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

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

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周汝德(大理农业学校,云南大理671003)摘要:在分析微生物杀虫剂在我省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微生物杀虫剂的类型,重点阐述了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杀虫剂;原理;使用方法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农业害虫的制剂,属于生物防治范畴。

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不破坏生态平衡,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植保工作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微生物杀虫剂作为商品生产。

我省目前还没有规模化的微生物农药生产厂家,微生物杀虫剂在生产上还很少推广应用,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微生物是一类看不见或看不清的生物,微生物杀虫剂属于微观世界的生物农药,人们对该类农药缺乏感性认识;二是与微生物杀虫剂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普及工作比较薄弱;三是微生物制剂在生产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四是微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有药效慢、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的缺点,人们对微生物杀虫剂的药效怀有疑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微生物农药在植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微生物杀虫剂将会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农药在我省农业上推广应用。

要推广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就必须了解微生物杀虫剂的主要类型、杀虫原理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1 微生物杀虫剂的主要类型和防治对象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用来防治农林害虫的微生物主要类群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因此,相应将微生物杀虫剂分为三类:111 细菌杀虫剂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杀虫细菌主要是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

苏云金杆菌是贝尔林纳收稿日期: 2002- 02- 25氏( Berliner) 1911年在德国苏云金一个面粉厂的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芽孢杆菌。

微生物杀虫剂——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微生物杀虫剂——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9/717科技与产品微生物杀虫剂——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斜纹夜蛾为众所周知的鳞翅目类害虫,其可危害各种旱田作物乃至花卉、果树等80种植物。

由于此类害虫容易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而难以防治。

为了有效防治此类害虫,日本揖斐工业公司和岐阜县农技中心合作开发了以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为有效成分的微生物杀虫剂,代号为IG—104,商品名Hasumonkira,于2012年3月获得登记。

1、有效成分及特征 有效成分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克隆A9和C3菌株,在1g 制剂中含有1x1010个孢子体。

根据不同的遗传特性,开发者选择了杀虫活性强的A9菌株;同时,根据幼虫对病毒从感染到死亡时间短的特性,选择了C3菌株,并与A9混和。

该核多角体病毒属于Baculouiridae 病毒科、Alphabaculouirus 属,为昆虫固有的病毒,系由蛋白质形成多角体,内包多个病毒颗粒的结构。

2、剂 型 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系为45μm 以下淡褐色粉末。

除原药外还包括矿物质填料和表面活性剂。

3、毒 性 经对小鼠试验表明,该剂对哺乳动物无感染和病原性影响。

同时,对天敌、蜜蜂、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也十分安全。

总之,由于该剂对人和环境生物高度安全,适宜于作为“害物综合治理(IPM)”的资材。

4、作用机制 本剂经对斜纹夜蛾幼虫感染达到灭杀效果。

该药剂喷施后,附着于植物上的制剂被斜纹夜蛾摄入,由于消化道内的强碱性可使有效成分溶解,大多数病毒颗粒被释出。

该病毒颗粒致使害虫肠圆筒细胞被感染,进而遍及全身细胞而致死。

5、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该剂以斜纹夜蛾为防治对象,主要用于大豆、豌豆、紫苏、草莓、罗勒等作物。

通常稀释1000倍使用。

也可根据对象作物的叶面积及高度进行调整,一般为1000~2000L•hm -2。

鉴于本杀虫剂对人与环境高度安全,且不易产生抗性,故不限制其使用次数。

该剂可与多种杀虫剂、杀菌剂及表面活性剂混用。

试验表明,这些混用品种并不影响其杀虫效果。

杀虫剂喷雾原理

杀虫剂喷雾原理

杀虫剂喷雾原理
杀虫剂喷雾的原理是通过喷雾器将杀虫剂转化为微小的液滴,然后通过空气流动将液滴传送到目标区域。

杀虫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接触到害虫,进而破坏其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

喷雾器将液体杀虫剂喷射成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大小相对较小,可以轻易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流动会将这些微小的颗粒带到目标区域,例如室内角落、床铺缝隙和花园植物表面等。

在遇到害虫时,微小的颗粒会附着在害虫的外壳上。

杀虫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侵入害虫的体内,对其产生毒性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可能会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以至于导致其死亡。

在喷雾后,害虫的生理功能受到破坏,无法正常生存和繁殖。

然而,杀虫剂喷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微小颗粒会受到气流的影响,它们的飘散范围和时间一般较短。

所以,喷雾时需要注意喷洒范围和喷洒次数,以确保害虫都能受到覆盖。

除此之外,杀虫剂喷雾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喷洒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杀虫剂在空气中残存,将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杀虫剂喷雾时,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有效并且安全地控制害虫。

微生物杀虫剂名词解释

微生物杀虫剂名词解释

微生物杀虫剂名词解释
微生物杀虫剂是一类利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产生的杀虫活性物质,用于控制害虫的农业生产工具。

以下是相关名词的解释:
1. 微生物杀虫剂(Microbial Insecticide):是由一些具有杀虫活性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杀虫剂。

