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

合集下载

对口相声大上寿-精品文案范文

对口相声大上寿-精品文案范文

对口相声大上寿对口相声:大上寿常宝堃常连安演出稿甲:您是常先生?乙:是我。

甲:咱们老没见了。

乙:可不是嘛。

甲:那天,我到你们家去了。

乙:是啊?失迎了。

甲:我一敲门,打里边叽哩咕噜出来一个人。

乙:像话吗?出来的人穿高底鞋,那得说,叽得儿喀得儿出来个人。

甲:对,打里边叽得儿喀得儿出来个人。

乙:是坤道,是妇道?甲:老道。

乙:嘿!是民族,旗装?甲:道装。

乙:还是老道呀!是大脚,小脚?甲:两只大脚,两只小脚。

乙:一个人长了四只脚!是爷们儿,娘啊们儿?甲:是个娘啊们儿。

乙:什么打扮?甲:三十多岁,花旗袍,烫着头,那是谁?乙:那是我媳妇。

甲:拄着文明棍儿,提着画眉笼子。

乙:那是我舅舅。

甲:两只小脚儿。

乙:还是我媳妇。

甲:留着两撇小黑胡儿。

乙:还是我舅舅,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甲:你媳妇跟舅舅一块儿出来了。

乙:没你这么说的!甲:你媳妇认得我呀。

乙:那还有不认识的。

甲:“哟,我们当是谁呢,原来是爸爸呀。

”乙:啊?甲:“他往东去了。

二兄弟看见了吗?”我说:“没见着,我是打西边来的。

”乙:瞧这别扭劲儿!甲:你媳妇说:“二兄弟,你怎么老不来了?”我说:“我妈不让我走邪道。

”乙:什么?甲:往你们家去,净拐小胡同,不都是斜道吗!乙:不像话!甲:你媳妇说:“屋里坐吧!”我说:“是,我得先到上房去给老太太请安。

”乙:不错。

甲:你媳妇说了:“请安不行,得磕头。

今天是我妈的生日”乙:是我们家老太太寿诞之日。

甲:进门一看,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跟你媳妇一模一样。

乙:那是我小姨子。

甲:正坐在板凳上,一位剃头师傅给她剃光头哪!乙:啊?甲:她怀里抱个小孩,剃头师傅给小孩剃光头哪!乙:你说清楚了!甲:她抱的是你儿子。

我一看,得过去见见。

乙:是呀。

甲:“小姨子你好哇!”乙:什么?甲:那该怎么叫呀?乙:叫亲家姐姐。

甲:“你好哇?什么时候来的?”(河北唐山口音)“我日儿个早半天来的。

”乙:这是我小姨子?甲:那剃头师傅搭腔了。

乙:这个乱哪!甲:我说:“我没问你,我问亲家姐姐呢。

对口相声(可用作男女相声)

对口相声(可用作男女相声)

如此广告2:辛苦前面这几位,下面换上我跟我搭档,绰号大辫子郑喜定的陈文静1:##2:诶,是我呀1:可逮着你了2:什么叫可逮着我了1:嘿,你敢做不敢当啊2:您别诬赖我,我怎么地了1:你相声说的好啊2:咱以后别这么大喘气说话行不?我心脏受不了1:你可是咱相声社的优秀演员2:优秀演员倒是谈不上啊1:您是个名人2:我可不是什么名人1:您是个大腕儿2:我不是大腕儿1:您是个笑星2:我不是个笑星1:您是个好人2:我不是好人1:坏蛋啊2:还得逮我呀,不是你往里绕人呢,上来连蒙带吓的你干嘛呀?1:我的意思是一提您谁不知道啊2:没人认识1:谁说的没人认识,就前几天体测,你测肺活量,有没有这事?2:有啊,怎么了1:那你是不是找老师说机器不准了,说你吹了五分钟一口气没断,机器愣是不显示上涨2:是有这么回事1:老师过来一看,抡圆了啪就是一大嘴巴2:这怎么还打人啊1:老师咬牙切齿地说,侧肺活量固体流量不算!2:吹吐了啊,真够恶心的1:从此你就声名大噪,风头一时无两啊!2:净瞎说,我那是机器坏了1:我就是开个小玩笑2:没您这么开玩笑的1:诸位,刚刚开个小玩笑,其实这位是星星笑曲艺社原四袋,相声协会延期毕业第一人,山大威海食堂一霸,人称立地大卷加菲猫2:走走走,什么乱七八糟的,照你这么说我还有诨号吗?1:对呀2:她还给坐实了,不是,你这么一介绍我不成流氓了吗?再说了,我是延期毕业第一人吗?!第一人是平川!1:不许你这么说平学长,人那是舍不得离开母校,再说了我不是赞颂您有名嘛!2:谈不上多有名啊,这么跟你说吧,平时在学校偶尔能有个人认出我来这都不易1:对了,您这话说到点子上了2:别一惊一乍的,我等会儿还一场子呢1:您现在虽然说是有名但也只能说是小有名气2:这话我倒是承认1:怎么着,想出名吗?2:什么玩应儿1:出名当大明星2:出名谁不想啊,不想出名的演员不是好演员,可是,没这机会呀1:没机会,找我呀2:找你挤兑我?1:挤兑你干嘛呀2:说我是大耍,咒我延期毕业,你什么意思什么意思1:开玩笑2:没这么玩笑的,你怎么不说你延期毕业啊1:咱说真格的啊,我能帮您出名2:你还能帮我出名1:当然了2:那我打听打听您这是干嘛的呀1:我是做艺人经济的2:哦,你就是那传说中的经纪人1:我可不是一般的经纪人呢2:那您有什么特点?1:我跟这个大加工企业,工厂小作坊都有密切的联系,全权负责他们的产品销售工作2:我听着像那个传销的1:诶?2:不是您说说跟我出名有什么关系呀1:当然有关系了2:您说说1:我请你来给我们的产品做广告2:您是要找我做广告1:对咯2:那做广告也是给你的产品宣传呀,跟我出名有什么关系?1:这你就不了解情况了2:嗯,不明白1:我们这儿有规矩呀2:什么规矩?1:谁来给我们的产品做广告,我们的产品就以谁的名字来命名2:啊,用人名命名产品1:国际流行嘛,你看很多大公司都这样2:还有先例?1:这个莱斯莱斯迈巴赫,菲拉格慕麦思哲,百达菲力和福特,还有李宁乔丹费列罗2:这还挺合辙1:什么武大郎烧饼,老王豆皮儿,胖哥美食2:行行行,别说了,前面还挺好,后面这乡土气息越来越浓了1:这通俗易懂啊,老百姓她记得住,就容易出名2:这么个解释,那也不行啊,您说的这那都是人家老板的名字呀,我给人作广告去,那公司不是我的,人家能叫我的名啊?1:这你就不懂了2:还是不明白呀1:我代理的这些呀都是小企业,只管生产,销售呀我是全权负责2:您是那总包1:只要是东西好卖叫什么人家不管2:只要有人买东西就成,那我打听打听您这儿都有什么产品呀?1:那东西可多了2:您举个例子1:比如说你要来呀2:诶,我去了1:有这个##牌袜子2:小商品1:##牌鞋垫2:啊1:##牌修脚刀,##牌脚后跟防裂油,##牌脚气药水,你说你要一来2:我就臭名远扬了咯1:你是巨火巨火的2:别是这身段了,我看是咸臭咸臭的,什么呀,就那脚后面点地方是吧1:挺好的2:好什么呀,我提个建议啊,把您这个部位往上提提行不行1:往上啊2:大大的往上提1:那咱到脑袋顶上来2:叫什么呀?1:徐黑炭美白霜,没人用啊你看看1:不是这用完了都跟你似的掉煤堆里找不出人来啊,卖不出去卖不出去2:您等会儿,这话谁说的,这不你说的吗?你给我编排的,你说的。

