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二章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微观)高鸿业课本电子版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高鸿业课本电子版第二章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学习微观经济学,有必要首先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这便是本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该节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使读者能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以及据此所安排的微观经济学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初步论述,通常被当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

本章的第二节至第八节将简要地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九节是本章的结束语。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这种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或者说,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显然,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经济个量,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它才被称为微观经济学或个量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2章-需求和供给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2章-需求和供给

(2)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
家整体经济的 运行,
及政府运用
经济政策来影 响整体经济等 宏观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 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第六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一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改变
(fanction)
(quantity)
3.供给的表示:
(广义的)供给函数:Qs=f(P,C,Te,Ps,Es,n…) Supply Function
保持不变
(狭义的)供给函数: Qs = f(P)→ 常用的供给函数
供给表(Supply Schedule):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P
供给量Qs
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供 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高鸿业最新版-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最新版-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42~ 1924),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 创始人, 是他将这门学科的名字从 “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 1 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 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 动。在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 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一 需求函数

“ 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
成为一位博学的政治经 济学者——它所必须学 的就是‘供给’与‘需 求’这两个名词。”

需求是消费者一定时期
在可能的价格愿意且能 够购买商品的数量。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 需求函数

―需要”是一个自然概念,表示人们在生理和心
理上对物品或感情的要求;“需求”是一个经 济概念,表示和购买能力有关的消费欲望。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 力的有效需求。 “需要” 对应的是 “满足”,
到最优配置;宏观是在资源已获得合理配置条 件下,资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
[资料] 微观先生和宏观先生
[资料] 微观先生和宏观先生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基本假设条件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 基本假设条件

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 提的,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理论的
不同需要,假设条件也存在着差异。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 和均衡价格
主讲人:韩松
封二
* 自 嘲 *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整理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整理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决定.需求曲线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供给曲线一、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主要因素有:1该商品的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的供给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第二章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详细课件

第二章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详细课件
第二章 需求、供给及相关基本概念 2.1 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均衡价格论则是经济 学的基础理论。本章的中心就是分析需求、供给的定义 和影响因素、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动。同时,借助均 衡价格理论来讨论价格管制的后果。
讲 课 提 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需求 供给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0
Q1
Q2
Q
40
三、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政府应不应该以最高或最低限价干预 市场运行是一个规范性命题。
41
P P2 P1 S
0
Q1
Q2
Q
供给曲线的特征: (1)因变量Q放 在横轴,而自变量 价格p放在纵轴 (2)供给曲线的 斜率为正且凸向原 点
20
(三)供给函数
• 供给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明的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 的一种关系。其一般形式为: Qs= f(p) 反供给函数记为: P=f-1(Qs) 如果供给函数是线性的,则可写成: Qs -+p 考虑前述变量的供给函数为 QS= f(p、 pF 、 T 、 pR 、 pE 、N )
21
(四)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的 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比,即商品价格高,供给量 大,反之,则小。 供给定理之所以成立,是因为追求利润并使其 达到极大化是厂商的目标。
供给定理的例外,如:无法复制的商品、劳动 力商品等。
22
三、供给曲线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也是不同的。
1 2 3 4 5 6
7
(三)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用D表示)是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关系的曲线。
p p1 p2
需求曲线的特征: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二章

企业
生产要素的供给
引致需求
生产要素市场
4
四、教材的基本框架
第1章为引论; 2-7章研究一般商品市场中的局部均衡;其中: 第2章为一般商品市场中的局部均衡理论问题引出; 第3章分析市场需求方——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4-7章分析市场供给方——生产者行为理论; 8章研究要素市场中的局部均衡,为分配理论; 第9-10章研究一般市场的均衡,市场经济的均衡状态 是否具有经济效率; 第11章研究研究保持市场经济效率的微观经济政策。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3 P2 P1 P3 D1 D2
S E2
E3
E1
O
Q3 Q1
Q2
Q
⑵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当需求不变时,在需求不变的 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 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 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 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 数量减少。
P
P3 P1 P2
S3 E3 E1
⑵公式:
Qd=f(p)=α-β·P
9
⑶图示:
把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 格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就 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种表 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的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P
7 6 5 4 3 2 1 0
G
F E D C B A
D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Qd
需求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证明: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 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P
S3
S1
S2
P0
O
Q3
Q1
Q2
Q
例: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 (3)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课件--第2章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课件--第2章