这些微生物对害虫产生毒素,通过喷洒、施用等方式,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生长繁殖。

2. 生物农药(Biopesticide):是一类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在内的生物制剂,用于控制害虫、病原菌和杂草。

相对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通常更环保,对非靶生物影响较小。

3. 细菌杀虫剂(Bacterial Insecticide):是由杀虫细菌制成的杀虫剂,常见的有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等,它们产生的晶体蛋白对某些害虫有强烈毒性。

4. 真菌杀虫剂(Fungal Insecticide):是由具有杀虫活性的真菌制成的杀虫剂,常见的有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等。

5. 病毒杀虫剂(Viral Insecticide):是由能感染害虫并导致其死亡的病毒制成的杀虫剂。

这些病毒通常只对特定害虫有害,对非目标生物影响较小。

6. 绿色农药(Green Pesticide):指的是相对环保的农药,包括了微生物杀虫剂在内,强调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友好。

微生物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包括对环境友好、降低化学农药残留、减少对非靶生物的影响等。

然而,其效果受到天气、环境和害虫抗性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具体使用中谨慎选择和搭配。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微生物杀虫剂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2000多种,按照微生物的分类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目前,国内研究开发应用并形成商品化产品的主要有细菌类杀虫剂、真菌类杀虫剂、病毒类杀虫剂。

一、细菌杀虫剂细菌类杀虫剂是国内研究开发较早的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

目前,研究应用的品种有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其中苏云金杆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毒素,昆虫寄主谱较广的重要昆虫病原菌,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

我国现已通过国家农药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Bt生产厂家近70家,年产量超过3万吨,产品剂型以液剂、乳剂为主,还有可湿粉、悬浮剂。

大量的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苏云金杆菌对多种农业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这些害虫包括棉铃虫、烟青虫、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菜蛾和茶毛虫等,对森林害虫松毛虫有较好效果。

另外,还可用于防治蚊类幼虫和储粮蛾类害虫。

二、真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是一类寄生谱较广的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

目前,研究利用的主要种类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座壳孢菌和轮枝菌。

白僵菌白僵菌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内开始研究利用白僵菌防治林业害虫松毛虫和农业害虫玉米螟,至70年代,已开发出固相培养和液固两相生产方法和应用技术,并陆续建厂生产白僵菌粗产品,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

到在产品剂型上,目前我国已开发出粉剂、可湿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

目前,白僵菌的研究开发重点在工业化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剂型和产业化技术等方面。

我国白僵菌生产厂仅10家左右,企业规模小,采用的生产工艺多为固相浅盘、窗纱开放式培养,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大多未能达到规模化生产,产品自产、自销、自用。

白僵菌的寄主很多,可防治对象有玉米螟、松毛虫、多种金龟子、水稻叶蝉、飞虱、桑天牛、茶小叶蝉、茶毛虫、大豆食心虫和蚜虫等,特别是对玉米螟和松毛虫,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杀虫剂的原理及其原理应用

杀虫剂的原理及其原理应用

杀虫剂的原理及其应用1. 简介杀虫剂是一种用来控制和防治害虫的化学物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卫生防疫和家庭害虫防治等领域。

杀虫剂的原理是基于对害虫体内的生物过程或器官的干扰,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杀灭或防治。

本文将介绍杀虫剂的一些常见原理及其应用。

2. 神经系统干扰原理•杀虫剂通过影响害虫的神经系统,干扰其正常的神经信号传递,从而导致害虫麻痹、瘫痪或死亡。

•该原理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家庭用杀虫剂中,可以有效控制多种害虫,如蚊子、蚂蚁、跳蚤等。

3. 糖代谢干扰原理•杀虫剂通过干扰害虫的糖代谢系统,阻断其对葡萄糖等能量来源的利用,导致能量枯竭和死亡。

•这种原理在害虫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植食性害虫,如蚜虫、粉虱等。

4. 生长调节物质原理•生长调节物质是指可以模拟或干扰昆虫的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通过调节害虫的激素水平或抑制其酶的活性,生长调节物质可以阻止害虫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控制害虫数量的增长。

•生长调节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森林防治中,效果显著,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较小。

5. 物理杀虫剂原理•物理杀虫剂是指利用物理方式直接杀灭害虫的一类杀虫剂。

•例如,高温、低温、超声波等物理条件都可以被应用于杀虫剂中,用于控制和消灭害虫。

•物理杀虫剂无需使用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性较高,在农业、家庭和卫生防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6. 抗阻击原理•抗阻击是指害虫基因产生的抗药性,导致杀虫剂对害虫的有效性降低。

•害虫可通过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抗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杀虫剂对其无效。

•这在农业和卫生防疫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使用杀虫剂和开发新的杀虫剂来解决。

7. 应用领域•农业生产: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侵害。

通过合理使用杀虫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卫生防疫:杀虫剂在防治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被用来控制蚊子、苍蝇、跳蚤等传播疾病的害虫,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常用杀虫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用杀虫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用杀虫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杀虫剂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控制昆虫、害虫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家庭、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杀虫剂种类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杀虫剂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一、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富电子的磷原子的杀虫剂。