对口相声剧本大全

对口相声剧本大全

对口相声剧本大全(甲穿大褂,内捆好一个大包袱,把肚子撑大)甲:中国有句俗话:“活到老,学到老。

”乙:对。

甲:我这人就爱学习,你看我这肚子都撑方圆了(成方园),再把表面弄弄就泥平了(倪萍),把里边也修修,、就里修平了(李修萍)现在我把这满腹经纶的肚子留露(刘璐)出来......乙:得,这一会出来四位名人。

甲:如果您要是拜师学艺,您就专捡肚子大的拜,准没错。

乙:见了孕妇就拜,我就能生孩子?甲:那个不行,想学生孩子你得具备基本条件。

乙:什么条件?甲:最起码你得是女的。

乙:这不废话吗?你不说见了肚子大的就拜,准没错吗?甲:那些黄牛肚子大,你拜它行吗?都一肚子大粪。

乙:那你这肚子——甲:满腹经纶!乙:这可不见得。

我摸摸。

甲:别摸,挤出外文来你听不懂。

乙:噢,还有外文。

甲:有。

乙:在哪呢?甲:肚脐上边,外文加蒙语,全在上边呢?乙:那我得考考你!甲:噢,你会外文?乙:不会。

甲:那我就放心了。

乙:什么叫放心了,我虽然不会外文,但是我会蒙语,我考你蒙语。

甲:随便问,对答如流,真有学问。

乙:“吃饭”用蒙语怎么说。

甲:叭搭一递。

乙:叭搭一递?噢,我明白了,就是嚼烂了往下这么一咽,叭嗒,再递一口,叫叭嗒一递,对,有道理。

甲:不管你怎么分析,反正蒙语吃饭就是叭嗒一递。

不递进不去。

乙:那道是,吸烟怎么说?甲:台木沓沓。

乙:喝水?甲:乌苏乌苏。

乙:走?甲:呀乌呀!乙:看来这位还真会蒙语。

甲:满腹经纶吗,瞧这大肚子。

乙:哎——我说,别人把知识都记在脑子里,你怎么把知识记在肚子里呀?甲:满腹经纶吗,这你不懂,这叫张三鸭子型,李四兔子型,人跟人不一样,有的人低压95,高压150,就崩开了,有的人低压220,高压380没事,照样跳迪斯科(动作)。

乙:好嘛,没听说过。

甲:反正人跟人不一样,我肚子里确实有学问。

乙:那我得考考你!甲:随便问,对答如流,满腹经纶吗。

乙:那你肚脐眼左边是什么?甲:政治经济学、法学、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

乙:右边?甲: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乙:下边?甲:成语连篇。

对口相声

对口相声

贯口名段
• 八扇屏、白事会、菜单子、大保镖、地理 图、夸住宅、三节会、卖五器、论拳、洋 药方、兵器谱、富贵图、暗八扇、戏迷药 方、饽饽阵、卖宝贝 。
• “八扇屏”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 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 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 儿,一共八扇儿,每一扇儿都画有历史 人物故事,或写着诗词歌赋。《八扇屏》 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 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 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如称楚霸王项羽, 是有勇无谋的“浑人”;称后汉三国时 的张飞是“莽撞人”;称三国时的东吴 大夫鲁肃是“忠厚人”;称宋代开国皇 帝赵匡胤的军师苗光义是“江湖人”; 称三国时年少有为的周瑜、孔融和宋代 的司马光、文彦博是“好小孩子”;称 唐代的开国大将尉迟恭是“乡下人”; 称辅佐周朝的姜子牙是“渔人”;称宋 代岳飞的幕僚王佐是“苦人儿”。这些 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 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二十世纪四 十年代以来,相声演员表演《八扇屏》 时,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只能从“浑 人”、“莽撞人”、“苦人儿”、“小 孩子”、“江湖人”这五种故事中,选 择三种来演。
(四)捧哏的作用
• “三分逗七分捧”
三、传统对口相声分类
• (一)贯口 • 1.贯口含义 • 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 “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
• 2.趟子 • “贯口”里的大段叙述,一般都管它叫“趟子”。说的时 候,必须注意语气的迟急顿挫、语调的婉转悠扬,要说的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以免引起观众和演员在心理上的紧 张。 • 3.气口 • 在说“趟子”时,要注意掌握好“气口”,就是在哪里换 气,而使听众又觉得情绪连贯而不断线。

