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联合5-氟尿嘧啶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皮酚联合5-氟尿嘧啶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
机制
何峰;李劲东;王志明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年(卷),期】2011(38)5
【摘要】目的探讨丹皮酚联合5-氟尿嘧啶对裸鼠人肝癌Bel-7404细胞皮下移植瘤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端粒酶活性及其hTERT表达的影响。

方法通过建立裸鼠人肝癌Bel-7404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①模型对照(MC)组、②5-氟尿嘧啶治疗(5-Fu)组、③丹皮酚治疗(Pae)组、④5-氟尿嘧啶联合丹皮酚治疗(5-Fu+Pae)组。

MC组经腹腔注射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5-Fu组经腹腔注射5-Fu20 mg/kg;Pae组经腹腔注射Pae 100 mg/kg;5-Fu+Pae组经腹腔注射5-Fu20 mg/kg、Pae 100 mg/kg,隔日给药,连续给药5次。

对比各组肿瘤的体积和质量差异,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各组端粒酶活性,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对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在采用5-Fu、Pae及联合用药干预后,肿瘤的体积和质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其抑瘤率分别为45.32%、60.79%和80.22%。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5-Fu、Pae及联合用药均能显著降低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论 Pae具有协同5-Fu抗肿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端粒酶活性和hTERT的表达有关。

【总页数】4页(P505-508)
【关键词】端粒酶;肝癌;5-氟尿嘧啶;丹皮酚
【作者】何峰;李劲东;王志明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6
【相关文献】
1.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紫杉醇与氟尿嘧啶对人胃癌细胞系MKN-45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J], 卞庚;赵文英;杨志敏;叶晓斌;陈冬云;陈景华;耿飚;沈国栋;程民
2.苦参碱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J], 胡梅洁;曾晖;章永平;张曙;乔敏敏;付华;吴云林
3.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研究 [J], 尹晓燕;姜军梅;刘吉勇;朱菊人
4.三氧化二砷联合5-氟尿嘧啶抗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刘琳;赵伟;秦叔逵;李苏宜;邱少敏;王南瑶;陈惠英
5.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及其机制 [J], 尹晓燕;姜军梅;朱菊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