其杀虫谱广泛,能够有效控制多种害虫。

有机磷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一般为喷雾、涂抹或灭活等。

在农田作物上使用时,一般将杀虫剂按照有效剂量稀释后,通过农用喷雾器喷洒在作物上。

在室内使用时,可将适量的杀虫剂稀释后,直接喷洒在害虫的栖息地或使用杀虫剂薄膜等形式。

常见的有机磷杀虫剂包括马拉硫磷、乐果、氧化乐果等。

二、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氯原子的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毒力强、持久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但其对环境的危害也较大。

主要通过胁迫作用杀死或控制害虫。

有机氯杀虫剂可通过涂抹、喷洒等方式使用。

常见的有机氯杀虫剂有敌敌畏、DDT等。

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含有拟除虫菊酯的化学合成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毒力强、作用广谱、持效时间长等特点。

使用方法一般为喷洒、涂抹等方式。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常见的有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四、杀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含有杀虫菊酯的化学合成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杀灭害虫迅速、作用广谱、温和对人畜无毒等特点。

使用方法一般为喷洒、涂抹等方式。

常见的杀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氯氰菊酯、乌头酮、杀螺灵等。

五、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是指以微生物为骨架或以微生物为活性组分的杀虫剂。

该类杀虫剂具有环境友好、生物安全性高的特点。

使用方法一般为喷洒、涂抹等方式。

常见的微生物杀虫剂有苏云金杆菌、黑斑病霉菌等。

六、其他杀虫剂: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杀虫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杀虫剂,如有机硫杀虫剂、噻虫嗪类杀虫剂、氟代亚胺类杀虫剂等。

这些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的杀虫剂类似,通过涂抹、喷洒等方式使用。

在使用任何杀虫剂之前,应先了解所使用杀虫剂的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并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微生物杀虫(菌)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微生物杀虫(菌)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2 苏云金杆菌
景。在使用这些微生物制剂时 ,一定要 明确其 防治对 象 、 用机理及 利用方法 , 作 否则会造成不 良后果 。现将 白僵菌 、苏云金杆菌及核多角体病毒在生物防治 中的
应用介绍如下 , 以供参考 。
1 白僵菌
属细菌 。 亦称为“2 ” “ t。 4 4 、B” 杀螟杆菌 、 青虫菌 、 松 毛虫杆菌. 7 1 ” " 26 等都属 于苏云金杆菌类 。 利用其制成
现代 园艺
21 年第 1 02 5期
微 生物杀 虫( 剂在 生物 防治中的应 用 菌)
杜 陈勇 刘纪琴 王德选 : 刘林 中 , 夏长林 3 王坤宇 ( 河南省扶 沟县林业局森 防站 I

4 10 ; 扶沟县林 技站 ; 周 口市林业局 ) 6302 3
要 : 用白僵茵、 应 苏云金杆 菌和核 多角体病毒等微 生物来杀虫杀菌具有很好 的发展前景 。 本文从 防治对 象、 作用机理及利用方
法 应 用 。 茵 剂
关t词 : 白僵 茵; 苏云金杆菌; 多角体病毒 ; 核 生物防治 ; 应用
生物 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它生物来抑制或消 灭有害生物 的一种病 虫害防治方法 。 1 世 纪以来 , 9 生 物 防治在世界许多 国家有了迅速发展 。 内容包括 : 其 ① 利用微生物防治 ; ②利用寄生性天敌 防治 ; ③利用捕食 性天敌 防治 。 常见的微生物有 白僵菌( 真菌 )苏云金杆 、
侵虫体 , 虫体 内生长繁殖 , 在 消耗 寄主体 内养分 , 形成
大量菌 丝和孢子 , 为白僵 虫 , 称 布满虫体全 身 , 体上 虫 的孢子随风扩散 ,遇到其 它害虫又可传染 使害虫致病
死亡 。 同时还 产生各种毒素 。 自僵菌寄主专一性强 , 持 效性强 , 可保护天敌 ,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1 利 用方 法 ① 用于 防治桃小食 心虫 和蛴螬 : . 3 在 果 园桃小食 心虫越冬幼虫 出土和脱果初期 ,以及蛴螬 活动盛期 ,树下地面喷洒 白僵 菌粉 8 2 %辛硫 咖 与 5 磷微胶囊剂 0 m/ 2 . l 混合液 , 3 m 防治效果 明显 。 ②用 白僵 菌高效菌株 B 6 处 理地面 ,可使桃小食 心虫 出土幼 一6

微生物杀虫剂的效用及种类介绍

微生物杀虫剂的效用及种类介绍

百牺 喜 中暑急救: 用冷水毛巾敷患者头部 , 或用3 % 0 的酒精擦身。 清醒者可喝一些淡盐水
~ 也 可 服 人 丹 绿 豆汤 等 , 昏迷 者可 手 掐 人 中或 送 医 院