相声简单介绍--相声有几种,种有什么特点(小学五年级语文作业答题材料)

相声简单介绍--相声有几种,种有什么特点(小学五年级语文作业答题材料)

几种相声简单介绍相声的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

1、单口相声单口相声就是由一个相声演员单独对观众表演,是说笑话的一种发展。

单口相声所选的题材既要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又要有引人发笑的故事。

传统的单口相声大多都取材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经过改编再创作成为单口相声的。

刘宝瑞老先生说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段子,如《珍珠翡翠白玉汤》、《连升三级》、《日遭三险》、《画扇面》等都属于这一类。

反映现实生活的单口相声如马三立的《秘方》、《逗你玩》,苏文茂的《扔靴子》等。

这些都是百听不厌、最具单口相声特点的段子。

2、对口相声对口相声是由甲、乙两个演员合说的。

甲方,相声术语称“逗哏”;乙方称“捧哏”。

甲乙两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只有默契地配合才能把相声表演好。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甲方应该起主导作用,像一朵红花;乙方应该起辅助、烘托作用,像绿叶扶持着红花。

目前,我们在广播或电视中听到、看到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对口相声这种形式。

在对口相声中根据不同的特点还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贯口活”、“柳活”几种。

3、群口相声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声称为群口相声。

从传统的群口相声看,以三人说的居多。

这类相声像是小喜剧,三个演员各演一个角色。

按照传统的说法,表演三人相声的演员按逗哏(甲)、捧哏(乙)、泥缝儿(丙)分工。

由于丙往来于甲(逗哏)、乙(捧哏)之间,起调解、弥合作用,像泥抹缝隙似的,因此相声界称之为“泥缝儿”。

也有一种三人相声是文字游戏类的,差不多都是行酒令的形式,在这种相声中丙并不扮演“泥缝儿”的角色,三个人角色的分量相同。

近年来,群口相声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马季创作并与他的一些弟子们合说的六人相声《五官争功》。

头、眼、鼻、嘴、耳各由一个演员来扮演。

五官各执一词,各摆自己的功劳,而“头”在其中起“捧哏”作用,一会儿与“眼”说,一会儿与“鼻”说。

其实,群口相声并没有突破对口相声的格局,基本上是围绕捧、逗两项来进行表演。

校园对口相声 《跳大神》

校园对口相声  《跳大神》

校园对口相声《跳大神》甲:您看那个说相声的呀,什么都要研究乙:诶,过去也有人形容你们这说相声的叫“无别知百行通”么甲:如何说呢乙:这好说啊,那意思算是说这说相声作艺的,各行各业,天上地下,人文地理,科学文化,诶,都得知道些个甲:因此如今的说相声的就有一些很高水平的,那个作家乙:作家啊,那我们可别敢当啊甲:哎,您别客气乙:诶甲:据我知道您是博学多才、广览多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别起乙:嚯,谁能有那个能耐呀甲:您别就如此嘛乙:嗨,您别听那么说甲:大作家乙:我还大作家甲:您最近又写什么书了乙:最近呐,嗨,什么都没写甲:哦,最近嘛什么都没写乙:没写甲:哦,那也算作家乙:那算什么作家呀甲:净在家里坐着乙:坐着啊!我就那么个作家呀!啊?行——甲:事实上咱们基本上初学写作,离作家这个水平咱们还差的很远乙:是甲:咱们顶多就就是有那个写作方面的爱好乙:有兴趣就好哇甲:好嘛!您看那个每个人的爱好都,都别太一样乙:那是嘛甲:有人喜欢歌唱,他就能唱好喽乙:那是啊甲:有人喜欢画画,他就能画出好的作品乙:恩甲:有的人他天生就聪慧,他就,就能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乙:那可别见得啊,那还要后天付出脚够的努力啊。

那可别是谁都能行的甲:恩,有行的乙:谁行啊甲:我行乙:你行甲:恩乙:好么!这大千世界,天外有天。

你算老几呀甲:哎,你这是如何说话呐!啊,竟然你疑惑我在科学界的地位乙:恩?甲:竟然你疑惑我为当代摄鬼科学所做出的贡献乙:什么?甲:我——乙:别。

等会儿,等会儿;您刚说什么,什么,当代什么界甲:摄鬼乙:哦!知道,知道!那真的啊,您在那个方面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甲:我在那个行业就是个老资格乙:哦!那么说您依然位资深的老流氓甲:你这是如何说话哪乙:什么如何说话,您别自己说的嘛甲:我说什么了乙:您说的,啊,又我是老资格,又我是色鬼甲:谁,谁说色鬼来着?乙:别你嘛甲:嗨,摄鬼乙:摄鬼甲:哎乙:什么叫摄鬼呀甲:疑惑了吧!乙:恩,别太了解甲:那个“摄”,是摄取的这个摄,设法取得,知道吗乙:哦,那鬼哪甲:鬼么,那算是,鬼怪,精灵。

郭德纲德云社相声文本-夸住宅

郭德纲德云社相声文本-夸住宅

夸住宅(对口相声)甲先生,您是哪儿的人哪?乙我是北京人。

甲瞎说八道,北京城哪儿有人呢!乙没人?您到大栅栏瞧瞧去,人山人海的。

甲您说现在哪?乙啊。

甲我说早先。

倒退五六百年前,北京是一片苦海,除去山就是树,由打明朝天子日封十王,四弟燕王扫北,军师姚广孝制造北京城,修得是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里九门是:前、哈、齐、东、安、德、西、平、顺;外七门是: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安门;皇城四门是:天安、地安、东安、西安。

