情况。

即同一物质的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一般从生成物着手较好。

如:(NH4)2PtCl6__Pt+NH4Cl+HCl↑+N2↑分析:该反应是(NH4)2PtCl6中N与Pt之间发生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从生成物着手,先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Pt和N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2,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得:3(NH4)2PtCl6==3Pt+2NH4Cl+16HCl↑+2N2↑三、部分变两边配如:Zn+HNO3——Zn(NO3)2+NH4NO3+H2O分析:该反应中HNO3部分被还原,其化学计量数应为变与不变之和。

对于这类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宜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着手,先确定Zn和NH4N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和1,再用观察法配平Zn(NO3)2、HNO3、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4、10、3。

四、多变要整体配如:Cu2S+HNO3——Cu(NO3)2+NO↑+H2SO4+H2O分析:Cu2S中的Cu和S同时失去电子,应从反应物着手,把Cu2S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

确定了Cu2S和N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10之后,再用观察法确定H2SO4、Cu(NO3)2、HNO3、H2O 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3、6、22、8。

五、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用整体总价法配如:K2Cr2O7+H2C2O4+H2SO4——K2SO4+Cr2(SO4)3+CO2↑+H2O分析:有机物中元素化合价可依H显+1价,O显-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把H2C2O4中[C2]化合价总值记为[C2]+6。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技巧:1、逆配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等宜选用此种方法配平,即先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2、零价法:对于不易确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如铁、砷、碳等组成的化合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把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看作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升降值相等。

3、变一法:假设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该元素的起始价态。

计算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升降值相等。

4、待定系数法:一般设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设为a、b、c,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列等式求解,若化学计量数为分数,应化为整数。

此法适用于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用于变价元素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复杂氧化还原反应。

5、定组成法:对一个确定的化合物而言,各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一定,由此决定了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比例关系一定,据此可实现配平。

6、整体标价法:当化合物中某一元素有多个(或为不定数)时,可将它作为整体,计算其整体的化合价。

7、缺项配平法:此类反应可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缺项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

缺项物质一般为酸、碱、水,常见的有H2SO4、HCl、KOH、NaOH、H2O 等。

8、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即首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在此基础上根据电荷守恒,配平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归纳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在这类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引起了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为了描述这种反应,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反应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并针对每个半反应进行配平。

首先,确定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将它们的氧化态写在方程式上方。

然后,根据反应类型,确定电子转移的数量。

在仔细观察反应物和产物的电子数目之后,将反应物中的电子数目与产物中的电子数目相等。

接下来,配平非氧化还原离子的数量。

首先,调整氧原子的数量,通过添加水分子来增加氧原子的数量或通过添加氢氧化物离子来减少氧原子的数量。

然后,调整氢离子的数量,通过添加氢离子来增加氢原子的数量或通过添加水分子来减少氢原子的数量。

最后,通过添加电子数目相等的物质来配平电子数目。

在氧化剂一侧,将电子数目添加到反应物的一侧;在还原剂一侧,将电子数目添加到产物的一侧。

然后,将两个半反应合并,并消去相同物质。

最终得到平衡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二、增加和减少氧化态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增加和减少氧化态的方法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首先,观察反应物和产物中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注意它们的氧化态的变化。

根据氧化态的变化,决定哪些物质氧化态增加,哪些物质氧化态减少。

然后,根据氧化态的变化确定电子的转移数量。

通过观察物质的氧化态变化,将电子转移量配平到反应物和产物方程式中。

最后,按照半反应法的步骤配平除了电子数目之外的物质。

增加或减少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以保持平衡。

最终,将两个半反应合并,并得到平衡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三、使用系数法使用系数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首先,观察反应物和产物中每个原子的个数,将反应物和产物的离子个数写在方程式下方。