~ — ~ ,
2 1《 02l 》


目、直 翅 目等 20 多种 昆 虫 ( 0 害 1. 夜蛾 核 型 多角体 病 毒 O甜菜 虫 ) 螨 类 . 别 对 蛴 螬 等地 下 害 低 毒 性 杀 虫 剂 .主 要 用 于 甜 菜 夜 和 特 虫有特效。 蛾 幼 虫 的 防治 2绿僵 菌 。低 毒 杀 虫 剂 . 寄 . 可 1. 1苜蓿 银 纹 夜 蛾 核 型 多 角体 生 2 0余 种 害 虫 .主 要 防 治金 龟 病 毒 。 为广 谱 、 毒 杀 虫 剂 , 危 0 低 对 子 、 针 虫、 蝶幼虫和蚜虫等。 害作 物的数十种 害虫有效 .而 以 金 蛾 3 苏 云 金 杆 菌 可 防 治 菜 青 防 治 甜 菜 夜 蛾 、 纹 夜 蛾 、 纹 夜 . 斜 银 虫、 谷类粉蝶幼虫、 银纹夜蛾幼虫 、 蛾 、 青 虫 、 铃 虫 、 菜 蛾 等 效 烟 棉 小 甜 菜 夜 蛾 幼虫 、甘蓝 夜 蛾 幼 虫 、 棉 果 最 佳 。 铃 虫和各 种 豆 类 害 虫 的幼 虫 1 . 青 虫颗 粒 病 毒 低 毒 专 2菜 4 杀螟 杆菌 。低 毒 杀 虫剂 . . 可 性 杀 虫 剂 .主 要 用 于 防 治 十 字 花 防 治鳞 翅 目害 虫 , 玉米 螟 、 青 科 蔬 菜 虫 害 如 菜 虫、 小菜 蛾 、 曲条 跳 甲 、 蛾 、 黄 刺 灯 1 . 霉 素 是 一种 兼 有 杀 3华光 蛾、 大蓑 蛾 、 茹 天 蛾 等 。 甘 螨 和 灭 病 的农 用 抗 生 素 .属 高 效 5 状 耳霉 菌 低 毒 . 用 于 低 毒 药 剂 . 要 用 于 防治 螨 类 . . 块 适 主 对 蔬 菜 、 花 பைடு நூலகம் 麦 、 生 等 多 种 作 瓜 果 类 、 类 、 果 类 蔬 菜 作 物 的 棉 小 花 豆 茄 物, 防治蚜虫、 象 、 可 蝽 白粉 虱 、 蓟 叶螨 类 防效 可达 8 %~ 0 0 9 % 马 、 飞 虱、 稻 叶蝉 等 害 虫 。 l . 杀霉 素 。 毒 . 很 强 的 4多 低 有 6蜡 蚧 轮 枝 茵 是 一 种 寄 主 杀 虫 活 性 和 安全 性 .能 有 效 防 治 . 范 围和地 理 分 布 十 分 广 泛 的 昆虫 蔬 菜 的 多种 害 虫。其 特 点 是 , 全 安 病原 真菌 , 寄 生蚧 类 、 虫类 、 采 收 期短 . 2 能 蚜 仅 4小 时 . 会 影 响 不 螨 类和粉 虱等 多类害虫 收获 期 的蔬 菜 及 时 上 市 : 同 时效 7 青 虫 菌 属 细 菌 性 低 毒 杀 果 迅 速 . . 一般 当天 施 药 即 有效 果 。 虫 剂 . 防 治 多种 蔬 菜 害 虫 . 菜 可 如 使 用 微 生 物 杀 虫剂 . 只要 认 真 青 虫 、 铃 虫 、 菜 蛾 幼 虫 、 蛾 按 照 生 产 厂 家 的使 用 说 明 书 的 要 棉 小 刺 幼 虫 、 蚊 夜 蛾 幼 虫 、 菜 夜 蛾 幼 求进 行 即可 ( 西 卢 建 平 ) 银 甜 广 虫 、 种粉 蝶 幼虫 , 各 以及 黏 虫 、 甘 茹 天 蛾 等 8 棉 铃 虫 核 型 多 角 体 病 毒 . 为 低 毒 杀 虫 剂 防 治 棉 花 、 菜 是 蔬 害 虫 的较 好 药 剂 9斜 纹 夜 蛾 核 型 多角 体 病 毒 . 低 毒 .是 防 治 斜 纹 夜 蛾 的特 效 药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与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与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与应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开始考虑采用更加环保和安全的农药。

生物农药,作为一种使用微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农药,因其绿色、高效、无害的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

那么,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的应用又有哪些方面呢?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有效地防治害虫和病原体,不仅能够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还能够提高粮食品质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其次,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害虫和病原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同时不影响对生态系统中其它有益生物的生长发育。

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具体的应用方向:一、菌剂类生物农药菌剂类生物农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农药。

如拟青霉素菌杀虫剂、白僵菌杀虫剂、枯草芽孢杀虫剂等都属于此类生物农药。

它们具有锁定性强、虫种广、效果稳定等特点,尤其在室外作物的防治方面广受青睐。

二、益生菌类生物农药益生菌类生物农药以一种或多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益生菌为活性成分,可有效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及其它逆境。

