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眼睛》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眼睛》教案

四年一班戢月琴 2017年春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眼睛》教案《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唤起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情,号召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激发学生对现实幸福生活、学习机会的珍惜。

(3)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提高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描写眼睛的写作能力。

(5)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情,号召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同时激发学生对现实幸福生活、学习机会的珍惜。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启发和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据图展开想象,提高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透过同学们一双双甜美无比、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学习、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

同时也让我想到,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偏远山区,有着一群和你们同样可爱的孩子,他们家境贫寒,几度失学、辍学,在求学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走近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

1.解说背景,导入新课。

1992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万头村的一所小学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来求学的孩子。

在众多的孩子中间,他发现一个女孩子有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龄最小,但却十分坚强。

虽然她每天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还要经过一座大水库,但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从来都没有迟到过。

小姑娘不畏艰难、顽强求学的精神使记者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当小姑娘抬起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天地十二时代广场的蟋蟀北师大版共40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天地十二时代广场的蟋蟀北师大版共40张PPT

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
它是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 风行世界50年经久不衰,全球累计销量高达 1500多万册。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风行世界50年经久不衰,全球累计 销量高达1500多万册。
乔治塞尔登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毕业于 耶鲁大学,在纽约定居后,写了不少儿童文学 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他的代表作。他 在纽约工作和生活时,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 一天晚上,他回家路过时代广场地铁站的时候, 意外地听到了一只蟋蟀的鸣叫,一股暖流不期 然地涌入心底,让他想起了遥远的康涅狄格州, 他的故乡。于是写下这本书,寻找回家的感觉。 乔治塞尔登曾经养过一只蟋蟀。至今,那只蟋 蟀一直躺在《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里。
拥有一册,感动一生。 一辈子的书,用心去读吧!
“我刚把一张两块钱的钞票吃掉了一半。”柴斯特 说。
塔克不敢相信地看着它,问道:“你吃了什么?”
“钞票!”柴斯特说,“你看!”从钱箱里拿出了 那张已经毁了的两元钞票,“我梦到它是片树叶,就 把它给吃了。”
“哎呀!哎呀!”塔克老鼠呻吟着,“你吃下肚的, 不是一块钱的钞票,甚至也不是一块钱再加上个五十 分,却偏偏是不多不少的两块钱哪!而且吃的还是白 利尼家的血汗钱,这可是个两天也赚不到的可怜人家 呢!”
1、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之间的真挚友情 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出版者周刊》
2、该书入选“1900~1999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 —亚马逊书店
3、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 会永远记得那只叫柴斯特的蟋蟀,记住它的嘹亮而韵 味无穷的鸣叫。——《旧金山纪事报》
目录
第一章 塔克 第三章 柴斯特 第五章 星期天的早晨 第七章 蟋蟀笼子 第九章 中国晚餐 第十中央车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 语文天地六 北师大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 语文天地六 北师大版(共23张PPT)

语文天地
2.为什么说自己的眼睛最好?
答案:因为这些动物的眼睛都是适应自己的生存 环境的,所以都说自己的眼睛最好。
语文天地
畅所欲言
人们常用“要像爱护眼睛一样……”表
示珍惜。说说你是怎样爱护眼睛的。
交际指导
语文天地
想一想自己都用哪些方法保护眼睛,为什么, 这些方法有没有效果。 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保护眼睛的方法, 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自己亲自体验,感觉 一下这些方法有没有用,有什么好处。
语文天地
是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我想除了避免上面提到的几种情况我们还要努 力做到以下几点: 1.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 2.在漫长的面对电脑的时间里间断地做一些不 重要的活儿。 3.买一个适合学习的灯,不仅可以提供合适的 光线,也可以减少炫光。
语文天地
初显身手
活动内容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调
笔下生花
习作要求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个,写一 写有关眼睛的事: 我用我的眼睛……
努力保护我的眼睛
习作指导 1.确定写作内容。从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 的题目来写。 2.搜集与眼睛有关的信息与资料,在搜集过程 中做好摘录笔记。招录比较的内容要多样、详细、 全面,以便能在写作时更好地应用。。 3.根据搜集的资料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运用 积累的好词好句,以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写。 在写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条例清楚,中心明确。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概括主题
语文天地
巩固提升
1.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眼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鹰:视野开阔,视力敏锐;虎豹等食肉动 物具有较好的立体视野;牛羊兔子灯视野比较开阔; 水生动物适应水里看东西,陆生动物适合陆地上,青 蛙、海豹等两栖动物适合水陆;猫头鹰具有夜视眼, 猫瞳孔可调节,所以白天晚上都行;长颈鹿适合高出 看东西,老鼠适合贴着地面看,变色龙两只眼睛可以 各自独立地转,小昆虫的复眼视野开阔……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春潮【第1课时】_北师大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春潮【第1课时】_北师大版 (共25张PPT)