接下来,配平一个原子的数量。

通过改变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可以调整一个原子的数量。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1、逆向配平法即选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基准物【例】配平方程式:K 2Cr 2O 7+ HCl(浓)→ KCl + CrCl 3+ Cl 2↑+ H 2O 解析:Cr 由+6价降到+3价(降3⨯2),Cl 由-1升到0价(注意氯气有2个氯原子)所以看成是(升2⨯3)因此可得K 2Cr 2O 7+ HCl(浓)→ KCl + 2CrCl 3+ 3Cl 2↑+ H 2O (先确定CrCl 3和Cl 2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用观察法配平)答案:K 2Cr 2O 7+ 14 HCl(浓)→ 2KCl + 2CrCl 3+ 3Cl 2↑+ 7 H 2O对应练习:练1. KMnO 4+ HCl → KCl+ MnCl 2+ Cl 2↑+ H 2O 练2. Mn 2++ BiO 3-+ H + → MnO 4-+ Bi 3++ H 2O 答案:1题 2、16、2、2、5、8 2题 2、5、14、2、5、72、设“1”配平法设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选用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作基准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列方程求得。

【例】配平方程式:P 4O+ Cl 2→ POCl 3+ P 2Cl 6解析:可令P 4O 、Cl 2前的系数分别为1和x ,则1P 4O+ x Cl 2→ 1 POCl 3+ 23 P 2Cl 6 由Cl 原子守恒得2x=3+23⨯6,解得x=6 答案:2P 4O+ 12Cl 2→ 2POCl 3+ 3P 2Cl 6对应练习:练1. KClO3+ HCl(浓)→ KCl+ Cl2↑+ H2O练2. Na2Cr2O7+ KI+ HCl→ CrCl3+ NaCl+ KCl+ I2+ H2O答案:1题1、6、1、3、3(设KClO3为“1”,KCl便可得出是1,H2O为3,其次HCl为6,最后Cl2为3)也可用得失电子数看,KClO3中的Cl由+5价降到0价,降5⨯1,HCl中的Cl由-1价升到0价,升1⨯5,所以一共6个Cl-,可得Cl2前系数为3,再得HCl前为6,最后看H2O。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FeS2+O2 ─ Fe2O3+SO2
4FeS2+11O2 ═ 2Fe2O3+8SO2
(2)、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 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 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 3:Al+Fe3O4 ─ Al2O3+Fe
8Al+3Fe3O4=4Al2O3+9Fe
MnO4- + H2C2O4 + H+─ CO2 ↑+ Mn2+ + H2O MnO4- + Fe2+ + H+ ─ Fe3+ + Mn2+ + H2O
归纳: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配平时要注 意电荷守恒
对某些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一种 物质中有多个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可以把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
a Fe+b H2O + c O2=d Fe(OH)3
4 Fe+6 H2O + 3 O2=4 Fe(OH)3
KMnO4+FeS+H2SO4→ K2SO4+MnSO4
+Fe2(SO4)3+S+H2O
aKMnO4+bFeS+cH2SO4=d K2SO4+eMnSO4
a=2d (钾守恒)
+fFe2(SO4)3 +gS+hH2O
FeS+H2SO4(浓)-Fe2(SO4)3+S+SO2+H2O
2FeS+6H2SO4=Fe2(SO4)3+2S+3SO2+6H2O
Fe3C+HNO3(浓) ─ Fe(NO3)3+CO2+NO2+H2O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归纳四川省巴中中学四川省巴中中学 杨启林杨启林一、 左配法对于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

例1:配平Ag 3AsO 4+Zn+H 2SO 4-Ag+AsH 3+ZnSO 4+H 2O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化学方程式左边化合价有变化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计量数。

2Ag 3AsO 4+11Zn+H 2SO 4-Ag+AsH 3+ZnSO 4+H 2O 再根据质量守恒,用观察法即可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再根据质量守恒,用观察法即可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3AsO 4+11Zn+11H 2SO 4=6Ag+2AsH 3↑+11ZnSO 4+8H 2O二、 右配法如果化合价有升降的元素是同一物质中的同一元素,或者氧化剂、还原剂是同一物质时,一般先从化学方程式右边着手配平。

一般先从化学方程式右边着手配平。

例2:配平P+CuSO 4+H 2O---Cu 3P+H 3PO 4+H 2SO 4解析:因为反应物P 的化合价同时有升降,若先配平化学方程式左边的化学计量数,较为繁琐,采用右配法。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化学方程式右边化合价有变化的为繁琐,采用右配法。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化学方程式右边化合价有变化的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P+CuSO 4+H 2O5-Cu 3P+6H 3PO 4+H 2SO 4再根据质量守恒,用观察法即可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再根据质量守恒,用观察法即可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11P+15CuSO 4+24H 2O=5Cu 3P+6H 3PO 4+15H 2SO 4三、 奇数配偶法如果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边某元素的原子数位偶数,而另一边为奇数时,可将该元素的原子先配成偶数,使该元素原子数在等式两边相等,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即氧化和还原。

