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输送机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输送机操作规程
螺旋输送机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者,方准操作设备。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交接班制度。
2.开机前检查各部位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若有松动要及时上紧。
3.检查各润滑点,要加好润滑油(脂),减速机的油面线...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者,方准操作设备。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交接班制度。
2.开机前检查各部位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若有松动要及时上紧。
3.检查各润滑点,要加好润滑油(脂),减速机的油面线应在刻度线范围内。
4.人工企动电动机联轴器,应转动轻松方具备启动条件。
5.检查机槽及盖卡,应密闭良好,防止漏灰及灰尘飞扬。
6.开机顺序:
(1)开动有关受料的设备或其他装置。
(2)开动螺旋输送机。
(3)开动供料设备及装置
7.必须均匀加料,以保持载荷均匀。
8.严禁将铁器及硬性粒子,喂人螺旋输送机内,防止损坏,卡死设备。
9.运转中严禁将机体盖取下查看物料输送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0.检修设备,必须在停机状态进行,并在开关处挂牌指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1.运转中机头部轴承和机尾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60℃。
12.机头、尾部轴承每4h应加润滑脂一次,吊轴承2-3h加注润滑脂一次,并切随时注意油路畅通。
13.停机前先停止供(喂)料装置或设备,待物料走空后才可停机,做到空载停机,空载开机。
14.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15.按规定认真填写有关记录。
篇2:链板输送机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者,方准使用设备。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及交接班制度。
2.开机前检查传动部位及该轮,链板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
3.检查各部位的润滑应达到规定要求,未达到应按设备润滑"五定"进行加注润滑油(脂)。
4.开机顺序
(1)先开受料设备或装置。
(2)开动链板输送机。
(3)开动供料装置或设备。
5.设备在运转中要供料均匀。
物料过多容易堵塞,流出机外,造成链板脱轨事故。
6.应经常检查链板的松紧程度,必要时可随时调整。
不许有受力不均的偏斜现象发生。
7.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任何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修理。
8.停机时应先停供料设备或装置多待输送机上物料走净后,再停机。
9.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10.按规定认真填写有关记录。
篇3:刮板输送机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交接班制度。
2.司机在开工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对照交接班记录簿详细检查各部位,如发现记载事项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立即报告工长,采取措施及时排除,在未排除前不得擅自开机工作。
3.清除各传动及输送机倒的积物。
4.检查减速器油位是否符合要求,不足时应及时补足。
5.检查减速器传动机构螺栓有无松动或丢失如发现应及时紧固和补齐。
6.检查皮带状态是否良好。
7.检查输送机键节开口销是否完好,若发现严重磨损或折断,应及时更换。
8.在运行中检查相键是否与植上的大托辊接触。
9.在运行中,框键不得有跳动或打滑等不正常现象。
10.班中检查摺中有一定水位,低于水位时要补充到位。