比如,一些具有植物生长调节能力的菌株,如碳杆菌、拟杆菌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

三、景观类生物农药景观类生物农药主要用于城市绿地和各类园林中的草坪、花卉等植物的保护和美化。

如一些拥有蜘蛛毒素成分的生物制剂,能够有效防治草坪虫害,同时又不会对人和大型哺乳动物产生危害。

四、病毒病料类生物农药病毒病料类生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病毒和病原体。

它们可以通过混合病原体和宿主植物,以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市场上常见的根腐霉菌、森林枯萎病菌等都属于此类生物农药。

总之,微生物在生物农药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应用实践,相信生物农药将会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流农药,为人们创造更健康、更安全的生产环境。

昆虫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源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源杀虫剂

添加标题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 物等。这些化合物通过干扰昆虫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导致昆虫生长停滞、发育受阻或死亡。
添加标题
微生物源杀虫剂的种类:微生物源杀虫剂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这些微生 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并产生有毒代谢产物,杀死或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林业领域的应 用:防治林业 害虫,保护森
林资源
卫生领域的应 用:防治卫生 害虫,保障人
类健康
畜牧业领域的 应用:防治动 物体外寄生虫, 促进动物健康
林业领域的应用
林业领域的应用:防治林木害虫,保护林木健康生长 农业领域的应用:防治农作物害虫,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卫生领域的应用:防治病媒昆虫,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城市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防治城市害虫,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和认证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持续研发新型微 生物源杀虫剂, 提高防治效果和 降低环境污染
加强生物防治与 化学防治的协同 作用,实现绿色 防控
深入研究昆虫生 长调节剂的作用 机制,为新药剂 的研发提供理论 支持
拓展微生物源杀 虫剂的应用范围, 加强对农业、林 业等领域的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优点: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可降低虫口密度;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可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缺点:对某些靶标昆虫的防治效果较差;对某些害虫的防治效果不稳定;使用时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否则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药 害。
微生物源杀虫剂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持久性, 能够降低害虫的繁殖率;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有较 好的防治效果。

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

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
理 想杀 虫剂 。近 来 人 们 发 现 B t 在 营养 期 分 泌 的一
杀 虫 细菌 中 , 苏 云金 芽孢 杆菌 (B a c i l l u s t h u r i n g .
i e n s i s , 简称 B t ) 是 目前 世 界 上 , 尤 其 对 鳞 翅 目的幼
虫 特别有 效 、 研究 最 多 、 应用最广、 最 为 有效 的微 生
制 约 的大 量使 用 , 造成了“ 三 R” 问题 : 环 境 污染 , 残
对鳞 翅 目、 鞘翅 目、 双翅 目等 9个 目的 5 0 0多种 昆虫 具有 不 同程度 的致 病 力 , 尤 其 对 鳞翅 目的幼 虫 特 别 有效 J 。该 菌 的作 用 机 理 是 依 靠 其 所 含 有 的伴 孢
视_ 2 J 。微 生物 杀 虫 剂 是 一 类 利 用 微 生 物 活 体 或 其
Ap r.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3 8 0 ( 2 0 1 3 ) 0 2—0 0 4 3— 0 4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防 治 农 林 害 虫 研 究 现 状 及 应 用 效 果
薛 欢 , 孙 海英 , 陈 雷。 , 郑 华英
( 1 .江苏省林业科学院 , 江苏
保证 自然 生 产 的可 持 续 发 展且 害 虫 不 易 产 生抗 药 性, 近年来 在虫 害 防 治 中的地 位 已越 来 越 重要 。本
文综述 了微生 物杀 虫剂在农 林 害虫 防治 应用 中 的研
虫 晶体 蛋 白 ( 即8 一 内毒 素 ) 是最 主 要 的 , 也 是 被研 究
最 充分 的一 类毒 素 , 目前 已测 序 并 经 国际 统 一命 名 的杀虫 晶体 蛋 白有 2 3 0多个 _ 6 ] 。罗 军 等 r 对 B t 的

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应用与开发

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应用与开发

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应用与开发有机农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需求。

同时,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应用与开发,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应用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作为杀虫剂和作为生物肥料。

作为杀虫剂,微生物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

作为生物肥料,微生物可以通过固氮、溶磷、溶钾等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 微生物作为杀虫剂的应用微生物杀虫剂是指利用具有杀灭或防治害虫能力的微生物制剂,用于农田、果园和蔬菜大棚等农作物的防治。

常见的微生物杀虫剂有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

这些微生物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机制多样,如通过产生毒素、分解害虫内部组织或病原体的感染等方式达到杀虫的效果。

2. 微生物作为生物肥料的应用微生物肥料主要利用微生物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转化,使其更易为植物吸收利用。

常见的微生物肥料有固氮菌肥料、有机磷解菌肥料和溶钾菌肥料等。

固氮菌肥料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从而提供植物的氮素需求;有机磷解菌肥料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化合物,提供植物的磷素需求;溶钾菌肥料则能够将土壤中的无机钾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机钾。