为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循一些常用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1.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写成两个半反应,然后通过调整半反应中的原子数目来配平整个反应。

半反应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写成两个半反应,只包含氧化剂和还原剂。

(2)确定每个半反应中发生氧化或还原的元素和其对应的氧化态的变化。

(3)根据自然科学法,则电荷守恒,将电子加在原子较少的一侧。

(4)通过合并半反应,使得电子数目相等。

(5)根据需要的系数,调整其他原子的数目,以确保每个反应物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6)检查反应方程式,确保原子数目、电荷数目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平衡性。

2.氧化数法氧化数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的氧化数的变化来确定补充的电子数目,进而配平方程式。

氧化数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每个原子的氧化数。

氧化数是指原子失去或获取的电子数目。

(2)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中,哪些原子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

(3)计算氧化数的变化。

确定了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

(4)通过调整系数来配平反应方程式。

调整系数的原则是确保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发生氧化数变化的原子数目相等。

(5)检查反应方程式,确保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平衡。

3.电荷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是通过保持反应中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目的平衡来配平方程式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添加适当的配离子来保持电荷平衡。

电荷守恒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反应中涉及的配离子的电荷数目。

(2)根据电荷平衡,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添加相应的配离子,以确保电荷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法

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教学实践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的教学重点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地用于工农业以及科学行业和日常生活中。

由于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复杂,不可能利用观察法配平该反应。

在高考关于此类概念中常以选择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一、关于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几种方法1.从反应的正向(进行方向)配平法此方法可用于分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所有元素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都为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配平是先找出化合价升降的元素,利用课本上的配平步骤来配平。

先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最后用观察法配平。

+6H 2O先定NO 和NH 3的化学计量数6和4,后用原子守恒定律来定N 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52+4H 2O 这个反应中每个磷化合价为从0升到+5,4个P 原子共失5e -×4×1=20电子,N 元素的化合价从+5降到+4.每个原子得1e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20。

2.从反应的逆向配平法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个物质的反应以及反应中一种元素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反应可用此方法。

首先配平步骤来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后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例:Cl 2+KOH (浓,热)———KClO 3+KCl+H 2O1e -×5KCl ———Cl5e -×1KClO 3———Cl失1e --10+5得5e -0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确定KCl 和IKClO 3的化学计量数各为5和1,后有质量守恒定律来定参与反应的Cl 2和KOH 的化学计量数为3和6.3Cl 23+5KCl+3H 2O△如果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原子的化合价是分数时,这个金属在此物质中显不同的化合价。

如:Fe 3O 4中Fe 为+8/3价或Fe 显+2和+3价也可写成FeO ·Fe 2O 3可用铁的化合价变化来配平该反应。

3.为“1”的配平法物质所含的元素比较多时,设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元素的化学计量数用原子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化合价升降法、离子-电子法、待定系数法等;配平技巧有:零价配平法、平均标价法、化整为零法、整体分析法等等。

一、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1.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注:有机物中,H为+1价,O为-2价,C 的化合价由物质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确定。

)2.确定配平方向: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正向配平,即从氧化剂、还原剂着手;氧化剂、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逆向配平,即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着手。

(注:从哪边配平,以哪边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

)3.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而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5.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

二、常见三种形式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一般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 -2 +5 +2 +2 +6例:Cu2S+HNO3─Cu(NO3)2+NO↑+H2SO4+H2O【分析】从化合价的变化可知,Cu2S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应正向配平,以正向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变化。

Cu2S中两个+1价的Cu变为两个+2价的Cu化合价升高了2,一个-2价的S变为一个+6价的S 化合价升高了8,共升高了10;而在HNO3中,一个+5价的N变为+2价的N化合价降低了3。