吴三桂下沈阳请清兵,头代皇上年号顺治,大清国的皇上老家也不是北京人,你敢说你是北京人?乙嗬,这位知道的还真不少。

您说的那是大清进关,随龙伴驾过来的旗人,我不在旗。

甲噢,您在哇埂儿上。

乙对,你在地边儿上。

甲噢,您是大萝卜的儿子。

乙哎,你是苤蓝的孙子。

我在萝卜畦啊?我不是旗人。

甲是啊,骑人咬大腿。

乙骑活人哪?跟您这么说吧,我是市民。

甲世民?噢,李渊的儿子。

乙哎,你是唐童的孙子。

我是白人儿。

甲噢,矾做的。

乙你是碱倒的。

干脆,我是老百姓。

甲天下二十四省都归老百姓,您归哪一省?乙我是直隶省,现在叫河北省。

甲直隶省代管十府,正、承、广、大、天,永、顺、保、河、宣,您是“永顺”家的,是“宝和轩”的?乙我是“天宝楼”的,您买肉馒头来了?甲我问您是哪一府?乙我是顺天府。

甲顺天府是四路飞虎厅,代管二十四州县,由通州说起,通、三、武、宝、蓟、香、宁,霸、保、文、大、固、永、东,大、宛、涿、良、房,昌、顺、密、怀、平,但不知您是什么县儿的呢?乙我是猪肉白菜馅儿的,您这儿买包子哪?甲我问您是哪一县?乙我呀是京南束鹿。

甲噢,您是酥炉(烧饼)。

那咱们是乡亲哪。

乙您也是酥炉?甲我是吊炉?乙噢,我是焖炉。

甲我是缸炉。

乙好,回炉烧饼。

我是束鹿县代管牛头镇。

甲什么镇?乙牛头。

甲那咱们对门儿的街坊。

乙您也牛头。

甲我马面。

乙哎,我是判官,咱们城隍庙站班去啦!我是牛头镇代管X家营。

甲嗐,您那地方我到过。

【对口相声搞笑剧本】对口相声剧本参考

【对口相声搞笑剧本】对口相声剧本参考

对口相声剧本参考一、前言对口相声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以来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它具有幽默、风趣、讽刺等特点,常常能让人捧腹大笑。

下面是一个对口相声剧本的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娱乐。

二、剧本内容开场(两人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演员A:各位观众,大家好!演员B:大家好!演员A:今天我们带来一出搞笑的对口相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欢乐!演员B:好的,那我们开始吧!演员A:今天天气不错啊。

演员B:是啊,晒得我都想晒出内裤来了。

演员A:你可真是个晒货。

演员B:说你呢?每天都得抹防晒霜才能出门。

演员A:哈哈哈,我可不想变成黑炭。

第二段演员A:你最近怎么样啊?演员B:哎呀,最近忙得我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

演员A:你真是够了,忙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演员B:对啊,买个镜子都不知道看谁。

演员A:哈哈哈,你还是这么忙碌啊。

演员A:听说你最近找了个新工作?演员B:是啊,我从做程序员变成了搬砖工。

演员A:呜呜呜,你这是倒退啊。

演员B:倒退?我是在追求简单生活啊。

演员A:哈哈哈,你还真是特立独行。

第四段演员A:最近你有没有看电视剧啊?演员B:有啊,我最近迷上了一部古装剧。

演员A:古装剧啊,你还真是个老古董。

演员B:老古董?那你不是连我一起嫌弃了。

演员A:哈哈哈,是啊,我也变成老古董了。

结尾演员A:今天的对口相声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演员B:谢谢大家!(两人鞠躬,然后下台)三、总结对口相声是一门独特而又有趣的艺术形式,通过夸张、幽默和讽刺的表演手法,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以上是一个简短的对口相声剧本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如果你对相声有兴趣,也可以自己编写一段搞笑对口相声,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口相声《福寿全》台词

