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3.3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3.3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节 DNA的复制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节DNA的复制[学习目标] 1.概述DNA复制方式的假说及实验依据。

2.掌握DNA复制的过程。

3.归纳DN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规律。

知识点一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和实验证据知识梳理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1)假说:□01半保留复制方式。

02沃森和克里克。

(2)提出者:□(3)假说内容03氢键断裂。

①解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碱基之间的□05碱基互补配对原②复制:解开的□04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06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则,通过形成□③特点: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07半保留复制。

称做□2.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证据(1)实验方法:□08同位素示踪法和□09密度梯度离心法。

(2)实验原理: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10居中。

含15N的双链DNA分子密度□11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3)实验假设:DNA以□(4)实验预期:离心后应出现□123条DNA带。

13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

①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15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②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6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③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5)实验过程(6)过程分析①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

②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7全部中带。

③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81/2轻带、□191/2中带。

(7)实验结论:DNA 的复制是以□20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1.上述实验是如何区分亲代与子代DNA 分子的。

提示:根据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区分,亲代全为15N ,最靠近试管底部。

2.若DNA 复制的方式为全保留复制,上述实验结果会是怎样? 提示:(1)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 (2)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2重带、12轻带;(3)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4重带、34轻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3节 DNA复制(1)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第3章 第3节 DNA复制(1) 教案

课题名称第3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1)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下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考试大纲描述《DNA分子的复制》高考测试等级Ⅱ级: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见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DNA的复制》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遗传学中具有的重要的地位。

据课程目标,本节内容的要求“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是属于“理解水平”的要求。

学生分析学生特征,生理上表现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从能力方面分析,他们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从知识准备情况看,学生已经具有了DNA 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由于这一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问题情境看教学动画以外,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合作能力。

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54页,理解DNA复制的基本过程,能够说出DNA复制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条件。

2.归纳描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总结DNA分子准确复制的原因。

重点 1.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2.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难点DNA分子复制有关的计算。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导(约2分钟)复习导入:复习DNA分子的结构跟随教师进行DNA分子结构的复习复习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思(约12分钟)★一、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和实验证据★阅读教材52-53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1-2: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_______断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_____________原则,通过形成________,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 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尝试与实践一、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位于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

教材的第一节明确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节探究了分子的结构,本节将继续探究DNA的复制,明确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之间的延续,为学生在分子水平理解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DNA分子的结构,已经具备一定的分子学基础,高一的学生直观思维已经非常成熟,抽象思维正在慢慢养成,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有较强的自主性没,所以本节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DNA复制的概念(2)阐述DNA复制的方式(3)概述DNA复制的过程2.能力目标(1)利用学具模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深入理解DNA复制的过程。

(2)利用学具探究DNA分子复制的两种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三、重点难点1.重点DNA复制的方式2.难点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四、教学策略1.设计理念思维导图策略思维导图运用人左脑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让思考、分析和记忆发挥出所有的灵感和潜能。

生物学科就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不能仅限于掌握局部的知识点,而是要从系统的角度把知识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本节尝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NA分子的结构,再将DNA的复制过程整合到已有的体系中,完善思维导图。

◆任务推进教学在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先学后教。

任务驱动正是实现课内翻转的重要模式,将任务推送给学生,先学习后展示,最后教师点拨,实现课内翻转,先学后教,并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模式。

◆问题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学具模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根据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推进。

利用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引导方法,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主体。

高中生物必修2 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 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第3节 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2)掌握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及复制的特点。

(3)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2)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DNA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半保留复制提出假说
二、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演绎推理假说演绎
实验验证
三、复制的过程:
1、概念: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还有线粒体、叶绿体
4、条件:模板、酶、原料、能量等
5、复制的过程:解旋——合成子链——螺旋
6、特点:半保留复制
7、结果:1个DNA分子形成2个DNA分子
8、意义:传递遗传信息。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2014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求知、分析图解、讨论交流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DNA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用具PPT演示文稿(内有DNA复制过程的动画)教学重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教学难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教学步骤及要点: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展示课件并提问: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DNA双螺旋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思考回答1、DNA化基本单位苷酸,由酸、一分糖、一分子组成。

2、DNA双的主要特分子结构性、多样性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一份重要的文件要留下完全一样的副本,最好的办法是将它复印一份。

那么作为遗传物质DNA,在传递遗传信息的时候是如何由一份变成两份传递给后代的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半保留复制。