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Cu2S的系数为3,HNO3的系数为10。

这一过程可直观的表示为+1 +22Cu→2Cu ↑2-1 +6 ↑10×3S→S ↑8+5 +2N→N ↓3×10所以Cu2S的系数为3,HNO3的系数为10,进而确定氧化产物Cu(NO3)2、H2SO4的系数分别为6和10;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得3Cu2S+22HNO3 ===6Cu(NO3)2+10NO↑+3H2SO4+8H2O-3 +6 -3 +4 0例:(NH4)2SO4----NH3↑+SO2↑+N2↑+H2O【分析】从化合价的变化知:氧化剂、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应逆向配平,以逆向物质中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为准来表示价态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氧化还原反响方程式配平办法一.配平原则⒈反响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⒉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掉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⒊氧化剂化合价下降的总数值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相等. 二.配平步调⒈标变价: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⒉列变更:列出反响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更值.⒊求总数:使化价升高和下降的总数相等.⒋配系数:用不雅察的办法配平其他物资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⒌查守恒:检讨方程式双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三、配平办法1. 逆配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响.自身氧化还原反响.歧化反响等宜选用此种办法配平,即先从氧化产品和还原产品开端配平.例1. (1)解析:起首肯定CrCl3和Cl2的化学计量数分离是2和3,然后依据反响前后各类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得:2. 零价法:对于不轻易肯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资(如铁.砷.碳等构成的化合物)介入的氧化还原反响,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把构成该物资的各元素化合价看作零价,然后盘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起落值,并使起落值相等.例2.解析:起首肯定Fe3C和NO2的化学计量数分离是1和13,然后依据反响前后各类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得:3. 待定系数法:一般设构成元素较多的物资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资的化学计量数分离设为a.b.c……,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列等式求解,若化学计量数为分数,应化为整数.此法实用于一切氧化还原反响,重要用于变价元素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庞杂氧化还原反响.例3.解析:设CuSO4的化学计量数为1.FeS2的化学计量数为a.H2O 的化学计量数为b,依据Cu.Fe.H的原子个数守恒,则Cu2S.FeSO4.H2SO4的化学计量数分离为.a.b,再依据S.O的原子个数守恒得:解得配平得::当统一反响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消失两次且价态不合时,可将它们一致看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雷同,依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消失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展2倍.例4.NH4NO3- HNO3 +N2+ H2O剖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起落关系为: NH4NO3→HNO3:+1→+5 升4×1价NH4NO3→N2: +1→0 降1×2价得 5NH4NO3= 2HNO3 + 4N2+ 9H2O5. 整体标价法:当化合物中某一元素有多个(或为不定命)时,可将它作为整体,盘算其整体的化合价.例5.解析:起首肯定CaS x和CaS2O3的化学计量数分离是2和1,然后依据反响前后各类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得:6. 缺项配平法:此类反响可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资的化学计量数,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肯定缺项物资的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缺项物资一般为酸.碱.水,罕有的有H2SO4.HCl.KOH.NaOH.H2O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配系数
先配变价元素,再用观察法 配平其它元素原子的系数。
2×3 3 Zn+ 82 HNO3
0 +5
3Zn(NO3)2+2NO + 4 H2O 3×2
+2
+2
细检查
1. 质量(原子)守恒原则 • 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电子守恒原则 • 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的 电子总数相等(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3.电荷守恒原则 • 即在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总数相等 • 如: Fe+ Fe3+ =Fe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总数 =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总数
