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变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nges may remain
through cell division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cell's life and may
also last for multiple
generations. However,
there is no change in
the underlying DNA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体细胞培养的任何阶段所产生的变异(细胞,原生 质体,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等)的统称 。
5
3.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主要表现
A 培养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长能力的变化
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棉花细胞的形态结构
6
B 细胞器官分化或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改变
长期继代培养容易导致植物愈伤组织丧失胚胎发生能力
19
7 DNA 甲基化变化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DNA methylation: Addition of a methyl group to the 5 position of cytosine pyrimidine ring or the number 6 nitrogen of the adenine purine ring . ➢This modification can be inherited through cell division. DNA methylation is typically removed during zygote formation and reestablished through successive cell divisions during development. ➢A crucial part of normal organismal development and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in higher organisms.
叶色突变体
25
第三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检测技术
(一 )细胞学检测 1 细胞学压片检测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以及核
型分析检测结构变异
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染色体组分析, 或核型分析。包括对染色体长度,着丝粒位置,长短臂比,随体的有无的描述。
26
2 核DNA相对含量和倍性检测 流式细胞仪( Flow cytometer , FCM) 亦称荧光激
然而当从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不定芽时或者通过体 细胞胚胎发生诱导植株再生时,常常产生一些异常的再生 植株 。
3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1.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
早期阶段: 愈伤组织无性系(calliclones): 来源于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无性系(protoclones): 来源于原生质体的再生植株
Feuser et al Genotypic fidelity of micropropagated pineapple (Ananas comosus)
plantlets assessed by isozyme and RAPD markers
29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72: 221–227, 2003.
第四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主要农作物中的表现
✓ 较早发现于无性繁殖的植物,如甘蔗、马铃薯、 菠萝、香蕉和果树等。
✓ 而后在自交作物离体再生植株中也观察到高频率 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组织和细胞培养是诱导体细 胞变异的重要渠道。
✓ 已成为一些主要的经济作物育种的一个重要的遗 传变异来源。
30
一、甘蔗
sequence of the
organism.
22
✓ 甲基化修饰在基因表达、植物细胞分化以及系 统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DNA 甲基化与基因的转录失活,尤其是转基因 ( transgene) 的失活、转座子( transposon) 的转移失活等现象有密切关系
23
8 植物转座子活化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在离体组织培养条件下,植物基因组会发生扩增和丢失,从而导致性状改 变,表现出变异。 •在水稻中,一些重复序列在组织培养中有显著的选择性扩增,愈伤组织的DNA 重复序列与叶片相比有5~70 倍的拷贝数差异,而不同品种的叶片间的差异 只有2~3 倍. •在土豆和六倍体小黑麦的rDNA 分析中,还观察到经组织培养而造成拷贝数 的下降。
•王敬驹在1976年从无性系中选育出高糖的新品种。
31
二、果树
• 果树芽变是指多年生果树在生长过程中,芽的分 生组织细胞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发生遗传物质的 改变。芽变选种是人们在田间发现芽变后经选择、 培育、鉴定而育成新品种。
•我国有利用体细胞突变进行果树品种选育的传统。现在的许多果树
主要栽培品种都是通过芽变选种得到的,像红富士苹果,纽荷尔脐
33
四、烟草
愈伤组织再生的无性系:表型和染色体数目 的变异;
烟草的花粉植株:观察到的变异性状有产量、 品质、开花期、株高、叶数、叶长、叶宽、生物 碱含量和蔗糖含量等。
34
五、棉花
棉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变异,出现在 棉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各个时期,变异涉及到棉花的各种 性状,例如:
郭香墨等(1988)观察到在陆地棉的下胚轴愈伤组织悬 浮系中四倍体细胞占多数(47.7%);单倍体、二倍体、三 倍体和六倍体分别占8.4%,27.8%,12.1%和2.0%;五倍体和 少于13条染色体的细胞各占1%。
在小麦(Davies 等,1986) 、水稻(凌定厚等,1987) 和 大麦(袁妙葆等,1991) 的再生植株中均发现有易位发 生。
芦笋体细胞变异
16
大黄体细胞变异
4 细胞脱分化后的细胞异常分裂
有丝分裂发生Leabharlann 常则会直接引起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异。主要 表现在(胡萝卜、烟草、大蒜等许多植物的组织培养中都观察到有丝分裂 异常的现象) :
• Heinz和Mee(1969;1973;1971)首先报道在幼叶和幼茎愈 伤组织再生的无性系观察到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 谱的变异,并利用这些变异来选育甘蔗品系。
• Liu和Chen(1976;1978)发现8个品种的无性系在许多性状 上发生变异,其中有茎秆产量,糖产量,茎杆数,茎秆直 径,致密度,纤维含量,叶耳长度和顶叶状态等,选育出 一些产量高,抗病性好的品系。
橙,温州蜜柑等。
•一般认为果树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频率为1%-3%,但也有在香蕉
中表型变异率达90%的报道。
32
三、 马铃薯
