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甲午战争谜团 方伯谦死的到底冤不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甲午战争谜团方伯谦死的到底冤不冤?
导语:甲午战争中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很多至今在史学界仍无定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方伯谦。
正史记载,“济远”号管带方伯谦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
甲午战争中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很多至今在史学界仍无定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方伯谦。
正史记载,“济远”号管带方伯谦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黄海海战中,方伯谦谎报军舰多处损坏,率舰逃走,由于逃跑仓促,还撞到了已经搁浅的“扬威”号战舰。
李鸿章一怒之下上奏朝廷,方伯谦被斩首,死时仅有41岁。
然而,对这样一位“逃兵”,在他死后,却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包括方氏后裔在内认为,方伯谦作战勇猛,率舰退出战斗仅是出于战术考虑,他只是李鸿章、丁汝昌为推脱失败而找的替罪羊。
至少从履历上看,方伯谦是个标准的海军高尖端人才,绝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方伯谦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父亲是个私塾先生。
方伯谦自幼好学,15岁时便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成为这个中国近代海军人才摇篮的第一批毕业生。
毕业后,方伯谦进入海军,从基层干起,随舰巡行沿海各处。
光绪二年(1876),方伯谦被选为留学生,进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四年。
归国后历任“镇西”、“镇北”炮船、“威远”练船管带。
1885年,调管“济远”号。
一路高升为北洋水师的骨干战将,方伯谦靠的毕竟是实力。
早在英国留学期间,方伯谦就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据驻英公使郭嵩焘回忆,那批留学生中,平时最爱侃侃而谈的,除了后来成为翻译家的严复,就是方伯谦。
外国教员也评价方伯谦是“水师中聪明谙练之员”。
除了学习能力,方伯谦的实战经验也很丰富。
朝鲜“甲申政变”后,丁汝昌率舰队赴朝,方伯谦指挥威远号随行,在这场事关清国荣誉的事件中立下功劳,李鸿章奏请为其邀功,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