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
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被誉为“音乐精灵”的武汉籍歌手姚贝娜不幸辞世,她的音容笑貌仍然萦绕在我们耳畔。

B.由于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延续了路遥原著的风格,贴近乡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思想内涵丰富,自开播以来,掀起收视狂潮,备受好评。

C.中国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不仅能够展示军事实力,还能够震慑日本等潜在敌对势力。

D.冬日白雪覆盖的黄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季节。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银杏是我国特有植物,人工栽培的很常见,,。

,。

,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年轮结构最完整、跨度最长、植株数量最多的种群。

①在这一面积约1.3公顷的林地中共有70株银杏
②不过近年来林业工作者在金佛山南麓德隆乡杨家沟村发现了一片野生银杏林
③而现在植物学家怀疑天目山的银杏为僧侣所栽
④这是一处典型而罕见的野生银杏群落
⑤野生群落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仅见于浙江天目山
⑥植物学家一度认定银杏这一活化石植物已经在野外灭绝了
A.⑤③⑥②④① B.③⑥⑤②④①C.⑥②④⑤①③D.①④⑥⑤③②
3.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范围。

83.9%的受访者认为统一命题可维护高考公平,真是大快人心。

B.随着上海福喜“臭肉门”事件的曝光,一直以来要求加强监管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呼声也不绝如缕再次响起。

C.2015年春天,人们的环保意识如雨后春笋被柴静的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唤醒。

D.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写作文时就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只得去搜肠刮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

有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

在历史上,此次埃博拉暴发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埃博拉一直没有走出非洲。

尽管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只会在非洲局部暴发流行,像SARS一样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埃博拉走出非洲也许只是早晚的事。

认为埃博拉不会在全世界流行的理由是,埃博拉感染的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

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

只有非洲当地人才会“谈埃色变”,因为埃博拉是迄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死亡率在50%-90%之间。

由于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

第四级病毒会造成致命疾病,并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救治的,死亡率最高。

除了埃博拉,第四级病毒还有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等。

然而,在病毒和疫情的凶险上,埃博拉可能是首屈一指的。

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当无数病人都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且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为第四级病毒的HIV只是潜伏在人体的免疫T细胞中慢慢发作,并毁坏T细胞的免疫功能,虽然不能治愈,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而且如果终生服药,艾滋病病人还可以达到常人一样的寿命(可活到70岁),这是艾滋病与埃博拉的天壤之别。

目前人们已经对艾滋病有了很多了解,也有了较多的药物疗法。

但是,迄今,人们对埃博拉并不了解,包括对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当然更没有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了。

不过,埃博拉与艾滋病或许有一个相似之处,就在于当初人们也认为艾滋病只是性传播
疾病,只会局限在性乱的国家和地区,不会蔓延到世界各地。

但是,由于艾滋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迅速传遍全球。

现在,人们只认定埃博拉有接触性传播,然而,即便只是这一项,也会广为传播,因此埃博拉向世界广泛传播也是时间问题。

埃博拉的悲剧也在于,尽管其死亡率极高和症状极为惨烈,但是它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

如果这一次埃博拉能走出非洲,当然可能是人类社会的不幸,但没准是一种大幸,因为埃博拉会像艾滋病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了解它、研究它,并像控制艾滋病一样控制它,最终征服它。

(摘编自“中国网”)4.下列各项中,关于“埃博拉疫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其中729人丧生,这说明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在呈现加速蔓延的趋势。

B.因感染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所以埃博拉被认为不会在全世界流行。

C.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没有像SARS一样走出非洲而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只会在非洲局部暴发流行。

D.人们至今仍不了解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当然更没有对埃博拉进行治疗的药物和其他手段。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此次埃博拉暴发在历史上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有国际医疗组织认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

B.因为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遇到埃博拉感染者后感染的概率也非常低。

C.世界卫生组织将易致命的埃博拉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

D.尽管埃博拉与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一样都属于第四级病毒,但在病毒和疫情的凶险上埃博拉却是死亡率最高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与埃博拉的最大区别是,前者虽然不能治愈,但病人如果终生服药,就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

B.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使无数病人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七窍流血、
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

C.艾滋病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与之相似,即便只是接触性传播,埃博拉也会向世界广泛传播。

D.这一次大范围的爆发终于使得埃博拉得到社会重视,人类会像对待艾滋病一样了解并研究它,最终控制和征服它。

7.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钟。

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

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

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

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

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

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

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

②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

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

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

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

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似乎在为它午夜的隆重出场做着昭示。

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

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

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

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

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

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

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③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趟行而去。

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
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

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

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

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

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

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

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④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⑤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

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

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

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

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

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

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

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⑥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⑦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篇叙写了有关故乡的山水风情和生活片断,字里行间表现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无限眷念之情,情感热烈奔放,感人至深。

B.第①段描写故乡淳朴清新、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作家敞开的胸怀和清澈的灵魂。

C.第⑤段写了自己的梦境,并指出“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是因为作者从小就对雪花有一种特殊的的喜爱,这表现了作者深深的乡恋情结。