对口相声《福寿全》台词

对口相声《福寿全》台词甲您在这儿说哪。

我最喜欢听您的相声。

今天我特地来拜访您。

乙您有什么事?甲我找一个堂会。

乙那太好了。

甲多找几档子,我们本家儿就爱听相声。

乙那好,那好。

说了半天您贵姓啊?甲还贵姓哪!贱姓甘。

乙哪个甘?甲“甘、钭、厉、戎”的甘。

乙台甫怎么称呼?甲还台甫哪,我小名儿叫老儿。

乙叫您小名儿可不合适。

甲没关系,打小儿我们家老太爷叫惯了。

您叫我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乙那我可要斗胆了。

甲没领教您贵姓?乙贱姓陶。

甲台甫?乙草字湘如。

甲这么说陶湘如(陶渊如,著名相声演员。

二十年代中张寿臣和陶湘如搭档演出)。

乙甘老儿。

甲啊,咱们不是外人了。

乙外人还叫你甘老儿吗?这么说甘先生。

甲甘先生了?乙甘先生吧。

您什么事?甲红事。

乙娶媳妇?甲不,红事。

乙姑娘出门子?甲唉,红事。

乙生日?甲那叫寿日!乙您别着急,办满月!甲红事红事的。

乙怎么个红事。

甲入殓。

乙入殓!死人找堂会。

您拿我们开心?甲您听着新鲜?乙新鲜。

甲不但您听着新鲜,哪位听着都新鲜。

我们那是老喜丧。

我们本家儿老太爷,今年八十多了。

乙岁数不小了。

甲怹原籍这儿的人,可是久居国外。

乙在哪儿?甲南洋一带。

新加坡、马来亚、爪哇、苏门答腊。

有怹不少产业,有一千八百里地的橡胶林……乙嚯!甲……有俩金矿,有俩房产公司,十几家银行,有仨轮船公司,咖啡国两千多亩。

最近回来看看,没想到得了一场病,越来越重,我们老太爷没儿子。

乙绝户。

甲也不是绝户,有四个姑奶奶,大姑奶奶都六十多岁了。

乙有了,老爷子都八十多了嘛。

甲四个姑奶奶都在国外。

老爷子病得这么重,赶紧给四个姑奶奶去电报,把她们接来,好主张着给老爷子办白事。

乙对,办完白事,姐儿四个把家产一分,得了嘛。

甲那是您这么想,哪位姑奶奶都比老爷子趁的多。

分绝户产,人家不落那个。

姐儿四个一商量,把这钱都办了白事,解疼!先说搭的棚,北京六部口六合棚铺请来的技师,搭的是起脊大棚,一殿一卷,过街牌楼过街棚,门口儿三根儿白杉篙,上写“当大事”。

每天僧、道、番、尼四棚经对台念,停七七四十九天,待客不收礼。

对口相声《论本领》

对口相声《论本领》

跳舞。

“唱”是指演唱“太平歌 词”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
功唱。
A嗨!我以为都会啥呢?本来是吹牛啊!这不是胡说么。 B别说,你还挺聪明!没错,胡说是咱的强项! A那你先别胡说了,弹呢!你都会弹啥乐器? B乐器咱不会,我最善于的就是弹钢珠。 A哎呦,今天真是长见识啦! B我这光展示了,你说说你的本领吧! A我啊,浑身上下就一个本领!那就是力气大。(假装抱起B就走) 谢幕:谢谢大家!
相声的分类
单口相声
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多重视笑料
对口相声
演员人数为2人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演员为一捧一逗。
群口相声 演员人数在2人以上。
四大基本功

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
的方式。

制造笑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 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
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
对口相声
A:各位伙伴们大家好! B:亲爱的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掌声) A:你谁啊?贸然上台不礼貌吧?你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 B:我是谁?我就是人送外号的“萌汉子”。(做可爱状) A:哼,我还是钢珠先生呢。先说说吧,你有什么本领和我竞争啊? B:我会的东西可多啦,什么吹拉弹唱咱样样在行! A:高山不是垒的,火车不是推的,露两手给大家瞧瞧吧! B:行啊,你知道天上的飞机是怎么飞的吗?我一口气就把它吹上去啦。

[对口相声搞笑剧本]对口相声剧本《精明老总》

[对口相声搞笑剧本]对口相声剧本《精明老总》

[对口相声搞笑剧本]对口相声剧本《精明老总》甲:哎,老同学、老同学--乙:哎!老同学老没见了你道好啊(两人握手)。

你还在那个有钱台吗,嗷不是,是那个有线台吧?甲:我们现在叫江苏有线镇江分公司了,是省管干部了!乙:呵!升官了?甲:(学沙家浜中刁小三样)现在升副官了,当上了工会副主席了。

那你现在又到哪儿高就了?乙:我调到国际饭店当老总了,混混日子呗;甲:嘿,混的不错呀,官当得比我大,还挺谦虚的吗。

什么时候要请我们几位党校老同学喝喝酒聚聚会呀。

乙:那是一定的,只是最近工作较忙;甲:忙什么呢?乙:不是快过年了吗,我也才调来,筹点钱给职工发点福利,发点奖金笼络笼络人心呗。

甲:嘿,你这个老总好啊,会当官呀,你这是关心职工生活呀,我们公司的老总要像你这样该多好呀。

乙:你们老总怎么了?甲:嗨,我们公司的老总,精打细算,一分钱掰两半,人称铁算盘,比专业会计还会算,在业内是出了名的精明老总了。

乙:你们老总怎么精明了?甲:好,那我给你举几个例子,说道说道,乙:你就给我说道说道。

甲:市总工会要求每个工会小组订一份报纸,我们有十个工会小组,应该订十份吧,去请示老总,嘿---,我们老总只同意订一份,你说精明不精明;乙:现在不是信息渠道多嘛,光你们江苏有线就有高清互动电视、云媒体、有线宽带、还有自己的网站微博,报纸订多了也没时间看呀。

甲:市总工会要求给每位员工办理互助互济金最多可以办两份,嘿--,我们老总选了个最便宜的不说,还只办一份,一份40元还要员工个人掏20元,你说精明不精明。

乙:也说的过去呀,这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吗。

甲:今年年初我创作了个情景小品《招聘趣记》,组织员工自排自演,在市总工会“梦溪之夏”广场演出中获了个一等奖,嘿--,我们老总一分钱没给我奖励,别的分公司请编剧写本子,要奖励上万元呢,你说精明不精明;乙:你真以为你是个大编剧呀,你本身不是拿着单位的工资吗,创作文艺节目也是你工会主席的职责所在吗。

甲:去年市总工会组织全市职工乒乓球比赛,单位参加只要交400元,嘿--,我们老总,为了省这400元,硬没同意我们参加比赛,你说精明不精明;乙:去年大家不是工作忙吗,搬家、搞创收、拓展新业务,抽不出人手来呀。

对口相声《卖豆腐》

对口相声《卖豆腐》

对口相声《卖豆腐》
(两个演员站在舞台上,一个扮演卖豆腐的人,一个扮演顾客)
演员A(卖豆腐的人):新鲜豆腐,新鲜豆腐,来买豆腐啦!
演员B(顾客):哎呀,这个豆腐看起来真不错,你家的豆腐是怎么做的?
演员A:嘿嘿,我们家的豆腐是从优质大豆中磨出的,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