后来被科学家通过实验的到了证实二.DNA复制的条件和过程探讨1.请同学们思考DNA复制至少需要什么条件?2.阅读教材54页,完成导学案42页自主学习二3教师详细讲述DNA复制的过程中的以下问题:①复制的时间是?真核细胞复制完了的两个一模一样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什么时候分离的?②真核细胞细胞核,细胞质,以及原核生物拟核中的DNA主要的区别里?③过程:解旋:DNA分子断开氢键,形成两条母链(模板链)需要:解旋酶,ATP合成子链:合成互补子链需要:模板链,原料,DNA聚合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边解旋边复制形成子代DNA:1条子链与1条母链螺旋为1个新的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小结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④条件:原料,酶,模板,能量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⑥准确复制的原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碱基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⑦结果: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⑧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模为原酸能酶等三.DNA复制的计算探究一:导学案43页探究三1.DNA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复制n次,则子代有多少条?其中代链的DNA有多少条?不含亲代链的DNA有多少条?2.一个DNA复制N次,则子代DNA共有多少条脱氧核苷酸单链?其中脱氧核苷酸单链有多少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有多少条?3.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多少个?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多探究二:1.假设将1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0代)转移到14N的培养培养3代,则子一代,二代,三代DNA分子的组成是怎样的?2.若将每一代DNA分子进行离心,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有何特点教学后记:。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到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DNA复制的详细步骤,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分子层面的生命活动规律。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实验设计、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技能。

4.社会责任:认识到DNA复制研究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培养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理解及其证据。

三、教学难点•理解DNA复制过程中涉及的酶及其作用机制。

•掌握DNA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图解、实验视频等)。

•教材、教辅资料及相关科学史资料。

•模拟实验材料(如有条件,可进行DNA复制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问题卡片、案例分析指南)。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DNA复制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动画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DNA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分享见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案例(如Meselson-Stahl实验),理解DNA 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遗传信息是如何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的,从而引出DNA复制的概念。

新课教学1.DNA复制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DNA复制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DNA复制的过程•起始阶段:介绍DNA复制的起始点(复制原点)和引物酶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复制过程的启动机制。

•延伸阶段:详细讲解DNA聚合酶的作用,以及其在模板链指导下合成新DNA链的过程。

(名师课堂)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名师精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名师课堂)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名师精选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三节DNA的复制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对DNA复制的推测,再次领悟假说—演绎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2.进行DNA分子复制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通过探究DNA分子复制的验证实验,现次领悟同位素标记法,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探究DNA分子复制的验证,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2)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3)教学难点:对半保留复制的推理与验证(4)教学建议: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DNA的复制。

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并为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打下了基础。

本节是进行探究学习很好的一课,引导学生对该过程的演绎推理,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逻辑思维。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DNA的结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理解,而DNA的复制过程是一个微观而复杂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结合直观形象的示意图或视频动画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DNA分子复制的内容,可运用“衍射法”来掌握。

“DNA分子的复制”为核心,可以衍射出与之相关的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时期、起点、特点、催化条件、能量供应、模板、原料、原则、过程、结果、复制精确性的原因等,当然也可以据此绘制出衍射概念图(下图供参考)。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从奥运会徽引入:两个会徽所用的原料应该选自一块石材;应先制造模型,并按模型制作会徽;应使用电子控制的刻床;刻床应由一名技术熟练的师傅操作,或完全数控等。

(以上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回答,事实是原料确实选自一块石材,但由于时间紧迫,两个会徽是由两名技术最好的师傅手工雕刻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2)

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 形成的
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 过程。
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自形成一个新的 DNA 分子, DNA 复制
这样,1DNA 分子→2 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
6.特点:①DNA 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②是一种 代 DNA
半保留式复制。(即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 分子和亲
原有的链,另一条(子链)则是新合成的。)
7.“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 完全相同?
②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8.结果:一个 DNA 分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 子 9. 意义:DNA 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节《DNA复制》公开课[设计思路]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探究。

因此,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是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教法设计上,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直观、比较、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把教材中的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铺设符合认知规律的思维轨道,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学法设计上,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简单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求知的方法,“授之以渔”。

本课时通过设疑导学,学生在自主思考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探索DNA复制的实践和思辨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点拨导议,启发学生思考、分析科学家的试验,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能力;通过展示小组提出的假设,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方法。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DNA复制的概念2、简述DNA复制的过程,推断DNA复制方式的一些规律。

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梅塞尔森和斯塔尔(Meselson、stehl)的试验以过程中,提高分析、比较、推理、归纳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2、在动手模拟DNA复制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3.3《DNA的复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生物:3.3《DNA的复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2、技能目标:分析并讨论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培养运用简约的科学语言概述科学现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DNA复制的学习,体会DNA来保留复制的方法认同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二、教学重点:DNA分了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三、教学难点:DNA分了复制的过程四、学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五、学习过程:()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预测:. _____ o了解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复制的过程学生先阅读教材Pii页。

教师投影出示如下问题:1.DNA分子复制发生在什么时间?2.DNA分子复制过程怎么进行?3.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哪些条件?4.DNA分子复制过程有何特点?5.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是什么?6.DNA分子复制有何生物学意义?学生阅读完毕之后,先简单提问。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拨、讲述:(1)DNA分子复制根据前面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学习可知发生在无丝分裂之前或有丝分裂间期;在配子形成时则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

(2)DNA分子复制过程:教师播放DNA分子复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这部分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掌握的知识。

观看完毕后,师生共同总结,有以下三点:a.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昔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解旋为两条平行双链,此过程叫解旋。

