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全册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案(超实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学习课时 2五、学习过程【一展身手】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
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
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6.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想一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以“问题探讨”引入。
二、新课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试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全册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全册教案标题: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全册教案目标:1. 理解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的教学内容,包括细胞分裂、遗传与变异、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等。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细胞分裂的原理和过程。
2. 理解和掌握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3. 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
4. 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和安排:单元一:细胞分裂1. 课时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的功能。
-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验+小组讨论。
- 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2. 课时二: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标: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教学内容: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分裂激素的作用。
-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讨论。
- 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单元二:遗传与变异1. 课时三:遗传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 教学内容: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
- 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2. 课时四:遗传规律-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 教学内容: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突变。
-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讨论。
- 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单元三:生物技术1. 课时五: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教学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克隆技术的应用。
-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 教学资源:教科书、案例资料、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二.课前预学: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6.显性性状:举例: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
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四.我的疑问:五.归纳总结:六.自我检测: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administrative terms has m ore big, a ny when are t o ha s Orga nizati on conce pt, active partici pate in organi zation activitie s, consci ously accept party of supervisi on; to do ba sed sex work, ma nagement g ood members, servi ce good member s, grass-r oots party to using members orga nizati on re ceiv ed turned, a nd members thoug ht reported, a nd party of C onfere nce a nd due s pay, opport unitie s, master member s of ba sic situation, care members l ife. Four to focus a nd w ork har d to resolve. Comra des, t he above is w hat I give y ou guida nce i n the new Constitution. Hope every Member of the party to pa ss the tutor, dee pen our understa ndi ng of the Constituti on i n the party's gui ding i deol ogy adva nci ng with t he times, consciously link t heir own thi nking a nd practi ce, after car eful study, rea d and car efully under stand, think, relate, a pply w hat they have lear ned. N ot only r uns throug h the mass line of the party Constituti on to l earn t he ne w educati onal practi ce all t he time, but also t o harve st as agood starting point to l earn, st udy a nd w ork to do better i n the futur e, and strive to create a new situati on for school educati on contri bute their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共18套)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共18套)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汇总(共18套)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汇总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1章第1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想本设计采用科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对孟德尔科学实验过程的分析,观察科学事实;建构科学概念;分析科学原理;认识科学理论。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追随孟德尔的足迹,充分了解和把握事实,然后能够使用概念来解释和分析科学事实中蕴含的本质过程。
学生在解释科学事实的过程中,就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初步建立模型试图分析现象本质,因此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去修正他们的模型,并最终达到最优模型的建立。
建模教学有如下3个过程非常关键:①学习迁移理论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要把学生的这四个起点行为进行回忆、强化和巩固。
②思维过程是学生建模的关键环节:分析问题,设计模型进行建模是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教师在建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使学生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答案的问题,答案不是目标,思维过程才是建模学习的中心。
③学生建立了模型后,通过验证模型的通用性,可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从知识层面更进一步提升到元认知的思维水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word版,34页)
新人教版必修2全套教案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纲要求: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性状分离一、孟德尔简介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分离比为3:1 3.解释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测交1是否产生两种1的配子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7.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课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的介绍。
这些教案是根据新人教版教材编写的,适用于高中生物必修二课程。
教案涵盖了课程的各个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提高研究效果。
教案内容
1. 第一单元: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
- 教案一: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生物工程的应用
- 教案二:基因工程与农业
- 教案三:基因工程与医学
2. 第二单元: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 教案一:细胞及其分裂
- 教案二:生殖与发育
- 教案三:遗传与进化
- 教案四:基因与人类健康
3.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性与环境
- 教案一:生物的多样性
- 教案二: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
- 教案三:生物圈与人类活动
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选择相应的教案进行教学。
每个教案包
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
效果评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进行教
学效果评估。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研究和课后作业来巩固和
评估自己的研究效果。
总结
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是帮助学生学习生物
知识的重要资源。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案进行系统的教学和学习,在提高生物素养和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3篇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第一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课程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一课程名称:生命活动的基础授课时间:3学时课程目标:1. 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原理。
2. 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3.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4. 了解异养和自养生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 生命活动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第二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主要反应。
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节:碳循环1. 碳循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异养和自养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3. 大气中CO2的含量对碳循环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3. 了解异养和自养生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碳循环的机理及其对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影响。
2.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以及生命活动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2. 分组讨论及小组合作实践的方法。
教学资源: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装置。
2. 短片资料《生命的奥秘》。
3. 多媒体演示及PPT文稿。
评估方式:1. 听课笔记评价。
2. 针对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绘制。
3. 问题回答评分。
教学进程: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前安排:分配本次课的学习材料。
请学生阅读、分析以及准备相关问题,以便于本节课的开展。
