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题跟解析(一)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幼儿园)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幼儿园)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a852131f6c175f0e7cd137e8.png)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幼儿园)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 0~3岁B. 3~6岁C. 6~12岁D. 0~18岁2.幼儿园对幼儿实行的教育包括()。
A. 德、智、体、美、劳诸方面B. 德、智、体、心诸方面C. 德、智、体、美诸方面D. 美、智、德、心诸方面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A. 1.5~2岁B. 2~4岁C. 4~5岁D. 5~6岁4.()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 独立自主性B. 启蒙性C. 综合性D. 活动性5.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A. 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B. 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 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D.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6.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 先学前期B. 幼儿中期C. 幼儿初期D. 幼儿晚期7.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A. 陶行知B. 陈鹤琴C. 卢梭D. 福禄贝尔8.正常情况下,()最容易造成分离焦虑。
A. 小班幼儿入园时期B. 幼儿园放假后C. 老生新学期开学D. 每周一早上9.在方位知觉方面,4岁儿童()。
A. 仅能辨别上下B. 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向C. 开始能够辨别前后D. 开始能够辨别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方向10. 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 关键期B. 敏感期C. 最佳期D. 危机期11. 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由()决定。
A. 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B. 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C. 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D. 幼儿的家庭环境12. 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约为()。
2012教师国编之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2教师国编之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9851fdba0d4a7302763a84.png)
2012江西(国编)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真题6、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A、学习能力B、应用能力C、操作能力D、创造能力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特点A、教育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创造性8、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A、课外活动B、课堂教学C、班级活动D、郊游活动9、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卬学制”D、"壬寅学制"10、教学心理学的任务是用()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A、问卷调查法B、实证研究法C、文献研究法D、理论分析法16、斯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教学。
A、结构B、程序C、认知D、情境17、根据测验目的、项目难度一般确定在()。
A、0.1-0.3之间B、0.3-0.7之间C、0.7-0.9之间D、0.9以上18、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策略。
A、启发B、经验C、实践D、分析19、中小学读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教育。
A、爱国主义B、道德品格C、心理健康D、法制20、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赞科夫C、班杜拉D、柯尔伯格26、师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主要是()结合。
A、职前玉职后结合B、课内与课后C、热情与兴趣D、工作与休闲27 师德建设最根本之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表现出()。
A、专业性B、道德性C、师范性D、创造性28、()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A、宪法B、教师法C、教育政策D、教育法29、在本性质已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行政章程30、遵守教育法包含两个方面的的含义,一是守法的主体,二是守法的()。
A、形式B、组织C、文本D、内容36、我国()是根据因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的。
2012江西教师编制考试真题试卷和答案
![2012江西教师编制考试真题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69f003a76e58fafab003ab.png)
2012江西教师编制考试真题试卷和答案1. 原始社会 B. 汉代 D. 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是 DB. 《理想国》C. 《普通教育学》3. ()原始教育 B. 近代教育 D.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政治 B. 文化 D.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CA. 教育方法 C. 教育组织形式6. 学习能力 B. 操作能力 D.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教育性 B. 示范性 D.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课外活动 B. 班级活动 D.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壬戌学制” B. “癸卯学制” D.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依据回答。
BA. 实证研究法 C. 理论分析法11.)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由观点之一 AA. 拜尔伯格 C. 埃克森12.)学习和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合称为20实用主义 B. 建构主义 D. 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一外倾和稳定一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加以区分。
AA. 品格 C. 智力14.) DA. 环境的重要性 C. 学习的重要性15.) CA. 教学方法 C. 智力水平16.) BA. 程序教学 C. 情境教学17.) B0.1-.03之间 0.7-0.9以上18.) AA.经验策略 C. 分析策略19.爱国主义教育 B. 心理健康教育 D. 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任务是( ) CA.赞可夫 C. 科尔伯格21的重要性。
BA.榜样教育法 C. 自我修养法22提高品德认识 B. 激发品德动机 D.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 ) DA.1984年C. 1997年24.《学记》 B.《师说》 D. 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 AA.爱国守法 C. 终身学习26.) AA.课内与课外结合 C. 工作和休闲结合27.) BA.道德性 C. 创造性28. ( ) 宪法 B.教育政策 D.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 CA.教育行政法规 C. 教育行政章程30.守法的形式 B.守法的文本 D.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 BA.依法成立 C. 独立承担责任32.来体现的。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4f9b452ef90f76c660371a29.png)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张老师要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他分别选用两个班级。
1班采用讲授法,2班运用讨论法,两个班的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基本一致,期末测验显示两个班的成绩有显著差异。
张老师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B解析: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张老师运用的就是实验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2.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控制自变量D.简便易行正确答案:C解析:严格控制自变量是实验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3.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很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办法,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设置控制组B.使无关变量保持变化C.控制资料统计过程D.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正确答案:B解析: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如果对无关变量的影响不加以控制或消除,就无法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选择研究变量的同时,必须辨明无关变量,考虑哪些无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控制研究无关变量并不是保持变化,所以B项说法不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4.宋老师发现了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并对其描述,继而形成解决计划并实施,随后搜集数据和材料以分析计划的有效性,最后把结果应用于处理后续课堂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这种研究的方法是( )A.叙事研究B.行动研究C.文献研究D.实验研究正确答案:B解析:行动研究法是由实际教育工作者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室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2012教师招聘江西试题一
![2012教师招聘江西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5f3c16e30b1c59eef8c7b497.png)