二、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开发微生物在有机农药中的开发主要包括筛选和优化微生物菌株、提高产量和活力、增强杀虫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1. 筛选和优化微生物菌株筛选和优化微生物菌株是有机农药开发的关键环节。

科学家通过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样品、分离纯化微生物、测试其对目标害虫的杀虫活性,并进行进一步的遗传改良,以提高菌株的杀虫效果和适应性。

2. 提高产量和活力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有机农药中微生物菌株的产量和活力也需进行提高。

科学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加入生长促进剂和调节基因表达等方法,提高微生物的产量和活力。

3. 增强杀虫活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有机农药的杀虫效果,科学家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机制,并通过基因改良或菌株混合等方法,增强微生物的杀虫活性。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放线菌的孢子和细菌的芽 孢及酵母。不同环境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很大差异。 公共场所、街道、畜舍、屠宰场及通气不良处的空气中微生 物的数量较高。空气中的尘埃越多,所含微生物的数量也就 越多。室内污染严重的空气微生物数量可达106个/m3,海洋、 高山、乡村、森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微生物的数量较少。空 气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原微生物、它们直接来自人或动物呼 吸道、皮肤干燥脱落物及排泄物或间接来自土壤,如结核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病毒等。 患病者口腔喷出的飞沫小滴含有1~2万个细菌。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在细胞内形成杀虫的伴胞晶体和水 溶性的外毒素(苏云金素)。伴胞晶体被敏感性昆虫的幼 虫吞食后,在其碱性的中肠溶解成原毒素,并进而在昆虫 肠道被蛋白酶水解激活,产生毒素核心片段(δ内毒素)。 它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能快速并不可逆 地插入细胞膜,形成孔洞,从而破坏细胞的膜结构与渗透 吸收特性,使中肠上皮细胞裂解崩溃,最终导致昆虫的死 亡。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1.细菌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简称Bt杀虫剂,是当今使用 最广泛和产量最大的细菌杀虫剂。它是由昆虫病原细菌苏 云金杆菌的发酵产物加工而成,能防治直翅目、鞘翅目、 双翅目、膜翅目等上百种害虫,如稻纵卷叶螟、棉铃虫、 茶毛虫、玉米螟等。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之所以成为目 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深受欢迎的农药,除其杀虫效果 好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畜无伤害;对植物不产生药害, 不影响农作物的色、香、味;也不伤害害虫的天敌和有益 的生物,能保持使用环境的生态平衡;对土壤、水源、空 气环境不造成污染,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微生物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作者:张继云来源:《中学生物学》2010年第06期Bt蛋白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学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

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

1 Bt蛋白的由来及广泛应用1901年,日本细菌学家分离出一种“瘁倒病”的病原体细菌。

这种细菌在显微镜下呈棒状,是一种杆菌。

10年后,德国科学家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又成功地分离出了这种病原体杆菌,并根据发现地将其命名为苏云杆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Bt蛋白。

但更为奇怪的是,不久,他也把这种Bt的培养基丢失了。

可幸运的是,在1927年,研究人员又重新从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了这种Bt蛋白。

Bt蛋白有极强的生物针对性,它能杀死鳞翅目昆虫,而对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影响。

于是,Bt蛋白开始被用于控制有害生物。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政府试着用Bt蛋白控制森林害虫舞毒蛾,效果较好。

欧洲也做了类似的尝试。

法国在1938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商业化的Bt杀虫剂。

到了50年代,Bt蛋白作为绿色有机农药,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应用,这是因为,当时的主要农药DDT很难降解。

DDT虽对哺乳动物无急性毒杀作用,但是针对性不强,不仅能杀死节肢动物,还能在鸟类的身体积累。

所以,更有针对性的Bt蛋白开始被大量应用在森林和农业害虫的防治上。

目前Bt基因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及转基因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抗虫基因。

2 Bt蛋白的发展作为生物农药,Bt蛋白虽然有很多优越性,但也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它的价格很贵;其次,它在自然环境中很不稳定。

作为喷洒剂,Bt农药很容易被雨水冲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很快被分解。

这就意味着需要多次喷洒Bt杀虫剂。

这样做,不仅麻烦,还大大提高了成本。

后来,随着更加便宜的化学合成杀虫剂的出现,Bt农药在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度下降,只有那些坚持用有机绿色方式种植作物的农民才会使用它。

所以,如何改进更加环保的生物农药,让它变得便宜、稳定,成了一个棘手却十分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

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微生物肥料杀虫剂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制备的生物农药,它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入手,探讨如何制备微生物肥料杀虫剂。

一、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微生物肥料杀虫剂通过影响农业害虫的种群结构、降低其密度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这种杀虫剂不像化学农药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抗性。

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竞争作用很多微生物肥料杀虫剂制剂含有能够与害虫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的微生物菌株,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例如,一些呼吸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会占据害虫的肠道或发酵其食物,从而减少宾虫对食物的吸收和身体对营养的利用,促使害虫死亡。

