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
性的影响研究
孙惠;廖燕芳;全晓阳;梁娇影;杨丽
【摘要】目的 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我院儿科于2016年1~12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该时间段科室收治的4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纳入实验组;与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43例未行PDCA循环护理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常规组)进行比较,评价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百分比高于常规组(χ2=11.115,P<0.05).实验组患儿治愈率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PDCA循环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疾病治愈率均有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9(009)009
【总页数】3页(P101-103)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依从性;细菌
【作者】孙惠;廖燕芳;全晓阳;梁娇影;杨丽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小儿支气管肺炎多发群体以<2 岁的儿童多见,多在寒冷季节、气温骤降等时期发病,好发因素包括婴幼儿时期小儿支气管管腔狭窄、肺弹力组织发育差、支气管纤毛运动差且血管分布较多、黏液不易排出等呼吸系统生理解剖学特点;因该阶段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细菌、病毒侵袭)共同作用后易诱发疾病发生[1-3]。
发病后患儿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部
分病情严重患儿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
临床针对该疾病治疗原则多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用药控制炎症、积极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4-6]。
临床中除治疗措
施外,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患儿康复也具有明显效果,因患儿年纪较小,对医护人员存在抵触心理,可能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低下[7]。
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析PDCA 循环的护理干预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我院儿科于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43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纳入实验组,包括男32 例、女11 例,年龄2~8 岁,平均(5.2±1.0)岁,病程3~14d,平均(8.8±2.0)d;分型:轻度25 例、中度12 例、重度6 例。
于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43 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纳入常规组,包括男34 例、女9 例,年龄2~8 岁,平均(6.0±0.9)岁,病程3~14d,平均
(9.5±1.8)d;分型:轻度23 例、中度13 例、重度7 例。
两组患儿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n(%),n=43]组别依从性高依从性良好依从性一般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实验组 10(23.26) 30(69.77)
13(30.23) 10(23.26) 20(46.51) 3(6.98)常规组 9(20.93) 20(46.51) 12(27.91) 13(30.23) 22(51.16) 10(23.26)χ2 0.158
11.115 0.131 1.240 0.433 10.326 P 0.691 0.001 0.718 0.266 0.511 0.001
纳入标准:研究取得患儿家长同意;患儿均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入院后经X 线胸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8]。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心功能不全患儿。
1.2 方法
实验组:(1)计划(P):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评估患儿入院时情绪状态、治疗
依从情况,为患儿制定护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护患沟通、心理疏导、生活护理、治疗等。
制定护理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长对支气管肺炎病因、发生机制、发展、并发症等知识掌握度,不断提高家长对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理解能力,配合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最终提高患儿依从性[9-10]。
(2)实施(D):护士向家长了
解患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护士针对性为患儿讲故事、发放小礼物、与患儿做小游戏等,不断鼓励患儿,拉近护患关系,消除患儿对护士的抵触心理。
护士重视维护病房环境,调节适宜温湿度,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坚持无菌操作,按照科室相关规定执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服务,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体征变化,关注患儿住院期间身心状态、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秉持耐心负责的态度,提高患儿及家长信任感[11]。
(3)检查:科室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师组成管理小组,
主要负责监督科室护士护理工作实施情况,了解护理效果,负责业务指导,及时发现护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错误。
(4)处理: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后制定护理对策,进入下一轮循环。
常规组:按照科室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工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观察项目包括治疗依从性高、依从性良好、一般等,由
护士联合家属共同对患儿进行评估,依从性高:患儿可较好配合完成临床治疗、检查及其他护理措施;依从性良好:对护理措施存在抗拒情况,但护士提供疏导及干预后顺利完成;依从性一般:存在明显抗拒表现。
评估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指标包括,治愈:患儿肺炎多种症状均消失,肺部听诊啰音消失,胸片显示病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X 线胸片结果显示肺部病灶缩小程度>50%[12];有效:症状明显改善。
并发症:肺大疱、肺不张、肺气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一般百分比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百分比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儿治愈率72.09%,明显高于常规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n(%),n=43]组别治愈显效有效实验组 31(72.09)9(20.93)3(6.98)常规组20(46.51)12(27.91)11(25.58)χ2 13.556 1.320 12.691 P 0.000 0.251 0.000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3)组别肺不张肺气肿肺大疱并发症发生[n(%)]实验组 0 0 1 1(2.33)常规组 2 1 3 6(13.95)χ2 9.029 P 0.003
3 讨论
PDCA 护理模式包括4 个阶段,分别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由戴明博士提出,该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通过定期评估护理效果,科室管理者对护士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共同探讨护理对策,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反复后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3]。
4 个循环依次进行,相互之间产生补充、促进的效果;可改善护士思想方法及护理工作步骤,让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保证护理工作科学性[14]。
文章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百分比、治愈率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分析原因发现,护士为实验组患儿应用PDCA 管理模式,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作为护理目标,通过对入院患儿进行具体病情分析、观察、性格分析等,制定护理计划;通过心理护理,护士根据患儿年龄、性格特点采取适宜沟通手段,每日增强巡视次数,让患儿短时间内熟悉护士,缓解心理抵触感,通过做游戏、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拉近护患关系[15]。
同时重视对患儿家长提高健康教育,让家长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不断安抚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此外护士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护理工作,患儿住院期间加强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6]。
综上所述,护士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提供PDCA 循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金芳,李思涛,温博贤,等.基于PDCA 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4):1876-1878.
[2] 赵丽,杨卫红,姚金华,等.PDCA 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实用价值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1594-1596.
[3] 金淑芹,安晓红,郭冬梅,等.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6,30(4):479-481.
[4] 张兰.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82-383.
[5] 孙小红.优质护理实施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对肺功能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5):753-754,770.
[6] 陈涓.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21(4):149-151,161.
[7] 黄红梅,刘娟,陈清华,等.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及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115-118.
[8] 沈静,金菊英.基于个体差异化评价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18):1893-1896.
[9] 李小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161-162.
[10] 傅金秀,夏玲伟.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刊,2018,53(6):662-664.
[11] 侯文玲.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8):1045-1047.
[12] 朱翠敏.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肺功能和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
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19,128.
[13] 张妍.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103-105.
[14] 张清华,王启顺.新护理模式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260-262.
[15] 李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222-224.
[16] 刘万娟.PDCA 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9):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