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角度的一致性
• 议论中的记叙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 因此它的角度要与观点保持一致。
• 观点不同,记叙的角度不同,记叙的 内容和重点也都不同。
• 议论中记叙的角度,甚至还表现在语 序上。不同的语序,其侧重点也不同。
2、内容的分析性
• 记叙一走进议论,就打上了议论的烙印。 议论中的记叙,总不是纯记叙式的,而 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分析的因素。
科学家至死念念不忘科学
• 75岁高龄的科学巨匠阿基米德,毕生 从事科学研究,直到被罗马士兵砍下 头之前,还全神贯注地研究着画在地 上的几何图形。
任何重大的成就,都是长期艰苦的 劳动的产物
• 马克思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 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 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积四十年的辛 勤,终于写出了光辉巨著《资本论》
事例
居里及其夫人,数十年如一日, 百折不挠地进行着繁重的工作,他们 一公斤一公斤地炼制铀沥青矿的残渣, 从几十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中出来一 克镭。他们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实验 室是一所类似马厩的屋子。
观点: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 记叙事例: • 居里及其夫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
懈地进行着繁重的工作,他们极其耐 心地一公斤一公斤地炼制铀沥青矿的 残渣,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中提炼 出一克镭。
(中外事例) (先叙后议)
滚滚风尘的三国,梁山聚义的水浒,红楼深处的悲剧, 成为过去却永存。
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捕鲨老人的不屈不挠,哈
姆雷特的复仇,少年维特的烦恼,雾都中的孤儿,丑陋的 撞钟人,吝啬的阿巴贡,可笑的钦差大臣……已为陈迹的 往事何曾中止过其轨迹。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茫茫尘世中的你我虽各渺渺如
1
目标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 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如果一个人 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 置,这当然没错。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 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这 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 现课堂纪律问题。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 不远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 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 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议—叙—议)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当时光悠悠地从人们身上流过时,不同的人都留下了
不同的生活轨迹。 在时代的浊流中高歌“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
求索”的屈原投身汩汩清流中,“不为五抖米折腰”的陶 潜“采菊东篱下”;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忧国忧民的 杜甫惟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 比黄花瘦"的李清照亦有"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豪 气。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然而滚滚的 逝水抹不去这些存在过的生命历程,也正因此,有限的轨 迹得以无限地延伸,纵然"浪花淘尽英雄",抹不去的是 历史的车轮在人类历史上碾过的痕迹。
紧扣论点叙关键
议论文中运用的事例在生活中都是完整、 充实,充满细节的,可是在写作过程中, 却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必须根据中心论点 对事例进行恰如其分的剪裁,提炼事例中 与论点相联的本质、规律加以叙述,为论 证论点服务;而不能以详尽的叙述代替议 论,喧宾夺主。如课本中写作借鉴中所列 举的几个例子,都很好得体现了这一点,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揣摩。
(先议后叙) (古今事例)
05 北京 以“说‘安’”为题
说“安” (议论文)
古人造字,喻形寓意。何为“安”也?室中有女即为“安”。 女子,柔软如水的人儿,在古时,地位是如此的卑微,终日闭 户不出,端坐家中,或织布纺纱,或挑水浆衣,有女子在家,室中 平安。女子,也应为一家之顶梁。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流言诽毁女子!什么“红颜祸水”,什么 “红颜薄命”,似乎所有的罪恶安在女子身上是那么合情合理。 纣王好色淫乱,民不聊生,但为何总说妲己是祸国的元凶? 唐玄宗的沉沦迷醉似乎扯到杨玉环的痴缠而变得更加容易被宽 恕,那又何须吟上一首《长恨歌》来歌颂其天长地久?吴三桂的 “冲冠一怒为红颜”使他的情圣身份抵过“乱臣贼子”,但为什么 陈圆圆变成了“祸水”而遭人鄙弃?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 幸,一纸《与妻书》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 想到那可怜的如花娇妻凄苦迷离的下半生呢?