2. 病原作用一些微生物菌株能够通过分泌细胞毒素或产生其他有害代谢产物来使害虫感染致死。

例如,贝塔菌通过产生杀虫肽,停止害虫的蛹化,导致害虫死亡。

3. 激素作用微生物菌株可以分泌激素或其他生长调节物质来影响害虫的食欲、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害虫种群的数量。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乙烯衍生物,使害虫停止进食和活动。

4. 特殊代谢作用某些微生物能够分泌一些特殊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直接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由海洋放线菌所生产的伏罗菌素能够抑制霉虫的生长。

二、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微生物肥料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菌株的筛选、鉴定和固体或液态发酵等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过程简单,环保成本低。

如果想制备微生物肥料杀虫剂,需要执行以下步骤:1. 筛选适合的微生物菌株筛选合适的微生物菌株是微生物肥料杀虫剂制备的重要步骤。

选择大量的微生物来源,按照培养环境和菌群特性进行初步筛选,并进行深度筛选,选择活性、稳定、易于发酵的微生物。

2. 鉴定微生物菌株在菌株筛选后,应对其进行进一步鉴定。

主要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分析等鉴定手段。

3. 选择适合的发酵方式在微生物菌株鉴定细胞培养基组成确定后,根据菌株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液体或固体发酵工艺。

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

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

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是指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产生的杀虫活性物质,用于防治害虫的一种生物农药。

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农药的需求增加,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特点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环保性: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主要利用天然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水源和非靶标生物造成污染和危害。

2. 高效性: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对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3. 安全性:相比化学合成农药,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对人畜无毒副作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来源广泛,可以利用多种微生物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二、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现状目前,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发创新:科研机构和生物农药企业不断加大对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投入,开发出了一批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品种,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

2. 推广应用: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宣传推广和示范示范,提高农民对生物农药的认知和接受度。

3. 技术支持:为了提高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使用效果,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生物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4. 市场拓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相关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

三、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样化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产品将更加多样化,涵盖更多的害虫种类,满足不同农作物的防治需求。

2. 高效低毒:未来的微生物源生物杀虫剂将更加注重高效低毒的特点,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微生物制剂杀虫原理

微生物制剂杀虫原理

微生物制剂杀虫原理
微生物制剂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备而成的一种杀虫剂。


传统的化学合成农药不同,微生物制剂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性、可降解、
对非靶生物无害等优点。

微生物制剂的杀虫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感染:微生物制剂可以直接感染害虫,在害虫的体内生长繁殖,分泌毒素,导致害虫死亡。

例如,芽孢杆菌制剂可以感染草履蚧、棉铃虫
等害虫,使其死亡。

2.激活虫体免疫系统:微生物制剂也可以通过激活害虫的免疫系统来
达到杀虫的目的。

例如,一些真菌制剂可以诱导害虫产生特定的酶类和免
疫反应物,增强其免疫力,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3.阻碍害虫生长发育:微生物制剂还可以通过阻碍害虫的生长发育来
达到杀虫的目的。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制剂可以分泌代谢产物,抑制害
虫的食欲和吸收营养,影响害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发育和生长。

总的来说,微生物制剂的杀虫原理是多方面的,它们能够达到的目的
有很多,比如直接感染、激活免疫系统、阻碍生长发育等,这一特点也使
得微生物制剂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0余种 能侵 染 昆 虫 而 致病 。因 为 真 菌 对 自然 条 件 0
的依赖 性 较 大 ,成 功 用 于 害 虫 防 治 的 还 不 多 , 目 前 ,广 泛 用 于 生 产 的 主 要 是 白僵 菌 ( 为 球 孢 白 僵 分 菌 和 卵 孢 白僵 菌 两 类 ) 白僵 菌 在 世 界 上 分 布 极 广 , 。
杆菌 类制 剂 目前 主要 用 于 防治 稻苞 虫 、玉 米 螟 、菜 青虫 、小 菜 蛾 、棉 铃 虫 、松 毛 虫 、棉 花 灯 蛾 等 害
虫。
虫 剂在 生产 上还 很 少推 广应 用 ,分析 其 原 因大 致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一 是 因 为 微 生 物 是 一 类 看 不 见 或 看 不 清 的 生 物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属 于 微 观 世 界 的 生 物 农

