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总则 (1)
1.1项目由来 (1)
1.2评价目的 (2)
1.3编制依据 (2)
1.4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 (6)
1.5评价标准 (8)
1.6环境保护目标 (10)
1.7评价重点、时段和方法 (19)
1.8评价因子筛选与确定 (19)
1.9技术路线 (20)
2 工程概况 (22)
2.1项目名称与性质 (22)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
2.3现有道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5)
2.4拟建道路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7)
2.5交通量预测 (28)
2.6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29)
2.7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29)
2.8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35)
2.9工程占地与拆迁 (35)
2.10土石方平衡与取弃渣场设置 (37)
2.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1)
2.12项目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 (41)
2.13工期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2)
2.13小结 (42)
3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与源强分析 (43)
3.1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与识别 (43)
3.2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4)
3.3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47)
3.4小结 (51)
4 环境现状评价 (52)
4.1自然环境概况 (52)
4.2社会环境现状 (56)
4.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59)
4.4水环境现质量评价 (64)
4.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65)
4.6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6)
4.8小结 (67)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8)
5.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68)
5.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2)
5.3水环境影响分析 (79)
5.4声环境影响分析 (82)
5.5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93)
5.6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98)
6 环境风险分析 (100)
6.1风险识别 (100)
6.2源项分析 (100)
6.3风险防范和应急计划 (101)
6.4小结 (104)
7 水土保持方案 (106)
7.1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106)
7.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106)
7.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防治措施 (107)
7.5水土保持监测 (108)
7.6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09)
7.7水土保持结论与建议 (109)
8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11)
8.1工程工可阶段已采取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11)
8.2设计阶段需进一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111)
8.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13)
8.4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27)
8.5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措施 (131)
8.6小结 (132)
9 项目选线的可行性分析 (133)
9.1方案比选 (133)
9.2工程布线可行性分析 (137)
9.3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38)
9.4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139)
9.5小结 (139)
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40)
10.1社会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40)
10.2生态效益经济损益分析 (140)
10.3社会影响损益分析 (141)
10.4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141)
10.5环境工程投资估算及其效益分析 (142)
11 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146)
11.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46)
11.2环境监测计划 (149)
11.4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154)
11.5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求 (155)
12 公众参与 (157)
12.1公众参与调查目的 (157)
12.2调查内容与方式 (158)
12.3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59)
12.4调查结果分析 (161)
12.5公众意见解决措施 (162)
12.6公众参与的“四性”分析 (163)
12.7公众参与结论 (164)
13 结论与建议 (166)
13.1工程简况 (166)
13.2环境保护目标 (166)
13.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67)
13.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67)
13.5环境风险评价 (169)
13.6路线方案比选 (169)
13.7环保投资 (170)
13.8公众参与 (170)
13.9评价建议 (170)
13.10综合结论 (171)
附件:
1、环评委托书
2、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报告及环境资料质量保证单
4、湖南省“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项目表
5、拆迁安置方案
6、工可评估意见
7、关于项目纳入“十三五”建设规划的证明
8、未圧覆重要矿产证明
9、专家签到表及专家意见
10、生态类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督检查和验收要点表
11、审批登记表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路线方案示意、环保敏感目标分布及监测布点图附图3 项目沿线主要水系分布示意图
附图4 本项目与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系图
附图5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前言
拟建项目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是原S306的一段,已列入湖南省“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计划,规划为一级公路。

现今岳阳县新开镇段多为三、四级公路,通行能力较差。

而S61岳望高速公路岳阳至望城段及G4京港澳高速公路新开联络线(连接G4和S61)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S61与拟建项目之间设有岳阳南互通相接;原S306线新开至岳阳市区段(与拟建项目终点相接道路)已改造为路基宽度为24.5m的一级公路。

目前,S318线位于S61岳阳南互通与岳阳市区及G107之间路段约20km中,除拟建项目尚为三、四级公路外,其他路段均已改造为一级公路(岳新一级公路)。

S61岳望高速公路岳阳至望城段及G4京港澳高速公路新开联络线建成后,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将成为区域内现有道路(岳新一级公路、G107等)与S61、G4连接的交通“瓶颈”,限制了区域路网通行能力的提高。

拟建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该路段的瓶颈状态,充分发挥其干线公路功能,同时又与S308线、G4京港澳高速、G106、G107、S11平汝高速、S61岳望高速形成配套协调关系。