11.检查从动轮及托辊必须转动灵活。
12.检查输送机槽中必须保证不漏水。
13.检查电机压升是否有异音。
14.使用完毕后,清扫工作场地保持法口干净,把法清除在指定位置,不许乱扔乱放。
15.切断电源。
16.填写交接班记录本并向接班者认真交待运转状态和注意事项。
篇4:重型轨道车操作规程
1.轨道车无论是在正线和专用线上行驶或作业,都必须严格遵守铁道部颁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2.轨道车司机应熟悉轨道车构造和性能;熟知《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有关行车及信号规则;熟知《轨道车管理规则扎并经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
3.使用轨道车时,必须做到定车定人。
出车时,司机、副司机必须到齐。
随车工作人员必须坐在轨道车内,禁止坐在前后保险杠上。
车未停稳,禁止人员上下,以防人身事故。
4.出车前,检查散热器水里,汽油箱油量及发动机润滑油量是否充足子化油器油门、风门控制机构连接情况是否良好;检查各操纵拉杆、制动拉杆、闸瓦的磨耗、轨道车和拖车的连接情况等,如拖车带有排风制动装置,必须检查软管连接器的连接情况。
5.发动机在发动时,启动电机(即马达)的每次启动时间不得超过5-8s,两次之间间隔不少于30s,三次启动仍不能发动时,应检查故障后再启动,不可长时间使用启动电机,以免损坏电机和蓄电池。
6.发动机启动后、先低速运转,待水温上升到50-60℃和气压上升到0.5MPa以上时方可起步。
7.遇起步打滑时,可在钢轨上撤砂子,以增加车轮和钢轨间的摩擦力。
8.带有前加力挡的轨道车、应避免频繁操纵手把脱开或合上需要双传动时,在出车前就应作好准备,使加力档啮合,免得在中途临时急摇啮合时因花键轴不易对准而啮合不上。
9.启动前进行制动试验,检查和确认制动系统风压是否达到规定,截断塞门和折角塞门是否处于正确关闭位置,试验时应特别注意缓解时间不大于35s,充风时间不大于45s,制动风压不小于0.5MPa。
10.起步后,前进方向运行时,应调整百叶窗,使发动机水温稳定在80-90℃;逆行时,可打开车林外两侧的通风门,关闭前百叶窗,用以调节水温。
冬季冷车起步时由于润滑油过调,应先用低中速行驶一段路程。
11.换档时应使用"两脚离合器"的操作方法。
下坡时为了使制动系统有足够的风量,禁止关闭发动机。
在使用制动机制动时,应采用追加制动方式,每次降压以0.05MPa为宜。
运行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制动,更不要轻易使用紧急制动。
12.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应执行司机、副司机之间的"十六"字呼唤应答制:
"彻底望",要做到车动集中看,凉望不间断。
"确认信号",要做到听不清就问,看不清就停。
"高声呼唤",要做到一人问一人看,紧密联系同呼唤,按"呼唤应答标准"认真执行。
"手比眼看"要做到看准再喊,呼唤为主,手比为辅。
要坚决服从调度人员的指挥和信号。
13.轨道车不可超载超速运行。
行车速度应根据发动机性能及牵引性能在各种不同情况的线路上适当选择。
14.为了满足制动需要,一台重型轨道车牵引时,拖车一般不超过三组。
根据车辆构造强度及安全要求,多组车联挂时,应将功率大的轨道车和装载重的拖车编在前面,功率小及装载轻的编在后面。
15.联挂运行时,由前部轨道车作为本务机,负责安全和运行。
各部轨道车之间通过无线列调电台或便携式无线电话联系。
16.轨道车配备的各种设备、工具和零配件,是确保轨道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因而必须按《轨道车管理规则》第18条规定配齐(共16种)。
17.在发动机工作时,不允许用带油的棉丝布擦洗发动机,以免造成联电短路,引起火灾。
在寒冷气候下,一般不允许用明火烘烤预热机油箱、油管,以防引起火灾。
车内设置火炉时,应采取严密防火措施。
应尽量采用暖风等无火热源取暖
18.轨道车离开驻地运输,潘在站内停放过夜时,车上应有留守人员,并对车辆采取防演放措施及进行安全防护。
在冬季应定时启动发动机,以防冻裂
19.可以两端操作的轨道车,非使用操纵端应关闭自动制动阀通向列车管的截断塞门;手油门放到熄火位置;自动制动间放在中立位置,并关闭通向制动拉的截止间。
20.进库停放时,冬天必须将发动机及水箱上的水放掉,以免冻坏设备寒冷地区,应将车上电瓶拆下,放在温度较高室内保存。
21.为了防止轨道车运行时发生切轴事故,必须按时对车轴探伤。
车轴探伤必须由取得e级探伤资格的专职人员实施。
重型轨道车和拖车的探伤周期是3000km-4000km。
22.每次工作完毕,应按保养规定对车辆进行日常保养,并且认真填写有关记录。