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这一观点说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宽厚的文化根基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在本文中,笔者就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期待欲望热情
一、通过精心推荐的读物将小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出来
为学生精心推荐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之一。
众所周知,容量大、能够丰富并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是经典名著的最大特点,然而对于还缺乏生活体验的小学生来讲,名著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心灵的培养,同时还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是教师的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故事,众多小朋友都已经耳熟能详,然而他们知晓这些故事却主要是来自家长的叙述,几乎没有以文本、文字的形式接触过。
在学完拼音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们阅读类似的课外阅读,帮助他们以拼音为途径,通过文字接触这些故事。
对于刚刚开始阅读的小朋友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不仅不会导致他们由于识字不多而使阅读信心被挫败的发生,反而会引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使他们的拼音能力和识字认字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课外阅读
能力。
二、通过故事悬念的遗留将学生的阅读欲望诱发出来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所以在推荐读物时,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听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当老师声情并茂地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故事世界时,教师戛然而止:欲知详情,请自读原文。
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争相阅读。
三、通过教材资源的引入将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出来
众所周知,阅读指导是以课堂为基本主阵地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本质上说,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分析、演绎的同时也是在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因而,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该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以课文为中心,扩展阅读范围,通过课外阅读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获得相关的信息,从而对课堂的有效学习做好铺垫。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文了解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同时还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促进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热情。
以《我们成功了》这篇文章为例,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笔者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书籍、文献等查找与奥运和申奥相关的资料,从而为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激情和自豪奠定感情基础。
然后再进行课文的讲解。
在课文学习完之后,语文学习活动却没有结束,教师不仅要辅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课文语言,还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向外扩展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完《画风》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和疑问,“导致旗子飘飘、小树弯弯、雨丝斜斜这些现象的产生是不是风的原因,或者是由于旗子飘飘、小树弯弯、雨丝斜斜从而使风生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到答案,不仅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还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疑问精神得到了培养。
通过教材资源的利用,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欣赏性的课外阅读。
以《望庐山瀑布》这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首先要对作者的身份、背景进行介绍: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共有6000多首,并有许多不朽之作,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其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转自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
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作者不用“看”而用“望”字,理解“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从而帮助学生在想象中完成对诗歌的理解,激活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组合他们想象到的画面,从而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
这样不仅使学生欣赏和品味了诗歌的美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读文字思画面的想象能力。
还可以进一步把
学生领进《唐诗三百首》这个文学宝库,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瑰丽。
通过教材资源的利用,教师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给学生,鼓励学生运用课外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于课堂学习之中,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得到激发,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得到提高。
四、总结
书籍的厚度会提升人生的高度。
如果能在学生的阅读起步阶段,就能培养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漫步书海,这会有益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也是老师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童年礼物。
参考文献:
[1]何鹏.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j].文学教育(上).2010.(02):66.
[2]雷长竹.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0.(0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