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与文化积累》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与文化积累》复习题及答案
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先生,他用充满的朴实语言,描绘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和。
2.《腊八粥》主要写了和喝粥这两件事情,这一部分写
得详细,这一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3.《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航海途中遭遇大风而,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岛生活了年后,最终获救回到。
从中我们体会到了鲁滨逊的人生态度。
4.《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由到到再到的心理变化过程。
5.《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写父亲先生离开作者(女儿)已经16年了,但女儿对父亲牺牲前后的事情仍记忆犹新,于是就按照父亲、、的顺序写下了这篇回忆录,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
文中的父亲在孩子面前是一位的父亲,在敌人面前是一位的共产主义战士。
6.《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的名言死,,”来证明人死的意义不同,号召全党全军发扬的精神。
7.回忆课文《学弈》,看图完成练习。
(1)根据图中人物的表现,在方框内各写一个形容两人注意力的四字词语。
(2)同一个老师,两个学生的智力也差不多,但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
你想对学
习不专心的人说:“。
”
8.《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围绕的问题进行争辩,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填课文原句):,第二个小孩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是(填课文原句):?“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对待知识持有的态度,同时我
们也能从中悟出的道理。
二、积累背诵。
1.,近山识鸟音。
2.路遥知马力,。
3.苟日新,,。
-《礼记》。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青青园中葵,。
,万物生光辉。
6.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淮南子》
7.虽与之俱学,。
?曰:。
8.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9.“”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提出来的;他提得好,,我们就采用了。
10.朱自清先生说:“在的日子里,在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罢了,只有罢了。
”时光如此匆匆,我想用“,老大徒伤悲”来警示自己珍惜时间。
三、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古诗词。
1.《十五夜望月》中“,”两句借用典型景物渲染出了中秋月夜的澄澈、凄冷。
2.“,轻烟散入五侯家”是诗人对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
3.《石灰吟》中“,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表现了诗人勇于自我牺牲,保持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文天祥的“,。
”
4.“欲问行人去那边?。
”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一往情深。
5.同样写春雨,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雨的细滑,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则写出了春雨的轻盈。
6.《游园不值》中说明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的一句诗是:,。
7.《春夜喜雨》中常用来形容老师对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育的句子是:,。
8.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只要不畏险阻,发奋前进,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
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这一哲理的诗是:,。
9.如果人人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做到“,。
”(《论语》),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美好了,社会就和谐了。
10.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明澄远的天地,抒发“,”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的苍茫壮阔。
四、文学常识。
1.填空。
(1)“四书”“五经”中,“四书”指《大学》《中庸》《》和《》;
“五经”包括《易经》《尚书》《》《礼记》《春秋》,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思想的核心载体。
(2)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所以这种镜片又被称为。
放大镜的作用是。
(3)清晨,我们能看到树叶或小草上有一滴滴的露珠,这是由造成
(4)陕西的地戏的代表是。
(5)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指的是。
(6)唐僧在五行山收孙悟空做了大徒弟后,给他取名叫。
取得真经后,孙悟空受封为。
(7)《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义绝”“智绝”诸葛亮。
(8)根据你学到的知识,将下列对应内容填写在横线上。
轮轴滑轮传动装置斜面杠杆
①当踩动自行车踏板时,链条会带动车子后轮转动,这种“带动”方式运用的机械原理是。
②盘山公路的斜坡运用的是_原理。
③起瓶器能轻松打开瓶盖运用的是_原理。
(9)请在横线上写出下面两个标志的含义。
2.连一连。
《三国演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神通广大,疾恶如仇
《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富有才情,多愁善感
《水浒传》黛玉葬花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红楼梦》孔明巧借东风神机妙算,鞠躬尽瘁
3.写出下面诗句所描述的节日及习俗。
(1)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节日:习俗: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节日:习俗:
(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节日:习俗: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习俗:
参考答案
一、
1.老舍京味儿民风民俗喜爱认同
2.等粥等粥喝粥重点突出,有利于表现出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3.流落荒岛28英国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
4.盼望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5.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深深怀念慈祥可亲大义凛然
6.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1)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2)学习要专心致志,否则,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8.太阳离人远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实事求是学无止境
二、
1.近水知鱼性
2.日久见人心
3.日日新又日新
4.树欲静而风不止
5.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6.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7.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
8.除非问取黄鹂因风飞过蔷薇
9.精兵简政李鼎铭先生对人民有好处
10.逃去如飞千门万户徘徊匆匆少壮不努力
三、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日暮汉宫传蜡烛
3.粉骨碎身浑不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眉眼盈盈处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四、
1.
(1)论语孟子诗经儒
(2)厚薄凸透镜放大视角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4)秦腔
(5)驾驶车马
(6)行者斗战胜佛
(7)曹操关羽
(8)①传动装置②斜面③杠杆
(9)高压危险注意安全
2.《三国演义》--孔明巧借东风-神机妙算,鞠躬尽瘁
《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神通广大,疾恶如仇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红楼梦》-黛玉葬花-富有才情,多愁善感
3.(1)元宵节放烟花(2)端午节挂艾草和驱邪符(3)春节守岁
(4)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拓展资料】
(一)小学语文常识: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二)小学语文常识:古代名家名作。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被称为“亚圣”。
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9.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