1.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生命的定义:生命是指具有种系发展的规律性和自主适应能力、可以发生代谢和增殖等特征的物质现象。
生命的基本特征:1)所有生命体有通透性: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它们都有离开或进入细胞的物质传输量。
最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全册精品导学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 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使用说明】 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
尝试完成效果测评。
【自主学习】[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花的结构(2)名词: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父本 母本 去雄 1、性状与相对性状(1)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
思考: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实验过程(2) 实验结果(见课本P4:表1-1)①符号:P -__♀-__ ♂-__ ×-__○×-__ F 1-__ F 2-___②名词:A .杂交: b .自交: c .显性性状:具有一对____的亲本杂交___中显现出来的性状;而___显现出来的性状叫_____性状。
D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___出现显性性状和___性状的现象。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 DD (高茎) × dd (矮茎)↓ ↓ 配子 D d↘ ↙F 1 Dd (高茎)F2:基因型: DD :Dd : dd =___ 表现型 : 高茎: 矮茎=___(2)名词:① 遗传因子⎩⎨⎧表示)___性状,用___隐性遗传因子(决定_表示)___性状,用___显性遗传因子(决定_ ② 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 __ 的 ____,如___或___。
杂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 ___ 的 ___, 如___。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假说――演绎法(见课本P7)(2)测交:① 含义:指让F 1与_____杂交。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全册学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二.课前预学: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6.显性性状:举例: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
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四.我的疑问:五.归纳总结:六.自我检测: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教案第一章细胞与细胞膜一、细胞的定义和分类1.细胞的基本特征2.细胞的分类及特征二、细胞膜1.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2.细胞膜的功能3.细胞膜的运动方式4.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其作用三、细胞壁1. 细胞壁的组成和分类2. 细胞壁的功能3.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的重要性四、细胞的代谢1. 细胞的代谢类型2. 细胞的能量代谢3. 细胞的物质代谢五、细胞分裂1. 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2. 无丝分裂第二章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一、内质网1. 内质网的结构和分类2. 内质网的功能二、高尔基体1.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2. 分泌蛋白质的过程三、溶酶体1. 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2. 溶酶体的形成四、线粒体1.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 线粒体的能量合成五、叶绿体1.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六、细胞核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DNA的结构与复制七、细胞质基质1.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和特征2. 细胞质基质的功能第三章遗传与进化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的起源和发展2.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性状遗传及其分离定律1. 性状遗传的基本模式2.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3. 遗传多态性和基因频率三、基因与染色体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 染色体的组成和分类3. 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四、基因的表达1.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2. 过继方式和多基因遗传五、DNA指纹和遗传病1. DNA指纹的基本原理2. 遗传病的分类和特征3. 常见遗传病的诊断和防治六、物种起源和演化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2. 生物进化的证据3. 生物进化的机制第四章植物生长与发育一、植物生长的生理基础1. 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2. 植物生长的生理基础3.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二、植物发育的基本概念1. 植物发育的特征2. 植物发育的周期三、植物激素1. 植物激素的分类和功能2. 植物激素的生产和调控四、植物的营养1. 植物的营养需求2. 植物的各种营养元素3. 土壤的肥力和土壤肥料五、植物的生殖1. 植物的有性生殖2. 植物的无性生殖第五章动物行为和生态一、动物的行为适应性1. 动物行为的特征和分类2. 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和进化二、动物行为的调控1. 动物行为的调控机制2. 神经生理学机制和荷尔蒙机制三、生态的基本概念1. 生态的基本原理2. 生态系的组成和结构四、生态位和食物关系1. 生态位的概念和分类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五、生态系统和能量流转1. 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2. 能量流转和物质循环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2.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前景第六章人类生物学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2. 人类的分类和特征二、人类的组织和器官1.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分类2. 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1. 营养素的吸收和代谢2. 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四、免疫系统和疾病防治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常见病原体和疾病防治措施五、生殖和遗传1. 人类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行为2. 遗传和遗传病的分类及防治六、人类的行为和心理1. 人类行为的调控机制和分析方法2. 生理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概念和特征。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学习课时 2五、学习过程【一展身手】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
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
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6.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
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
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F1高茎豌豆↓自交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 : 1思考: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________ 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
而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 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 表示)(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
如:纯种高茎豌豆:DD ;纯种矮茎豌豆:dd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或测交后代均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或测交后代均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 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思考: F 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 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能不能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在第一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分离现象进行了解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实验,通过过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解决结果和结论以及讨论中的问题)目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假说—演绎法: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________和_______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________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测交就是让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三、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记忆节节清]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 1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1:1;F 2的遗传因子组合有3种,其比为1:2:1;F 2的表现性状有2种,比例为3:1。
2.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三课时)一、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例)①DD×DD DD 高茎②dd× dd dd 矮茎③DD×dd D d 高茎④D d×D d 1DD:2D d:1dd=3高:1矮⑤D d×dd 1 Dd:1dd =1高:1矮⑥D d×DD 1 DD:1D d 高茎二、显隐性的确定(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2)杂交后代有性状分离,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
三、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有关基因用A、a 表示)(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 或Aa。
(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Aa。
(3)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Aa×Aa)。
(4)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双亲之一为显性纯合子。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
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Aa为例)Aa连续自交Fn及所占的比例杂合子:1/2n 纯合子:1-1/2n显性纯合子:1/2-1/2n+1隐性纯合子:1/2-1/2n+1显性性状个体:1/2+1/2n+1 隐性性状个体:1/2-1/2n+1五、遗传规律的解题思路(1)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例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现有一只白色的公羊和白色的母羊生了一只黑色的小羊。
试问: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他们生的那只黑色小羊又是什么基因型?①根据题意例出遗传式因为白羊(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
双亲为白羊,生下一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例出遗传图式: P: B ×B子代: bb②然后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因为子代为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双亲中都有一个b 基因,因此双亲基因型均为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