古典时期:在研究资本主义活动的时候把个别商品的价值的形 成和决定、个别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威廉· 配第、亚当· 斯密、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 新古典时期:微观经济学框架构建。边际革命、马歇尔的均 衡价格论、克拉克(1890)分配论 新古典综合时期:在经济学体系中微观经济学成为独立的部 分,且内容逐步完善。垄断竞争理论(1933)、希克斯的序 数效用论。 现代微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微 观经济学的发展基本是在改进的新古典框架中进行,但在理 论研究范围和应用的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方法上数理 分析加强、理论研究范围扩大。
2017/8/7
9
2003年1月6日凌晨,桂林市的市区以北地区普降中到大雪, 一夜间的雨雪把整个大地铺得白茫茫一片,10年不遇的大雪, 使桂林人异常兴奋,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拿着相机外出赏雪拍 照。 1月6日桂林市各照相馆都挤满了要买胶卷的市民。由于缺货, 柯达胶卷每筒40元都有人买。临桂县五通镇一照相馆的老板说, 当天上午存放的100多筒胶卷就销售一空。 "要想当天可取,照片每张0.8元,按正常价0.4元排队需要两 天"。以往0.4元一张,1小时就可取照片的事,这两天在桂林市 找不着了。1月7日下午,在八桂大厦旁一照相馆里,正在忙于 装照片的服务员说:"当天交来的胶卷可能要等到9号才能取。 因为机子冲洗的速度有限,一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了解,1月6日,桂林市的照相馆几乎门庭若市,每个照相 馆当天至少卖出100至200筒胶卷;急于冲洗照片的市民又拥往 照相馆,照相馆几乎每天都要接到100~300筒胶卷的冲洗,而 平时一般只有20筒。
消费支出
需求
产品市场
价格作为信号调 节资源的流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第2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第2章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9
图2—3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0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 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5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3.均衡价格的形成 第二,当市场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出现需
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 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 品的价格必然上升,直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4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5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2.微观经济学要论证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竞争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7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 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 发生移动。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整理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整理
意义:解释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做出最优的消费选择。
应用:在市场分析、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边际效用递减
定义: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在递减
原因: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满足程度逐渐降低
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上的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结论:在有限的收入和无限的欲望下,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均 衡点
XX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03
消费者选择理论
02
市场结构理论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价格决定和分配理论
01
消费者选择理论
效用最大化
定义: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约束 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 自己的效用达到最大。
消费者选择:在预算约束下,选 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效用最 大化。
无差异曲线
定义: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 量组合的曲线。
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凸向原点,凹向无穷远;任意两条无差 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类型:不同类型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着消费者不同的偏好。
应用:用于分析消费者在不同商品数量组合下的选择行为,以及消费者偏 好对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不会随产量变动而变动,而 变动成本则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成本最小化条件:在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下,生产者能够实现成本最小 化,即在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成本之比时。
边际收益递减
定义: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投 入要素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 增加量逐渐减少。
原因: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生产者会面临边际 成本递增和边际产量递减的问题,导致边际收益 递减。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第二章 供求理论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第二章 供求理论

向右上方倾斜
D
Q
需求定理的特例
第三节 供给


一、价格与供给数量: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函数 2.供给曲线

供给表 供给曲线

3. 供给定理 二、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 Supply: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Q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应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 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
市场机制作用下,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
若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则会出现供>求,商品过剩。 在市场自发调节下,需求者压低价格。 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亦如是。
非均衡图示
价格相等,数量不等 数量相等,价格不等
P
P1 P0
D
S
P
D
S
P1 E P0 P2 Q1 Q0 Q2
Q Q0 Q1 Q
E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变动, P 供给不变 Demand Shift
需求增加则使需
D3
D1
D2 S E2 E1 E3
P2
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P 1 均衡价格上升,均 衡数量增加; P3

一、均衡的含义
2.均衡价格 The Equilibrium Price 3.供求定理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互相作用下所达

西方经济学(微观)高鸿业 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高鸿业 第二章

D
0
Q3
Q1
Qe
Q2
数量
年份
发散型蛛网
第八节
蛛网模型
第三种情况:封闭型蛛网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价格 S 价格
E Pe D Pe
Qe
数量
年份
封闭型蛛网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不同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比较
价格 F D1
H
Pe
A
B
D2
O
E
I
C
G
数量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 (元) 需求量 (单位数) 供给量 (单位数) 6 200 800 5 300 600 4 400 400 3 500 200 2 600 0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市场:商品的买方、卖方以及其他参与者共 同作用,决定一种商品或一系列商品价格的 集合。 行业:出售相同或紧密相关产品的厂商的集 合。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第六节
弹 收入 性
价格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ed>1
ed=1
ed<1
ed=0
ed=∞
降价
增加
不变
减少
涨价
减少
不变
增加
既定价格下,收 同比例与 益可以无限增加, 价格的下 因此,厂商不会 降而减少 降价 同比例与 价格的上 收益会减少为零 升而增加