Shepard等(1980)对从叶肉的原生质体再生的1000个 以上无性系进行分析,发现几乎找不出一个和原植株完全相 同的无性系。 生长习性、成熟期、块茎的大小和整齐度、 块茎颜色、光周期和产量均发生变异,还发现一些农艺性状 优于原品种,如抗抗晚疫病等。
12
Developmental control of DNA content
13
2 染色体数量变异
目前认为染色体数量变异是无性系变异重要 原因之一
数目变异又包括倍性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超倍体和亚倍体
在一个分裂的细胞中如果出现三极或多极纺 锤体时,必然导致染色体的不均衡分离与染色体 数目变异
14
非整倍体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常出现非整倍体,多数
活细胞分类仪(FACSC): 将荧光技术与流体力学、 激光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先进技术相融合的设备。
可用作:快速测量细胞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如 大小、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抗原等, 并 可对其分类收集。
27
28
(二 )体细胞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主要通过无性系的酶谱、RFLP 多态性、SSR 和RAPD 多态性变化来检测变异的存在。
是由于多极纺锤体出现、染色体不分离或落后 染色体以及核裂等所致。
Larkin 等(1984) 、叶新荣等(1989) 都观察到了小麦再生植株的非整 倍体变异,其中既有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也有染色体数目的减少,甚至还存在 混倍体个体。
15
3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主要是由于染色体断裂后经过修复和重新连 结所形成的易位、倒位、缺失和重复。
第四章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植物改良
1
2
理论上:植物的每一个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所 以,由它们分化再生的植株应当在遗传上是完全相同的, 仍保持母体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从外植体直接产生腋芽或不定芽 而形成的再生植株时,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因而可以通过 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的快速繁殖。
24
9 细胞器DNA的变化
植物进化过程中,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是比较 稳定的。
大多数体细胞无性系突变体中,叶绿体DNA也是稳定的 (Kemble 和Shepard ,1984) 。
✓小麦花药培养中经常出现大量的白化苗, 对这些白化苗和对照植株叶片叶绿体DNA 分析,发现叶绿体基因丢失达80% ✓无性系再生植株的线粒体DNA变异也有一 些报道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在有性和无性繁殖世代能稳定 保持的变异
➢非遗传变异:在有性世代,即使在无性世代也 不能稳定保持的变异
11
1 外植体中先存的变异 在自然界中正常生长的植物体的某些组织内,
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发产生的变异细胞. 多倍体、非 整倍体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报道.这些外植体中预 存的变异可导致培养细胞遗传基础不一致
20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1
Epigenetics: study of
changes in phenotype
or gene expression
caused by mechanisms
other than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DNA
sequence. These
7
C 再生植株形态特征和性状的变化
8
4.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
①变异广泛 包括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
异,DNA扩增和减少,生化特性变化等,以数量性 状变异为主。 ②变异频率高
棉花体细胞培养获得的每一个再生植株几乎都存 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③后代稳定快
一般无性系二代就可获得稳定株系,这是优良性 状选择的关键时期,从而大大地缩短育种年限。
9
④潜在的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的活化 在无性系变异后代既可出现显性性状的改变,
也有供体植株原来没有表现的隐性性状的变异,如 雄性不育、矮杆等。
⑤起点高,效率高 选用现行最好的品种(系),作为起始材料,
一旦选育出有益性状,就能超过现有的品种,可很 快在生产中应用。
10
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
Larkin 和Scowcroft(1981)首先提出,转座因子的活 化可能是无性系变异的原因之一。
转座因子(跳跃基因,jumping gene): 染色体组上 可以转移的基因。
实质:能够转移位置的DNA片断。 功能:在同一染色体内或不同染色体之间移动 引起插入突变、DNA结构变异(如重复、缺失、畸 变)通过表现型变异得到鉴别。
①产生多极纺锤丝及其它纺锤体异常; 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不能排列到赤道面上,后期出现 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 ③染色体断裂、染色体融合,即出现多着丝点染色体和 染色体片断; ④体细胞配对,即在愈伤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同源染 色体配对,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和易位等。
17
5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碱基发生了改变, 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Larkin 和Scowcroft(1981):
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es): 任何形式细胞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的 通称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体细胞无性系所表现 出来的与原始供体的差别
4
2.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概念的发展
Larkin 的观点只指再生植株的变异,而事实上离体培 养的细胞和愈伤组织也会发生很多的变异,这些细胞和愈 伤组织本身的形态结构、分化能力以及染色体变异都属于 无性系变异的范畴。
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较小,一般不会影 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所以在植物育种中具有重 要的利用价值。
Brettell 等(1986a),从645 株玉米杂种胚培 养的再生植株中,发现了一个表现稳定的Adh1(玉 米乙醇脱氢酶)位点变异体。
18
6 基因扩增和基因丢失
基因扩增: 是细胞内某些特定的基因拷贝数 专一性地大量增加的现象,是细胞在短期内为满 足某种需要而产生足够的基因产物的一种 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