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二)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 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 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与环 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 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 适的目的。
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三)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 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 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 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 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因 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 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3、具体含义说明
(1)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机——泛指人操 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 工具或设施、设备等;环境——是指人、机 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 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机—环境系 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 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 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
美国侧重工程和人际关系; 法国侧重劳动生理学;
前苏联注重工程心理学; 保加利亚偏重人体测量; 捷克、印度等注重劳动卫生学。
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前沿领域研究包括:
人机关系; 人与环境关系;
人与生态; 人的特性模型; 人机系统的定量描述; 人际关系、直至团体行为、组织 行为、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
4 、信息显示的人机工程学问题,特别是计算机终端显示中 人的因素研究。
5 、计算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研究。
6 、工作成效的测量与评定。
7 、机器人设计的智能模拟等。
8、人—机—环境系统中心理学的研究。
(二)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数据; 调查、询问或直接观察人在作业时的行为和反应特征; 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 测量人在作业前后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各种 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观察和分析作业过程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原因; 进行模型实验或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 运用数字和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各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发展有关理论。
1945——1960年 (使机器适应人)
1945年美国军方成立《工程心理实室》;
职 1949年人机工程研究会在英国成立,第一 业 本有关人机的书《应用经验心理学:工程设 的 计中的人因学》出版; 诞 生 1950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工效 形 学会;
成 阶
1957年9月美国政府出版周刊《人的因素学 会》;
发 机公司、汽车公司和其他消费公司。工厂也开始 展 意识到人机工程学在工作场地和产品设计方面的 阶 重要性。 段
计算机、灾难 重新认识阶段
1980—1990年 (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
1979年Three Mile岛上的核电站事故; 1984年12月4日Union Carbide杀虫剂工厂 有毒物质泄漏,4000人死亡,20000人受伤; 1986年苏联Chernobyl核电站事故,300人死 亡; 1989年Phillips Petroleum塑料工厂在一场 爆炸中夷为平地。
《人机工程学》 丁一兰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 《普通人机工程学》 杨君顺主编

陕西科技大学
教 《设计心理学》 李彬彬主编
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马义爽、王春利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人机工程》 袁修于、庄达民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刘盛璜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人因工程》 孙林岩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清华大学出版社
(2)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人机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 ;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 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5)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使机器的设计 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的 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心 情愉快,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 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
实测法
实验法
计算机数值仿法
调查研究法
研究方法
分析法
三、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
人机工程学
环境科学 人体科学
技术科学
生理学 心理学 劳动卫生学 人体测量学 人体力学
工业设计 环境卫生学 环境心理学 环境检测学
机械工程
管理工程
本次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及思考题

1960年国际人机工程协会成立。
1960—1980年(仍然不为普通人所了解)
快 到60年代,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基本集中在复 速 杂的军事工业的应用上,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 发 人机工程学迅速成为航天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展 随后,人机工程学迅速发展,开始在军事和航天
工业以外的领域得以应用,包括医药公司、计算
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一)
国际人机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研究人在 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 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 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 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 、人 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发展史
4、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阶段)
早期历史(20世纪前期) 人机工程职业的诞生(1945—1960年 ) 快速发展时期(1960—1980年) 计算机、灾难和诉讼(1980—1990年) 1990年以后
早期历史—萌芽阶段
20世纪前期 (使人适应机器)
Frank , Lillian Gilbreth(人机学研 究的先躯):动作研究和车间管理研究。 熟练操作与疲劳;工作间的设计和残疾人 使用设备的设计。
1、人机工程学的英文名称? 2、人机工程学的综合定义和发展历史? 3、人机工程学到底研究什么?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5、了解人机工程学学科体
系有什么意义?
一、概述
1、学科命名的由来
欧洲:Ergonomics 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
美国:Human Factors ;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
其他:工程心理学(前苏联);人间工学 (日本);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 工效学;人机控制学;宜人学等。
科学发展阶段
1990年以后 (人—机—环境系统的建立)
人类空间站的建立; 计算机和计算机工程的应用; 药物器械设计和老年人产品设计; 人民生活和工作质量设计;
我国人机发展进程
1961年在瑞典斯得哥尔摩举行首次国际人机工程会 议。
1982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第八次国际人机工程会议, 我国第一次派人参加。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5年成立了国际人机工 程标准委员会(TC—159)。
1981年我国相应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技术委员 会。
1989年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1991年1月成为《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正式成员
二、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人机工程学的内容
各国人机工程研究的基本状况—由于 各国学科和工业基础不同,各国人机工程的
近期国内外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归纳如下:
1
1、工作负荷研究,包括体力活动、智力活动、工作紧张等因 素引起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2、 工作环境的研究,包括各种工作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效应, 以及一般工作与生活环境中振动、噪音、空气、照明等因素的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3 、工作场地、工作空间、工具装备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