配平的方法: 1.观察法 2.化合价升降法 配平的步骤: (1)标价态 (3)求总数 (2)列变化 (4)配系数
标变价
标出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化合 价,不变不标。
Zn+ HNO3
0 +5
Zn(NO3)2+ NO + H2O
+2ຫໍສະໝຸດ +2列变化
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即 某元素一个原子化合价升高或降低 的绝对值。
2 Zn+ HNO3
0 +5 +2 +2
Zn(NO3)2+ NO + H2O
3
求总数
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 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2×3
Zn+ HNO3
0 +5
Zn(NO3)2+ NO + H2O 3×2
练习:
4×1
0 +5 +4 +4 C+ 4 HNO3 4NO2 + CO2 +2 H2O 1×4
(一)、变价元素全部参加的氧化还原
① H2S+ HNO3———— H2SO4+ NO2+ H2O ②KNO3+ FeCl2+ HCl———— KCl+ FeCl3+ NO↑+ H2O ③ FeCl3+ H2S ———— FeCl2+ S+ HCl ④ C6H12O6+ KMnO4 + H2SO4———CO2+ MnSO4+ K2SO4+ H2O
低于最外层电子数-8。
掌握这个原则,就不会出现乱标价态的现象。如S原子最外层 有6个电子,所以S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在化合物 Cu2S中,若Cu为+2价,则S体现-4价,就与事实不符,所以 Cu就只能为+1价,而S体现-2价。
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及原子团中元素的的化合价是固定 的、参加反应前后是不变的。[试一试] 请标出下列物质 中绿色符号的元素的化合价。记住常见原子团中心原子的 化合价 +6 SO4 2-2 S2+4 SO32+6 +6 MgSO4、 CuSO4, -2 CaS -2 Na2S H2SO3 Na NO3 Ca( NO3 )2 NH4 Cl KCl ClOCaCl2 HClO +6 Al2( SO4 )3 -2 FeS Na2SO3 Al( NO3 ) 3 NH4NO3 +6 FeSO4 -2 Cu2S
(六)缺项配平 ① Fe2++ H++ NO3- ——— Fe3++ N2O+ ② ClO-+ + I2 ——— IO3- + Cl-+ H2O
③ SO2+ Br2+ H2O ———
Br-+ SO42-+
④ FeSO4+ K2Cr2O7+________= Fe2(SO4)3+ Cr2(SO4)3 + K2SO4+ H2O
+5 NO3 -3 NH4 -1 Cl +1 ClO+
( NH4 )2SO4 FeCl3 KClO
NH4NO3 FeCl2 Ca(ClO )2
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S B.SO2 C.H2SO4 D.H2S 2、下列含氯的化合物:①HClO ②Cl2
练习
)
③NaCl ④KClO3
一(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为什么?)
在化合物AlN中,我们知道Al只有+3价,则很容易
推出N呈现-3价;在化合物NaH中,Na呈现+1价, 则H为-1价;在化合物Na2O2中,Na呈现+1价, 则O为-1价。
(3)非金属氢化物中H都呈现+1价,而氧化物中O都呈现负价,
知道这些有利于标定各种化合物中元素价态,例如:化合物 NH3中,H呈现+1价,则N呈现-3价;化合物SiO2中,O呈现 -2价,则Si为+4价。 (4)常见元素的最高价不高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低价不
④ FeO+ HNO3———— Fe(NO3)3+ NO↑+ H2O
(三)、同一分子内的氧化还原 例 : KClO3———— KCl+ O2↑ ① Cl2+ NaOH———— NaCl+ NaClO3+ H2O
② Cu(NO3)2———— CuO+ NO2↑ + O2↑
(四)、多种元素变价 例: FeS2+ O2———— Fe2O3+ SO2
① AgNO3———— Ag+ NO2↑+ O2↑
②As 2S3+ H2O+ HNO3——H3AsO4 + H2SO4+ NO ③ Cu2S+ HNO3——Cu(NO3)2+ NO↑+ H2SO4+ H2O ④ FeS+ HNO3———— Fe(NO3)3+ NO↑+ S↓+ H2O
(五)、离子方程式 例 MnO4- + Cl- + H+———— Mn2+ + Cl2↑ + H2O ① MnO4- + H2S + H+———— Mn2+ + S↓+ H2O
⑤HClO4,
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填序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金属元素R没有可变化合价,其氧化物化学式为RO,则其氯化物的化学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____,写 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化合价的本质 元素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失去一个电――→
Na
-- e -
+ Na
得到一个电子(――→)
Cl
+1
+ e -4e -
-
-1 Cl
5+
Cl
Cl
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数目,就是元素原子化 合价变化的数值
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这是确定化合价的最基本的原则. (2)金属无负价(在化合物中都呈现正价),钠、镁、铝 等常见金属的价态是唯一的。
(二)、变价元素部分参加的氧化还原 例: Cu+ HNO3———— Cu(NO3)2+ NO↑+ H2O
① Mg+ HNO3———— Mg(NO3)2+ NH4NO3+ H2O ② K2Cr2O7+ HCl———— CrCl3+ KCl+ Cl2↑+ H2O
③KMnO4+ H2S+ H2SO4———— K2SO4+ MnSO4+ S↓+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