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有关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盛花期的玫瑰花含油量最高,最适合提取玫瑰精油
B. 玫瑰精油提取时蒸馏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C. 橘皮精油不采用水中蒸馏,原因是不利于芳香油释放
D. 用石灰水浸泡橘皮,目的是中和橘皮中的酸性物质
【答案】A
【解析】解:A.盛花期的玫瑰花含油量最高,最适合提取精油,A正确。
B.玫瑰精油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蒸馏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影响玫瑰精
油的品质,B错误。
C.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因此,橘皮精油制备通常使用压
榨法,C错误。
D.橘皮需干燥去水处理,并采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是强碱,但浸泡不是为了中和橘
皮中的酸性物质,而是为了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压榨时果皮滑脱,提高出
油率,D错误。
故选:A。
2.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前不久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旨在利用
生物技术提升水产产业,不过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目前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马饲养。
关
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B.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 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
D. 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答案】C
【解析】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B错误;
C.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C正确;
D.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转基因食品不会替代传统食品,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B. 食物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C. 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D. 生物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答案】D
【解析】解:A、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A正确;
B、食物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危害生物体健康,同时也担心转基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会发生改变,B正确;
C 、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C正确;
D、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从而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D错误.
故选:D.
4.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生产
氨基酸B,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 用CaCl_2处理面包霉,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
B. 在反应物中增加面包霉生长因子的含量,并加大面包霉的接种量
C. 人工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面包酶
D. 人工诱变,选育出能产生抑制酶活性③的面包霉
【答案】C
【解析】解:A、用CaCl_2处理面包霉,改变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由于氨基酸A和B
过量可以抑制中间产物的分解,不能大量生产氨基酸B,A错误;
B、在反应物中增加面包霉生长因子的含量,并加大面包霉的接种量不能大量生产氨基酸B,B错误;
C 、人工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面包酶,可以使中间产物不能生成氨基酸A,
进而大量产生氨基酸B,C正确.
D、人工诱变,选育出能产生抑制酶活性②的面包霉,D错误.
故选:C.
5.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反应呈现橙色来检验
B.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能精确测定
D. 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答案】B
【解析】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反应呈现灰绿色来检验,A错误;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B正确;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但是不能精确测定,C错误;
D、亚硝酸盐无味且有毒,不能用品尝法检测其含量,D错误。
故选B。
6.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诱导细胞癌变,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
成伤害
B. 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
C. 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是因为兼性厌氧真菌酵母繁殖所致
D. 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
盐含量增加
【答案】A
【解析】解:A.摄入体内的亚硝酸盐含量过多,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化成亚硝胺,亚
硝胺是化学致癌因子,可导致细胞癌变,A错误。
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B正确。
C.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是因为兼性厌氧真菌酵母繁殖所致,C正确。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
盐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A。
7.乙草胺 \left( C_14H_20C_1NO_2\right)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其分解产物和尿素
相同,但分解过程却比尿素更复杂。
我国科学工作者从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乙
草胺的菌株,为利用乙草胺进行生物修复提供了微生物资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使用乙草胺的土壤取样,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
B. 配制以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提高降解菌的浓度
C. 在分离纯化菌种后,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分离的菌种做进一步的鉴定
D. 提供适宜的温度,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有利于降解菌的生长繁殖
【答案】D
【解析】解:A.从使用乙草胺的土壤取样,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A正确。
B.配制以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提高降解菌的浓度,B正确。
C.在分离纯化菌种后,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分离的菌种做进一步的鉴定,C正确。
D.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
或微碱性,D错误。
故选:D。
8.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
得彻底
B. 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
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
C. 豆腐上长了毛霉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
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D. 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
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答案】C
【解析】解: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以避
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不能
多次反复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A错误。
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
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B错误。
C.豆腐上长了毛霉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
变质,又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C正确。
D.制作泡菜时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
错误。
故选:C。
9.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
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该装置中液体太满,发酵液会从导管溢出发酵瓶中不需要插入温度计,A
错误;
B、醋酸菌是好氧菌,通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发酵,B正确;
C、腐乳制作过程先让毛霉生长,后加盐腌制,否则盐会抑制毛霉生长,C错误;
D、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D错误。
10.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是()
A. 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 配制培养基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再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
整培养基的pH
C. 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都需要用紫外线消毒
D. 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答案】D
【解析】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由于不能利用尿素做氮源的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并非杀死,A错误;
B、微生物实验室中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调pH→灭菌→倒平板,B错误;
C、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用酒精擦拭消毒,C错误;
D、醋化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酒精产生醋酸,因此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D正确。
故选D.