演员B:哇,听起来真是了不起。

那这豆腐的口感怎么样?
演员A:口感细腻,软嫩入味。

你刚一咬,就能感受到丝丝入扣,让人回味无穷。

演员B:那我就买一块试一试吧。

给我来一块新鲜的豆腐。

演员A:好的,您稍等。

(卖豆腐的人拿出一块豆腐)
演员B:咦,怎么这块豆腐看起来有点奇怪啊,形状有点不太正规。

演员A:这个这个,我们家的豆腐是手工制作的,不像机器生产那么规整嘛,形状不影响味道的~
演员B:好吧,那我就尝尝这豆腐的味道吧。

(顾客拿起一口豆腐吃了一口)
演员B:哇塞!这豆腐味道真是好极了,口感细腻滑爽,入口即化。

演员A:哈哈,看到您这么满意,我就知道我家的豆腐绝对没错啦。

演员B:太对了!不愧是卖豆腐的行家。

(两人一起大笑,结束)。

对口相声《做梦》

对口相声《做梦》

对口相声《做梦》
演员1:大家好,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对口相声,题目是《做梦》。

请大家欣赏!
演员2:哈哈,最近我做了个奇特的梦,梦见自己成为了一只牛,真是奇妙啊!
演员1:哎呀,你可真幸福,我今天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大树!
演员2:你变成大树,那我就来给你咬一口叶子吧!
演员1:哎呀,你这牛总是口谗。

我的大树梦可是非常逼真的,树干高大,树叶绿油
油的,太美了!
演员2:哼,我才不信你会变成大树呢!就算你变成大树,你也不能走路,不能说话,还不如我这个牛呐。

演员1:牛也不比树好啊,至少我还有新鲜的绿草吃,你只能啃干草。

演员2:哼,不服气,我梦见自己还能养割机,割下一大片绿草,再吃个够!
演员1:哎呀,你这牛简直就是懒惰,只想吃草不想干活。

我还是喜欢当大树,可以
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的力量。

演员2:好了好了,梦就是梦,你喜欢当树,我喜欢当牛。

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特的,无可比拟。

演员1:确实,梦境是我们内心的另一个世界,让我们无拘无束地畅想着。

演员2:那么,梦见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醒来后,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观众们:哈哈哈,真是搞笑又有意义的相声!太棒了!。

对口相声《比儿子》

对口相声《比儿子》

对口相声《比儿子》
两人:比儿子
甲:老王,你听说了吗?我家儿子考上了大学。

乙:哎呀,恭喜恭喜啊!你的儿子是个好苗子呀。

甲:是啊,我这几天可喜出望外了。

乙:这可不能亏待了你的儿子,一定要好好奖励他!
甲:当然啦,我可是想了个办法。

乙:快说,快说,我也学学。

甲:我准备给他买一辆新车,送给他做礼物。

乙:哎呀,这可是个好主意!你家儿子要是没车,真是没面子啊。

甲:是啊,是啊,我家孩子可是有出息的。

乙:不过,你有想过吗?买车可不便宜啊。

甲:小事儿,小事儿。

我家孩子能考上大学,这个钱是值得花的。

乙:你这话不对啊,不是说比儿子吗?
甲:嗯?你什么意思?
乙:你比儿子,你家孩子考上大学,你就买辆新车。

我家孩子考上了清华,我怎么比啊?
甲:哦,那……你有办法吗?
乙:当然有啦!我打算买个别墅送给我家孩子。

甲:什么?你……你比我还要大手笔!
乙:哈哈,对口相声嘛,得比得过嘛!
(感谢观赏,笑声中)。

对口相声 前脚踩狗屎后脚踩金条

对口相声 前脚踩狗屎后脚踩金条

对口相声前脚踩狗屎后脚踩金条作者凌之乙:你好啊?甲:好什么好?活得真累!乙:怎么了,这是?甲:你看吧,上车得排队,吃饭没香味,喝酒容易醉,上班特疲惫,抢劫还不会,挣钱得交税,发个短信还得收费!乙:牢骚太盛,有损健康。

你应该这样——今日酒,今日醉,不要活得太疲惫;好也过,歹也过,只求心情还不错。

甲:不错什么呀?倒霉事都被我摊上了。

乙:至于吗?甲:在外企工作,经济危机,公司考核员工要裁员,考核试题就四个字,一丝不()。

乙:太简单了!一丝不苟啊。

甲:也可以填“挂”。

乙:开玩笑!甲:就是这个玩笑开大了。

乙:那有什么关系?甲: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咱也不玩真的,幽默一下有什么关系?乙:就是嘛!甲:不料,老板可动真的了——填“苟”的留下,填“挂”的走人。

乙:炒鱿鱼啦?甲:可不是!由此引起连锁反应——女朋友“bay,bay”了,分手时还依依不舍,叫我去找她。

乙:什么时候?甲:下辈子。

乙:嗨!甲:为朋友打架,拘留15天,出来之后我一个人赔医药费。

网上拍一妞,一见面才知道是离婚的,她儿子比我小一岁,现在天天追杀我,说是为了我离的,这不是鬼话吗?她离婚2年才认识我。

乙:可真够烦的!甲:是啊!人背运的时候,狗都和你过不去。

让它坐,它打滚,让它打滚,它倒立,没事闲着就撕我衣服。

狗粮吃腻了,跑厨房里偷大蒜吃。

你说你吃什么不好?到大街上遛狗,本来想借机与姑娘搭个话什么的,可它只跟老太太亲热,如果美女摸它就拉屎。

把它送人那天我真难受,可它呢,看见我朋友就跟见了亲爹似的,满地打滚。

如果不是已经答应送人,真想把它煮着吃了。

乙:这都什么事啊!甲:听人说练太极拳可以减肥,花8块钱买一光盘,练了3天,把腰拧了,朋友嘲笑我走火入魔了。

夜里想玩点浪漫,自己做烛光晚餐,结果把被子点着了。

邻居以为我因为失恋要自焚,报了119再报110,警察把我送精神病院呆了2天。

实在孤独,花10块钱买一大眼泡金鱼,买来之后就挺着肚皮在水里一动不动。

我以为它死了,顺手扔厕所里,这孙子以为回归大自然了,在马桶里游得可欢了,实在不忍心,又给捞出来了,结果一天还没过它就寿终正寝了。

相声术语_精品文档

相声术语_精品文档

相声术语引言相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民间讲古。

相声术语是相声界常用的专业术语,对于了解和研究相声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相声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相声表演。