D.第⑤段“看来环绕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既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叹,也是作家对生命的自省。

E.结尾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又显得情韵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2)从全文看,文章首句有什么作用?并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回到故乡?(6分)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第②段和第③段简要分析。

(6分)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流露出作者的消极和悲观情绪,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

(8分,不少于80字)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

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

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

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

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隐强侯。


庆卒,子琴嗣。

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8.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②是以世称其忠平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11分)
(本题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2.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在写作手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写(6分)
14.(本题6分)(1)、 ,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地崩山摧壮士死, 。

(3) ,枯松倒挂倚绝壁。

(4)丛菊两开他日泪, 。

(5)画图省识春风面, 。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六、语言表达(11分)
15.(本题6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要求100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

“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16.(本题5分)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①____________ ②当你越过平衡点后,以为还会越走越高,却惊讶地发现在
走下坡中了
③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17.(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所谓“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赡养老人是青年的责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保卫边疆是军人的责任……小到个人(对自己)、班级责任,大到对社会、国家责任。

挂在嘴上/不如记在心上/记在心上/不如扛在肩上/它不一定/能使你的前程灯火般辉煌/但一定会/给你一份厚厚的人生礼物。

(《责任》)
材料二:一名公交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以下三件事情:1、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制车闸;2、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3、将发动机熄火,确保车和行人安全。

以上述材料为触发点,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
【解析】A不合逻辑,“容貌”不能萦绕;B充分残缺,去掉“由于”;D主宾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2.C
【解析】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3.D
【解析】A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B不绝如缕:多形容
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C雨后春笋:是指春天下雨后发出来的竹笋,
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考点:词语(包括熟语)
4.C
【解析】选项C对应的原文“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埃博拉一直没有走
出非洲”,后文有“不会在全世界流行的理由是,埃博拉感染的渠道”。

5.D
【解析】文中“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

6.D
【解析】“使得埃博拉得到社会重视”无中生有。

7.(1)AC(5分,选对一个得2分,两个得5分)
【解析】A“情感热烈奔放”不当。

C项“是因为作者从小就对雪花有一种特殊的的喜爱”
不当。

本文中“雪花”有双重含义,既指现实世界自然界冬天的雪花,也指内心遭遇亲人生
死离别的伤痛。

(2)①统领全文。

下丈对景物的描写、对亲人的回忆和抒情都是围绕着这句来写的。

(2
②作者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故乡有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是值
得永远留恋的;二是故乡是作者心灵的理想港湾,故乡的明月是那么美好,永远给作者以生
活的信心;三是故乡有自己的生活足迹,它寄寓着作者对亲人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

(4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看,开头画线句
子有两层含义,一是写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二是写了热爱故乡的原因“眼睛、心灵与双足
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眼睛”漫步,就是说有风景可看,“双足”漫步是有风景可游,
说明故乡风景优美;而“心灵”漫步,则是说故乡可以使作者的心灵得到放松,让作者有一
种归宿感。

从结构上看,首句的作用一般是领起或总领下文。

第二问不难,只需按照首句所
写内容给全文划分文章层次,然后答出层义就可以了。

(3)文章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看似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了作
者的为文真诚与人格魅力。

(2分)比如第②段,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
等手法,把读者带入心旷神怡,至高无上的优美意境,欣赏那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
秋月”,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展示了作者的浪漫情怀,读来倍感亲切自然;(2分)又
如第③段,作者叙写了自己和爱人雪地漫步的情景,文笔质朴无华,既有苍茫冷寂的氛围营
造,又体现出夫妻的恩爱情深,情真意切,感染力强(2分)。

【解析】迟子建散文语言朴素自然,柔美细腻,含蓄温情,本文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从全文看,文章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读来却感人至深,尤其是第②段和第③段。

所以本题考生解答时可先总述本文语言特点,然后以第②段和第③段为例,分别指出这两段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即可。

(4)示例:①我同意这种看法。

全文所写景物“月光”是让人感到了清冷的,“雪花”是让人感到冷寂的,下了雪的世界是白茫茫一片,苍茫、冷冽,意境凄婉孤寂,感情充满了冷静、忧郁、忧伤,读后让人感慨芙好易逝,生命无常,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

②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纵观全文,尽管作者经历了家庭变故与人生的曲折,但她别无选择地承受,始终透露出坚强和不屈,冷静中体现出一种更加成熟。

在作者笔下,月光明媚的世界是娇艳妩媚的,下了雪的天空也依然冷艳美丽。

作者对故乡的美景、对生活、对写作仍然是那么一往情深。

文章启示人们,只有经历过生活在远方,只有遭遇过生死:与别离,生命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向自觉与自强。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要求考生对文本中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绪给出确定的答案。

考生可答赞同,也可答不赞同,无论选择哪一种答案,都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

注意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答出看法,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言之成理4分;满分8分)
8.A
【解析】躬:亲自
9.A
【解析】②是世称,⑥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10.C
【解析】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不是答应了阴兴的请求
11.(1)凡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他得了重病,皇帝亲自看望,拿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来询问他。

【参考译文】
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

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途,率先期门。

凡光武亲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

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