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手工教案《装饰花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手工教案《装饰花瓶》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装饰花瓶的基本方法。
2.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各种材料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花瓶。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各种装饰材料(如彩纸、毛线、贴纸、亮片等),花瓶模型,剪刀,胶水。
2.学具:每组一套装饰材料,剪刀,胶水。
3.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一些装饰花瓶的图片,营造艺术氛围。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装饰精美的花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花瓶的美。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见过或拥有的花瓶,分享装饰花瓶的经验。
2.讲解示范
教师简要讲解装饰花瓶的基本方法,如:选择材料、剪裁、粘贴等。
教师示范装饰花瓶的过程,边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
3.小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如何装饰这个花瓶才能让它更美丽?”
各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4.实践操作
每组领取一套装饰材料,按照讨论的结果开始装饰花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评价
每组完成装饰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内,邀请全体幼儿参观、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装饰花瓶的感受和收获。
7.拓展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装饰花瓶,并与家人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收集幼儿的作品,在班级内举办装饰花瓶展览。
五、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3.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材料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4.拓展活动中,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度较高,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
1.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装饰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审美观得到了提升。
2.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教师在活动中,能够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活动结束后,家长对幼儿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表示满意。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在实践操作环节,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材料进行装饰,注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观。
对话示例:
教师:“小明,你选择的彩纸颜色很漂亮,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颜色吗?”
小明:“我喜欢这个颜色,因为它看起来很温暖。
”
教师:“很好,你的观察力很棒。
你想怎样用这片彩纸来装饰花瓶呢?”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花瓶。
对话示例:
教师:“小华,你看到这个空的花瓶,你想到了什么?”
小华:“我想到了花园里的花朵。
”
教师:“那太棒了,你能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把花园里的花朵‘种’在这个花瓶上吗?”
小华:“我可以把彩纸剪成花朵的形状,然后贴在花瓶上。
”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展示花瓶时,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以及可能的用途。
对话示例:
教师:“看看这个花瓶,它的形状像什么?谁可以告诉老师?”
幼儿:“像一个细长的桶。
”
教师:“对,它确实有点像桶。
那你们觉得,我们怎样可以让这个花瓶变得更漂亮呢?”
2.讲解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边操作边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预测会发生什么。
对话示例:
教师:“我现在要用这个彩纸来装饰花瓶,你们猜猜看,我会怎么做?”
幼儿:“贴上去。
”
教师:“很棒,我确实要把彩纸贴上去。
但是,贴之前我需要先做什么?”
幼儿:“剪裁。
”
教师:“没错,我需要先剪裁出合适的形状,这样贴上去才会更美观。
”
4.实践操作
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装饰方法,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对话示例:
小李:“它会像一个穿上了毛线衣服的花瓶。
”
教师:“很有创意的想法,你让花瓶变得更加温暖和有趣了。
其他人也可以试试小李的方法,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
6.展示评价
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并鼓励他们互相学习。
对话示例:
教师:“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装饰花瓶的过程和想法?”
幼儿:“我用了不同颜色的彩纸,我想让我的花瓶看起来像彩虹一样。
”
教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让我们的教室都变得更加多彩了。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看看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
通过这些对话和补充,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和生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装饰花瓶的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
1.关注个体差异,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供更多样化的材料,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要耐心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避免一味的操作,确保他们理解装饰花瓶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于内向的幼儿,可以多给他们一些单独操作的时间,对于外向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多与同伴交流合作。
4.在操作环节,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装饰花瓶的过程中,避免个别幼儿被边缘化。
5.注意材料的安全性,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等工具时,能够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6.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7.在评价环节,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避免过度批评,多给予正面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
8.结束活动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幼儿的反馈和作品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