中小学教师招聘测试真题特训卷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启发性原则)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测试(B上课)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谈话法)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实践性课程)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民主型)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C三)A.一B.二C.三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精神文化)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心理健康教育)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有领导的认识)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评价作用)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模拟试卷 1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模拟试卷 1](https://img.taocdn.com/s3/m/26ac60c0aa00b52acfc7ca6e.png)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模拟试卷一一、单选择(每题1分,共30分)1. 教育应该要向生活世界回归,这反映哪一位教育家所秉持的思想(D)A.赫尔巴特B.凯洛夫C.洛克D.杜威2.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阶段性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主要是由()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B.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C.社会文化决定的D.科学发展水平决定的4.我国新时期教育目的中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是()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C.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D.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某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那么,根据美国学者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这位教师的发展最有可能处于哪一个阶段( A )A.生涯挫折阶段B.稳定和停滞阶段C.生涯低落阶段D.生涯退出阶段6.中小学教师从事的研究是校本研究,这种研究的根本目的是(B )A.验证教学理论B.改进教学C.提升专业素养D.发现和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7.师生在教学内容上构成()A.授受关系B.对话关系C.“我与你”关系D.互为主体关系8.弟弟看见哥哥偷东西,有人问弟弟该不该向父亲揭发?弟弟说该揭发,为什么?弟弟的推理是:自己以前做错事时,哥哥也偷偷向父亲揭发过,所以,这次也要揭发哥哥的不端行为。
请问,根据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这位弟弟的道德水平处于( A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9.某儿童对自行车的构造很是关心,总是问父母自行车的用途是什么。
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可以判断这位儿童是处于()A.儿童早期B.学前期C.游戏期D.学龄期10.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倾向于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及艺术等工作的学生,其在认知风格上更可能属于()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整体型11.布鲁纳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是(D )A知识学习B规则学习C技能学习D语言学习12.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采用按字音归类识字、按偏旁结构识字等。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3bfc6725c52cc58bd6be50.png)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相关推荐: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丨江西教师招聘信息中公江西教师网为您提供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1.提出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络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方法方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黄炎培C.陈鹤琴D.陶行知2.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是()。
A.布卢姆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卡特尔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B.主体作用C.客体作用D.指导作用4.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A.校长B.书记C.教导主任D.班主任5.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复习D.作业6.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是()。
A.教研组B.学年组C.教导组D.教研室7.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指的是()。
A.教师的工作态度B.教师的职业道德C.教师的教学方法D.教师的教育观念8.我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9.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是()。
A.单项评价B.综合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0.长时间记忆的保持时间在()。
A.1分钟以上B.10分钟以上C.20分钟以上D.30分钟以上11.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是()。
A.逆向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12.以高考的入学测验为例,如果一个考生在两个月时间内经过2次测验,得到的分数大致相等,那么试题的()。
A.信度高B.效度高C.区分度高D.难度小13.个别家庭困难的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在同学面前好面子,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气派,讲排场,这是一种()。
A.虚荣自卑心理B.讲排场心理C.逞能心理D.吹嘘心理14.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指的是()。
A.厌学行为B.攻击行为C.恐怖行为D.逃学行为15.儿童对某些不应引起恐惧的事物产生一种过分强烈或持续出现的恐惧情绪指的是()。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模拟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57427b67e21af45b207a814.png)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叫作( )A.教师职业道德B.教师行为规范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综合,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问题是( )A.为人师表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关爱学生正确答案:B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
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概述3.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的特点。
A.导向性B.示范性C.超前性D.全局性正确答案:B解析: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教师要以自身优良品德为学生和社会做榜样,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概述4.教师必须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和培育学生,使之成为品行优秀的新一代。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A.明显的示范性B.强烈的时代性C.利他性D.高度的自觉性正确答案:A解析:这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明显的示范性的特点。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概述5.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有教育功能,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的美德,主要体现在正派公正、真诚温和、有正义感和( )四个方面。
A.关爱学生B.有责任感C.有同情心D.尊重信任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德,这些美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正派公正、真诚温和、尊重信任、有正义感。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概述6.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教书育人D.公而忘私正确答案:C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①从职业的对象来看,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无生命的物质,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afb19a1a37f111f1855be2.png)
2012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有学校教育形态是在()。
A.原始社会 B.夏代 C.汉代 D.唐代2.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是()。
A.《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3.从教育有史以来,除()以外,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5.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组织形式6.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
A.学习能力 B.应用能力 C.操作能力 D.创造能力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8.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
A.课外活动 B.课堂教学 C.班级活动 D.郊游活动9.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卬学制” D.“壬寅学制”10.教学心理学的任务是用()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
A.问卷调查法 B.实证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理论分析法11.()认为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12.()学习和教育学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成为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
A.实用主义B.人本主义C.建构主义D.马克思主义13.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加以区分。
A.性格B.品格C.思维D.智力1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的重要性。
A.遗传B.环境C.改变D.学习15.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教学水平B.教学方法C.自我意识D.智力水平16.斯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教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a71f2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f.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 有目的地培养人B.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C. 促进社会发展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A。
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就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教育学生。
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
A. 长善救失原则B. 疏导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答案:C。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孔子的这种方法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3.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 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 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答案:B。
解析:现代教育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育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之一。
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 引起学习动机B. 巩固知识C. 领会知识D. 运用知识答案:C。
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5.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洛克B. 涂尔干C. 卢梭D. 福禄贝尔答案:B。