术语解释1. 夸夸其谈夸夸其谈是相声中常见的一种表演方式,指的是以夸大和虚构的口吻来形容事物,以此达到幽默和夸张的效果。

相声演员常常通过夸夸其谈来渲染气氛,引起观众的笑声。

2. 对口相声对口相声是相声表演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指的是两人配合默契,对答如流地进行对话。

对口相声要求演员之间有很高的配合度和默契度,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单口相声单口相声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只有一位演员独自上台表演相声。

相比对口相声,单口相声更加注重演员的表演能力和口才。

单口相声需要演员通过语言的变化、身体语言的运用等方式来表现不同角色和情景。

4. 穿帮穿帮是指在相声表演过程中,由于言语表达不流畅、出现失误或遗忘台词等情况而导致表演失败或出现冷场的现象。

穿帮是相声演员的禁忌,需要演员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来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5. 后发制人后发制人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技巧,指的是在对话中利用阶梯式的反问和回答来制造笑点和矛盾冲突。

通过后发制人的技巧,演员可以更好地引发观众的笑声和思考。

6. 搞笑形象搞笑形象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形式,指的是演员通过言谈举止和表情动作等方式来塑造一个搞笑、幽默的角色形象。

搞笑形象在相声表演中起到了调节气氛和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结语相声术语是相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相声表演。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相声术语,包括夸夸其谈、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穿帮、后发制人和搞笑形象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声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第15课 对口相声 教案2023-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

第15课 对口相声 教案2023-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

第15课对口相声教案2023-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对口相声的基本技巧,包括相声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语言特点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口相声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对口相声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声的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对口相声的语言特点和表演技巧的掌握。

2. 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视频等。

2. 学具:对口相声剧本、表演道具、化妆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对口相声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对口相声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对口相声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语言特点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对口相声有全面的了解。

3. 技能讲解:详细讲解对口相声的表演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表情、动作、默契配合等方面。

4. 实践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对口相声剧本,并进行表演练习。

5. 分组展示:每组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口相声的语言特点和表演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1. 第15课对口相声2. 教学内容:对口相声的基本知识、表演技巧、实践演练等。

3. 教学目标:了解对口相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等。

4. 教学难点:对口相声的语言特点和表演技巧的掌握、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对口相声剧本,并和家长一起进行表演练习。

传统相声文本--八扇屏20(可编辑)

传统相声文本--八扇屏20(可编辑)

传统相声文本--八扇屏20八扇屏(对口相声)甲:你念过书吗乙:没念过书,倒是认识几个字。

甲:你们应当念点儿书啊,省得说出话一嘴的白字。

乙:您别瞧没念过书,识字虽然不多,用字倒也不错。

白字可没有,要有白字您给挑出来。

甲:现在这白字就出来了。

乙:哪个是白字甲:我问您这”给“怎么写?乙:啊!就是提手儿一个”手“字。

甲:怎么讲呢?乙:就是拿这手递给那手吗?甲:不对,是乱搅丝一个”人一口“的”合“字,正字念给(ji).山东都说正字,比如在饭馆候饭帐,”二哥,你吃多少钱我’给‘(ji)啦。

“正字念”给“(ji). 乙:嘿!保不齐有一个俩字。

甲:什么叫“俩”呀?一是一,两是两。

到钱铺去换钱:“掌柜的,您换我两块钱。

”有说“俩”块钱的?乙:嘿!一个俩就是仨呀?甲:什么叫“仨”呀?正字是“三”,前门外有三庆戏院。

有说仨庆戏院的吗?乙:明儿我改了!甲:什么叫“明儿”呀?正字念“明”.电影明星有叫电影“明儿”星的吗?乙:今儿我倒霉!甲:什么叫“今儿”呀?正字念“今”.当今万岁。

有念“当今儿”万的吗?乙:你别较真儿。

甲:什么叫“较真儿”?正字念“真”. 乙:您净琢(zuo)磨。

甲:什么叫琢(zuo)磨呀?正字是琢(zhuo)磨。

如切如磋,如琢(zhuo)如磨。

琢(zuo)磨琢(zuo)磨,小贫骨头!乙:照你这样我就甭说话了。

甲:什么叫“甭”呀?乙:我们就这个,什么仨不仨,六不六,跑啦,开啦,挠(nao)鸭子啦,就这个!甲:你们生意人就是用大言欺人,有白字愣说没白字,限你三分钟答复我,否则取消你的营业!乙:得啦,您别生气,您别生气,您原谅我无知,我不过是一个江湖人。

甲:哈哈!呸!啐你一脸香水精。

你敢比江湖人?乙:江湖人怎么啦?甲:我说说,你听听。

在想当初,大宋朝有一江湖人,此人姓苗名训字广义,不遇之时,在洒金桥旁,摆下一座卦棚。

巧遇未遇时的赵太祖打马比此经过,见桥旁人烟稠密,围着一座卦棚。

迎面有一副对联。

上联写:“一笔如刀,劈开昆山分石玉,”下联配:“双瞳似电,观透苍海变鱼龙。

第15课 对口相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

第15课 对口相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

小学班会教案第15课对口相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一年级课后服务口才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口相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口才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对口相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对口相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对口相声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3. 对口相声的经典剧目欣赏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口相声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演方法。

2. 教学难点:对口相声的幽默感和表演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口相声的教学资料、视频和音频素材。

2. 学生准备:对口相声的相关知识和表演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对口相声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对口相声的魅力。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对口相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详细讲解对口相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对口相声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幽默感和互动性等方面。

通过讲解,让学生对对口相声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传授对口相声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包括语言表达、肢体动作、表情变化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培养对口相声的基本功。

4. 经典剧目欣赏和分析教师播放一段对口相声的经典剧目,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幽默元素和表演技巧。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深入理解对口相声的艺术魅力。