微观经济学讲稿【范本模板】

微观经济学讲稿【范本模板】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稿2第二章需求与供给❖微观经济学的特点❖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价格❖弹性理论❖供求理论的应用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

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从三个层次进行考察:第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如何以最优决策获得最大效用,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它是由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二、基本概念: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

❖市场的三种理解:第一,作为物品交换地的市场-—如农贸市场,购物中心。

个人可以直接观察的有形对象。

第二,作为价格形成过程的市场——买者和卖者构成的集合体,通过他们的实际和潜在交易活动来决定物品价格。

第三,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市场——价格与供求互动作用,引导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理论分析才能揭示的属性。

❖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完全信息假定。

❖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因变量.❖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象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

❖私益和公益的关系: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标,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三、让鹦鹉成为经济学家❖19世纪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卡莱尔说过:只要你教鹦鹉学会说需求和供给,就能把它培养成经济学家.❖由此可以看出供求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教案(高鸿业三版)

微观经济学教案(高鸿业三版)

第一章导言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内容:(1)经济学的由来、基本问题及定义(2)经济学的研究工具(3)经济学的两个层面(微观、宏观)(4)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对经济学的认识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稀缺性: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稀缺性:资源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续)–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物品通常可分为: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如噪音、垃圾资源主要有: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资本资源(capital resources)等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选择性: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选择的重要性(资源的多用途性)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由于客观存在着稀缺性,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欲望的所谓选择问题。

这些选择(choose)包括: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for whom)–何时生产(when)?–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基于上述理由,可以给经济学下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1.有关需求的概念2.有关供给的概念3.市场均衡状态的确定4.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定性与定量)5.限价政策6.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一.一组概念1、需求量: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Demand )与需要(Need)的区别:-需要仅仅是一种愿望,而需求不仅是一种愿望,并且要有支付能力。

-需要可以是无限的,但需求一定是有限的。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注意:需求反映的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用表格表示时,需求是一组数据。

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需求表描述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也可以由图形来描述注意:也可能是曲线这种关系还可以用函数来表示需求函数: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简化后: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看作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 Q d= f(P)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 d = α-β·P 二、需求法则 1、内容需求法则: 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因而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 ) 2、原因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 3、需求法则的例外: 炫耀性商品 古董、古玩、股票 吉芬商品4、注意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P ,P T,Y ,f(P,Q e X d =三、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A.商品自身的价格;B.消费者收入水平;C.相关商品(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替代品:能代替别的商品的使用而满足人们同种用途的一组商品。

当一种物品价格降低时,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的减少。

互补品:两种商品结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某种用途的商品。

当一种物品价格降低时,会引起其互补品需求的增加。

D.消费者偏好;(示范效应与广告效应)E.对价格、收入变化的预期;需求曲线位置的确定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需求曲线(1)需求变化的含义,例如下图所示:收入水平提高P1时需求 Q2P2时需求 Q1需求曲线D右移为 D ’在任意价格 D’的需求量都大于 D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化:Q0Q1; 需求的变化:Q1Q2上图显示的是当替代品价格变化时,需求曲线的变化情况。

Presentation从惠普与康柏的合并看产品的互补战略20世纪90年代,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UNIX戴尔:个人电脑惠普:计算机打印设备2001.06 合并190亿美元。

一年后,年成本削减了35亿美圆,税前利润10.7%,高于IBM的9.7%。

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生产出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数量组合价格(元)供给量(单位数)A 2 0B 3 200C 4 400D 5 600E 6 800图2-3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供给函数: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

如果假定其它因素均不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Q s=f (P)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较多的供给函数为 Q s=-δ+γ·P二、供给法则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理解供给法则时必须注意:-其他条件不变-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例外(如古董、土地、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三、影响供给量和供给大小的因素(1)自身价格(2)生产成本(2001年,台湾地震)(3)生产的技术水平(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四、供给的变化及供给曲线的移动(1)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示为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2) 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在几何上表示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3) 供给变化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时候P1时生产 Q2P2时生产 Q1供给曲线S右移为 S’在任意价格 S’的供给量都大于 S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如何确定的?第三节均衡价格一、均衡和均衡价格1.均衡2.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相等的供求数量。

