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30T07:26:54.776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谢保琴刘周[导读] 目的探究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影响
谢保琴刘周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安徽省淮南232035摘要目的探究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
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态度、心理应激水平。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乐观面对死亡比例为63.6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3.81%(P<0.05),且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对死亡态度,同时有助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
关键词循证理念;临终关怀;原发性肝癌;晚期;死亡态度;心理应激;生活质量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些年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其致死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2位,由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无明显异常症状,患者在确诊时其病情常已发展值中晚期,进而导致治愈率较低,使患者在承受疾病对身体造成的痛苦的同时还需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1]。
随着近些年人文护理的逐渐发展,临床关怀逐渐被多数护理人员及患者所接受[2],其目的为延缓患者病情、减轻患者实施前痛苦程度。
且随着循证医学理论的发展,循证护理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常用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科学的研究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改善、优化护理流程,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3]。
为探究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影响,特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开展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0-73岁,平均(58.14±3.81)岁,临床分期:Ⅲb期17例、Ⅳ期26例,病程19-25个月,平均(23.05±0.74)个月,病灶直径
2.1-6.6cm,平均(4.33±1.59)cm,有手术史31例,有化疗史41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其中常规组患者21例,研究组患者2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及病情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1.3研究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
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3.1提出问题根据以往护理经验,总结原发病肝癌晚期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疼痛、严重负性情绪、严重营养不良、顽固性腹水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1.3.2探究循证材料根据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相关症状为关键词及护理措施为关键词,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等数据库,同时结合我院实际护理情况,制定相应护理方案。
1.3.3护理措施包括:(1)疼痛干预,加强护理巡查力度,对患者表情、肌肉紧张程度及呼吸频率等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以转移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频率及深度、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对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的患者,依据肿瘤三阶梯镇痛法,给予患者适量吗啡,对疼痛仍无明显缓解的患者,给予其杜冷丁或奈福泮;(2)心理干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负性情绪,主要包括对疾病的担忧、因治疗导致脱发及消瘦的自卑心理及对死亡的恐惧,干预措施包括:①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分期,并结合其性格特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在适合的环境及时机,告知患者病情的发展,帮助患者正确面对死亡,提高患者心理准备;②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心愿,并将其告知患者家属,同时协助患者家属完成患者心愿;③对患者家属进行开导及安慰,使患者家属正确面对死亡的现实,同时指导其提高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在治疗期间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降低其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程度,保证患者心态平和;④环境干预,在病房中放置花卉及患者喜爱的物品,鼓励患者家属在符合医院规定的范围内布置病房,提高患者的家庭感,降低患者对家庭的想念;(3)饮食干预,适当限制患者蛋白质及水分的摄入,协助营养科医师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进而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计划,并保证患者饮食多样化、均衡化、低脂化,同时注意饮食颜色搭配,以提高患者食欲;(4)并发症干预,包括:①顽固性腹水干预,对患者体重、腹围、呼吸情况及尿量进行密切观察,对伴有严重腹水的患者可进行腹水引流,但应注意严格控制引流量,以2000-3000ml/d为宜,以免引流量过大导致腹压骤降进而引起休克等不良症状;②自发性腹膜炎,加强护理巡查工作,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密切观察患者腹部症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其适量抗生素;
1.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并于干预前后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评估。
1.4.1死亡态度记录乐观接受死亡患者例数。
1.4.2心理应激水平
采用心理健康测试问卷(SCL-90)对患者心理应激水平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敏感等共计9个维度,各维度评分为1-5分,不同分值表明不同负面情绪严重程度,且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
1.5数据处理
数据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态度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乐观面对死亡比例为63.6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3.81%(P<0.05),如表2.所示。
2.2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通过总结以往肝癌晚期患者出现的常见身心症状,寻找改善患者症状的科学依据,进而提高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及针对性,最终达到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乐观面对死亡比例为63.6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3.81%(P<0.05),同时,在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各项
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其原因包括:(1)绝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伴有不良死亡观,进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重点为合理疏导患者情绪,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重点对患者情绪及对死亡的接受程度进行干预,通过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接受程度,进而使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加强沟通频率,帮助其认识到自身疾病已无法治愈,避免患者因自身期望过高而产生巨大心理落差;(2)患者在临终前的心愿对患者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帮助患者实现心愿,消除患者牵挂,进而使其正确面对死亡;(3)患者家属在患者临终前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鼓励患者家属提高对患者的关心等方式,提高患者被关心的程度,进而消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孤独感及恐惧感;(4)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在临终前希望回到家庭中,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病房进行布置,提高患者对病房的适应程度,以避免其出现烦躁、抑郁都能不良情况。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临终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对死亡态度,同时有助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婉婷,侯恩存.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21):3495-3499
[2]唐咏.我国城市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173-175
[3]苏学会,杨蕾.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0):1261-1264
[4]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