由明妃到武皇,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 的象征。
室中有女便为安,有女子的家才真正像个家,有女子的家便是 个安定的家,安详的家,安逸的家,安然的家。
(一例一议) (叙—议)
是说,心静如水,则宁静致远。
梭罗走出喧嚣的城市,独自一人踏进了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森林,
建了一所小木屋居住了下来。或许不为隐身桃源,但确是与世隔绝。
情叙事例展风采
同学们在叙述事实论据时,常常是站在 第三者的立场上,面无表情地客观叙述,显 得呆板生硬,而我们倡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写 作中,与事实论据应是一种对话关系,要融 入自己的爱憎分明之情,好恶之意,喜怒之 色。事实论据的生动性一在于事实本身的感 人动情,二在于作者饱含深情地引述。在饱 含深情的引述中,尽展写作的文学才华,在 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的同时,一股浓浓的情韵 也扑面而来。
点点空白 悠悠情思
(一例一议)(先叙后议) 以“留一点空白”为话题 福建优卷
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
惟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
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
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
学习议论文中的记述
议论中的记叙
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记叙的不同,是由 写作目的决定的。写作记叙文的目的是为了感染读 者,所以要尽量写得形象生动,而写作议论文的目 的是为了说服读者,所以议论中的记叙,常常写得 相当概括,重在把证明论点的部分叙述清楚,其他 关系不大的部分则从略。
议论文强调以理服人,这一特定目的决定了议 论成为议论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记叙也是必不 可少的表达方式之一。议论文要“有感而发”、“持之 有据”,这就要求议论文写作必须立足于社会、人生 的具体现象、事实、问题,因而,记叙便成了议论 文中的必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梭罗执着于瓦尔登湖的静,更是执着于生命的意义。他在世俗之外
寻找心中的瓦尔登湖,并用这静柔的湖水给我们写下了很多,留下
很多。
(学生作文:《静柔如水》
(数例并举) 结合修辞:排比、对比等
荆柯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运来火 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遗憾 ,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遗 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
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记 叙 这一表达方式时应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文体明差异; 2.紧扣论点叙关键; 3.情叙事例展风采。
把握文体明差异
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着 很大的区别。记叙文强调形象性,要求记叙 细致入微、生动传神;而议论文的记叙则是 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强调语言的概 括性,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显事实中与论 点相联的规律、本质。
(《生活有了“遗憾”,才显得美丽》)
(数例并举、古今中外) 生活的轨迹
生活的轨迹是什么?是惟一没有角的圆,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三 角形,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半圆,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是……生活的轨迹是任何存在的惟一的理性或非理性的图形。
大而言之,宇宙,这个目前都未知其起点更不知 其终点的实体, 亦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地球,从一个混沌的状态中萌生出第一 个氨基酸、核酸,再经历几次沧海桑田的大变迁,从最原始的原生 动物开始,繁衍了多少万年,才有今天人类进化史上的参天大树, 才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到旧石器、新 石器时代,经历四大文明古国的盛极一时,人类用双手筑起了浩浩 绵延于崇山峻岭间的长城,令后世叹为观止的金字塔,还有那至今 仍有硝烟和血腥味的古罗马角斗场。这轨迹,绵延地画满了地球的 每个角落,从珠穆朗玛到大洋深处,从岩层深处到浩渺空中,其婉 约可见毫发,其豪壮足可吞山河。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了名声和深爱的人,远赴吴 国,为自己国家的胜利奉献了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 姓能安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字皆满”,功过留于后人评?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兴科举、用贤能,治国严谨,兴修水利,广 开言路,打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
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那片神圣的土地上,直到 重见光明之日,你,这位美与爱之神,复苏之日,尽管已失去那两 条玉臂,却收获了惊世的美,绝伦的美,维纳斯的美。你那优美流 畅的线条,凝聚于那断臂之处,空荡荡的,却又如此丰富,那一刻, 那片空白,激发出多少人心中的维纳斯。那一刻,那片空白,让美 延伸,让爱丰满。
科学家至死念念不忘科学
• 75岁高龄的科学巨匠阿基米德,面对残暴 的罗马士兵的宝剑,毫无惧色,坦然地要 求罗马士兵给他一会儿工夫,让他把一条 几何定理证完。当罗马士兵的宝剑向他砍 去时,他大叫一声“我还没做完”而离开 人世。“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 是他临死最大的遗憾。
3、议论的概括性
• 议论一般不需要长篇大段的记叙,它 不追求记叙的完整性,也不追求记叙 的曲折生动,它只按照论点的需要去 截取材料,然后再用概括的语言表达 出来。
• 议论中,记叙内容的分析性,正是论证 性的表现。记叙是为了论证,这就决定 了在记叙的同时,已在进行议论。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 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 他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75 岁的时候,一天,他下蹲着,专心致志地研究 着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忽然,残暴的罗马士 兵闯进他的房内。但是,阿基米德一点也没注 意到。残暴的罗马士兵拔出宝剑,指着阿基米 德的鼻尖,这时,他才明白了发生的事情。可 是,阿基米德一点也没有惧色,他坦然地对罗 马士兵说:“等一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 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 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啊。”残暴的罗马士 兵狞笑了,举起手中宝剑就向阿基米德砍去。 阿基米德大叫一声“我还没有做完”,就这样 离开了人世。
观点: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才会有所
成就。
• 记叙事例:
• 居里及其夫人在提取镭时其实验的条 件非常简陋,实验室看起来简直像个 马厩,工作却是难以想象的繁重,要 一公斤一公斤地提炼,他们战胜了一 切困难,硬是从几十吨铀沥青矿中提 炼出了一克镭,终于为人类发现了镭。
科学家的献身精神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曾 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她 自己却死于镭的手掌。她的一生,确 如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烧毁了自己。
天上一朵白云,却一样拥有自己崭新的个性和独特的自我,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丽。是谁说: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生命赋于我们美丽,我们更应展示青春的自我,挥洒
热情,谱写生命之歌,描绘生活轨迹,融人并创造这美好 的世界。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数例并举) 简明的记叙、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 窈窕而去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亘古不变的寒风与沙石 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 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空。
• 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奋 战不息,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 了大量的材料,这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 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任何重大的成就,都是长期艰苦的 劳动的产物
• 光辉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四十年辛 勤的结晶。
• 不朽诗剧《浮士德》,渗透着歌德五十八 年的汗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