解析: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6.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 交往能力B. 研究能力C. 管理能力D. 学习能力答案:B。
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7. 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 开设哪些学科B.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答案:A。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解析(一)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27fa76186c85ec3a87c2c5e4.png)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解析(一)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傅乐(Fuller)将教师的发展分为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和()四个阶段。
A、关注学生阶段B、生涯低落阶段C、关注能力阶段D、更新生涯阶段2、教育除了与文化、政治、人口等社会现象密切联系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即()。
A、独立性B、发展性C、创造性D、提高性3、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实践主体论D、辐合论4、涂尔干认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他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人格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5、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
A、西周B、清朝末年C、西汉D、唐宋时期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机构诞生于17世纪的()。
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7、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进行双向交流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指的是()。
A、教育手段B、教育组织形式C、教育工具D、教育途径8、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
A、物质资本B、体力资本C、教育资本D、技能资本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分为关于()两个方面。
A、教学与科研B、学习与教学C、学生与教师D、课内与课外10、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依次要经过四个重要阶段,它们是()。
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具体运算阶段③前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11、个性的核心是()。
A、气质B、能力C、价值观D、性格12、小华原来见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3、程序性知识在人脑中存储的基本形式是()。
A、命题B、命题网络C、产生式D、产生式系统14、()强调反馈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f8bbdef1eb91a37f0115c49.png)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测试题库(01)教育学部分教育学复习题(一)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使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https://img.taocdn.com/s3/m/cacb1b67de80d4d8d05a4f05.png)
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2015江西真题】课程制定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是( )。
(分数:2.00)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解析:解析: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为社会、知识和儿童。
即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三个方面的因素。
2.【2015江西真题】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分数:2.00)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解析:解析:课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单一课即一节课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又分为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和检查课。
综合课即一节课中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
3.【2014江西真题】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布鲁纳B.罗杰斯√C.皮亚杰D.卢梭解析:解析:学生中心课程论是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订课程的理论。
它认为学生对课程的直接兴趣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而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中心课程论以美国儿童中心论者杜威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等为代表。
故本题选B。
4.【2014江西真题】(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分数:2.00)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解析:解析:活动课程是一系列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亦称经验课程,它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5.【2014江西真题】美国课程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笔试综合知识参考答案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笔试综合知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e609f51e79b896802260a.png)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笔试综合知识参考答案客观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计60分)1-5 B D A B C 6-10 D B B C B 11-15 A B A D C 16-20 B B A B C21-25 B A D C A 26-30 A B D C D 31-35 B A A C B 36-40 A A B A B41-45 A B A B B 46-50 D D A B A 51-55 C D C A A 56-60 C A C D D主观题一、简答题。
(共计15分)1、答案要点: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①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
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
③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
④与其教育基本观点相一致,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7分)2、答案要点:(1)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
(2)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
(3)虽然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以下两点:第一,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第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8分)二、论述题。
(共计10分)答案要点:问题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一)主观因素1.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1(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1(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a1b8c4a8114431b80dd88e.png)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
A.教师职业标准B.教师专业标准C.教师职业道德D.教师教育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用来描述教师职业道德的( )。
A.创造性B.无私性C.社会性D.教育性正确答案:B解析:这两句诗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奉献,无私、无悔,终生不渝,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无私性。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3.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奉献性B.导向性C.全局性D.发展性正确答案:B解析: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题干不仅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还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导向性。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4.林宏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小学教师,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
这反映了林宏的( )。
A.教师职业理想B.教师职业责任C.教师职业态度D.教师职业纪律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在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抱负和追求。
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也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追求的事业成就或奋斗目标。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5.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 )。
A.评价功能B.教育功能C.辅导功能D.说服功能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6.以“应当怎样”和“不应当怎样”的表述来规范教师的言行,保证教育行为的正常进行,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统考试题大全
![2012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统考试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ae3028f76c66137ee061994.png)
2012江西教师招聘测试统测试题大全江西教师招聘真题2012教师招考信息江西教师招聘测试试题及答案【一佳教育通关必备】2012年教师招聘测试资料大全——最新2012年教师招聘测试案例分析题汇总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大全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
”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
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
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和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
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名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名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ac75eba8114431b80dd897.png)
[名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将所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
