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教学下册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讨论,梳理出独木舟的缺点并记录在表格里。
3.独木舟确实有很多缺点,如果让我们改进独木舟,克服独木舟的缺点,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
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等。
4.提问:除了用木头,还可以用哪些材料造船?(揭示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独木舟的缺点,引发学生思考改进独木舟,思考更多做船的材料和不同的船体结构,引出用浮的材料造船,激发学生对制作竹筏的兴趣。
2.学生汇报。
三、研讨
1.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2.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3.出示“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图片,提问: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
四、拓展
1.提问:在竹筏的基础上,如果再继续改进,你会怎么做?
2.课后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下节课进行展示、评价。
作业设计:完成活动手册比较独木舟和竹筏的不同。
为学生准备:竹竿4根、水槽、橡皮筋(对折长度8cm,宽度0.4cm)4根、钩码1盒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独木舟制作方法视频、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用浮的材料造船
独木舟竹筏
体积小体积大
载重量小载重量大
不稳定稳定
教 学 过 程
一、聚焦
1.教师出示独木舟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在活动中,你发现独木舟有什么缺点吗?
提问: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测试?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2.整理并总结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轻轻放,放均匀;做三次,取最大;(2)注意不能让水浸湿钩码。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我的竹筏最多能放置几个钩码。
(三)探索活动3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
1.提问:我们分别完成了竹筏和独木舟的制作,也分别做了载重测试,让我们来总结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点。在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比较独木舟和竹筏”记录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思考——画图纸——制作”的步骤开展活动,提醒学生尽量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如果按设计图制作遇到困难,必须改变制作方法,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制作,这是培养“工程与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探索活动2测试竹筏的载重量
1.谈话:大家基本按照设计图制作出了自己的竹筏,那么我们的竹筏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让我们用钩码来测试一下。
学习单元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学习题目
《用浮的材料造船》
总(1)课时
学习日期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
科学概念目标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设计与制作筏(木排)模型的过程。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二、探索
(一)探索活动1设计并制作竹筏
1.出示几根竹竿,提出任务:今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个竹筏。
2.出示竹筏图片,明确设计要求:(1)画出设计图;(2)能稳定地浮在水面;(3)牢固、不散架。
3.小组合作完成竹筏的设计方案,汇报交流,说明设计理由和使用的材料等。
4.播放制作竹筏的视频,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选材种类和数量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
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学习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