因此,拟建项目尽快实施很有必要。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S61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与S318连接处,在0+450下穿岳望高速后,经邱家咀、大许家、细许家、西山曹家、菜园铺、新开镇东侧,下穿G107后到达路线终点,路线终点位于新开镇新开村西冲水库处,与岳新一级公路平面交叉,路线全长6.201Km,其中老路改建路段长2.8km,裁弯取直路段长3.401km。

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24.5m,采用沥青砼路面。

本环评是按照国家环评技术导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下编制完成的,环评工作得到了岳阳城市道路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也得到了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岳阳市环境保护局、岳阳县环境保护局的技术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拟建项目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是原S306的一段,已列入湖南省“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计划,规划为一级公路。

原S306线起自湖南省平江县南江桥镇,经岳阳、常德、张家界,至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与S304(原S230)线连接。

该路是湖南省重要的交通干线、湘北地区唯一的东西通道(俗称"湘北干线")。

原S306线在岳阳市境内全长187.535km,其中岳阳市区至南县113km已于1998年至2003年间分期改造为二级公路。

而至今平江县南江桥镇至岳阳县新开镇段多为三、四级公路,通行能力较差。

2009年初,岳阳市即启动了原S306线南江镇至岳阳市区段公路改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未能纳入湖南省“十二五”交通规划;2011年~2015年,该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展处于停滞状态。

2015年12月,岳阳市公路管理局重启了本项目的前期工作,但与2009年相比,项目建设区域的交通状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S61岳望高速公路岳阳至望城段及G4京港澳高速公路新开联络线(连接G4和S61)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S61与拟建项目之间设有岳阳南互通相接;原S306线新开至岳阳市区段(与拟建项目终点相接道路)已改造为路基宽度为24.5m的一级公路。

目前,S318线位于S61岳阳南互通与岳阳市区及G107之间路段约20km中,除拟建项目的5.5km 尚为三、四级公路外,其他路段均已改造为一级公路(岳新一级公路)。

S61岳望高速公路岳阳至望城段及G4京港澳高速公路新开联络线建成后,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将成为区域内现有道路(岳新一级公路、G107等)与S61、G4连接的交通“瓶颈”,限制了区域路网通行能力的提高。

拟建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该路段的瓶颈状态,充分发挥其干线公路功能,同时又与S308线、G4京港澳高速、G106、G107、S11平汝高速、S61岳望高速形成配套协调关系。

为了区域路网通行能力的持续提高、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改善岳阳市窗口形象,拟建项目尽快实施很有必要。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S61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与S318连接处,在0+450下穿岳望高速后,经邱家咀、大许家、细许家、西山曹家、菜园铺、新开镇东侧,下穿G107后到达路线终点,路线终点位于新开镇新开村西冲水库处,与岳新一
级公路平面交叉,路线全长6.201Km,其中老路改建路段长2.8km,裁弯取直路段长3.401km。

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24.5m,采用沥青砼路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交通部2003年第5号部长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岳阳城市道路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湖南天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了环评工作组,对该公路的工可进行分析和讨论之后,就线路沿线进行了详细的环境状况勘查、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制定了环境监测方案,对该公路项目沿线周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目的
公路建设是一项对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开发性活动,其建设和通车运营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必须妥善处理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和排污特征,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为:(1)通过该项目对沿线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公路走线及建设的合理性;
(2)针对公路建设期和营运期,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反馈工程设计施工单位;
(3)定性或定量地描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预测和评价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为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环境管理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3.1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6.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2008.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5.4);(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2010.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1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2004.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年修订,2015.7);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
(14)《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3年第5号令);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2009.8);
(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1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修订,2004.8);(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1日);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3日);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
(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修正);
(23)《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2月22日);
(2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
(25)《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 号);(26)《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2010.01.11)。

(27)《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04]164号2004年4月6日);
(28)《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 号,交通部,2004年6月15日);
(29)《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交通部文件,交公路发[2005]441号,2005年9月23日);
(30)《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公
路发[2009]226号,2009年5月12日);
(31)《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405号];(3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16年修订,2016.4);
(34)《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590号];
(3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实施)(36)《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37)《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38)《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