内毒 素 ,在特 定 条件 下经 蛋 白酶类水 解 成 较小 的
收 稿 日 期 :20 02—0 —2 2 5
2 1 细 菌 杀 虫 剂 .
苏 云金 杆 菌类 使害 虫 感病 致 死 的原 因在 于 这类
细 菌能 产生 杀虫 毒 素 。它们 在 生 长后期 能 形 成 芽孢 和 伴孢 晶体 。伴 孢 晶 体 是 一 种 毒 性 蛋 白 ,由 1 8种
氨 基 酸 组 成 ,它 是 一 种 原 毒 素 ,在 其 内 部 存 在 着 8
体 病毒 、质型 多角 体病 毒 、颗 粒体 病 毒 等 。 主要 用 于防 治 桑 毛 虫 、棉 铃 虫 、枯 I 蛾 、斜 纹 夜 蛾 等 害 1 r
虫 。
2 微 生物 杀 虫剂 的杀 虫作 用 机理
的微 生物 主要 类群 有 细菌 、真 菌 和病 毒 。 因此 ,相
应将 微生 物杀 虫 剂分 为 三类 : 1 1 细 菌 杀 虫 剂 . 目前 国 内 外 研 究 最 多 、应 用 最 广 的 杀 虫 细 菌 主 要 是 苏 云 金 杆 菌 及 其 变 种 。苏 云 金 杆 菌 是 贝 尔 林 纳
我国互联网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科的农业网站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呈现出迅猛发技网站设科研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农业政策法展的势头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规农业图书馆农业网站搜索引擎专家简介已经有数干个农业或涉农的网站如何在这种无序科技机构文献库服务之窗内部网等栏目
维普资讯
农 药 。 当 前 较 普 遍 用 于 害 虫 防 治 的 病 毒 有 核 型 多 角
微生 物杀 虫剂 将 会作 为一 种重 要 的生 物农 药 在 我省
农业 上推 广应 用 。要 推广 使用 微 生物 杀虫 剂 ,就必 须 了解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的 主 要 类 型 、杀 虫 原 理 及 其 正 确 的使 用 方 法 。 1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的 主 要 类 型 和 防 治 对 象 目前 ,研 究 和 应 用 最 多 的 、 用 来 防 治 农 林 害 虫
境 ,不 杀伤 天敌 ,不 破 坏生 态平 衡 ,是 国 际 上近 几 十 年来 植 保工作 中发展 较快 的 一 个领域 。 目前 , 国 内外 已有 多种微 生 物杀 虫 剂作 为商 品生 产 。我 省 日
前 还 没 有 规 模 化 的 微 生 物 农 药 生 产 厂 家 , 微 生 物 杀
20 0 2年 第 5期
云南 农业 科技
4 1
锻 嘞瀑 翮 虫 理 舆 用 的务 原 殷 应
周汝德 ( 大理农业学{,云南 大理 61 3 芟 70 ) 0
摘 要 :在 分 析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在 我 省 农 业 生 产 中推 广 使 用 情 况 的 基 础 上 , 简 要 介 绍 了 微 生 物 杀 虫
12 真 菌 杀 虫 剂 . 在昆 虫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中 ,真 菌 种 类 最 多 ,约
药 ,人 们对该 类 农药 缺 乏感性 认 识 ;二 是与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有 关 的 科 学 技 术 知 识 推 广 普 及 工 作 比 较 薄 弱 ;三 是 微 生 物 制 剂 在 生 产 和 应 用 方 面 还 存 在 一 些 技 术 问 题 ; 四 是 微 生 物 农 药 与 化 学 农 药 相 比 有 药 效
氏 ( e i r 11 年 在 德 国 苏 云 金 一 个 面 粉 厂 的 地 Brn ) 9 1 le 中 海 粉 螟 中 分 离 出 来 的 一 株 芽 孢 杆 菌 。 目前 国 内 生 产 和 应 用 的 细 菌 杀 虫 剂 种 类 主 要 是 苏 云 金 杆 菌 类 的 几 个 变 种 ,如 苏 云 金 杆 菌 、青 虫 菌 、杀 螟 杆 菌 、松 毛 虫 杆 菌 、玉 米 螟 杆 菌 、7 1 26等 。 对 10余 种 鳞 翅 5 目 害 虫 有 毒 杀 作 用 ,属 于 广 谱 性 杀 虫 响 大 的缺点 ,人们 对微 生 物 杀虫
剂 的 药 效 怀 有 疑 虑 ,在 生 产 上 推 , 应 用 有 一 定 的 难
寄主 范 围 也 广 ,致 病 力 强 ,寄 主 有 鳞 翅 目、同 翅 目 、膜 翅 目 、直翅 目等 2 0多种 昆 虫 和 螨 类 。 目前 0
主要应 用 于 防治 松 毛虫及 钻 蛀性 农业 害 虫 。
度 。笔者 认 为 ,随着科 学 技术 的 推广 普 及 ,微 生物 农药 在植 保 工作 中的 地位 和作 用 将 会逐 渐被 人 们所
认 识 ,在 生 产 和 应 用 中 的 技 术 问 题 也 会 得 到 解 决 ,
13 病 毒杀 虫 剂 . 病 毒 杀虫 剂 是利用 昆虫病 毒 而 生产 的 一种 生 物
剂 的 类 型 , 重 点 阐述 了微 生 物 杀 虫 剂 的 杀 虫 原 理 和 正 确 的 使 用 方 法 一 关 键 词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原 理 ;使 用 方 法
微 牛 物 杀 虫 刹 是 利 用 微 生 物 本 身 及 其 代 谓 产 物 } 来 防 治 农 业 害 虫 的 制 剂 ,属 于 生 物 防 治 范 畴 。 使 用 微 牛 物 杀 虫 剂 , 害 虫 不 易 产 生 抗 药 性 , 不 污 染 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