二、市场均衡的形成1.经济模型和市场均衡一个经济模型通常包括若干有关的函数和对这些函数中一个或几个系数的某些约束和均衡的条件。

根据经济学原理中关于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可以画出供给曲线(S)从左向右,向上倾斜,它说明企业(厂商)在每个价格水平,愿意生产和出售的产品数量。

这条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因为如果价格提高,供给量就会增加。

需求曲线(D)说明消费者在每个价格水平,愿意和能够买得起的产品数量。

曲线斜率为负,意味着如果降低价格,需求量就会增加。

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达到均衡。

在图中,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如图,P。

和Q。

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当均衡时,买者和卖者都不想再改变价格或数量。

在P。

,Q。

处,买者的需求恰好得到满足;卖者也恰好把他在此价格水平上想出售的产品数量售出。

2、均衡价格的形成机理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当价格>均衡价格→供>求→需求者压价,供给者减少供给→价格下降当价格<均衡价格→供<求→需求者抬价,供给者增加供给→价格上升均衡的调整(1)均衡的调整(2)例题: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确定已知:需求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 = 14 — 2P 和Qs = 2 + 4P 求:价格Pe 和均衡交易量Qe 。

解:把需求和供给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d=Qs ,解Pe 得:242142=---=Pe把Pe=2代入需求函数,得均衡交易量:Qe = 14 — 2 * 2 = 10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由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即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1.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2.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思考:1.下列因素发生变化对市场均衡状态有何影响?A 消费者收入变化;B原材料价格上涨;;C商品的消费成为一种时尚;2.你预期下列结果会怎样:(1)咖啡的市场价格:1994年初,受严寒气候的影响,世界最大咖啡生产国巴西严重歉收。

(2)牛肉的市场价格:1991年,美国西部许多州遭受严重干旱,草场牧草锐减。

四、直接干预——价格管制价格上限;价格下限;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目的:社会公正与平等、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范围:生活必需品(住房、大米等)经济后果:商品持续短缺黑市腐败现象产品质量低劣搭配凭票供应2、价格下限(Price floor)价格下限也称为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主要用于对某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产业进行支持,如农业、衰退中的产业经济后果:产品过剩,企业依赖性增强。

例1:最低工资法的影响许多国家为了维护劳工的利益,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

例如我国北京市2000年4月底将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规定为2.39元。

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例2:住房租金控制世界许多城市都曾经对租房的租金标准进行控制,主要理由是阻止租金过高而影响低收入居民的生活。

从短期来看,可供出租房屋的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住房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反应也不太大,因为人们找房和调整住房需要时间。

从长期来看,由于房租过低,房东将缺乏积极性去扩大住房的供给量,也不愿意对现有住房进行修缮。

在需求方面,住房租金过低将会刺激人们寻找自己的公寓(而不是与父母或其他人共居),也会刺激更多的人向城市迁徙。

租金控制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比较短期 长期例3:中国民航对机票价格的控制从1999年4月开始,中国民航宣布全面禁止机票价格打折,由此引起国内航班的座位大量空闲。

民航总局于6月份宣布减少国内航班数,将座位数减少1万多个。

第四节 弹性理论与分析第一小节 需求弹性一、弹性的概念及公式弹性: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二、需 求 弹 性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 )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诸因素(自变量)发生变化以后,需求量(因变量)作出反应程度大小的一个概念。

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等。

其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又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自变量的相对变化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弹性系数=价格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需求弹性系数-=比。

即:由于需求弹性本为负数,再在前面加负号是为了让其为正,以便于不同弹性之间的比较。

(1)需求弧弹性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假设需求函数为Q=f (P ),以ed 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弧弹性公式为:例:根据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上例中a ,b 点之间的需求弧弹性为:(2)需求的点弹性需求的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它衡量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点弹性的计算公式假定需求函数为Q=f (P ),以dQ 和dP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以ed 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的公式为:思考:1. 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的弹性相等吗?2.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吗?2121d Q Q P P Q e ++•∆∆-=P 3800400541400=++•=d e Q P dP dQ PdP QdQe d •-=-=(3)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①当ed=0时,称为完全无弹性(Perfectly Inelast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