11.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柑橘皮作为材料提取橘皮精油时适合用水中蒸馏的方法
B. 两种提取过程中都加入了\ Na_2SO_4,并且所起作用都相同
C. 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
D. 所用的两种原料玫瑰花瓣和橘皮均需干燥去水处理
【答案】C
【解析】解: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用柑橘皮作为材料提取橘皮精油时不适合用水中蒸馏的方法,适合用压榨法,A错误;
B.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 Na_2SO_4的作用是除水,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 NaHCO_3和5%的 Na_2SO_4的作用是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B错误;
C.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C正确;
D.提取玫瑰精油所用原料不需要做干燥去水处理,提取橘皮精油需要干燥处理并用石灰水浸泡,D错误。
故选:C。
12.消费者买肉时都喜欢粉嫩的鲜肉,色泽好,口感也不错。
这要归功于“嫩肉粉”等肉制品添加剂。
不法商贩销售的“嫩肉粉”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小,可以放心食用
B.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中毒
C.
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
D. 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随尿排出
【答案】A
【解析】
A.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毒性,不能随便添加食用,A项错误;
B.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中毒,B项正确;
C.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C项正确;
D.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D项正确。
故选A。
13.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A.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 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 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 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答案】A
【解析】解: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A错误;
B、运载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多为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
产物,B正确;
C 、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正确;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D正确.
故选:A.
1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腌制青方时可以不加入辅料,是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而成
B.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的过程不需要严格杀菌
C. 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保持干燥
D.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
【答案】C
【解析】解:A.腌制青方时可以不加入辅料,是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而成,
绵软油滑,异臭奇香,A正确。
B.让豆腐上长出毛霉的过程不需要严格杀菌,B正确。
C.让豆腐上长出毛霉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并
保持在一定的湿度,C错误。
D.加卤汤装瓶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会抑制部分酶的活性而延
长腐乳成熟的时间,D正确。
故选:C。
15.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 为了提高发酵产出量,果汁或豆腐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C. 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短时间后将发酵瓶密闭
D. 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解:A.果酒、果醋、腐乳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A错误;
B.果汁发酵时,将果汁装入发酵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防止发酵液溢出;参与
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生物,因此豆腐装瓶时也不能装满发酵瓶,B错误;
C.果酒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而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
是需氧型生物,因此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时不需要将发酵瓶密闭,C错误;
D.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D正确。
故选:D。
16.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
②水蒸气蒸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
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④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就可获得芳香油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①正确;
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然后分离油层和水层获得芳香油的方法,②正确;
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③正确;
萃取法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获得芳香油的方法,④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可用蒸馏、压榨和萃取的方法提取
B. 水蒸气蒸馏出的玫瑰乳浊液中加入无水\ Na_2SO_4目的是除水
C. 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 CaCO_3水溶液浸泡
D. 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成分都是萜类化合物的衍生物
【答案】B
【解析】A.橘皮易焦糊,适于用压榨法提取,不能用蒸馏法提取,A项错误;
B.在玫瑰乳浊液的处理过程中,加入无水 Na_2SO_4的目的是除水,B项正确;C.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石灰水溶液浸泡,C项错误;
D.大部分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但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D项错误。
故选B。
18.下面与发酵工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发酵罐中必须通入无菌空气
B. 不经处理排放的废弃培养液是一种污染物
C. 培育新菌种,可用于分解更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
D. 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答案】A
【解析】解:A.发酵罐中的微生物如果是需氧微生物,则必须通入无菌空气,如果是厌氧微生物,则不能通入无菌空气,A错误;
B.不经处理排放的废弃培养液中含有大量的发酵微生物,是一种污染物,B正确;
C.培育新菌种,增加了分解者的种类,可用于分解更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C正确;
D.发酵工程主要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环境科学领域,D正确。
故选:A。
19.解淀粉芽孢杆菌在不同的胆盐浓度中存活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随着胆盐浓度增加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
B. 由图可知,相同胆盐浓度下解淀粉芽孢杆菌24h的存活率低于3h
C.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胆盐溶液中生长会产生抗胆盐变异
D. 由图可知,24h此菌的存活率下降速率最快时对应的胆盐浓度高于3h
【答案】C
【解析】A、由图中曲线及数据可知,随着胆盐浓度增加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A正确;
B、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在相同胆盐浓度下解淀粉芽孢杆菌24h的存活率低于3h,B正确;
C、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胆盐溶液中生长会将抗胆盐变异类型选择下来,而不是导致其产生抗胆盐变异,C错误;
D、由图可知,此菌24h存活率下降速率最快的胆盐浓度为 0.20-0.30之间,3h存活率下降速率最快的胆盐浓度为 0.10-0.20之间
,D正确。
故选C.