wēi

斜钩舒展,被包部分小 且靠左。
s 一条线上。
tāo

左窄右宽,左部呈弧形。


“余”笔画要紧凑。
我会认
xiōng dī bēng kuì gù
汹堤崩溃锢
hǒu xùn zhū
吼驯株
易读错字
shuāi
衰竭
jìn
禁锢

堤岸
多音字
féng(缝补) 缝
造句:即使海面上风平浪静,海底也依然暗潮汹涌。 迫使:用强力或压力使(做某事)。
造句:同学们的进步迫使我更加努力。
驯服: (使)顺从。 造句:这匹野马终于被他驯服了。
崩溃: 崩毁溃散。 造句:如果雨下得再大一些,堤坝就会崩溃。
耳语: 凑近别人耳朵小声说话。 造句:课上我们不能耳语说笑,应该专心听讲。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8/11 2021/8/ 112021 /8/112 021/8/1 1
11, 202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5.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只填序号。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1)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轰响——
开江了!( C ) (2)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滔滔的江水推动着,山一样
地竖了起来。( A ) (3)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 B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天地二|北师大版 (共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天地二|北师大版 (共张PPT)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我从云姑娘的怀抱里悄悄探出头来, 瞧着这个陌1生用的拟世人界的。手1只法见,写小小草雨从点松从软云的姑土娘地怀里抱冒里冒出出了头头,;山
想象合理。
顶的积雪已融化,正唱着欢快的歌顺着斜谷流下来……我随着
春风挣脱了云姑娘的怀抱, 来到了人间。
我落在了嫩草上。嫩草兴奋地对我说:“小雨点,你来得
开卷有益
一、泼水节 文章大意和主旨:《泼水节》一文介绍了泼水节活动
的时间、影响、内容、来历,以及周总理和边疆各族人民 共度泼水节时的热闹场面。
梳理层次: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泼水节的 时间、影响、内容、来历。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 写周总理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度泼水节后,泼水节名声大震。
太阳公公从云彩里露出了笑脸,我依依不舍地离开 了人间,又回到了云姑娘的怀抱。
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 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明年春天,我将继续装饰大地,让 大地更加美5 丽结。尾5写出预想,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
总评:作者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想象丰富,全篇采用拟人 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全文 绘景抒情,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作者: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吴县 (今江苏苏州)人。他的草书,与李白的歌诗、裴 旻的剑舞,在当时被称为“三绝”。
译文: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堆的西畔, 借问渔船上的渔人。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赏析:这是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 诗由远外落笔,写飞桥野烟,迷离恍惚。然后镜头移近, 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 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 ppt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 ppt课件

作业超市
1.请同学们把包公审驴 编成课本剧在课后再演一演。 2.读一读《包青天》这 部书,了解更多的包公审案故 事。
饿 关 打
— —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 计谋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精读感悟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 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 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 我再来审它!”
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 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儿。”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来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精读感悟
故事结果最终是什么?
逮到偷驴贼,得回原驴。
精读感悟
讨论:
包公审驴高明在哪里?精读感悟点赞:
包公(包青天) 足智多谋 出神入化
精读感悟
这个故事都有谁 使用了计谋?结 果如何?
小结
1、总结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北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13课
播放学乐师生精彩导学作业
精读感悟
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毛驴:毛色发亮(王五之驴)
毛驴:毛色难看(被换之驴)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10自然段,找出包公审 驴过程的句子。
精读感悟
一审: 困饿三天
他皱着眉头想 了想,把惊堂木一 拍,大声喊道: “王朝,马汉!赶 紧把嘴套给驴套上! 不要给它吃,不要 给它喝!把它严严 地关上三天!
精读感悟
喂,当差的! 把这头冒名顶替 的蠢驴打四十大 板,要用劲打!
二审: 用劲打
精读感悟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 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眼睛《永生的眼睛》课件 北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眼睛《永生的眼睛》课件 北师大版
你的眼睛
像远方淡蓝的大海, 那永恒的痛苦, 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过流水的闪烁, 宛如水底的珍珠。
振聋发聩 热泪盈眶 萦绕 天壤之别 溘然长逝 慷慨 栩栩如生 策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鞭 捐赠
父亲平静地说:“你能 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 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 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 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 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 有意义的。”
(1)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 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 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2)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 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3)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 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 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作业设计:
替重见天日的角膜接受 者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出对 于那些勇于奉献的人们的感 恩之情 。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 他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怎样的一种 骄傲!
金发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 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你的眼睛
像远方淡蓝的大海, 那永恒的痛苦, 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过流水的闪烁, 宛如水底的珍珠。
父亲愉快地说:“如果 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 助而重见光明,并像你的女 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 马儿,那有多么美妙!”
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 一样将会多么自豪。况且当你得知我的眼睛其了起了 作用的时候,又会多么骄傲。
父亲于1986年4月11日溘然长逝,我们遵从其遗愿 捐赠了他的眼睛。三天之后,温迪告诉我:“妈咪, 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2、他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用曲线 画出来。
(自学8分钟后小组合作汇报)
描写张迎善这双手的句子
1、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2、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3、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4、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5、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 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 的裂纹,手指 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3、读了最后两段你有哪些感悟?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坐无牌无照车
不吃三无食品
学习计划
1.认识生字,理解全文。 2.课文的写作结构是什么样的?从哪些 方面介绍了有关手上皮肤的知识? 3.请从课文中找出手上皮肤的特点及用 途。 4.课文是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手 上的皮肤?
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 这双手真是太粗糙了!