)1.( )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明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
A.凯洛夫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答案:A解析: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学者是( )。
A.严复B.王国维C.梁启超D.蔡元培答案:A解析:严复在19 世纪末提出“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的三育救国论,不仅对中国“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新教育,而且对民国初年兴起的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3.“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这是对( )考试制度的描述。
A.夏朝B.西周C.西汉D.唐朝答案:B解析:这是《学记》中对于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4.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
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技能活动答案:C解析:<p>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p>5.某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愧疚是(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就感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考试属于人的认识活动,所以选择理智感。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二十字”工作方针,指出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https://img.taocdn.com/s3/m/5a7bdea4168884868662d645.png)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8.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1.某乡一所初中进行危房改造,乡政府公开向学生家长集资。
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缴了集资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款。
结果,该校50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10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
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正确答案:(1)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应摊派集资。
(2)乡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3)不缴集资款就停止学生上学,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是违法的。
(4)教师因为学生少,而停止其他学生的课,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样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教师:“你(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名专家,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青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段话。
正确答案:(1)新时代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智力,智力包括许多方面,是多元化的,并非简单的成绩好。
(2)教师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积累了长时间的经验才会有自己教学的方法,每一件教师都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辛苦而有价值的事情,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后都会有很高的荣誉感及成就感。
(3)然而新时代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综合运用知识的人,而不是只会背书做题的“书呆子”,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就正体现了这一点,他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
教师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个影响过程就是老师在雕塑学生的未来。
3.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模拟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洛克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分层次5.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是(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 A.组织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示范者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1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复习 D.考试12.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3.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1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1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19.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20.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21.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22.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23.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 )A.2年 B.3年 C.2~3年 D.3~5年2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25.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26.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27.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8.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A.中等偏低的强度B.中等强度C.中等偏高的强度D.越高越好29.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一遍日后矫正或引起他人思考的论文写作方式成为()A 教育叙事 B教育随笔 C 教育案例 D教育反思3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C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D 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31.某县黄家屯村村民黄某有一个男孩,由于幼时患病,造成左脚跛瘸,导致行动不便。
这个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黄某带他到黄家屯小学报名入学,但学校以他是残疾儿童为由,拒绝招收。
为使儿子能够入学,黄某又带他到附近的另一所学校校龙门镇小学报名。
而龙门镇小学则以此儿童非所属学区为由,也拒绝招收。
根据材料,学校侵害了男孩的()A、平等的受教育权B、享有教育资源权C、人格平等权D、人生自由权32.在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A.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B.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教育系统管理、信息管理C.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教学系统管理、资源管理D.项目管理、媒体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信息管理33.教学评价活动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C.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D.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34.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35.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3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37.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38.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39.有位历史教师教学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自由联想策略40.()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学不躐等B.各因其才 c.人不知而不愠 D.开而弗达41.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A.班风、纪律、学生B.教师、教学设备、学生C.教师、学生、课堂情境D.教师、学生、纪律42.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43.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44.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吹拉弹唱技能4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6.态度的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4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4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的规律。
A.智育过程B.德育过程C.心理咨询D.教育学生4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50.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学生自愿选择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51.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5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53.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
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A. 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54.一些学校或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手机短息、日记等信息。
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了学生的()A.知情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名誉权55.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它们是()A、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B、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概念、动作技能、态度C、知识、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态度D、知识、技能、概念、认知策略、态度56.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7.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A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58.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A.具体迁移B.顺应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迁移59.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A.教育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 内部动机B 外部动机C 社会交往动机D 自我提高动机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