20.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操作步骤不符合要求()
A. ③
B. ①
C. ④
D. ⑤
【答案】B
【解析】解: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盖片一步不符合要求。
正确的做法是: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平稳放下盖玻片。
故选: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1.(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
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1.(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
21.(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食盐用量和________等.
21.(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
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
【答案】消毒杀菌, 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解析】解:(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消毒杀菌.陈泡菜液含有
乳酸菌,可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因此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
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
【答案】无氧呼吸
【解析】(2)乳酸菌是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温度, 腌制时间
【解析】(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
【答案】乳酸菌先增后减,其他杂菌逐渐减少
【解析】(4)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泡菜液逐渐变酸,随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泡菜液的酸性增强,不耐酸的杂菌数量逐渐减少.
22.(1)制作果醋时,需事先将醋化醋杆菌进行培养,可在含酵母提取物、________、甘露醇等的________培养基中扩大菌种数量。
如未能获得醋杆菌,则可用__________
代替。
然后加入蒸馏水与果酒配比为__________的发酵液。
22.(2)制作泡菜时欲缩短发酵周期,可加入适量________。
在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
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时,显色剂由_______________与N-1-萘基乙二胺组成。
22.(3)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为了防止污染,往往需要事先进行消毒或灭菌。
下列
是用于消毒处理的是________。
①外植体②培养基③医用注射器④注射药物时的皮肤⑤接种环⑥手术刀
A. ①②③
B.①④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1)蛋白胨, 液体, 醋曲, 4∶1
【解析】解:(1)制作果醋时,需事先将醋化醋杆菌进行培养,可在含酵母提取物、
蛋白胨、甘露醇等的液体培养基中扩大菌种数量。
如未能获得醋杆菌,则可用醋曲代替。
然后加入蒸馏水与果酒配比为4∶1的发酵液。
【答案】(2)乳酸菌, 对氨基苯磺酸
【解析】(2)乳酸菌可以缩短制作泡菜时的发酵周期。
在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泡菜亚
硝酸盐含量时,显色剂由对氨基苯磺酸与N-1-萘基乙二胺组成。
【答案】(3)B
【解析】(3)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为了防止污染,往往需要事先对外植体和注射药
物时的皮肤消毒或灭菌。
故选:B。
23.(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四大营养要素,该实验所
用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的营养要素是________。
23.(2)若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过多而连成一片,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
一种即可),请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合理措施________。
若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培养
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上几乎无菌落,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若利用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则需要先加入________进行梯度稀释,稀释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
23.(3)若需对光合细菌进行活菌计数,则②过程应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
23.(4)从干燥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法,萃取剂应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
23.(5)对萃取液进行浓缩时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浓缩时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是
________,在浓缩之前,还必须对萃取液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1)碳源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需培养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其能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
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供生命活动所需,是自养型生物,因此该实验所用培养基中不需
要添加碳源。
【答案】(2)培养液的稀释倍数不够, 增大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
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 无菌水, 保证在培养基表面获得单个菌落
【解析】(2)若实验时,培养液的稀释倍数不够,会使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过
多而连成一片,应适当增大培养液稀释倍数,以获得单个细菌生长的菌落。
若利用平
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
二划线区域上几乎无菌落,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未
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
若利用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则需要先加入无菌水进行梯
度稀释,稀释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在培养基表面获得单个菌落。
【答案】(3)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涂布到琼脂固体
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
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可通过统计菌落数来估算活菌
的数量。
【答案】(4)具有较高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不与水混溶
【解析】(4)因为胡萝卜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不溶于水,因此选取的萃取剂应该
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等特点。
【答案】(5)萃取剂, 过滤
【解析】(5)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因萃取剂的沸点低于胡萝卜素的沸点,因此浓缩时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是萃取剂,在浓缩之前,还必须对萃取液进行过滤,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24.(1)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__.醋酸菌在缺少________时可以用酒精生
成________.
24.(2)腐乳制作时需配制卤汤,其中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加入酒精的目
的是________.
24.(3)用酒精擦拭双手可以进行消毒.消毒指的是用较为________的物理或化学方
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________).
24.(4)酒精作为________溶剂,一般不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
【答案】细胞质基质, 糖源, 醋酸
【解析】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以用酒精生成
醋酸.
【答案】12% , 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又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解析】腐乳制作时需配制卤汤,其中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12\% ,加入酒精的目的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又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