1.3.2地方法规
(1)《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3月29日修正);
(2)《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2003年2月1日);
(3)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办法,2012.5;
(4)《关于印发《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湘环发〔2011〕29号,2011.6.27;
(5)《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办法(修正)》(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6.4);
(6)《湖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会议,2000.5.27);
(7)《湖南省林业条例》(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1.1.8);
(8)《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2007.10.1);
(9)《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湘政发[2006]23号);
(10)《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湘环发[2006]88号);
(11)《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
(12)《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湘政函[2002]172号,2002);
(1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湘政发[2012]39号,2012)
(14)《湖南省省道网规划(修编)》(2016-2030年);
(15)《湖南省干线公路“十三五”建设规划》(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016);
(16)《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53号);
(17)《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政办发〔2013〕77号);
(18)《岳阳市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19)《岳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岳阳市大气污染防治2016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岳环发﹝2016﹞15号)》;
(20)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工作方案的通知》(岳政办发﹝2016﹞27号);
(21)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政办发﹝2016﹞31号)。

1.3.4 技术导则、规范、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HJ610-2016);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G B03-2006);
(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规范》(GB50433-2008)。

1.3.4 有关文件
(1)《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2016,6;
(2)《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水土保持方
案》,湖南省水保生态资源有限公司,2016,9;
(3)《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2016,6;
(4)《关于<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意见》(交院咨询字2016[98]号,2016,7);
(5)《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南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2016,9);
(6)《关于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建设用地未压覆重要矿产的证明》(湘矿圧覆[2016]267号,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16.10.11);
(7)《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工程房屋拆迁安置方案》(城发建[2016]43号,岳阳城市道路发展建设有限公司,2016,9);
(8)《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岳阳市环境保护局,2016,10;
(9)《S318筻口至新开公路(岳望高速岳阳南互通至新开段)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岳阳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16,9。

1.4 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
1.4.1 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为老路改建项目,根据本项目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及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确定本项目各专题的评价等级和依据如表1.4-1所示。

表1.4-1 评价等级及依据
专题依据等级
声环境本项目路线长6.201km,其中利用老路改造路段长2.8km,占全线长
的45.15%,裁弯取直、乡镇避让新建线路长3.401km,占全线长的
54.85%。

项目路线方案均绕开集中居民点,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
加不多,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
和4a类标准;根据项目各段远期预测车流量,项目建设前后环境敏
二级
专题依据等级感点噪声级增加量<5dB(A),受噪声影响人口变化较少。

生态环境本工程新增用地为29.57公顷<2km2,路线全长6.201km< 50km;
公路沿线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均属“一般区域”,无自然历史遗
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环境保护目标。

三级
环境空气本项目道路改建后,不设置服务区、车站等附属设施,根据同类
工程类比,项目NO2、TSP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10%。

项目
运营气型污染物排放较少,对周围人群和环境影响小。

三级
地表水水环境本工程在K0+340处和K4+730处跨越向阳港,且在K0+340~ K4+730
段北侧伴行,相距10~300m;跨越水体执行Ⅲ类标准和农田灌溉标准;
线路终点西侧160m处为西冲水库,水库无饮用水功能,为灌溉用水;
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期污水排放量很小,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为主,主
要污染因子是COD、氨氮、动植物油等,水质简单;公路营运期不
设收费站,无生活污水排放。

三级
地下水环
境本项目沿途不设收费站、服务区和养护区等辅助设施,不设加油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附录A 地
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P公路”定义为Ⅳ类。

不进行
地下水
评价
风险评价本工程环境风险主要为运营期交通事故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其事故
产生机率很小。

二级
社会环境本项目永久占地26.7公顷,项目建设需拆除房屋建筑面积4230m2,
共23户,拆迁量不大;本项目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沿线居民
出行提供便利。

定性分

1.4.2 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沿线自然环境特征与评价工作等级,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1.4-2。

表1.4-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
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
1 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以及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场地外缘200m、施工临时道路两侧200m以内范围
2 空气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以及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场地外缘200m、施工临时道路两侧200m以内范围
3 地表水环境拟改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重点是拟穿越向阳港位置上游200m至下游1000m水域及向阳港伴行段。

4 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弃渣场及临时占地周边100m以内范围
5 环境风险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范围水域;项目穿越向阳港上游200m 至下游5km 范围。

