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串联质谱筛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串联质谱筛查分析
王超杰
【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的串联质谱筛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门诊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收的常规筛查儿童1040例,采集足跟血液为标本,应用串联质谱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氨基酸谱、酰基肉碱谱浓度分析,回顾分析筛查结果.结果:1040例标本中,16例检出为阳性,所占比例为1.54%,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8例,异戊酸血症4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4例.与最终病理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串联质谱筛查可检测遗传性代谢病,而且准确率高,其对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7(029)022
【总页数】2页(P95-96)
【关键词】遗传性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
【作者】王超杰
【作者单位】郑州儿童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8
提升人口质量是预防医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新生儿先天性的遗传代谢病主要表现为激素水平、生化水平改变,对儿童采用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能够在疾病显
现之前进行有效诊断,进而采取早期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当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筛查手段增多[1]。
串联质谱技术指的是将被测物质利用分子电离成不同质荷比的
带电粒子,通过电磁学原理分析所形成的谱图强度定量及离子峰、坚定分析物。
串联质谱可通过两个MS在碰撞室内串联所形成,利用多种样品离子检测特定质荷比,从而进行定性分析。
使用同位素内标进行定量分析,可提升检测过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检测出超过30种疾病指标,证明存在一种或多种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够提高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效率,扩展筛查疾病的种类,可通过一种实验筛查出多种疾病,极大的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4]。
为进一步分析其应用价值,本文选择常规筛查儿童1 040例为研究对象,
对其血液标本的串联质谱筛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儿童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收的常规筛
查儿童1 040例,男525例,女515例,年龄5 h至12岁,平均(1.0±0.8)岁。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疑似遗传性代谢病,未合并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了检查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提前准备好采血滤纸(武汉杰丝曼新材料有限公司,批号:170821),采
集儿童的足跟血,将其滴在滤纸上,使用打孔器将干血滤纸片制作成直径为3
mm的圆形滤纸血片,放置在96孔过滤板中,每个孔中均加入定量的氨基酸同位素(武汉杰丝曼新材料有限公司,批号:170921)和酰基肉碱(武汉杰丝曼新材料有
限公司,批号:171021),将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0 min,萃取滤纸中的氨基酸
碱及酰基肉碱。
将其离心处理后放置在另一个96孔聚丙烯板上,加热到50℃吹干,加入盐酸正丁醇(武汉杰丝曼新材料有限公司,批号:170825),覆盖Teflon 膜,放置于恒温箱内。
盐酸正丁醇衍生后,使用串联质谱仪(费尔伯恩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批号:170923)分析采血滤纸上的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浓度,仪
器设置:流动相为80%乙腈,四元泵流速30μl/min,自动进样器为20μl/次。
检测完毕后,将所得结果与健康儿童的滤纸干血片检测结果对比。
2 结果
1 040例标本中,16例检出为阳性,所占比例为1.54%,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8
例(0.77%),异戊酸血症4例(0.38%),希特林蛋白缺乏症4例(0.38%)。
这与最终的病理分析结果相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筛查前分析比较,有统
计学差异(P<0.05),见表1。
由此可见,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遗传性代谢病的准确度高,效果显著。
表1 遗传性代谢疾病情况[n(%)]遗传代谢疾病例数甲基丙二酸血症8(0.77)异戊酸
血症4(0.38)希特林蛋白缺乏症4(0.38)总计16(1.54)
3 讨论
遗传性代谢病又叫做先天性代谢异常,主要是基因突变导致生化物质合成、代谢、储存、运转过程出现异常[5,6]。
代谢异常会引发脑神经组织和系统毒性损伤,机
体缺乏必备的生化物质会引发能量缺失、代谢障碍,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引发脑功能障碍或脑损伤,部分新生儿和儿童还会出现多处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等急重症。
传统的筛查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细菌抑制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这些筛查方法只能检测出一种疾病[7],且过程耗时长、费用过高,不适
用于多种疾病群体的检查。
虽然检测技术在不断进步,也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大规模疾病筛查的要求。
串联质谱检测技术适应症包括新生儿神经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体液异常等,其中,抽搐、高血氨、智力低下、发育迟缓、低血糖、皮炎、黄疸等最常见。
晚发型的遗传性代谢病表现为反复性、慢性和进行性的特征,可在青春期和成年发病,如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意识障碍、惊厥、肌张力低下、高乳酸血症、低血糖症、运动发育迟缓等,其他表现也包括皮肤颜色异常、毛发颜色异常、白内
障、耳聋、晶体半脱位、角膜混浊、青光眼、眼底黄斑红点等。
串联质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分为待测分子离子化、根据质荷比分离离子、设定扫描方式检测离子、分析待测物质分子的定性和定量等。
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对多个代谢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机体是否发生代谢异常或变异情况,评价机体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酰基肉碱、游离肉碱等的代谢状态[8]。
新生儿筛查中,只需使用一个直径3 mm
血片收集3.2 μl微量全血即可。
目前,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筛查疾病的规模不断扩大,54种疾病被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中,38种均可利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已经建立起了串联质谱技术。
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串联质谱联用仪器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公认前景最广阔的当属电喷雾电离源。
电喷雾电离源是软电离方式中的一种[9],其特点在于容易
形成电荷离子,是大分子量物质顺利进入质谱仪中进行分析,这极大地提高了物质本身的分子量范围。
在过去对遗传性代谢病的分析主要依照致病基因突变、特异性酶活性、特异性生化改变等进行检测,但是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若仅仅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则很难进行判断。
临床上导致儿童出现反复呕吐、肌张力低下、抽搐、智力低下等症状的原因有很多,若没有明确原因,则很难进行有效的诊断,这无疑增加了家属家庭的负担。
电喷雾电离技术和串联质谱技术连用,可以降低对样品纯度的要求,适应新生儿筛查工作的要求。
在采集数据方面,可使用自动化分析系统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在2 min之内得出精确的结果,提
高了检测效率,可适用于大规模的新生儿筛查。
临床上关于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有很多,如余洁红等[10]的研究中,分析了串联质谱分析仪在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浓度上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其能够有效检测出儿童是否存在氨基酸代谢紊乱、有机酸代谢紊乱等情况,在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中,以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
浓度为检测指标,所得结果显示,1 040例标本中,16例检出为阳性,所占比例
为1.54%,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8例,异戊酸血症4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4例。
这与最终的病理分析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串联质谱筛查可检测出遗传性代谢病,准确率高,其对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盛曙君,黄华飞.嘉兴地区2265例NICU新生儿串联质谱法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5):76-77.
[2] 王福顺,赵立明.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
学报,2011,32(10):1224-1225.
[3] 曹佳萍,沈亚萍,张群英.串联质谱法在新生儿期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中的应用研
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1):81-82.
[4] 曲晓燕.探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现状与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
版),2015,9(7):163-164.
[5] 曾凡勇,吴卫红,王晓云.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代谢筛查结果分析[J].江苏医
药,2016,42(17):1947-1948.
[6] 崔岚.串联质谱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
志,2015,23(9):8-10.
[7] 李旺,耿国兴,李连鑫.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及结果分
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479-5482.
[8] 许永福,饶志.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中的应用进展[J].甘肃
医药,2012,31(11):845-850.
[9] 孔京慧,李娴,李巡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886例高危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24(6):6-7.
[10] 余洁红,梁宝嫦.串联质谱技术在儿童遗传性代谢病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