5. 创作和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口相声的创作和表演。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创作和表演。

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演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意识到对口相声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对口相声《三字经》剧本

对口相声《三字经》剧本

甲你会看,瞧不出来我是怎么个人吗?
乙您恕我眼拙。

甲我是个学生。

乙学生啊!
甲啊。

乙咱们哥儿俩拉拉手。

甲你也是学生。

乙我是畜生。

甲那差多啦!
乙有你这样脑袋的学生?
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念过书。

乙是啊!
甲我还念过书,我还开过讲。

乙还讲过书?
甲就这《三字经》我讲过通本。

乙《三字经》不过是一部《纲鉴》嘛。

甲要那么讲起来,不成笑话了吗?得按照新闻讲。

乙能讲出新闻来?
甲啊。

当初有一座山。

乙叫什么山?
甲你没有念过《三字经》啊?
乙没有。

甲叫“有连山”。

乙有这么一句。

甲你没有去过吧?
乙我没有去过。

甲你爸爸去过。

乙我爸爸去过?
甲光绪二十六年他逃难到那儿,在山底下藏着过。

乙有这么一句吗?
甲“有归藏”嘛。

乙有龟藏,我爸爸在那儿藏着?挨骂!
甲山左有一个地方。

乙什么?
甲叫“此四方”。

乙唔。

甲那儿住着亲哥儿俩。

乙亲哥儿俩姓什么?叫什么?
甲大爷姓人,叫“人之初”。

乙哦!
甲二爷姓人,叫“人之伦”。

乙这是亲哥儿俩?亲哥儿俩呀怎么这样不挨着?甲分居,不在一块儿过。

乙因为什么分居?
甲大爷是个做官的,二爷是个混混。

乙大爷做什么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口相声:孙子改革家
甲:老弟,你能让我在你家住几天吗?
乙:你家四室一厅,不够你住啊?
甲:别提了,都让我孙子改没了。

乙:怎么回事?
甲:前几年,我孙子留美回来了。

乙:那是好事啊。

甲:回来就忽悠我改革。

乙:你改什么革啊?
甲:家庭改革。

乙:家庭怎么改革啊?
甲:孙子说了,要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乙:那你就当总经理呗。

甲:孙子说要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

乙:你不会不改啊。

甲:孙子说了,我们家太穷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须改革。

乙:你们家不错啊,5个孩子都养大了,还改什么啊?
甲:首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干部年轻化,孙子当选为我家总经理。

乙:那他也得好好伺候您啊。

甲:孙子说,我家的产权不清晰,还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造。

乙:你占多少股啊。

甲:原来百分之百是我的啊。

乙:孙子怎么说?
甲:孙子说,要进行“管理层收购”,叫什么“MBO”。

乙:怎么收啊?
甲:孙子收购我家的全部产权。

乙:他有钱吗?
甲:没钱啊。

乙:没钱怎么收购?
甲:孙子说,先对资产进行评估。

乙:评估了多少?
甲:2000元。

乙:那么大家产才2000元啊?
甲:孙子说家庭管理不善,贬值了。

乙:那孙子也要给你2000元啊。

甲:他让我购买他2000元债券,我给他2000现金,他给我一张债券,然后用2000元现金,购买了我家100%的股权。

乙:真他妈孙子,他一个子没花,就成大股东啦。

甲:从此我成了“房奴”。

乙:?
甲:我住“他家”,要付钱。

让我买他的“期房”,分期付款,每月1000元。

100年后,房子就归我啦。

孙子说看在你是我爷爷的份上,这还优惠了8折呢。

乙:你还能活100年吗?每月1000元,怎么这么贵呢?
甲:房地产增值了。

孙子说这叫“市场经济”,全世界都这样。

乙:全世界都“坑爹”?
甲:“坑爷爷”的比“坑爹”还要加倍
乙:你别改革啊!
甲:这孙子太能忽悠了,我觉得自己的孙子,怎么也不会坑爷爷啊。

乙:现在还管什么爷爷不爷爷。

你抽他啊!
甲:孙子说现在是民主、人权社会,不能打孙子啊。

乙:打孙子也犯法?
甲:孙子说,这是“普世价值"。

孙子还说了,为了确保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果,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乙:家里面搞什么“政治体制改革”啊?怎么改啊?
甲:首先宣布我“不再兼任”家长,然后家长要实行普选制,选谁当家长谁就当家长。

乙:选上谁啦?
甲:乱哄哄的,选来选去,没有选出来。

乙:孙子怎么办?
甲:孙子说,要依据一定的程序,参选者要先交一万美元。

乙:你交啦?
甲:我那有啊?我们家就孙子有美元。

一个候选人,孙子当选了董事长兼家长兼总经理
乙:你呢?
甲:我没钱交房钱,已经被逐出家门啦。

乙:那房子不是你爷爷留给你的吗?
甲:孙子说,那是“封建余孽”。

乙:那你赶紧找你儿子及你的亲戚朋友和他说理啊。

甲:孙子说,这么多人参加辩论是“文革遗风”。

乙:后来呢?
甲:后来我找了法院、检察院,人家不受理:改制产生的问题一律不受理,上边有文件。

乙:你找公安局啊?
甲:公安局长“疗养”去啦。

乙:找市委书记啊?
甲:市委书记“反思”去啦。

乙:那你怎么办?
甲:我跟这孙子拼了,我拿上菜刀和他爹找回家。

乙:怎么样?
甲:敲开门,出来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说,我孙子买了他的债券,还不起,房子他收回了。

乙:你怎么办啊?
甲:我翻手就给了孙子他爹一个耳光:谁让你做的孽种?
乙:他爹怎么说?
甲:他爹说,孙子不是亲生的,是私生子。

乙:谁是他亲爹?
甲:他亲爹是美国人......
哈哈哈,孙子改革,把祖宗家业全“改”到孙子名下了——而这孙子却是美国的“私生子”......说理透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