6 社会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以内受公路建设影响的区域以及辐射区,包括居民点、岳望高速、G107国道、渡槽等
1.5 评价标准
根据岳阳市环境保护局对本项目下达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函(见附件2),本项目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
1.5.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向阳港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西冲水库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沿线鱼塘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3、地下水:项目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4、声环境:改建公路两侧评价范围距公路红线35m以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距公路红线35m以外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评价范围内的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执行2类标准。

本工程环境质量涉及的各执行标准见表1.5-1~1.5-6。

表1.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污染物名称TSP (mg/m3) NO2 (mg/m3) SO2 (mg/m3)
日平均0.30 0.08 0.15
GB3095-2012中
二级浓度限值1小时平均—0.20 0.50 表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pH
COD
(mg/L)
SS
(mg/L)
NH3- N
(mg/L)
石油类
(mg/L)
Ⅲ类标准6~9 ≤20 80* ≤1.0 ≤0.05 备注﹡值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一类标准。

表1.5-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作物类别pH
COD
(mg/L)
SS
(mg/L)
粪大肠菌群数
(个/100mL)
水作 5.5~8.5 ≤150 ≤80 ≤4000 表1.5-4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pH SS (mg/L) 溶解氧 (mg/L)
《渔业水质标
准》GB11607-89 6.5~8.5 人为增加量不得超过10,而且是悬浮
物质沉积于底部不得对鱼虾贝类产
生有害影响
连续24小时中,16h以上必须大
于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
于3
表1.5-5 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
污染物名称PH 嗅和味CODmn(mg/L)NH3-N(mg/L)总大肠菌群标准值 6.5~8.5 无 3.0 0.2 3.0(个/L)
依据:《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Ⅲ类
表1.5-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类别昼间dB(A) 夜间dB(A)
2类区60 50
4a类区70 55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l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二级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
3、噪声:施工期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 年修订版)中的Ⅰ类场标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本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见表1.5-7~1.5-9。

表1.5-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粉尘1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mg/m3 NO224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 mg/m3
表1.5-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pH COD (mg/L) SS (mg/L) NH 3- N (mg/L) 石油类 (mg/L) GB8978-1996 一级标准限值
6~9
100
70
15
5
表1.5-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时段 昼间 夜间 标准限值dB(A)
70
55
1.6 环境保护目标
1.6.1 水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本项目所穿越河流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

项目沿线城镇居民饮用水源部分为自来水,部分为地下水;沿线村庄居民饮用水主要是取自地下井水,未直接从向阳港及西冲水库等地表水体取水饮用。

沿线水环境态保护目标见表1.6-1,区域地表水系具体见附图3。

表1.6-1 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
保护 目标
与工程相对位
置 水体功能或规模
水质执行标准
可能的工程影响因素
实景图
向阳港
K0+340,涵洞穿越; K4+730涵洞穿越;K0+340~ K4+730段道路北侧伴行,相距10~300m (不同位置);
农业用水;小河宽3~6m ,水深约0.3~0.6m
GB3838-2002 中的Ⅲ类
路基施工、营运期危险品运输风险
西冲水库
K6+201,线路终点西侧160m 处
农业用水;库容约3万立方米,水深约2~5m
GB5084-2005
路基施工、营运期危险品运输风险
保护 目标 与工程相对位
置 水体功能或规模
水质执行标准
可能的工程影响因素
实景图
沿线鱼塘 道路沿线两侧,
共6个
渔业用水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路基施工、营运期危险品运输风险
保护 目标
保护范围
水质标准 可能的工程影响因素 保护级别或要求 地下水
邱家咀、大许家、细许家、西山曹家、菜园铺等沿线居民区独户水井,无集中供水

GB/T14848-93 中的Ⅲ类
路基施工、开挖影响水井水

路基施工、开挖不影响水井水质
1.6.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沿线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1.6-2。

表1.6-2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名称
与工程的 相对位置
保护级别或要求
敏感点实景图
1
基本 农田
沿线水田分布:K0+000~
K1+790两侧,
K1+790~K4+700右侧;其中基本农田主要分布于:K2+100~K4+200右侧。

本项目占用基本农田4.63hm 2.。

不得越改建公路红线侵占、破坏
2
沿线 树木
在老路两侧零星分布,主要有樟树、枫树、马尾松、杉木等
道路修建过程中
应避免对沿线树木的砍伐,尽量原地保护,位于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移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