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药养护的法规依据 在中药购、存、运、销过程中,关系最密切 的是《药品管理法》(2001年)、《实施条 例》(2002年)及GMP(2010年)、GSP (2013年)、GAP(2002年)等制度。
如《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中药饮片包装
及标签的规定;
GMP对物料、特殊管理药品及易燃易爆和危 险品储存的规定;
GSP“设施与设备”按温湿度管理要求分为: 冷库(2℃~10℃)、阴凉库(不超过20℃)、 常温库( 0℃~30℃);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35%~75%之间。
“储存与养护”要求分类储存“六分开”,即药品与非药 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特殊药与一般药,易串味药与其 他药,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 库存放。
远红外干燥设备
附:多孔式微波干燥设备
微波干燥设备
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
第四节 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 的关系
中药养护学与基础学科如生物、化学、物理等 学科密切联系并相互渗透,与专业学科如中药 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事管理学等关系更 加密切。
习题:
1、中药养护的含义? 2、GSP规范中储存与养护的“六分开”“七 专放”各指什么?三类仓库按温湿度管理要求 应控制的温度、湿度范围是多少? 3、中药养护学的任务? 4、我国的中药养护技术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 段?
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药养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节 中药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中药养护学的任务 第四节 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中药养护学的定义、研究对 象和范围
1、中药养护: 是在继承祖国医药遗产和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保养中 药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的购、 存、运、销整个过程中,为保证中药质量所采取的 各种保管、养护等措施和方法。 2、中药养护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专门进行中 药的贮存保管,防止中药变质,保证中药质量,确 保中药安全、有效地一门学科。
想一想
如何区分内服药与外用药
外用药品的包装上印有红底白字的“外”字标志, 应与内服药品分开陈列,陈列区应有明显的“ 外用药”标志。
第三节 中药养护学的任务
一、运用贮存和养护中药的方法与技术,保证 中药质量和数量 我国中药养护技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养护方法——日晒法、吸潮 法、对抗同贮法、硫磺熏蒸法等; 第二阶段:化学药剂熏蒸、除湿、除氧技术的 应用; 第三阶段:新项目、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温 湿度管理的自动控制。
日晒法
二、根据法规要求,掌握中药特点,合理进行 养护 三、利用科学规律,研究新的养护技术与方法 既保留传统无污染的养护方法如对抗同贮法、 又要吸取先进的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干燥养 护等新技术,同时废止某些化学药剂熏蒸法, 如硫磺、氯化苦、磷化铝等,积极探索绿色杀 虫剂(生物杀虫剂如除虫菊素等)。
特殊管理药品“七专放”,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
药品、危险品、不合格品、退货药品、需冷藏或阴冷藏的 药品等7中专库(区)储存。
GAP包装、运输与贮存中对中药材包装作了相关规定。
想一想
如何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乙类非处方药
甲类非处方药
想一想
如何区分药品与非药品
看药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பைடு நூலகம், 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的为药品,批准文号是 “药管械字”的为医疗器械。 除此以外,诸如“食准字”、“卫妆字”、“消准 字”等都应按非药品对待。
第二节 中药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养护学的发展概况 西汉时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提及药 物阴干、曝干等,为中药养护学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诸药未及用者,侯天大晴时, 于烈日中暴之,令大干,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需 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十年不坏也” 其中包含了: 干燥方法------曝晒法; 盛装容器------瓦器; 贮藏方法------密封法。 明代 陈家谟《本草蒙荃》最早提出了“对抗同贮 法”——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