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________,勤勉工作,当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________,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________,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少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 .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夙夜在公
B . 夙夜在公夙兴夜寐宵衣旰食
C . 宵衣旰食夙夜在公夙兴夜寐
D . 夙夜在公宵衣旰食夙兴夜寐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愿与美国发生新冷战和全面对抗,两国外交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B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
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 . 市广电局宣布:未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盲女喜欢这座沉浸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______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新的空气和闪耀着金光的寺庙。
(2)辖区发生一起一男子持刀挟持一名妇女案,该男子不听劝阻,反而挥刀砍向群众。
群众将这一情况告知当地政府,有关领导却________。
(3)在这次元旦文艺会演晚会上,我们班同学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新雷雨》,扮演周朴园的那位同学演得________,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A . 尽管不以为意绘声绘色
B . 即使不以为意惟妙惟肖
C . 尽管不以为然绘声绘色
D . 即使不以为然惟妙惟肖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4. (6分)(2017·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说的是中国古时文人的终极价值,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实质相同。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社会和时代中产生的如此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表面看来是潇洒风流,而其骨子里却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扰。
”时代心理对整个社会文化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影响是尤为深刻的,人们能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
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
晋宋易代的社会现实需要文人们在几乎来不及思考的瞬间就要做出自己政治及人生的抉择。
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思、对人生能反省的诗人,他选择了归去田园。
陶渊明之所以归隐,其主要的原因是陶渊明不愿意和那些不遵守儒家纲常的人同流,其行为是对自己人格的坚守。
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上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中国古代隐士是一群对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等生命理想有着强烈渴望的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这就注定了他们与现实政体之间的矛盾。
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生活在高压专制统治时代,要么顺从皇权统治,要么放弃功名欲望,两难的选择使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动机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然而归隐的生活,使他们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己。
陶渊明的“归去”是从政治和世俗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这种回归很坚决,其中伴随着诗人本身的潇洒、自适的本性。
陶渊明是出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道路的坚守而做出的主动选择,他注重表达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鉴于喧闹、污浊的社会现实与自己人格理想的矛盾,隐士皈依山水自然最重要的动机就在于他们发现了自然中有与他们自己的人格追求相契合的“真”“静”“深”“幽”“旷”“远”等品性,而隐士的文化活动又进一步丰富、提升了这些精神品性,并使之在山水艺术的创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国古代隐士不仅拥有富含艺术精神的人格,而且他们都是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心性聪慧的人。
他们多以道、禅思想为精神支柱,融合了儒家以艺术陶养性情,以“礼”“乐”达“仁”,进而在“礼”的秩序中“游刃自如”的思想,并将之内化在自我人格的深层,在内心建构了一个力量强大的自我机制。
因而,他们有足够的心力抵御物质世界的喧闹,从而将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在心灵花园的建设上,淡泊功利,从容平和。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在诗歌内容上,陶渊明侧重表现出对人情、时事的看法与见解;在诗歌的语言风格上,既有“依依墟里烟”的静穆与飘逸,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与自在。
他的诗歌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是对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和艺术加工,充满着自然宁静的味道。
(选自《论中国古代的隐士——以陶渊明为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面上潇洒风流而内里潜藏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扰的魏晋风度,是在当时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社会现实下形成的。
B . 陶渊明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政治的参与中能坚守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
C .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时代,他坚守自己的人格,不愿意和那些不遵守儒家纲常的人同流合污,就主动选择了归隐。
D . 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往往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心理特征,而在中国因为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更为突出。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代文人是一群对生命理想有着强烈渴望的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高于常人,在人格上追求
独立与自主。
B . 生活在高压专制统治时代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顺从皇权统治,要么放弃功名欲望,因此,其人格动机充满了尖锐的矛盾。
C . 中国古代隐士在归隐的生活中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我。
陶渊明的归隐是从政治和世俗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这种归隐十分坚决。
D . 陶渊明的诗歌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生命的感悟。
在诗歌的语言风格上,既有静穆与飘逸的特点,也有潇洒与自在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陶渊明内心有力量强大的自我机制,虽然曾“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但最终抵御住物质世界的喧闹,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到精神世界上。
B . 中国古代隐士多以道、禅思想为精神支柱,并融合进部分儒家的思想,他们都拥有丰厚的文化修养、聪慧的天赋心性和富含艺术精神的人格。
C . 中国古代隐士在人格上都追求“真”“静”“深”“幽”“旷”“远”等品性,王羲之就是古代隐士的典型,并把这种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兰亭集序》中。
D . 陶渊明用自己的审美观对田园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他的田园生活虽然也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但仍觉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5. (11分) (2015高一上·常德期中) 课内文言语段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土地,这里用作动词
C .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2)
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 君知其难也
B . 吾其还也
C . 又欲肆其西封
D . 以其无礼于晋
(3)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A . ①④/②③/⑤⑥
B . ①④②/③/⑤⑥
C . ①③④/②/⑤⑥
D . ①⑤/②/④③/⑥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6. (11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
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
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
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
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帝为改敕赐之。
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
武还,诉于帝。
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
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
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
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
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
”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
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
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逮下狱,当徙。
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
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
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
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
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
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
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
贼平,班师。
诏留来、珤镇抚。
寻命来兼巡抚贵州。
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
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
”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
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
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
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
明年,事平。
召为南京工部尚书。
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
来归。
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 .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C .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 /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D .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B .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C . “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 . “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
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
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B . 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
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
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 . 王来为人正直。
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D . 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
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②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 (8分)(2017·大庆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石①(节选)
唐•韩愈
山石荦确②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③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①题目“山石”不是本诗要专门抒发的内容,而是取首句的开头两个字。
一般认为本诗写于唐德宗贞观十七年(801年)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
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
②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③靰:马缰绳。
这里作动词用,比喻受人牵制、束缚。
(1)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前四句以白描手法,写诗人“黄昏到寺”时所见的自然风光,既有蝙蝠自在飞舞的动态景致,又有“芭蕉叶大栀子肥”的静态美景。
B . 五,六两句着重写寺僧举着火把,陪着诗人一行欣赏寺中古壁的佛画的情景,可惜年代久远,少有的几幅壁画也已经模糊不清。
C . 七,八两句写寺僧热情招待诗人一行,亲自“铺床拂席置羹饭”,但诗人觉得山中饭菜比较疏粝,仅能填饱饥肠而已。
D . 前八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与下文所写“为人靰”的了幕僚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篇末的抒情议论充分的铺垫。
E . 本诗是一首古体诗,诗风朴实平易,洋溢着真挚之情,状写出美妙之景,从而生发出无限的诗情画意和厌倦官场生活的归隐之情。
(2)
这首朴素简洁的记游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8. (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的。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 (3分) (2017高一下·襄阳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①________。
电磁波就是这样,一方面无线通信信息要靠它来传输,但另一方面,②________。
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能够透过人的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③________。
10. (5分)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5高二上·银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
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7-1、
7-2、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8-1、
8-2、
8-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1、
10-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