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b.合成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两条多脱氧核昔酸链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昔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c.子母链结合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解旋完即复制完,形成新的DNA分于,这样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2)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2)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DNA复制的过程,特别是半保留复制。

三、课时安排及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顺序按“推测-实验证据-复制过程” 进行。

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一些人和动物亲子代相似的相片,让学生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的时间,以及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接下来设置问题:“请你设想一下DNA是用何种方式复制的?”教师介绍三种猜想“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让学生积极讨论这三种复制方式的结果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然后介绍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过程的推测,从而得出DNA 的半保留复制过程。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充分利用课本的彩图来分析、学习科学家对DNA 复制过程所做的经典实验,再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个实验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想,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也掌握一种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重带、中带、轻带表示的DNA分子的双链构成怎样的,在整个实验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细胞中提取出的DNA离心结果说明了什么。

通过层层分析,学生不仅能够自已得出结论,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半保留复制。

从而也得出了DNA复制的定义。

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n 2n 2/2n1-2/2n 2n+11/2n1-1/2n小结1.通过学习必须掌握DNA的复制过程、复制的必需条件及DNA复制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

为学习生物的遗传和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础。

2.目前DNA分子广泛用于刑事案件侦破等方面(l)DNA分子是亲子鉴定的主要证据之一。

(2)把案犯在现场留下的毛发、血等进行分析作为破案的证据,与DNA有关。

作业练习一二【典型例题】例1.如果将大肠杆菌的 DNA分子用标记,然后将大肠杆菌移入培养基上连续培养。

从分析得知,第一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若连续培养三代,此时,含标记的DNA分子约占大肠杆菌DNA分子总量的多少?其原因是多少?【解析】解题时,可用下图表示双链DNA分子复制过程:从图解可知,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以亲代的DNA分子中两条母链分别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而成的。

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总量中,含标记的为(即);第三代应为(即)。

【答案】以亲代D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而成;25%;因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例2.将大肠杆菌置于含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把 DNA被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移到只含的普通培养基培养,使其繁殖两代形成 4个新个体,则它们的 DNA中含的链与的链的比是()A.3:1 B.2:1 C.1:1 D.7:l【解析】本题考查“大肠杆菌只有一个DNA分子”以及对“DNA分子具有双链结构”和“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

标记的DNA有两条含的链,当利用含的氮源来繁殖合成新DNA时,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新形成的 2个 DNA分子上应各有一条含的链和一条含的链,没有了的来源,不论以后复制多少次,含的链永远只是两条,而增加的新链都是含的链。

而题中形成了4个新个体,则只有4个DNA分子——8条单链,只有两条含,其余六条含,链:链=6:2=3:1。

高中生物DNA的复制名师精选教案2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生物DNA的复制名师精选教案2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7.DNA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二、简答题
1.由于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和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体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3.将 标记的DNA分子放在 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 的DNA占总数是()
A.1/16B.l/8C.1/4D.1/2
4.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G与C B.A与C C.G与A D.G与T
6.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l.D 2.C 3.C 4.A 5.B 6.A 7.B 8.A
二、简答题
1.多样性特异性
2.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④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
4.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典型例题
例1如果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 标记,然后将大肠杆菌移入 培养基上连续培养。从分析得知,第一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若连续培养三代,此时,含 标记的DNA分子约占大肠杆菌DNA分子总量的多少?其原因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典型例题】
例1.如果将大肠杆菌的 DNA分子用标记,然后将大肠杆菌移入培养基上连续培养。

从分析得知,第一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
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若连续培养三代,此时,含标记的DNA分子约占大肠杆菌DNA分子总量的多少?其原因是多少?
【解析】解题时,可用下图表示双链DNA分子复制过程:从图解可知,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以亲代的DNA分子中两条母链分别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而
成的。

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总量中,含标记的为(即);第三代应为
(即)。

【答案】以亲代D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而成;25%;因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例2.将大肠杆菌置于含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把 DNA被完全标记的
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移到只含的普通培养基培养,使其繁殖两代形成 4个新个体,
则它们的 DNA中含的链与的链的比是()
A.3:1 B.2:1 C.1:1 D.7:l
【解析】本题考查“大肠杆菌只有一个DNA分子”以及对“DNA分子具有双链结构”和
“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

标记的DNA有两条含的链,当利用含的氮源来
繁殖合成新DNA时,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新形成的 2个 DNA分子上应各有一条含
的链和一条含的链,没有了的来源,不论以后复制多少次,含的链永远只是两条,而增加的新链都是含的链。

而题中形成了4个新个体,则只有4个DNA分子——8
条单链,只有两条含,其余六条含,链:链=6:2=3:1。

【答案】A。

【评点】DNA复制,是将两条链之间的氢链打开,形成两条单链,然后以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各形成一条新链。

在什么培养基上复制,新链即含什么培养基上的物质,再次复制仍如此,但是原DNA(亲代DNA)中的两条链上的物质永远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