的一瞬间,我惊讶了: ! ?
先发问 再写想法
在信号枪响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 我看到的是运动员吗? 活像是一根根离弦的箭!
先发问 再写想法
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 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 根送进土里。栽一根苗,手得往土里插三 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不携带管制刀具
不打架斗殴
一双手
林业工人 张迎善 文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双手。 (职业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张迎善手的特点,知 道这双手的形成原因。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 张迎善的精神。
自学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18自然段, 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
约33个王村小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体会小姑娘
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重点) 2.培养珍惜学习条件、关爱他人的情感,激发学习的自 觉性。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品析: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 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 会失去…… “渴望”“忧郁”两个词为下文的联想做了铺垫。 两个“虽然”说明这个孩子学习条件差、学习时间少。 “可是”说明这些困难她并不怕,她担心的是连这样 的学习机会也会“失去”。
造句: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了我们。
濒临: 紧接;临近。 造句:我们一定要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 丰碑: 高大的石碑,借指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造句:长城是屹立在中华儿女心中不倒的丰碑。
召唤: 叫人来(多用于抽象事物)。
援助: 支援,帮助。 成千上万: 形容数量非常多。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来历。概括介绍了“大
讲 述
shè huì
援 助 捐 款
社 会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年轻 )的摄影爱好者 ( 蜿蜒 )的山路 ( 同龄 )的孩子 ( ( ( 闪亮 )的大眼睛 深刻 )的影响 天真 )的儿童
4.选词填空。
盼望
愿望
渴望
希望
(1)农民都( 盼望 )今年有个好收成。 (2)他对未来充满了( 希望 )。 (3)他生长在贫穷的山区,非常( 渴望 )读书。 (4)明明在他的生日宴会上许下了一个美好的( 愿望 )。
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
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出于自己的良心,深入山区采访;出于对孩
子们的关心,选择了“希望工程”作为采访的主题并 发现这个“大眼睛”的孩子。“十分感动”反映了记 者的情怀——自己被这位小女孩打动,才拍下“大 睛”的照片,并产生了社会效应。
yuán

书写指导
“爰”第一横较短,第 二横略长。
shè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土”上横 短,下横长。
juān

书写指导
左部稍高,“月”长撇 变为垂露竖。
kuǎn

书写指导
“示”的最后一笔要写 小以让右,右部的捺要 舒展。
fǎn

书写指导
“反”捺变点,“辶” 捺要平。
pín

书写指导
“八”要写大,“刀” 要写小。
眼睛”照片的来历,交代了事情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 2-5 自然段)“大眼睛”的特点。 描写了“大眼睛”的特点并抒发情感。 第三部分(第 6、7 自然段)照片的效应。总结
了“大眼睛”照片的意义。
说一说《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里渴
望的是什么?忧郁的是什么?
作者看到这一双充满渴望和忧郁的大 眼睛,产生了联想。闪烁着渴望说明了他 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忧郁的原因。
6.按要求写句子。
(1)那是“大眼睛”。 (扩句)
那是一双渴望读书的忧郁的“大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 人的爱心。(缩句) 大眼睛激起了爱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 笔直 ) · · (2)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 · ( 快乐 ) (3)这双大眼睛,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 · ( 冷漠 ) (4)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 · ( 昏暗 )
本文围绕一张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 开。照片反映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 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求知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跋涉(shè · √ bù) 忧郁(yōu · yù) √ 摄影(shè √ · niè)
2.看拼音写词语。
jiǎng shù yuán juān kuǎn zhù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大眼睛”的特点是什么?“大眼睛”为什么会 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二画:画出文中带省略号的句子,并说一说省略号在
文中的作用。
3.三思:“大眼睛”照片的魅力和意义是什么?
4.四悟:想象“大眼睛”在求学的路上经历了怎样的艰 辛,说说她为什么这样“坚强”。
(3)“大眼睛”打动了所有人。(改成反问句)
难道“大眼睛”没有打动所有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 双大眼睛很明亮。 (改成比喻句) 那双大眼睛明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认

shè
líng





bēi

亿

易读错字
shù
bīn

讲述
濒临
跋涉
多音字

zhōng(中午)
zhòng(中暑)

fā(发现) fà(发廊)
理解词语
渴望:迫切地希望。 跋涉: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 造句: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 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陕北。 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品析: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 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wān yán)的山路,其中一段还
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从“年龄最小”“蜿蜒的山路”“大水库上面” 体会出小女孩求学之路的艰辛。因为“最小”,她的
困难就更多、更大:睡眠时间少,力气更小,腿比别
人短,走的步数更多,更累。
理解: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 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
14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我会写
shè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边“双” 舒展托住“耳”。
shù

书写指导
“辶”不要过大,捺是 平捺,托住“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